<p> 12月12日,“心心相印计划”——青少年心理工作研讨小组阜阳市心理学会分校第二次地面活动准时于14:30开展。活动由韦志中心理网校小渡老师方玲带领, 4位志愿者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充分分享交流。</p><p> 方玲老师准备好了课件、案例分享的道具——美味的零食,并于活动前一周在群里提醒大家读书、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等。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分享心得。</p> <p> 大家首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收获,报告作业完成情况。通过一周的学习、思考,每位志愿者都有很好的成长:课程使自己有打开的感觉,分享对自己更有启发;《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书中的观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要考虑到国情,考虑到地域差异,形成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做好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很有现实的意义,可以启发心理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切合身边人群需要的办法开展工作。通过学习,志愿者在思考如何与家庭成员更好地沟通,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p><p> 方玲老师指导大家作自我介绍,并用一个词介绍自己的优点,大家用“串糖葫芦”的方法做介绍接龙,在自我介绍时,简要概括前面所有人员的姓名、优点,以倾听到他人。大家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开放包容、自我探索、自我觉察、觉悟、爱学习等。通过对自己较为中肯的评价,树立了成长进步的信心。</p> <p> 本次活动主题为《青少年案例分析与分享》,准备了三个案例,由大家两两自由组合,通过角色扮演和演练,反思、领悟自己的方式方法和思路,觉察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是否得到满足,提升育儿共情能力;通过案例分享,发现问题背后的真实逻辑,尝试探索新的可能;同时提升访谈技巧,学习辅导流程。</p><p> 一组选择三岁孩子摔倒母亲处置的过程,并精心准备了两套方案,二人分别扮演母亲和孩子,分别谈了自己作为不同角色时的心理感受,家长处置时的出发点、能否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通过交流,大家对6种家庭教养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爱的滋养可以给影响孩子的信任、安全感。</p><p> 二组选择了高一学生家长因孩子学习问题咨询。通过咨询,母亲有所感悟,咨询师布置了一周的作业,每天觉察一到两件亲子沟通事例,复盘有没有自己感觉更好的沟通方式。咨询师对来访者给予完全的接纳,不评价,引导她自己去觉察孩子的情绪,想办法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给予孩子中肯的建议。大家看到了母亲的感悟,愿意尝试探索新的沟通办法,感受到了咨询的力量。</p> <p> 方玲老师组织大家画“亲子关系图”,每位志愿者都画出了和孩子共处的美好时光,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p><p> 活动用波歇•尼尔森的《人生五步曲》结束。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深洞,会一次次掉进去,我们会迷失、会有无助感,但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我们会爬出深洞,并学会绕行,走上不同的道路……</p><p> 相信我们选择的心理学之路,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顺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