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滚滚长江东逝水,燕矶默然泪流。浪拍岸石问何忧?终日目送君,一心想远游。</p><p><br></p><p>舟载晚霞似海境,游人如织登丘。波涛脸红欲住留。坐拥天下景,奈何他乡求?</p> <p>矶,《说文解字》曰:大石激水也,从石,几声。动词,引申为激怒。不过现实生活中,矶,几乎作名词用,如燕子矶,采石矶。这里矶的含义为突兀江中的山丘或石滩。至于矶字何时从动词改为名词用,无从考察。但从诗仙李白登矶饮酒开始,可以说离东汉末许慎的说法相距也就五百多年。真可谓时过境迁,字挪它用。矶从一动词己演变为代表一种特硃地貌的专用名词了。至于现代国外地名如洛山矶,不过是音译,只取其音罢了。</p> <p>在我国称矶的地方特别多,自然一听名字也就知道其地貌特征,无外乎三面临水,一面连于陆地,山丘突兀于水边或水中,巍峨凌空,登上山丘之巅,观景揽胜,无疑为绝佳之处。</p> <p>在万里长江上,有矶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七十多处。其中城陵矶、采石矶及燕子矶被公认为长江三矶,而燕子矶又排傍首,号称万里长江第一矶。</p> <p>燕子矶,因形如燕子一样凌空江上而得名,位于古都南京北边幕府山之东的直渎山上。作为古渡口,与东西走向长达近6公里的幕府山一起成为古都的天然屏障。其西两公里为东晋衣冠南渡的五马渡,其西四公里则为大名鼎鼎的栖霞山,对面则为古都盛产芦蒿的八卦洲。</p> <p>燕子矶虽高不过四十米,但登上丘顶,因无遮掩,目可穷接天际,胜景尽在眼下。西望,不尽的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东眺,不息的长江之水浩浩而去。幕府山,栖霞山逶迤南岸,江山一统,其壮、其雅,画笔估计亦难完全描复。难怪李白游燕子矶时留下“吞江醉矶〞的典故,而洪武大帝御诗"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几何,天边弯月作挂钩,秤我江山有几多?",则气势更为高远,乾隆六下江南五次登矶,留下浑劲有力的"燕子矶"书法御碑。更有甚者一些为情为景者,矶上一跃,随大江东去。使得陶行知不得不在矶头处立一“想一想死不得”劝戒碑。</p><p><br></p> <p>下得矶来,沿东边一条小路可达江边渡口,此渡是否为古渡不得而知,不过从《儒林外史》其中描述看,也差不多。不过现在完全现代化了。渡口不大,但免费,这不得不为南京市政府叫好。上了轮渡,十分钟就到八卦洲渡口。咋日与两老友游完燕子矶,乘轮渡至八卦洲,再从八卦洲返回时,正值夕阳西下,江面红流淼淼,舟行其上,与海上航行无异,宛如仙境,起码有五分钟时间,似庄周梦蝶,不知自己在乘船还是在做梦。</p> <p>本文词、图及文字均为原创,转载及引用请注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