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岜沙带枪苗族-黔东南从江县 岜沙离从江县(贵州最南面与广西接壤)城西5公里山上,有300余户,是一条很特别很有意思的黑苗部落村寨。从人们的服饰、发型上我们的确可以感受到其顽强的民族性,岜沙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合法持枪部落。村里的小孩子特别多,还有一些很高的晾禾的架子。</i></p> <p><i>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全面禁枪。中国在禁枪问题上的严厉,是众所周知的。即使不考虑公民自卫问题,中国对各种枪支、仿真枪的严格限制。</i></p> <p><i>中国不是唯一一个禁枪的国家,却是唯一一个连玩具枪都禁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全民禁枪的中国,居然还有一个地方的人个个都配着枪。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持枪部落”的岜沙苗寨。</i></p> <p><i>几名黑衣男子穿着黑衣、梳着发髻、背着枪,一排站在山寨的前面,恍惚间又让我认为自己闯入了某个土匪的山寨。这里是贵州黔东南的岜沙。</i></p> <p><i>传说苗族的祖先嗤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i></p> <p><i>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i></p> <p><i>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他们有个好的传统,孩子出生时种下一棵树,等他死了,就用这棵树为他下葬,在下葬的地方再种一棵树,象征着一个人从大自然中来,又回到大自然中去。从古到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i></p> <p><i>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i></p> <p><i>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 “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i></p> <p><i>岜沙最具特色的是岜沙男子奇异的发型,头顶长长的头发挽成一根打结的辫子,就像一根软棍子,其余的全部剃光,而他们的剃头刀具是镰刀,要不是我亲眼所见,还真难以想象用弯弯的镰刀如何剃头呢!火枪是岜沙男子随身携带的东西,就算是睡觉、上厕所都不离身,是由祖先遗留下来的习性,日久之后也就演变成了岜沙人的外在特征了。</i></p> <p><i>岜沙的女子几乎都拥有蜡染的好手艺,图案多为几何图形,也有象征生命的太阳和鱼龙怪兽等等,未婚穿着纯黑色及膝百折裙,以婚的则加上一层镶了白边的半围裙,除了天冷的时候加上绑腿,期于时间几乎都裸露着双腿。</i><span class="ql-cursor"></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