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垮课堂效率的教学陷阱”之学与思(上)

🌸周老师的花园🌸

<p>一、不等学生坐好就开讲</p><p> 有的教师看似“惜时如金”,离上课铃响还有近两分钟就匆匆忙忙地登上了讲台,在师生互相问好后,学生显然还没有坐好,教室里还响着挪动凳子和翻找课本的嘈杂的声音,教师的课已经开讲了,于是教师的导课就在接踵而至的上课铃声中过去了。</p><p> 学生没有被教师的导课内容所吸引,也就不明白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p><p> 上课铃声是提醒学生集中精力正式开始上课的信号,代表着学生课前准备终结。但在铃响前上课,学生坐不好就仓促上课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惶恐不安和行为上的忙乱,不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也使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的精彩导课语言无的放矢,这将影响课堂的效果。</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个人思考:这一点也就是强调一个安静、有序、认真“开课”,对于学生后续学习状态和良好学习氛围营造的重要性。此点同理与——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span></p><p>二、没等学生理解就提问</p><p> 教师在讲完新知识后,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就马上提出问题。不等学生听清问题、没有留出消化理解的时间就急于让学生回答,是无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个人思考: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老师都曾犯过,也包括我自己。细细思考确实如此——若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还没有理解或还没有与旧知识形成链接,老师就急于进行下一环节,对师生都是无益、无效的学习活动。也只仅仅流于形式了。)</span></p><p> 如果学生听不清要求,听不懂提出的问题,或没来得及对已有知识进行信息的整合与提取,就起不到教师提问应有的检查、反馈、矫正的作用。与其如此无效地“争分夺秒”,倒不如学会耐心地等待。等待可以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减少焦虑,等待可以催化学生的思维,弄清表达语言的逻辑性,等待可以使课堂更和谐、高效。</p><p>三、发出无效的任务分配指令</p><p>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通常会向学生发出这样的指令:“下面开始小组讨论”,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前后左右的几个同学簇拥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讲了起来,有的人讨论问题,有的人借机闲聊,一时间嘈杂声四起。</p><p> 这时教师或者是在一边站着一动不动,或者是翻书看教案,或者是找一个凳子坐下来休息,或者是象征性地在班里转一圈。有的时候,学生的讨论可能已经偏离主题了,可能由于理解不到位,学生根本无从讨论;可能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学生无法讨论等。 如此的小组讨论,成了一种课堂的“装饰”。教师认为有了讨论就是好的课堂,并不在意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深入、有效,不在意问题是否真的得到解决。</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个人思考:如果“小组合作学习”也仅仅成了粉饰课堂的“彩妆”,那么,效果可想而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简单的组合和讨论,实际上需要老师花大量的时间来培养学生这种学习习惯、氛围 ;需要师生都做好精心的准备(备课、预习、知识分类、任务分配等等),才能在课堂高效完成,而不是“热闹一下”搞搞气氛。)</span></p><p> 科学合理地分配任务,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落实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上,应体现在教师用精准而有效的语言对课堂进行科学调控、指导上。</p><p>四、一成不变的情绪激发</p><p> 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会这样启发学生:</p><p> “大家看××同学回答得怎么样?”</p><p> “好!”同学们齐声喊道。</p><p> 教师在学生的声音落下后说:“回答得这么好,还不来点掌声?”学生噼里啪啦的掌声随之响起。</p><p>“掌声响起”这种形式已经较为普遍地充斥在一些课堂上。没有遇到让人惊叹的问题,就提示学生鼓掌,无疑是耽误教学时间。假如某个教师喜欢这样做,一个学期下来、一年下来,总共占用多少课堂时间?如果一次算作2分钟,50名学生就是100分钟。从另一个角度看,为学生“要掌声”,与舞台上演员向观众要掌声有何不同呢?</p><p> 尊重学生,表扬鼓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采取“要掌声”的方式。</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个人思考:这就强调了教师对于学生“点拨引导”和具体评价的智慧和艺术性。)</span></p><p>五、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p><p>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有时也让一些教师顾此失彼,让先进的教学技术代替了必要的讲授。一些教师把课件做得非常漂亮,图片、音频、视频应有尽有,声、光、电各显神通,台上台下忙个不停。</p><p>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使历史事件得以重现,使巨大的空间距离缩小,用得好能有效促进教学的作用。</p><p> 但现在的课堂,多媒体的地位不知何时由“辅助方式”跃升到了“主宰”教师的高度。上课时,一些教师板书不写了,该说的话、该读的课文几乎都被电脑取代了,应该学生想象、推理的内容也利用大屏幕展示出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基本功很难看见,学生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缩水了,教师激情四射的魅力也消失了。</p><p> 实践证明,不是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教师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师要把握“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对难点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发挥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怎样使用多媒体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有怎样熟悉的程度。否则,就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个人思考:多媒体技术确实给教师减轻了很多负担,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帮助,但是要掌握好“度”。如:讲《飞夺泸定桥》等一些类似题材课文,在学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文本,带入“战斗”。让学生真正的能与文本和“事件”进行对话。)</span></p>

学生

教师

课堂

教学

学习

掌声

思考

上课

讨论

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