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之行(三)——勇进信息激流,攀登教育山峰

幽紫秋瑟

<p>  晴空万里一片海,阵阵清风扑鼻香,在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滨海之城,我们踏上了“2020年福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者培训班”的第三天学习征程。</p> <p>  一、上午泉州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智慧教育中心主任陈义顺老师为我们开设了以《从教学设计出发的微能力点案例开发》为题的讲座。主要内容有:1.教育信息化2.0的内容解读;2.信息化2.0的30个微能力点的分析;3.结合案例分析微能力点在课堂中的渗透。</p> <p>  1、对比教育信息化1.0与2.0的不同。陈老师从总体、技术关系、技术基础、应用策略、应用效果、对人的影响六个视角给学员们阐述了教育信息化1.0与2.0的基本区别,并提出了五年的目标:努力实现“三全两高一大”,通过提问对比使学员更加了解什么是教育信息化2.0。</p> <p>  2、教育信息化2.0微能力点的分析。陈老师通过教学设计展开说明,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四个维度分析教育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微能力点的不同体现。</p> <p>  3、结合案例分析微能力点在课堂中的渗透。陈老师通过播放多个微课案例,利用UMU课程平台与学员们进行显性交流,分析课堂中所蕴含的微能力点有哪些,指导学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理解如何进行微能力点的应用。</p> <p>  二、下午陈义顺老师开设《能力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进策略》专题讲座。主要内容有:1.加强信息化领导力;2.以校为本应用驱动;3.基于课堂转变教法;4.依托课程落实学法。</p> <p>  1.加强信息化领导力。陈老师重点讲解泉州一中教育信息化2.0省级试点校方案,给我们展示了该校智慧教育中心组织框架图,通过行政手段和核心团队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双管齐下,使用数据驱动真正做到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精准测评的信息化应用。</p> <p>  2.以校为本应用驱动。利用超星课程、umu课程、人人通、智慧教育管理等平台建立以校为本的课程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大数据精准测评、教学平台。</p> <p>  3.基于课堂转变教法。教法关键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促进知识的内化,促进系统化的知识生成。陈老师重点将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进行阐述,线上完成:目标导学、名师精讲、练习反馈、自学检测;线下完成:疑难提出、互动研讨、展示分享、评价点拨、作业布置。</p> <p>  4.依托课程落实学法。支持学生更好的学,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养成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转变不断将所学知识内化,生成系统化的知识。</p> <p>  这次培训学员们学习到了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课程开发,借助教研组,依托教育资源平台,收集各项数据,整理分析,参与和推进学校大数据精准教学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应用,更好的促进能力提升信息化工程2.0的推进。</p> <p>  一天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在陈老师声情并茂、风趣幽默的精彩描述中,台上台下互动连连,学员们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对后面的培训更加期待。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不断的消化吸收,将这次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p> <p style="text-align: right;">信息技术2.0培训三组全体成员</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12月13日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