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华纺宿舍百年之谜

漁夫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目录</font></b></h1><h3><br></h3> 1、 全上海找不到这弄堂的原始资料<br> 2、“我这里有你们要的图纸”<br> 3、 两条“护城河”之间的弄堂<br> 4、 寻找899弄早期建设的密码<br> 5、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br> 6、 房屋数量随居住“人气”而增长<br> 7、 安二小学当初竟是企业招待所!<br> 8、 1925年899弄的等级和门号<br> 9、 八年后,二维图纸变成三维弄堂<br>10、填了小河,建了新房,也留下了历史争议<br>11、“绑”牢水塔,改建了26号三层楼<br>12、尾声:那河,那人,那房……<br><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全上海找不到这弄堂的原始资料</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远路899弄,</p><p class="ql-block">被称为“东洋工房”、“华纺宿舍”。</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静安区“遗世独立”的、与众不同的弄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上世纪90年代,</p><p class="ql-block">它还是一个完整的日式宿舍,</p><p class="ql-block">1945年前,曾经居住过六百多日籍职员和他们的家属;</p><p class="ql-block">1945年后,曾陆续居住过数千中国居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里面建有9种、19栋“和洋折衷”风格的日本建筑,</p><p class="ql-block">1座高达六层、当初曾是曹家渡一带最高建筑的日式八边形水塔,以及大大小小近百个私家花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60年代899弄建筑全图,其中19栋由日本人设计建造。笔者制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抗日战争结束、日本人的撤离,</p><p class="ql-block">随着1945年后入住此地的第一代中国居民的老迈、往生,</p><p class="ql-block">这个弄堂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p><p class="ql-block">弄堂究竟是哪一年建设的?</p><p class="ql-block">哪家设计所设计的?</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有了自来水还要建水塔?</p><p class="ql-block">水塔为什么与楼房粘在一起、不像其它水塔独立高耸?</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多数房屋都是2层楼以上,唯独西北侧的11号~21号是一排平房?</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一个化粪池建在26号门口、另一个建在小学门口?</p><p class="ql-block">为什么26号二、三楼走道挪到中间,房间改成了南北单间?</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东北侧的长方形花园被四零工厂轻易“吃掉”了?</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最早动迁的西北侧11号~21号,被弄外的新楼“吃掉”了?</p><p class="ql-block">无数的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在这里长大的、如今60、70多岁的第二代老邻居,</p><p class="ql-block">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弄堂的端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0年后的今天,</p><p class="ql-block">当你心心念念想寻觅它的历史痕迹时,</p><p class="ql-block">却又发现,难度极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各家历史资料收藏地,</p><p class="ql-block">包括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上海档案馆、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等处,</p><p class="ql-block">都没有完整史料可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度上说,</p><p class="ql-block">它占地1.8公顷,由日本人在上世纪1928年兴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页的《静安区志》“1949年前境内工房一览表”里,</p><p class="ql-block">“华纺宿舍”只有一栏简介(见下表)。</p><p class="ql-block"><br></p> <h5><br></h5><p class="ql-block">在《静安区地名志》里,</p><p class="ql-block">也只有一段可能是上海官方关于此弄堂的“最详细”介绍(见下图)。</p><p class="ql-block"><br></p> 就是这200多个字的介绍,<div>也是前后矛盾、错误多多,不乏猜测想象。<br><br>这个弄堂确实与众不同,<br>它只是企业附属的宿舍,不是商业用房;<br>没有房产开发商与开发商留下的资料记录,<br>更不会有房屋交易记录。<br><br>再说,<br>当年里面住过的日籍“纺织系统”职员,<br>也不可能留下诸如鲁迅、张爱玲之类中国文化痕迹。<div><br></div><div>……<br><br>就在这迷雾重重、线索中断,<br>找遍上海、查遍网络“踏破铁鞋无觅处”时,<br><br>那几近绝迹的、一百年前的、日本人的第一手的资料,<br>竟然突然出现在眼前!<br><br>至今仍感觉匪夷所思、<br>真乃天赐我也!<br></div></div><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我这里有你们要的图纸”</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5日,</p><p class="ql-block">在美篇的“未关注人私信”里,</p><p class="ql-block">一位素不相识的网友留了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好”,</p><p class="ql-block">“这几天看了你的文章,很感人”。</p><p class="ql-block">他指的是“安远路899弄的老邻居”美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头正好有套日华纺的图纸,给你看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即在留言窗口里,</p><p class="ql-block">用美篇格式发来了一张手机翻拍的图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深蓝色的图纸,</p><p class="ql-block">竟然是早期日本人画的弄堂平面图!</p><p class="ql-block">背后还有四个中文字:“日人社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突然出现的图纸,</p><p class="ql-block">展现了安远路899弄建设初期的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蕴含的信息,</p><p class="ql-block">许多地方颠覆了第二代老邻居们对老弄堂的存量印记,</p><p class="ql-block">也破解了前面提到的众多历史之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供图纸的网友,网名叫“未名”,</p><p class="ql-block">他是一位图纸收藏爱好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居然从安徽某家不知名的小网店里,</p><p class="ql-block">淘来了一叠上世纪20年代日华纺的工程图纸。</p><p class="ql-block"><br></p> <h5>【 里面存放着安远路899弄最早建筑平面图的文件夹。(笔者摄)】</h5><br>这批图纸共47张,<br>整整齐齐叠放在一个古老的文件夹中。<br><br>文件夹已经锈迹斑斑,<br>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夹子打开。<br><br>里面全部是日商“日华纺织株式会社”当年在上海的工厂建筑和设备安装图纸,<br>基本上绘制于上世纪20年代,<br>距今已有100年!<br><div><br></div> <h5>【 100年前的这种结构的文件夹,现在已经看不见了。(笔者摄)】</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名”先生对我说,</p><p class="ql-block">他平时喜欢收藏老图纸,尤其是民国时期与市民生活有关的图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拿到这批图纸后,</p><p class="ql-block">发现设计师使用的图签、说明、签名等基本上都是用英文,</p><p class="ql-block">只是少数几张在正面与背面用了中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多图纸画的是车间或车间局部,</p><p class="ql-block">也有的图纸上标示了工厂名称“HIS HO”,</p><p class="ql-block">比如下面这张:</p><p class="ql-block"><br></p> <h5>【 图签都是漂亮的英文字。(“未名”先生提供)】</h5><p class="ql-block"><br></p> 开始也不知道“HIS HO”是哪里的工厂,<br>后来找来上海社科院出版的《老上海百业指南》(即翻印的1947年版《上海行号路途录》),<div>将图纸里的方位、建筑布局与老上海地图作对照,<br>方知晓这张图纸画的是当年日本人的日华纺织厂一角。<br><br>图纸北端标有“CREEK”,</div><div>即指苏州河。<br><br></div><div>西侧建筑标有“godown(仓库)”,</div><div>与《上海行号路途录》里的标示完全一致。<br><br>东侧的小路只标了“pavement(路面)”,</div><div>按位置应是叶家宅路。<br><br></div><div>1920年代初它只是一条小道,<div>虽然后来被称为“宝成弄”,</div><div>但此图上还未标示具体路名。<br><br>后来进一步知晓,<br>“HIS HO”,是1920年代中后期,<div>日华纺的日本老板兼并了中国老板刘伯森的“宝成纱厂”、<div>将工厂改名为“喜和纱厂”的“喜和”二字的英译名。<div>而这张图纸似乎是喜和纱厂轧花车间的改造图纸。<br></div></div></div></div></div><div><br></div> <h5>【 通过与左图1947年版《上海行号路途录》(左图)比较,可知晓右图里画的,是叶家宅路北端西侧、苏州河畔的宝成纱厂,即日本人购并后的喜和(日华纺织)第六、七厂,也即后来的中纺七厂、解放后的国棉七厂东北角。 (“未名”先生提供图纸 笔者制作)】</h5> <div><br></div>之后,又在47张大多数是喜和工厂的图纸中,<br>发现里面夹有两张“日人社宅”的平面图。<br><br>经与《老上海百业指南》图对照,<br>知道两张“日人社宅”平面图,<br>画的正是安远路899弄——“东洋工房”老底子的建筑布局。<br><br>他说,<br>看了你们写的899弄老邻居的美篇,深受感动,<br>觉得这就是你们弄堂的原始图纸,所以就联系你了。<br><br>只想告诉你,<br>我这里有你要找的图纸!<br><br>这番话非常真诚,<br>看来,对“老底子”上海历史感兴趣的人还真不少!<br><br>“未名”先生表示,<br>这些图纸都可以拷贝给你们研究,<div>我不要任何报酬。<br><br>真是遇到志同道合的大好人了!<br><br>随即与他约定,<br>一起把47张图纸都翻拍成数码JPG文件,便于网上交流。<br><br>后来知道,<br>“未名”先生是上海某知名IT公司的高管,<br>一位值得尊敬的中年新上海人。<b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3、两条“护城河”之间的弄堂</font></b></h1><br>新发现的“东洋工房”的原版平面图,<br>一张有制图完成时间,以下简称“<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br>一张没有时间记录,但推测在其后(以下简称“<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br><br> <h5>【 左为图纸A,右为图纸B,蓝图看不清没关系,下文有详细解读。(“未名”先生提供)】</h5> <div><br></div>与其他所有图纸用英文作图签不同,<br>这两张宿舍图纸的图签都是一式的中文繁体字——《社宅居住者一览图表》。<br><br>所谓“图表”,<br>意即一张有门号的宿舍建筑平面图,加上一张租住户的姓名登记表。<br><br>既可按平面图中的宿舍门号,来查找表中的租住户姓名,<br>亦可按表中的租住户姓名,来查找平面图中其租住的宿舍门号。<br><br>让宿舍管理部门掌握全宿舍的实际租住状况,也便于寻找空余房间、安置新来的租户。<br><br>显然,它们的功能与其它图纸截然不同,<br>它们不是用来建造宿舍的,只是<b>用来管理宿舍</b>的。<br><br> <h5>【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纸A</b>和<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纸B</b>的背面都写有中文字。(“未名”先生提供)】</h5><h5><br></h5><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纸A</b>的背面,</p><p class="ql-block">写有中文“日人社宅”、“社宅居住者一览”字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得的是,</p><p class="ql-block">右下角留有剪裁后残缺的原始版本平面图的图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制图者姓名只有第一个英文字母“P”,</p><p class="ql-block">但保存了“13/7 25”字样,</p><p class="ql-block">显示此图中的原始版本平面图于1925年7月13日完成绘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纸B</b>的背面,</p><p class="ql-block">写有中文“日本人社宅居住者一览”字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侧的租户登记表基本填满,</p><p class="ql-block">纸张中心和边缘都有小破损,</p><p class="ql-block">显示这张图纸已经实际使用了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p><p class="ql-block">图纸上没有留下原版平面图的制作时间、作者等图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张平面图,为我们研究早期“东洋工房”的形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线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我们开始尝试用这两把“钥匙”来解开899弄那些未解的谜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便于识读,我们先把这新发现的两张蓝图在电脑里重新醒目地绘制一下,看看此图与我们记忆中、老底子的899弄有哪些不一样。</p> <h5>【 这迄今发现的最早的、1925年7月13日由日本人绘制的安远路899弄平面图。右上角的A,表示它来自<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笔者根据原图绘制)】</h5><div><br></div> <h5>【 <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虽然没标示时间,但根据图中增加的建筑(红色部分),可推测在A图绘制之后的某年里绘制。但也不会晚至小河被填埋之后。右上角的B,表示它来自<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笔者根据原图绘制)】</h5><div><br></div> <h5>【 <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右图)与<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左图)的主要差异:一是比<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增加了建筑(红色部分),二是长方形中央花园被新建筑覆盖,三是中东侧两座桥已经没有了。(笔者绘图)】</h5> <h3>这两幅平面图中,<br>最引人注目的是“东洋工房”南北各有小河环绕。<br><br>南面的河,<br>图纸上用英文标示“CREEK”,意即“小河”。<br>也即899弄60、70岁以上老邻居小辰光见过的“臭河浜”。<br><br>蹊跷的是,<br>小河上没有小辰光见过的(木头)桥。<br><br>也就是说,<br>最初时期的“东洋工房”小区,<br>与河对岸的空置地——“菜园子”没有来往!<br><br>弄堂北侧与安远路之间,</h3><h3>(图中英文“PENANG ROAD”即当时的“槟榔路”)<br>竟然也隔着一条小河,<br>这出乎老邻居们的意料!<br><br>小河标有英文名字:<br>“OLD SOOCHOW CREEK”,意即“旧的苏州河支流”。<br><br>根据1948年的航摄图地貌,<br>可以复原当初苏州河支流的位置。<br></h3> <h5>【190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劳勃生路(长寿路)时,截断了流向安远路、余姚路的苏州河支流,使其下游成为死河浜。1930年代前、中期,流经899弄北侧的老苏州河支流被填埋;1950年代,流经和丰里的一段被填埋;剩下899弄南侧一截断头河浜,直到解放后1960年代才填埋。(笔者根据1948年航摄图标记)】</h5> <p class="ql-block">问题来了,</p><p class="ql-block">小区北侧这条当时已被切断源头的“旧的苏州河支流”,</p><p class="ql-block">完全可以在建造小区时一并将其填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小河并没有被填埋!</p><p class="ql-block">这颇令人费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非,</p><p class="ql-block">特意挑选并保留这一南一北两条“护城河”、“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是为了让来自异国他乡的淘金者睡得更安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p><p class="ql-block">北侧小河上建的是木桥,还是水泥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鉴于当年水泥金贵,用木桥可能性较大。</p><p class="ql-block">当年苏州河上的三官堂桥、宝成桥,也都是木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不会是“安全系数”更高的吊桥?</p><p class="ql-block">白天放下、夜晚收起,防盗防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年前情况,</p><p class="ql-block">今日无法知晓。</p><p class="ql-block"><br></p> <h5>【 清代之前,安远路、余姚路一带水网密布,都是源于吴淞江的支流,在晚清至民国初期、中期的工业化进程中,河网被逐步截断、填平。左侧最粗的河道是苏州河。(笔者根据《静安区古河道图》等历史资料汇总)】</h5> <p class="ql-block">从上面的古河道图中,</p><p class="ql-block">可知晓安远路、余姚路一带曾经水网密布,</p><p class="ql-block">原始地貌属于苏州河流域的湿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因为地面低洼、被河道分割呈碎片化, </p><p class="ql-block">这里原住民——上海本地菜农并不多,</p><p class="ql-block">地皮也不太值钱,</p><p class="ql-block">却被日本人选中占据(拿到地皮的途径不清楚),</p><p class="ql-block">建起了“曹家渡工场”的后方大本营——“曹家渡社宅(中国人称'东洋工房')”。</p><p class="ql-block"><br></p> <h5>【1920年上海地价分布图。长寿路、安远路一带是全市最低价。(历史资料图)】</h5> <div><br></div>猜测当初规划者保留两条河道的初衷,<br>既可强化住宅区的安全,<br>亦可方便雨天排水。<br><br>当然,河道也是双刃剑,<br>如果河道排水不畅,<br>遇到大暴雨时也会溢出,让周边陷入涝灾。<br><br>“东洋工房”所有老房子的底层地面都特意被架高了70厘米左右,<br>是不是应对那一带低洼(潮湿)地面的一个特设的“对策”?<br><br> <h5>【 弄口苏州河支流的被填埋,是不是上世纪50、60年代899弄经常发生暴雨后“攀大水”的一个原因?(笔者合成制图)】</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4、寻找899弄早期建设的密码</font></b></h1><br><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上有个重要的细节,<br>就是弄堂北端短短100米不到的“旧的苏州河支流”河段上,<br>先后竟然架过三座桥。<br><br>东侧两座桥(下图左、中桥)都标有“此の桥废止(此桥已撤去)”字样;<br>西侧一座桥,通往“东洋工房”朝北的大门口。<br><br>进入河对面的居住区,何必建造三座桥?<br>随便哪里架一座桥不是过河了?<br><br>这三座桥里隐藏着什么奥秘?<br>不禁令人浮想联翩。<br><div><br></div> <h5>【 注意:每座桥都对应着南侧弄堂一条内部道路。】</h5> <div><br></div>要解开这些谜团,<br>探寻当年“东洋工房”建设者的意图与建设轨迹,<br>先得了解一下“宿舍建设”的背景。<br><br>首先要知晓,所有的纺织厂都是三班制;<br>所有纺织厂在建厂时就需同步在厂附近建设(或购置)职工宿舍。<br><br>有了宿舍,<br><div>职工休息有保证,才能卖力投入生产经营;<div>上班准时,才能实现机械化时代的高效率。<br><br>当年“东洋工房”、和丰里及叶家宅路两侧的工房,<br>都分别是日华纺织三、四、五、六、七厂的宿舍。<br><br>它们最初都归属于工厂,只供工厂内部员工租住,<br>解放后才逐步划归当地房管局管理。<br><br></div><div>与面向房地产市场的“商品房”性质截然不同,<br></div><div>宿舍的建设资金来自所属的企业,<br>产权、建设、管理亦归属于企业。<br><br>在企业管辖自家宿舍的年代,<br>租住者如果离开企业,<br>宿舍的租住也同步终止。<br></div></div><div><br></div> <h5>【 这是1940年代长寿路上日华纺织三厂、四厂日籍职员进出工厂的大门。出厂门过马路朝东步行100来米,就是安远路上的“东洋工房”——日籍职员宿舍。(历史资料图片)】</h5> <div><br></div>其次要知晓,<br>宿舍建设是企业整体发展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br><br>除了资金的准备,宿舍建设的规模与时间进度,<br>一是取决于工厂的发展进度,二是取决于租住的需求。<br><br>也就是说,<br>工厂建设、运行到哪一步,需要多少职工,就需要建多少宿舍。<br><br><b>假如不盖(买)宿舍,就没人来厂里工作</b>,<br>而<b>宿舍盖(买)多了,盖(买)早了,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b>因为空置的房子不可能出售或出租给“外面人”,让其与本厂职工“混住”。<br><br>就“东洋工房”来说,不盖与多盖,无论哪种情况,<br>老板都不会同意。<br><br>还有一些历史背景要把握一下:<br>在上世纪1910~1920年代,<br>沪西长寿路、安远路一带乃是近郊农村。<br><div><br></div> <h5>【 此图为1880年的南京路。1910~1920年的劳勃生路槟榔路(长寿路安远路)大致上也就是酱紫。(历史资料图片)】</h5><div><br></div><div>长寿路、安远路刚辟通时,<br>如同穿越在郊区的道路。<br><br>往路两旁望去,<br>不是茅屋、简棚,就是荒芜杂乱的土地、小菜园、小河浜。<br><br>路边没有三层楼以上的像样房子。<br>路上也没有公交车辆。<br></div><div><br></div> <h5>【 那时全上海也没有几辆卡车、自行车,即便市中心,路上跑的只有人拉手推的板车、老虎塌车和人力黄包车。(图片源于网络)】</h5> <div><br></div>人们日常外出基本靠双脚,<br>生活的天地极其狭小。<br><br>纺织厂货物和建筑材料的运输,全靠水运。<br>日华纺到曹家渡一带建厂、建宿舍选点时,<br>最重要的是贴近苏州河,而且建厂前必先把码头建好。<br><br>那时造房子也很费劲,<br>没有起重机,挖掘机,打桩机,<br>没有电锯、电钻……<br>只有传统的竹木脚手架、泥木工具,<br>把水泥、砖木、混凝土、钢筋搬到三层楼以上是极为繁重的“大项目”。<br><div><br></div> <h5>【 上世纪初,谁家拥有自己的苏州河码头,就获得了物流的优势。(图片源于网络)】</h5><br>了解了这些基本背景,<br>再结合当年日华纺在曹家渡一带的发展轨迹,<br>就可以大致推算出“东洋工房”建设的脉络。<br><br>而现在见到的这两图、三桥,<br>则为当年“东洋工房”的建造脉络,<br>提供了第一手资料!<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5、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h3>从标记“1925年7月13日”的<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看,<br>“东洋工房”在那时已经如图所现,完成了规划的基本框架。<br><br></h3><h3>但<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中缺失的建筑和短距离内的三座桥;<br>以及<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中增加的、仍然缺失的建筑,<br>都实锤告诉我们,<br><b>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b><br><br></h3><h3><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每座桥的南侧,<br>其实都对应着“<b>当时的弄堂大门口</b>”。<br><br></h3><h3>东侧撤掉的两座桥,<br>就是关闭了的、曾经的两个“弄堂大门口”!<br><br></h3><h3>三座小桥默默地告诉我们,<br><b>在1925年7月之前,“东洋工房”宿舍的建设,<br>其实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b>。<br><br></h3><h3><b>每座桥,<br>都代表着宿舍建设的一个时期</b>。<br><br></h3><h3>换言之,<br><b>宿舍建到哪,桥就架到哪</b>。</h3><div><br></div> <h5>【 根据<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还原的1930年~1936年小河未填埋时(但新门号1号楼房已改建好),安远路899弄大门口场景。这座木桥是3座桥的最后一座。(笔者合成制作)】</h5><br> 日华纺织株式会社建立于1918年,<br>1921年7月,在劳勃生路槟榔路口建立了日华纺织三厂。<br><br>为了这家工厂的建设和运营,<br>日华纺在工厂东大门(白领进出门)100米处的槟榔路(安远路899弄)南侧,圈了1.8公顷荒地,建造一个日式宿舍——“东洋工房”供自家厂里的日本职员租住。<br><br>同时在工厂东北大门(蓝领进出门)300余米处的劳勃生路东侧(长寿路891弄),圈了0.84公顷地,建造了一个广式工房宿舍(和丰里)——供自家厂里的中国职员、中国工人包括部分“养成工”租住。<br>(同时还在厂附近另行购置了“六凤里”等几个中国工人宿舍,本文不展开探讨)。<br><br> <h5>【 和丰里一览图。(和丰里老邻居吴家兴创作)】</h5> <div><br></div>历史记载,<br>日华纺织株式会社在沪西长寿路自行建造的第一家工厂——“日华纺织第三厂”,于1921年7月建成。<br><br>和丰里工房,<br>官方《静安区志》里记载建造年代为1922年,应该指“弄内全部设施建成”。<br><br>当工厂1921年7月运转时,<br>至少一部分中国工人已经住进了和丰里。<br>这才合乎逻辑。<br><br>那么问题来了,<br>《静安区志》里记载日籍职员居住的华纺宿舍“约建成于1928年”,<br>假如这是真的,请问,<br>1920年建造工厂时,参与建厂的日本人住在哪里?<br>1921年工厂开工时,管理工厂的日本人住在哪里?<br><div><br></div> <h5>【 最早建造、管理国棉六厂的日本人莫非住在这里?(899弄老邻居俞寿山拍摄)】</h5> <div><br></div>要知道,<br>劳勃生路(长寿路)上的第一辆公交16路电车,是1926年通车的!<br>大自鸣钟(长寿路西康路)最早的公交19路电车,也是1926年通车的!<br>厂里的日本职员要想住别处也没法住呀。<br><br>住和丰里?<br>和丰里是供中国人住的,<br>自认高人一等的日本人不可能与中国工人同居一处。<br>下班回来万一被在厂里受气的中国工人群殴怎么办?<br><br>其实,<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上东侧的第一座桥和它当时的位置,<br>已默默地回答了这个问题。<br><br>它告诉我们,<br>日华纺织三厂第一批日本职员租住的宿舍,<br>与和丰里建成于同一年。<br><br>地点就在华纺宿舍内,<br>实际上就是整个宿舍建筑的“东列”——<br>那最东一列、从南往北数过来的<b>三栋三层楼建筑</b>。<br><br> <h5>【 东侧第一座桥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宿舍建设第一期所对应的宿舍位置。门牌号码是<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上标注的最初的门牌编号。老邻居所知那个化粪池是建在26号三层楼入口处,其实在建化粪池的时候,还没有26号楼与水塔的影子呢。(笔者根据图纸A制作)】</h5> <div><br></div>如果更精确些推算,<br>三栋中最靠北的那栋宿舍(也可能全部三栋),<br>应该在1920年就已交付租住,<br><b>距今已经100年!</b><br><br>因为建厂过程起码两年,<br>在1919年筹建工厂的日本员工,<br>当年就得<b>同步建设自己的住宅</b>。<br><br>而且,从建设时间安排看,<br>它们完全可能与和丰里出自同一个设计者,<br>即S.NEGAMI(日文“根上”)建筑事务所。<br><br>这三栋三层楼建的是日式外廊式宿舍,<br><div>东西两端建有经典的日式外置式楼梯,<br>遇到火灾等突发灾害,居民可以迅速从两端逃生。<br><br>建于百年前的建筑,<br>依然符合21世纪今日上海的消防标准。<br><br></div> <h5>【 三层楼日式宿舍建于一百年前,是899弄里的第一批宿舍。(899弄老邻居俞寿山拍摄)】</h5><div><br></div> <h5>【 第一批来沪西的日华纺日籍职员就住在这样的住宅里。左图是建筑平面图,右图是铺设榻榻米的情景。(899弄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图)】</h5> <div><br></div>房子属于框架式结构,<br>用了很多钢筋、水泥,<br>应该与当时建“日华纺织三厂”所需的建材一并采购而来。<br><br>电,用的工部局的电,<br>自来水,来自自家工厂里的深井水<br>——苏州河湿地,地表之下原本就不缺水。<br><br>水管越过劳勃生路(长寿路),<br>沿着安远路南侧一直延伸到后来的水塔附近,<br>那儿建有一个中转泵站,<br>增压后通往各栋宿舍。<br><br>根据当初居住者不多、<br>用水也不多的实际情况,<br>自来水压力到达三楼没问题。<br><br>从1947年中纺六厂(即日华纺织三、四厂)资料图里可见,<br>水管一直接到最东端的三层楼宿舍北端。<br>而不是离工厂最近的宿舍西北角。<div><br></div><div>这意味着,</div><div>正是那儿的宿舍,最早产生了对水的需求。<br><br></div> <h5>【1947年中纺六厂的历史资料里,记载了水管从工厂深井口通往899弄宿舍的管线(图中红色线条是笔者描的,原图是黑线)。】</h5> <div><br></div>化粪池建在当时的弄口与最近的一栋宿舍的中间(当时还未建水塔与毗邻的那栋三层楼宿舍),<br>既方便环卫工操作,也与宿舍保持一段距离,<br>掏粪时不至影响到三层楼宿舍租户的生活质量。<br><br>可能又有人要问,<br>为何1920年不能把桥建在1925年那张图上的最西侧的建桥位置,<br>从宅区内部筑条路通到三层楼宿舍?<br>那样不就不用三迁其桥了?<br><br>从最终完成的小区看,这样的提问确实合乎逻辑。<div><br>但尚在建设中期的日本人不是这样想的。<br>自己专门修条路,毕竟要购置沙石建材,不如先借用现成的安远路走合算。<div><br></div><div>因为前面已经说过,</div><div>宿舍建设,是紧随工厂发展而推进的。</div><div>如果日华纺工厂在沪西发展不顺利、中途撤退的话,后面的宿舍就不建了,自然这路也就没必要先建了!</div><div><br>而且,桥是“活的”,<br>可以灵活地随着宿舍建筑的往西延伸,搬迁到各个最佳的位置。<br><br>从图纸上看,<div>这河宽度约等于安远路宽的一半,</div><div>安远路约莫10几米,河宽也就5、6米,</div><div>木桥应该胜任。<br></div></div></div> 现在看来,“东洋工房”是整块地皮先搞定,<br>由S.NEGAMI建筑事务所根据若干等级、房型,以及宿舍生活需求,统一规划设计好,<br>然后根据工厂的发展(包括银子的积攒情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再逐步铺开、完成整个宿舍的建设的。<br><br>注意,在<b><font color="#ed2308">图纸A、B</font></b>中,<br>在(中东列)南端小河畔建有一栋与众不同的二层楼建筑,<br>紧贴着它的西侧位置建了一个公共浴室(1960年代民办小学位置)。<br><br>这应该是供建设施工单位的职员(工程师、监工、材料采购员等)居住的宿舍(可能工厂工地上也有类似的建筑),也即“东洋工房”地块上出现的第一栋建筑。<br><br> <h5>【 类似此图的简易、速成的二层楼砖木房子,可供最初进入工地的建造商职员居住。(网络图片)】</h5>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种快速简易的工房,不需要每户建个浴室,<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故而只在西侧建了个公共“浴场”,<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方便建设者从工地返回宿舍时清洗尘土、油污。</span><b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与所有建筑工地一样,<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栋临时建筑直到整个地块规划的建筑即将全部建成时才会拆除。</span></h3></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6、房屋数量随居住“人气”而增长</font></b></div> <br></h1><h3>从1921年起,<br>日华纺的工厂在曹家渡一带迅速发展,<br>宿舍则紧随着发展的脚步,一步一趋地建造,<br>形成了华纺宿舍自己的演变脉络与节奏。<br><br></h3><h3>1923年,日华纺织四厂建成投产,<br>日本大阪等地又来了一批日本职员。<br><br></h3><h3>“东洋工房”开始扩容(见下图)。</h3><div><br></div> <h5>【 当初这两排宿舍每排只有6个门号。(笔者绘图)】</h5> <div><br></div>图中新增了联排两层、带一个三层阁楼的砖木结构住宅,<br>楼下一间起居室兼餐厅,楼上南北两间卧室,<br>有壁炉和完整的水电煤气和带抽水马桶的卫浴室,<br>还有一个50~60平米的花园,<br>很适合新婚后的小家庭居住,是“东洋工房”里建得最多的住宅。<br><br>之后的几年里,<br>随着日华纺三厂顺利满产、四厂全面运转,“蓝凤”牌棉纱产品在国内外迅速打开销路,企业进入了良性循环,银子逐渐涌来。<br><br>“东洋工房”的建设也持续进行着,<br>承诺给高管租住的弄内中列、中西列的高档宿舍,都在有条不紊地建造。<br><br>到了1924~1925年,<br>第一批10套高档宿舍建成了。<br><br> <h5>【 中东列的这一栋连体双层花园住宅,从左面至中间4个门号,以及远处门朝东的二层连体别墅住宅,是弄内最早建成的高级宿舍。(899弄老邻居荣德扬拍摄)】</h5> <h5>【 高级宿舍的平面图。下方是卧室铺设榻榻米情景。弄内所有高级住宅的底层起居室都是“硬木地板(或瓷砖)加壁炉”的欧式设计,不用榻榻米。(899弄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图)】</h5> <h5>【 上述高级宿舍的剖面图。(899弄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图)】</h5> 原先与普通职员同住在三层楼宿舍楼下、共同艰苦创业的工厂高管们,<br>喜笑颜开地从创业初期的三层楼宿舍搬出,<br>与家属一起搬进了位于小区中东列和中西列的、<br>花园面积80到100平米的“花园别墅版”的宿舍里居住。<br><br>换个角度看,<br>原先日华纺老板对“离乡背井出国打工、选择日华纺为自己事业”的日籍高管们的物质承诺,此时得到了初步的兑现。<br><br>总不能让厂长、总师等工厂高管们每天上下班绕圈子、跨化粪池进进出出吧?<br><br>于是,<br>原来的第一个弄口关了,第一座桥撤了。 <br><br>弄口朝着劳勃生路日华纺织三厂大门的方向,又挪近了几十米,<div>木桥也随之往西“搬迁”到新的弄堂大门口。<br><br>至此,<br>规划中的B、C、D、E、F五种造型,四个档次的职员宿舍(营建商居住的D栋除外),已经陆续立体呈现在宿舍小区的地面。<br><br></div> <h5>【 第二座木桥——应该就是原先的第一座木桥,随着弄口的西移,也拆迁到了西面新弄堂口。(笔者绘图)】</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7、安二小学当初竟是企业招待所!</font></b></h1><br>1920年,<br>武进人刘伯森在与日华纺织三、四厂一墙之隔的叶家宅路111号建成了“宝成纱厂”。<br><br>随后因吃心太重,借了日资放贷机构“东亚兴业会社”的高利贷,<br>在叶家宅路100号续建“宝成纱厂二厂”(即现在叶家宅路的《创想塔》创意园区)。<br><br>1925年,<br>刘老板无力还债,把工厂卖给了日华纺老板喜多又蔵。<br><br>喜多又蔵为纪念已去世的他的搭档、日华纺织株式会社第一任总经理和田丰治,用两人名字的第一个字,将厂名改成“喜和”,两个“宝成纱厂”拆分成三个“喜和纱厂”,对外叫“喜和五、六、七厂”,内部称“日华纺织五、六、七厂”。<br><br>在一次捡到这“三只皮夹子”后,<br>日华纺在沪西曹家渡的纱厂纺锭增加了一倍多,<br>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招募管理工厂的日籍职员。<br><br>于是,“东洋工房”又大大地扩容了。<br><div><br></div> <h5>【 在第四期建设完成时,弄口和小桥再次西移,移到离劳勃生路(长寿路)日华纺织三、四厂大门最近、宿舍住户回家最少绕弯的弄内西侧主通道对应位置。】</h5> <div><br></div>从上图中可见,<br>此阶段完成了规划中“西列”房屋的建造。<br><br>在这最西侧的一列里,<br>除了新建三排、18户与中东列二期同样构造的联排二层楼、带壁炉、小花园的宿舍外,<br><br>特别醒目的是,<br>建造了标记为“A”的“合宿所”!<br><br>899弄老邻居们都知道,<br>那儿是记忆中的“59号”,<br><br>1950年代至1980年代是静安区安远路第二小学,<br>传说它的前身也是日本人的职员子弟小学。<br><br>现在<b><font color="#ed2308">图纸A、B</font></b>的发现,<br>证明<b>这个说法是错的!</b><br><br>——最初<b>日本人并没有在那里建学校</b>,<br>甚至到1945年撤离,那儿也没开设过“日本学校”!<br><br>设计师用英文标注为“BOARDING HOUSE”,<br>在下面标示“合宿所”!<br><br>在英语和日语里<br>“BOARDING HOUSE” 与“合宿所”,<br>都是“(含餐)招待所”意思。<br><br> <h5>【“合宿所”是抗战结束后才改成小学和幼儿园。右上图由899弄老邻居萧钢绘图,其余笔者绘图。】</h5> <div><br></div>这下实锤了,<br><b>那儿最早建设的是一栋招待所。<br></b><br>从位置看,它与工厂高管居住的B1、B2房屋毗邻,<br>房屋高大上,建了三层,<br>不可能是一般打工者的“集体宿舍”。<br><br>推测是日华纺公司内部的“企业旅馆(招待所)”,<br><b>专供商务往来者租住。<br></b><div><div><div><br></div></div></div> <h5>【 这座弄内唯一的“A级”建筑、带三层阁楼的“合宿所”,于1946年改成了中纺第三职工子弟小学,并加建了左侧的平房教室。(899弄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创作)】</h5> <div><br></div>当年日华纺作为海外投资商,<br>需要获得日本国内资源的支持,<br>与日本国内经济界来往不会少。<br><br>而作为棉纱产品的外销商,<br>日华纺销售、代销人员也需在上海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往返。<br><br>当年的世界又是那么乱,<br>中国对日本,<br>华商对日商,<br>上海劳工民众对日本纱厂老板,<br>关系都十分敏感而紧绷,尖锐而对立。<br><br>处处充满着侵略与被侵略,<br>压迫与反压迫的一触即发的斗争,<br>商人往来又往往会携带大量现金银票……<br><br>身处异国他乡的日商,<br>在守卫森严的企业“自家宅院”里设立“自家的旅馆招待所”,<br>无疑为做生意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div><br></div> <h5>【1932年1月28日,日军轰炸闸北,遭到了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史称“1.28事变”,又称“1.28淞沪抗战”。(历史资料图片)】</h5> 此外,中国旅馆一般没有“榻榻米;<br>当年的长寿路安远路一带尚属物质贫乏的沪西城乡结合部,<br>也难觅合适的日本旅馆,<br>没有日式旅馆和榻榻米,日本旅客又怎么睡得安稳?<br><br>这个招待所,<br>在1946年被中纺公司改建成了“中纺第三职员子弟小学”。<br>解放后,改成了静安区安远路第二小学。<br><br>1940年代之后,<br>安远路899弄、和丰里出生长大的第二代老邻居,<br>以及均泰里等附近弄堂不少老邻居,<br>基本都在这里上了人生的第一课。<br><br>这座建筑的底层,<br>解放后曾改成“华纺幼儿园”。<br><br>1950年代,<br>上述弄堂的许多小孩在这里接受了3年的学龄前教育。<br><br>孩子们都还依稀记得,<br>中午睡午觉,都是睡在榻榻米上!<br><br>不知道,那是不是日华纺的“合宿所”留下的,还是另购置的榻榻米,<br>但是,一张张榻榻米铺在教室里,没有一点缝隙。<br><br>这似乎也证明,<br>那些教室——即之前“合宿所”的住宿房间,<br>都是按照铺榻榻米卧室的规格标准设计的。 <h5>【 日本榻榻米的传统尺寸是宽90cm,长180cm,厚5cm,传统的日本建筑中,房间尺寸都是90cm的整倍数。(图片源于网络)】</h5> <div><br></div>至此,<br>建造商已经完成“东洋工房”主要楼房的建造,<div>并为弄内楼房就近建造了相应的小化粪池。<br><br></div><div>由于西列建了一个很多人居住的“合宿所”,<br>原有的东侧大化粪池无法接到百米外的西列,容量也不够。<br><br>于是,建造者又在西列南部,即“合宿所”(招待所)北墙外的通道上,建了弄内第二个大型化粪池。<br><br>那个位置,</div><div>当年远离“合宿所”大门,是个人迹稀少的断头路。<br><br>这回应了899弄老邻居当初上安二小学读书时的一件困惑事:<div>当初日本人怎么竟然在小学门口的过道上,<br>挖了这么大的散发臭气的化粪池?!<br><br>因为,<br>开挖这个化粪池时,那儿压根就没有小学。<br><br>挖的人也压根没想到,<br>二十五年后,<br>那儿会变成安二小学校的大门口!<br></div></div><div><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8、1925年899弄的等级和门号</font></b></div><br></h1><h3>在<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上可发现,<br>一百年前的日本设计师,<br>在规划时就将宿舍的各类建筑划分了等级档次,<br>并标示了最初的门号。<br><br></h3><h3>最初时,全弄门号按照A、B、C、D、E、F六个档次(房型)的建筑来分别编排,<br>每类都从1号开始标示。<br>划分的建筑等级与899弄老邻居设想的总体相似,<br>但也不尽相同。</h3><br> <h5>【 此图为<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的高清原图,由当时的宿舍平面图与左下方的“居住者一览表”两部分合并而成。其右侧边缘缺失,但犹可见“13/7 25”字样,证实原版的图纸完成于1925年7月13日。各位可点击放大或下载细看。(收藏者“未名”先生提供)】</h5> <div><br></div>让我们具体看看,<br>最初的日本设计师是怎样划分建筑档次的。<br><br><font color="#39b54a"><b>最高档: A级,合宿所(招待所)</b></font>,<br>即新门号59号——安二小学老校舍!<br><div>(为了方便与<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上的门号作比较,以下将解放后至1998年拆建改造前的门号统称为“<b>新门号</b>”)<br>A级就这一栋。</div><div><br><b><font color="#39b54a">第二档:B级住宅,</font></b><br>是B1→B10号。<div>即中西列、新门号1、3、5、7、9号;以及中东列、新门号24、22、20、18号(参见下图)。<br></div></div> <h5>【1946年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收日华纺工厂时,租住B1、B2门号的,是中纺六厂副厂长邹春座、工程师谭玉碧(正厂长惠志道当时没住在华纺宿舍)。】</h5> <h5>【1947年,中纺六厂工程师谭玉碧一家曾住在“B1”(新门号5号,上图右半部)二楼。这是1949年秋他请人拍作留念的建筑实景。按照日华纺最初的住宅规划,这栋楼是全弄最高级住宅。(899弄老邻居谭康平提供)】</h5> <br>在1925年的图纸上,<br>还没有同为这一等级的新门号16、14、12、10、8、6、4、2号房子!<br><br>新门号1号房子,<br>最早时期也没有。<br><br>那位置上,<br>只有与新门号3、9,5、7号一样的一栋双联别墅住宅,<br>叫B5、B6号!<br><div><div><br></div></div> <h5>【 当年被日本人称为“二轩家”的双连别墅住宅,是日华纺高管租住的宿舍。(899老邻居萧钢根据照片绘图)】</h5> 在B级住宅的“居住者登记表里”,<br>将房型分为“二轩家”和“四轩家”(日语),<br>再次证明,<br>双联别墅房的(新门号)3、9,5、7号,<br>与四联别墅房的(新门号)双号18→24号,<br>属于最初就规划好的、弄内最高档的、企业高管租住的房子。<br><br>回想起来,<br>这档次房屋确实与众不同。<br><br>门口两侧,都有花岗石的石阶护栏(参见下图),<br>门前雨篷、门廊也高出一个档次,<div>底楼的起居室都是欧式的硬木地板(或瓷砖)加壁炉……<br><div><br></div></div> <h5>【 这里的1、2、3小图,为“二轩家”式住宅,图4为“四轩家”式住宅。(图3为899老邻居萧钢根据记忆绘图,其余为历史资料)】</h5> <h3>按照最初的规划,<br>B级别里等级最高的住宅B1、B2号,<br>是中西列最南端、面对游泳池的新门号5、7号!<br><br><b><font color="#39b54a">第三档:C级住宅,</font></b><br>是西列的那三排,即新门号单号23→33、35→45、47→57的18户,<br>当时叫C1→C18(参见下图)。<br><br></h3> <h5>【 这是比较后期完成的二层联排宿舍。(笔者绘图)】</h5> <h5>【“C级”与“E级”是相同的二层楼联排花园住宅。(历史资料图)】</h5> <b><font color="#39b54a">第四档:D级住宅,</font></b><br>就是中东列的最南端的那一排营造商宿舍,<br>楼上5户,楼下5户,<br>当时编为D1→D10(参见下图)。<br> 后来拆了,<br>那里重新盖了2排有门廊的二层联排住宅,规格要高于其南面的2排E级二层联排住宅。<br><div><br></div> <h5>【 这是后期建造的、最南端靠着均泰里的5个门牌。(老邻居方向提供)】</h5> <h5>【 这是后期建造的、紧靠最南端一排的、新门号100-112号。(老邻居荣德扬拍摄)】</h5><div><br></div>第5档:E级住宅,<br>是中东列偏南的二排二层联排住宅、新门号双号42 → 52、74 → 84的12户,规格与C级住宅相同(只是建造年代不同)。<br>当时叫E1→E12(参见下图)。 <h5>【上右图中红色标记的门号,是后来修改规划增建的房屋。】</h5> <h5>【“E级”与“C级”的二层楼联排花园住宅,是弄内建造最多的住宅。(899老邻居萧钢根据照片绘图)】</h5> <h5>【“E级”与“C级”的二层楼联排花园住宅平面图,下图是铺设榻榻米情景。(899弄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绘图)】</h5> <div>在1925年的图纸上<br></div>这两排宿舍刚建成时,没有(新门号)双号“36、38、40”和“68、70、72”号的6套房屋!<br>那个位置,原始规划为一个长方形中央花园。<br><br>后来修改了规划,<div>取消了这个中央花园,两栋宿舍分别往西“接长”了两套房屋——即新门号“38、40”号与“70、72”号;</div><div>再后来,又分别在两栋宿舍西端再建了一套,即“36”与“68”号。<br><div><br></div><div>至此,</div><div>原规划的中东列和中西列之间的中央通道,因增建新房屋的出现而收窄(见下图)。<br></div><div><br></div><div>居住在新门号70号的老邻居萧洪曾对自家山墙作过实地观察,证实了上述两栋宿舍最西端确有三座山墙(通常只有一座),这说明最西端三套房屋不仅是“增建”的,而且是分两次增建的。</div><div><br></div></div> <font color="#39b54a"><b>第6档:F级住宅</b>,</font><br>是东列的三排、新门号双号54 → 66、86 →98, 114→122的54户,即三排“三层楼住宅”。<br>当时叫F1→18,F19→36,F37→54(参见下图)。<br><br> <div><br></div>房子盖到1925年时,<br>从<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上看,<br>这6个档次的房子,<br>与1950年代的房子相比照,<br>数量还缺了不少。<br><br>“东洋工房”还得继续建!<br> <h5>【 东列的三排“三层楼住宅”在最初的规划中列为“F”级住宅,至今仍在。(图片源于网络)】</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八年后,二维图纸变成三维弄堂</font></b></h1><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26年,</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另一家建在宝山的“华丰纱厂”的华商老板,</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也因无力偿还“东亚兴业会社”的借款,</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工厂被日华纺收购,改为日华纺织八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从1918年日华纺在沪成立开始,</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到1926年的这家日华纺织八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平均1年增添1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样的膨胀速度,也使得日籍管理队伍不断膨胀,</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东洋工房”的建设无法停止,</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只能建、建、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建设者调整了规划,</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宿舍小区中央的长方形“中央花园”不见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空地尽可能盖上房子。</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级住宅又加建了4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C级住宅加建了8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同时,建了“医局”——社宅医院,</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以及医务人员居住的、与医局连成一体的别墅型建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5>【 899弄的新门号4号建筑,当初建设规划就是“医局”——它是按照医院的要求建造的。(历史资料图片)】</h5> 又对新门号33号的房子进行改建,将它一分为二,<br>南部底层辟为门面,成为一个“购买会”——为居住者提供日用品的便利店;<br>北部底层则是便利店货品仓库,楼上是管理员宿舍。<br>(注:也可能一开始就这样建的)<br> <h5>【 新门号33号门朝东,左、右一大一小两扇门,最初是社区便利店。解放后曾在左侧大门内开过便利店、理发店、食堂、图书馆……那儿也是弄内社交场所之一。(笔者绘图)】</h5> 同时,为了防止不同等级的相同号码的交叉混淆,<br><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对全部门号进行了统一的、没有重复的编排。<br><br>从1号招待所开始,一直到三层楼的131号,<br>不分单号双号,从西列到东列,依次排列,一目了然。<br><br>不管是<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还是<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br>两张图都证明了一点:<br>解放后沿用的,<br>那种单双号分离的、强调住宅等级的、令人如入迷宫般的门牌编号,<br>并不是最初的日本规划设计师和早期的日籍宿舍管理人制定的!<br><br>从<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看(下面有高清原图),<br>1928年的东洋工房门号似乎已经“客满”。<br><br>如果一个门号居住1户,全弄可住131户日籍职员,<br>如果每户住一家四口,当时起码可容纳524人。<br><br>加上招待所里起码40~80人的“常住客”,<br>899弄总共居住了约600名日本职员。<br><br>据1927年日本驻沪领馆统计,<br>居住在日华纺工场(厂)及社宅附近的日籍人员共291户1527人(此数字应该包括浦东和杨浦的三家工厂)。<br><br>当年沪西日本人总共587户,<br>日华纺的日籍人员占了约一半,而其中一大半都住在899弄内。<br><br>“东洋工房”名号不胫而走,<br>俨然成为曹家渡长寿路一带的地标。 <h5>【 此图由笔者依据下面的原图绘制,红色为此阶段新建的房屋。注意此图右起三列住宅的门号总共75个。】</h5> <h5>【 此图为<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的高清原图,由当时的宿舍平面图与右侧的“居住者一览表”两部分合成。图中平面图中央有微小破损。右侧填有当年日籍“原租民”的全部人员名单。上一幅平面图“槟榔路社宅第五期”依据此原图绘制。各位可点击放大或下载细看。(收藏者“未名”先生提供)】</h5> <h5>【上图左为1927年英国陆军航拍的槟榔路日华纺日本职员宿舍,没有26号3层楼宿舍和水塔。可与1948年(临近解放时)的航拍图(上图右)比较下。(历史资料图)】</h5><h3><br></h3><h3>1933年,日华纺织株式会社撰写的《日华纺织ノ概要》中记载,1927年,日华纺完成了“槟榔路250号日人社宅75轩新筑”。</h3><h3><br></h3><h3>这“槟榔路250号”即后来的安远路899弄;而75轩(户)新建筑,正是<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里,除去东列三层楼宿舍的所有宿舍门号;这个记载也间接证明,先有三层楼宿舍,再有其他宿舍。</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  </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10、填了小河,建了新房,留下了历史争议</font></b></div><br></h1><h3>从1928年到1936年抗战前。<br>日华纺断断续续受到抵制日货和工人罢工的停机、停产影响。<br><br></h3><h3>但是下属工厂,</h3><h3>加上1935年在日华纺织三、四厂内新建的织布车间的投产,</h3><h3>还是为老板股东带来了大量的银子。<br><br></h3><h3>此时,<br>日华纺第一批来沪创业的职员,<br>年龄又长了17岁。<br><br></h3><h3>即使他当年20岁来曹家渡,此时已经37岁;<br>即便晚十年来的,也都步入“开枝散叶”繁育后代的年龄。</h3><h3><br></h3><h3>“东洋工房”的房子不免捉襟见肘,<br>又到了急需扩容的时候。</h3><br><div>由于小区布局已经形成,挖潜的重点放在了边边角角,尤其是距离工厂最近的宿舍北门前的小河。</div><div><br></div><div>小河是哪一年填埋的呢?没找到直接资料,只能推算。<br></div> <h5>【1932年日军绘制的军用地图上,日华纺日本职员宿舍与槟榔路之间的小河还未填埋。(历史资料图,可点击放大细看)】</h5> <h5>【1935年由英国战争办公室绘制、美国陆军地图服务公司印刷的沪西军用地图里,日华纺职员宿舍南北两条小河依然清晰存在,推测此图测绘时间在1933~1934年间。(历史资料图片)】</h5> <h5>【1940年,日本在东京出版了由侵华日军实地测绘制作的“1比5000”上海详细地图,整张地图有四张床单大。图中清晰地显示出1938~1939年测绘地图期间,沪西日华纺工厂及职员宿舍和附近和丰里、均泰里的建筑布局形态。此时华纺宿舍北部小河已变成狭小水沟。而26号三层楼已经建成,水塔虽未标明,但有证据证明1940年时已经建成。(历史资料图片,可点击放大看)】</h5> <h5>【 填埋北侧小河后得到的地皮,又让“东洋工房”见缝插针增建了一批宿舍。但东南角的空地为何迟迟不开发,始终是个谜。(笔者绘图)】</h5> <div><br></div><div>大约在1936至1937年间,<br></div>“东洋工房”北侧与槟榔路之间的“苏州河支流”终于被填(河道内埋入排水涵管)。<br><br>“东洋工房”的北墙,趁机往北扩充到了紧贴安远路的路南侧。给弄堂小区增加了约一亩的面积。<br><br>于是,在东列靠马路位置,建造了与最初的三栋三层楼一样规格的三层楼宿舍。<br><br><div>因为地皮面积的限制,每层只造了4个门号,共12户。<br>原设计在东北角的消防逃生梯,为了避开新填的河道,被挪建到正东立面。<br>这就是现在还保留着的、紧贴水塔的新门号双号26→34号三层楼。<br><br>同时在西列靠马路位置,造了一排单层房屋6间,其中有后勤仓库、车库,也有管理仓库的职员宿舍。<br><br><div>又在中东列的最南端,拆除了最初给营造商暂住的二层楼宿舍,建了两排共12套联排二层带花园住宅。<br><br>这两排住宅大门与弄内其他独立门户住宅门口的“雨篷”不同,它们添建了独特的方形拱门“门斗”,具有更佳的分隔、挡风、御寒作用,房屋规格亦比北侧的C型宿舍要高些,建筑面积也大些。<br><br>另外,在这两栋建筑东南角,建了140号工房和一个车库。<br><br>至此,总共增加30多个门号,其中包括若干车库。<br><br>在弄堂往北扩张的时候,<br>弄口大门也一并往北搬迁。<br><br>不仅大门两侧分设边门,<br>还配套造了面积可观、带值班卧室的弧形气派门卫室(早期和丰里门卫室也是弧形),<br>日后成为弄堂的一个地标建筑和服务网点。<br></div></div> <h5>【 弧形的899弄门卫室,三年自然灾害时成为向居民分配山芋的地点。(899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创作)】</h5> <div>现在还不清楚,<br></div>当初填河以后的土地是合法划给了日华纺,<br>还是日华纺非法侵占了这些面积?<br>这似乎给未来留下了历史问题。<br><br>在此期间,还完成中西列最北那栋别墅型住宅的改建。<br>原本是一座与新门牌3号9号一样的双联别墅型花园洋房,<br>现在改成了单独门号的别墅型豪宅,<br>即新门号1号、解放后的托儿所。<br> <h5>【 新门号1号,其实是后来改建的。(历史资料图)】</h5> 这栋房子的改扩建,似乎显示当时曹家渡几家日华纺工厂,<br>实际的掌控者,只有一个。<br><br>他家南面有300平米的私家大花园,<br>园中除了樱花,东侧栽着一排高大的白杨,西侧栽着几棵高近8米的广玉兰。<br><br>豪宅北面大门口外,还建了一个三角形公共花园,为其提供“绿色的屏障”。<br><br>因为原规划的中央长方形花园已经改作宿舍,<br>就在填埋掉的小河的中段、弄堂的北墙侧,<br>建了一个带喷水池的美丽的狭长花园。<br><br>至1930年代中期,<br>“东洋工房”的各种住宅建筑已经基本建成。<br><br>老邻居立马会问:<br>那水塔呢?游泳池呢?<br><br>这是个好问题,<br>也是个悬疑较大的问题。 <h5>【 游泳池或许是水塔建成之后建造的。背景建筑左为“合宿所”,右为1920年代末弄内最高级的B1、B2号(新门号5号、7号)双联别墅型住宅。(899弄老邻居萧钢根据实景创作)】</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11,“绑”牢水塔,改建了26号三层楼</font></b></h1><div><br></div><h3>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r><br></h3><h3>1939年,日华纺在三厂、四厂西侧空地上,建造了织布工场(车间)。<br><br></h3><h3>这一年起,日华纺织株式会社总部迁入长寿路834号的日华纺织三、四厂的办公楼内。<br><br>与此同时,大量的日本人追随着侵华日军的步伐来到中国,尤其来到上海淘金。<br><br></h3><h3>1930年代里“东洋工房”进入人丁最旺的时期。</h3><h3>据1932年的统计,日华纺在沪日籍职员总计1028人,其中从事生产技术137人,从事经营、管理、行政杂务的891人。</h3><h3><br>房子盖满了,人也住满了。<br>原本相对单一的职员宿舍,现在老婆孩子一大堆,<br>人口的增长,使得对水的需求也迅速增长。<br><br>而宿舍的水源,<br>原本是日华纺织三、四厂的深井,现在要供应日华三、四、五、六、七——5家工厂的工业用水,<br>再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宿舍生活用水,已经捉襟见肘。<br><br>如果优先满足生产用水,<br>宿舍里傍晚下班用水高峰时水就不够用,<br>三层楼的水龙头更拧不开了。<br><br>更糟的是,<br>乱世年头还经常停电,<br>常常有水也打不上来、送不出去。<br><br>为解决宿舍生活用水,<br>日华纺的管理者试图在槟榔路寻找新的水源。</h3><h3>那里本是河网密布之地,地下水资源丰富。<br></h3> <h5>【根据前面1940年东京出版的1比5000上海地图,均泰里西、北部标准厂房,均泰里过街楼下的深井位置,当时都在日华纺职员宿舍(安远路899弄)区域内。(笔者根据老地图标注说明,可点击放大细看)】</h5><div><br></div><div>1936年4月,<br>日华纺的日本人安倍雇佣中国掘井队,在东洋工房附近掘井。<br>因为事先没有向当时的“上海市公用局”备案,被责令整改,<br>这事在上海档案馆里有资料可查。<br></div><div><br></div><div>据毗邻“东洋工房”的“均泰里”老邻居回忆,<br>当时均泰里中部,就有日华纺公司开凿的一口自来水深井,<br>并在上面建了装有泵房的“过街楼”。<br><br>取出的水,<br>除了通过管道输往百米外的“东洋工房”,<br>同时也有偿供应给均泰里住户。<br>这与“上海市公用局”的“安倍掘井”记载似乎吻合。<br></div> <h5>【 均泰里中部的“过街楼”,其实是深井水的泵房。(899弄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创作)】</h5> 新水源有了,<br>受供电的影响还存在。<br><br>为了彻底解决偌大宿舍供水问题,<br>唯一方式是在弄内建个水塔。<br><br>水塔中可储水,妥妥满足高峰用水;<br>水塔高于建筑,时时提供稳定水压。 <h5>【 水塔示意图。(笔者绘图)】</h5> 水塔建在哪里?<br>是个伤脑筋的问题。<br><br>其时弄内住宅建筑已经基本建成,<br>要在任何一栋住宅南面建这么个高出一大截、遮挡阳光的塔,<br>已无可能。<br>要建只能建在“东洋工房”最北侧。<br><br>从平面图上看,<br>也只有东北角、紧靠着原有水泵站的位置最为经济实用。<br><br>当时东北角已经建了一栋三层楼住宅(新门号双号26→34号),<br>拆了它建水塔肯定得不偿失。<br><br>要建,只能建在三层楼的北部的三角型空地上,<br>那儿本来就是老的泵房所在地。<br><br>但是,<br>这带来一个极大的技术性难题。<br><br>那儿往北十来米处,<br>就是填埋不久的“老苏州河支流”河道。<br><div><br></div><div>建造水塔用的是钢筋水泥,<br>塔高达六层楼,<br>第五层是储水20多吨的水箱。<br><br>这么个沉甸甸的大家伙放在河边软土上,<br>不用几年,不是沉了、就是倾倒了。<br><br>然而,地址非此莫属,<br>只能在建筑设计上想办法。<br></div><div><br></div> <h5>【 塔高六层楼,第五层是储水20多吨的水箱。(笔者摄)】</h5> <div><br></div>均泰里老邻居吴仁礼谈起一段往事:<br>在“备战备荒”的1970年代初,<br>一批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到安远路899弄水塔北侧空地上挖“防空洞”,<br>结果发现那儿无法挖,<br>地下全是流沙。<br><br>只听到工程师在一边说,<br>水塔根本就没有很深、很坚固的地基,<br>它是被“捆绑在那座三层楼身上的”!<br><br>从上一章节中的“第六期平面图(A6)”分析,<br>新门号26号三层楼是1935年左右就已造好使用了的,<br><b>不是与水塔同步建造的</b>。<br><br>假如“捆绑”是真,<br>那就需要在建塔的时候,<br>对26号三层楼进行大幅度改建。<br><br>从下图不难看出,<br>从塔的地基到被填埋不久的老苏州河支流,只有十来米距离,<div>在没有打桩机的时代,<br>假如不与三层楼“捆绑”,<br>河岸的软土及地下的流沙,确实极可能让水塔还没封顶就下沉或侧倾。<br></div> 那设计师是如何把“重量级”的水塔<br>“捆绑”在那栋三层楼建筑上的呢?<br><br>让我们结合实地考察,<br>来复原当初的“捆绑工程”(见下图)。<br><br>“捆绑工程”的第一步,<br>是将三层楼的12户住户全部迁出。<br><div><br></div> <h5>【 水塔的下半部与毗邻的三层楼宿舍建筑紧紧“捆绑”在一起。(笔者绘图)】</h5> <div><br></div>第二步,<br>对三层楼宿舍——紧贴着水塔的北半部进行大幅改造。<br><br>改造工程为:<br>把北立面的“外走廊”用钢筋混凝土加厚加固;<br>将原来敞开、无间隔的外廊道,<br>改成一间间房间,砌上了内、外墙;<br>走廊平移到宿舍建筑平面的正中;<br>房间改成南、北分离的两排单间;<br>原来各家独用的盥洗室、厕所等都移到外部,变成公用。<br><div><br></div> <h5>【 现在改变后的结构依然可见。——周边崛起的高楼,使得当年沪西曹家渡一带最高建筑的水塔,如今已不再显得巍峨。(笔者摄)】</h5> <div><br></div>第三步,<br>将八边形平面的水塔的下半部三层(与三层楼宿舍等高部分),改成六边形平面,<br>将这六边形南面最长的一边,<br>以及塔的其它“五个边”的外墙面,<br>与三层楼宿舍北部钢筋水泥的框架式结构楼面,<br>用钢筋混凝土紧密捆绑浇筑。<br><br>第四步,<br>待水塔下半部三层与楼房三层改建完成,结构融为一体后,再续建、完成水塔上半部八边形平面的检修室、水箱、瞭望室等三层。<br><br>这一改造,<br>大大强化了三层楼建筑北侧的结构强度,<br>让老的三层楼建筑牢牢地“抱住了”水塔。<br><br>最终,<br>把“重量级”的水塔,<br>变成了“浮在”软土上的“轻地基”、轻量级建筑!<br><br> <h5>【“捆绑”前后对26号三层楼宿舍的改建示意图。(笔者绘图)】</h5> <div><br></div>这一改造,<br>也把原来的三层、12个门号的独立成套住宅,<br>改成三层、32个门号的“单人宿舍”。<br><br>为了满足“单身狗”们的生活需求,<br>又将底层部分单人房间改成了食堂、厨房和公厕(包括单人宿舍管理员房间)。<br><br>从工程角度,<br>不得不让人佩服。<br><br>不过这样一改,<br>也降低了三层楼宿舍的设施水准,为当时施工技术所限,实属出于无奈。<div><br></div><div><b>在1938年至1939年间,水塔建成了</b>。<br><br>与水塔“减重”同一道理,<br>当时在河填埋后增加的地皮上新建的西列新门号单号11号~21号,<br>只能建一排轻型矮平房,<br>因为地基不允许建设重量翻倍的楼房。<br>……<br><br>建了水塔,<br>永久地解决了全弄的供水问题。<br><br>原来计划中的一个游泳池,<br>因担心水不够迟迟没动手。<br><br>现在水够用了,<br>就在中西列南端的空地上,<br>建了一个5米乘15米的小型露天游泳池,<br>以及附属的更衣室等设施。<br><br>至此,<br>安远路899弄东洋工房,<br>终于建成为解放后新生代老邻居来到这个世界时见到的那个样子。<br><br></div> <h5>【 这是1940年代最终完成建造的“东洋工房”平面图。直到1980年代,曾在此居住过的日本职员和他们出生在此的子女,来弄内“寻根游”时,都惊叹“一点没有变化”。(笔者绘图)】</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12、尾声:那河,那人,那房……</font></b></h1><br>考证到这里,<br>安远路899弄的种种难解之迷已经大体解开。<br><br>回过头看,<br>那两条河,<br>尤其在安远路南侧与宿舍小区相隔的、被日本人称为“旧的苏州河支流”的河,<br>对宿舍的演绎影响很大,<br>尤其是北部的建筑面貌,以及弄内的排水。<br><br>当年这条小河是如何填埋的,<br>填埋后多出的地皮并入899弄,<br>是当时上海政府当局的决定,<br>还是日华纺擅自决定?<br><br>现在看来,<br>日华纺的擅自决定不是没有可能。<br><br>多个迹象表明,<br>解放后政府部门,<br>并不认为这部分“填河土地”归属于“华纺地块”。<br><br>你看东侧部分,<br>到了解放后的70年代,<br>又由静安区政府调拨,<br>给了899弄对面——安远路北侧四零工厂。<br><br>西侧部分,<br>在80年代初期,<br>那排新门号单号11号到21号的平房,<br>与它北墙外面——弄堂外的简房一起动拆迁,<br>它原来的、在弄内的“宅基地”地皮,<br>也一并划归墙外——被来自墙外的新住宅一并“吃掉”了!<br><br>也许是巧合,<br>也许未必是巧合,正是地块遗留的历史划界问题所致吧!<br><br><b><font color="#ed2308">图纸A、B</font></b>名叫《社宅居住者一览图表》,<br>除了平面图,还有居住者的名单。<br><br><b><font color="#ed2308">图纸A</font></b>上所有“居住者名单”都没填写,<br>是何原因尚不清楚。<br>或许登记在另一张同样的表格里了。<br>登记表格覆盖了整个社宅的每一个门号,<br>唯独没有A级别“合宿所”(招待所)。<br>(见下图)<br><br> <h5>【 5个档次的租住房门号,一览无余。(《社宅居住者一览图表》局部放大)】</h5> <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登记表格同样覆盖了整个社宅的每一个门号,<br>而且“居住者名单”已大部分填满。<div><b>估计这份名单,现在的日本档案管理机构都未必存有</b>。<br><br>其中1号为“合宿舍”(与“合宿所”一样,都是日文招待所意思),<br>下面14个空格里都没有填名字,<br>似乎说明里面没有长租户,<br>管理者也住在别处。<br><br>2号叫“贿方”,<br>日文里意思是“厨房”,即招待所的厨房,没有住户名字。<br>(见下图)<br></div> <h3><p><br></p><p>899弄老邻居从这份名单里,<br>或许可以查找到,<br>你住了半辈子的房子,老底子曾住过哪些日本职员。</p><p><br></p></h3> <h5>【 名字看不清可点击放大。(收藏者“未名”先生提供)】</h5> <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图纸B</font></b>表格中的第二个表格是21~26六户,<br>就是位于弄内中西列的新门号单号1号~ 9号,<br>亦即等级最高的双门号联体别墅住宅。<br><br>后来的新门号1号,<div>当时是双门号联体别墅住宅,即表格中的21、22号。<br><br>这六位应该是当时日华纺的六位高管,<br>包括工场长(日文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br><br>表中有一些门号没有住户,<br>似乎当时房屋还有空余。<br><br>但仔细与图纸中的门号一一核对,<br>却发现,<br>76、77,两个门号,<br>57、58、59、60、61、62、63、64、65,九个门号,<br>平面图中居然没有。<br><br>也就是说,房子没盖好,门号已经预留。<br>这很有趣。<br><br>从门号编排次序看,<br>57、58、59、60、61、62、63、64、65,九个门号,<br>就是新门号双号100~112这一排的位置。<br><br>当时是空置地面,<br>极可能计划建造与新门号双号68~84一样的、<br>九个门号的二层楼联排带花园宿舍。<br><br>不知为何后来放弃了这一计划,<br>改成档次拔高一点的、七个门号的、新门号双号100~112的二层楼房。<br><br>而76、77两个号究竟准备建在哪里?<br>只能让大家猜谜了。<br><br>剔除这些未完成的建筑,<br>整个宿舍小区的门号,<br>真正有房子、没登记租户的只有六个门号。<br><br>而其中很有可能有的尚在内部装修中,<br>或派了管理等其它用场。<br>总之,用“客满”来形容不为过。<br><div><br></div><div>还要说明的是,<br>登记的只有一个户主名字,<br>家属子女名字没有记录,实际居住人数要乘上几倍。<br><br>用来管理“东洋工房”日籍居民的图表,<br>在1920至1946年的26年里,<br>也绝不可能只使用了这两张,<br>理应一年一张登记表才合理。<br><br>随着1945年底绝大部分日籍职员被遣返回国,<br>“东洋工房”已经成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接收人员<br>和中纺工厂内中国职员居住的宿舍。<br><br>它已经不再是“东洋工房”,<br>尽管附近一些老人还在这样称呼它。<br><br></div></div> <h5>【 老邻居记忆中1960年代的899弄大门口,当时还是日华纺宿舍的原样。(899弄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创作)】</h5> 离去的日本人,<br>留下了19栋“和洋折衷风格”的现代建筑,<br>水塔、游泳池、招待所、医院、小卖部(理发店)、食堂……<br>包括各门号里带不走的“榻榻米”、各个花园里的樱花树等花木。<br><br>此外,<br>还有两块未来得及动用的地皮。<br><br>一块地皮在宿舍小区南端小河对面,有数亩。<br>自1930年代后期,那儿应该已经建了木桥(见下图中“地块1”)。<br><br>建了桥,意味着未来宿舍可向小河对岸(南面的“菜园子”)发展,<br>也可能,在河对岸已有新的项目进入筹划。<br><br>为了方便未来去那儿的机动车交通安全,<br>规划者特地在通往小桥方向的、宿舍西侧主通道两侧,<br>建了如同市区马路一样的“标准的”水泥“人行道。”<br><br>另一块地皮在招待所与西列宿舍的西侧,有十来亩。<br>已经用围墙围了起来,<br>隔墙即是后来的上钢八厂(见下图中“地块2”)。<br><br>在1940年的地图上,那里曾是一个独立的地块,四周筑有围墙(或篱笆),里面有两栋房屋和小道,不是私家别墅就是有地的农户。到了40年代后期,这块地块上已经没有房屋,只是块空地。看起来有点像日华纺储备的新事业或新宿舍地块,也许根本不属于日华纺。<div><br></div><div>至于当年在上面有没有画过蓝图?谁画的?<br>现在已经无从知晓。<div><br></div></div> <h5>【 根据1948年航摄图标示的两块未及开发的地块。(笔者标示)】</h5> <div><br></div>毕竟人算不如天算,<br>还没等日本商人画好新的蓝图,<br>八年抗战已经结束。<br><br>他们只能怀揣着未完成的图纸,<br>揣着曹家渡的美梦,<br>心情复杂地返回东洋老家。<div><br></div><div>哪些住在槟榔路宿舍里的日本职员是些什么人?</div><div>长什么样?</div><div>有什么爱好?</div><div><br></div><div>“图纸门号32号,就是我家1946年起租住的新门号12号”,从小在那儿出生长大的899弄老邻居荣德芳回忆到。</div><div><br></div><div>"现在知道原住户户主叫兴捛(“旅”的同音古字)久治。</div><div>他显然是个美术爱好者,遣返回国时,由于只准携带有限的随身用品,便留下了油画工具,陶瓷工艺品,动物标本等。其中油画箱、调色油盒仍完好,颜料几十年仍未老化。我一直保存到房屋拆除。”</div><div><br></div><div>“1980年代中后期,兴捛久治的后代曾来探访,但未进屋。</div><div>那天白天只有楼下吴素珍老太太退休在家。就在门口聊了几句。因吴老太太对情况不清楚,来访者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我当时在外地,回来后听吴老太太说起此事。”</div><div>……</div> <h3>【1940年代后期,中纺六厂(即日华纺三、四厂)工程师谭玉碧一家搬进了899弄,当时弄内还居住着几位留用的日籍职员。其中一位成了他的日语教师,每周二次来谭家帮助他学日语。这是日本教师(右)在回国前,与谭玉碧一起在弄内长三角花园的樱花树下摄影留念。可惜70多年前的照片,没法让我们看得更清楚。(899弄老邻居谭康利提供)】</h3> <div><br></div><div>出生在899弄的中国第二代老邻居只看见:</div>“臭河浜”上的小桥虽已架好,<br>留下来的是河对面“菜园子”的一片荒芜,<br>秋天里只有蛐蛐、油葫芦、“棺材板”的叫声。<br><br>宿舍最西侧的空地,<br>解放后划给了安远路第二小学,<br>成为50、60年代孩子们追逐嬉闹的操场和新教室的“宅基地”。<br><br>还曾成为50年代后期“大炼钢铁”、<br>70年代“备战备荒”年代里,<br>搭建窑炉的“火红工地”。<br><br>七十六年后,<br>“东洋工房”19栋日式住宅里,<br>15栋被全部拆除,<br>只留下东列4栋三层楼宿舍与水塔未拆。 <h5>【 上图右半部的红色砖墙三层楼宿舍建筑与远处的水塔,至今仍然在原地,它们是上世纪初日华纺在沪西最早的足迹。(899弄老邻居拍摄)】</h5> 保留这些历史建筑的决策者好眼力:<br>刚好是日华纺在沪西建的最早的三栋日式宿舍<br>——距今已经100年!<br><br>加上独特的日式建筑——八边形水塔,<br>与三层楼宿舍“捆绑”后,<br>神奇般“悬浮”在流沙河的地皮上。<br><br>迄今80年,<br>不倒不斜,<br>全上海再找不到第二座!<div><br></div><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全文完 )</b></div><br></div> <h5>【 安远路旧居最后的遗存——2019.9.18 。(899弄老邻居、高级工艺美术师荣德芳拍摄 )】</h5> <h5>【“悬浮”在流沙层上的水塔,全上海没有第二座。(笔者拍摄)】</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美篇仅是个人根据大家提供的资料和原始图纸整理的心得,</p><p class="ql-block">欢迎各位老邻居在下面的留言栏里,</p><p class="ql-block">发表您对图纸的理解,</p><p class="ql-block">以及您对899弄建造历史的不同看法和意见。</p><p class="ql-block">我会及时把大家的真知灼见整合进这篇考证里。</p><p class="ql-block">最后,</p><p class="ql-block">让我们真心感谢好友“未名”先生,感谢他无私提供的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百年图纸!</p><p class="ql-block">真心感谢互联网、《美篇》平台!</p><p class="ql-block">真心感谢老邻居的支持和参与,感谢网友们费时的阅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99弄老邻居 俞远明</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1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h1><b style="font-size:15px;">【 百年华纺系列《美篇》】:</b></h1><ul><li><span style="font-size:15px;">《 安远路899弄的前世今生—上海百年华纺(之一) 》</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中国第一代白领的家园—上海百年华纺(之二) 》</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没有护身符的洋房—上海百年华纺(之三) 》</span></li></ul><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相关《美篇》】:</b></p><ul><li><span style="font-size:15px;">梦回故乡“沪西三弄”寻根记</span></li></ul><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