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蓑子即是明朝皇帝朱厚照”考(吴熙禄)

望月文学

<p>【望月文史】</p> <p class="ql-block">“雪蓑子即是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考</p><p class="ql-block">作者:吴熙禄(济南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2004、2005年莱芜吴氏六修族谱过程中,笔者在走访族人时,柳桥峪的熙穆兄,曾与我啦起十三世之淇公的事。说此公缘擅长风水学问,踏遍当地名胜古迹。出名后被朝廷特招进京参与皇陵选址。因其堪舆识见高超,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受任钦天监。后因宫廷打压,辞官回乡。由于痴迷风水星相,晚年疯癫,时出惊人之语。之一曰:棋山观的雪蓑碑是皇帝御书!因其行为魔道,言语怪异,无人相信。与其他“不靠谱”的话语一样,此公的言论不过是人们的笑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雪蓑碑离我家只有二里地,且是我母校校园中的古迹之一。自小就听说,碑上的“之玄又玄”的四个字是“要饭的”雪蓑子所书。后来看到有关介绍,才知道这“雪蓑子”并不是乞丐,而是一位云游四方的明代书法家,姓苏名州,祖籍河南;“雪蓑碑”也不过是明嘉靖三十七年棋山观重修三清殿的竣工碑记。由于在前已有这样的印记,所以对先人之淇公关于“雪蓑碑是皇帝御书”的说法,也是一笑了之!自然也就不上心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近日我听了友人理平先生的一席话,对先人之淇公看似不靠谱的话有一种猛醒之感,“雪蓑碑是天子御书”的癔语似乎得到了印证。骤然悟到:做过钦天监的之淇公,熟读山水,频览古迹,应该自有他的精到考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理平先生讲,1990年游江南法雨山时,发现一处残垣断壁上刻有一首无名诗:“棋山有碑玄了玄,雪蓑道号莱芜传。香客不识真面目,那是天子见龙颜。”(见,读现)听罢此言,我不由一震:这可是对自己心目中雪蓑子的一种颠覆!我问理平先生:“以诗中的寓意,雪蓑子不是一般的云游道人,而是明代的一位真龙天子?这位皇帝是谁?”理平先生说:“就是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棋山观的雪蓑碑是明嘉靖三十七年立,而据正史记载,正德皇帝在嘉靖之前就死了,书写碑文者怎么可能是正德皇帝?”我不解地问。理平讲:“这正是我要申明的。以我的推断,当时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并没有死,而是在政敌的逼宫下伪装潜入民间;欲立新帝的宫廷党羽,伪造了一个正德皇帝死于豹房的假现场,扮演了一出历史闹剧,并写入‘正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说理平先生语出惊人,然毕竟“正史不正”的公案历代不乏,所以我感到他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特别是他提到的见之于法雨山的那首诗,“那是天子见龙颜”,没有确凿的证据,作者是不会肯定雪蓑子就是一朝天子的!至于诗作者如何知道的这个惊天秘密,不得而知,那就需要深入考证了。所以我自信地对理平先生说:“如果这首诗不是后人伪造,雪蓑子是一朝天子的说法毋容置疑!”理平先生说:“不仅这首诗作证我的结论,雪蓑碑的碑文也有相关证明。抽空我们到棋山观再看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日午饭后,我们二人驱车重游棋山观遗址,再一次站在雪蓑碑前。理平先生指着碑阳“之玄又玄”几个大字旁边的小字念道:“十年收得神笔篆,此日重来信可旋。兼此一方天下尊,谁知精恳见五颜。”待我仔细看时,碑文注明此诗的作者是岱野山人张一厚。理平先生接着说:“谁的笔墨能配称‘兼此一方天下尊’?除非是一朝天子!碑文面貌和史料记载已排除了当时的嘉靖皇帝驾临,那龙颜只能是佯称‘雪蓑子’的正德皇帝了!”“有道理!”我肯定地点了一下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忆起诗文中“香客不识真面目”一句,不免感叹再三。对理平先生说:“雪蓑碑自立以来,香客供奉祭拜了五百多年。可惜朝野光见‘龙’字,不知龙颜!要不是江南诗文提醒和你的考究,这碑文的真正书写者正德皇帝就只能永远披着蓑衣,不着龙袍了!实在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一大损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理平先生摇了摇头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任何事件包括宫廷角逐,不可能瞒过所有人!据我所知,清初参与撰写明史尤其是搜集前代朝野史料的人,就知道一些蛛丝马迹。我想起来了,听说你们吴家的一位做过钦天监的先人就吐露过这个秘闻!”我激动地说:“你也曾到柳桥峪走访过?”他深深地点了一下头。理平先生说的这位先人就是之淇公。我感叹地说:“可惜的是,由于这位先人说这话的时候已经疯癫,没人相信哟!”“说惊人语的人,有几个是被认为是正常的!”他自信地说。我这才知道理平先生一直在搜集这方面的证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之间,他又指着一行小字说:“老吴,你看这里刻着‘主祭耆英’!”我疑惑地问:“这说明什么?”他说:“耆英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贤者,如果不知道雪蓑碑是前朝皇帝所写,能到山沟里来祭一块普通的道观碑文吗?”听此言我郑重地点了一下头说:“的确是这样!” 对于理平先生“雪蓑就是正德皇帝”的判断,相信度又加了一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说理平先生的考证有理有据,然对于这么重要的一桩历史公案,我还是觉得有些冷僻,于是我便在网上搜索有关的佐证,几经查找,终于在“雪蓑子”词条中发现了一则文化信息,即在省召开的“雪蓑子研讨会”上有专家认为,从雪蓑子才学风度涵养看,雪蓑子应该出身于皇室显要,因宫廷斗争落败隐居民间。李开先的《雪蓑道人传》中有关雪蓑子姓苏名州、祖籍河南的说法是一种假托,意在遮当朝耳目,保护这位皇室显贵和有关遗迹,当然也包括与其交往的人士。至于雪蓑子是谁,本消息没有透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寻找雪蓑子是正德皇帝的佐证,就不能局限于雪蓑子这一方,还应该找找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相关资料,看看之中有无质疑正史中有关朱厚照之死的说法,尤其是“两者”的情趣素养有无相同的地方。打开思路后,我便改换角度查找。无数的点击,还真有所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记载,1520年正德皇帝南巡江南。途中驻留江苏清江浦垂钓时,不慎落水。因水寒加惊吓,回朝后身体每况愈下,次年病逝。史书写的明白,然并未消除史学界对正德皇帝之死的争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透露,正德皇帝落水前后,行为举止判若两人,其情节令人匪夷所思!即在落水救人过程中,发现当朝天子的灵魂骤然间与民间某位人士互换!这一离奇事件引起后人的不少推测,似乎背后有着神奇的黑手,以致有网民期待将来的生命科学来解开这个谜!这种说法固然不可思议,但起码说明,落水事件并非像正史记载的那么简单,此中或许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次,对于正德皇帝的死因,历来争论颇多,正史记载是病死,然有的学者认为是被人下药暗害。分析是正德皇帝得罪了文官集团,阴谋得势者欲立新主。这种说法虽说只是质疑死因,然毕竟肯定了朱厚照死于三十一岁的记载,似乎否定了本文的推断,然我认为,既然史学家们承认了朝中存在强大的反对势力,有立新主的图谋,以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提出朱厚照在杀机四伏的危情下,潜入民间,反对势力伪造驾崩现场,拟立新主呢?换句话说,既然有理由质疑“病死”,认为是“害死”,我们为什么不能提出是“假死”的新说呢?这一历史缺口虽然微小以致模糊,毕竟为我们的探索,投进了一丝亮光!理平先生提供的法雨山诗刻,已为我们的判断提供了支撑!尽管需要继续考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搜索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我拜读了李开先的《雪蓑道人传》。文中所言的雪蓑子的姓名籍贯虽被疑为假托,但其中有关雪蓑子的举止还是透露了关于其身世的相关信息。开篇云:“雪蓑者,乃一狂妄简傲人,谓之道人非也……见人长揖不拜,即居上坐。虽王公长者亦不让。世人以其施舍,疑为贵骄公子;善翰墨,疑为中书舍人;知音律,疑为飘风子弟。”这些素养,凭一个《传》中说的雪蓑子的民间孤儿经历是很难达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雪蓑子行为举止的反差,身份的云山雾罩,在当时就引起了世人的疑问和猜测。然“问其家世,则密而不告”。应该说这些当面询问雪蓑子来历的人,不会是凡夫俗子,得到的回答却是“无可奉告”!结果呢?只能是“疑者转深”——人们越发怀疑他的身份!我认为,这正暗示了雪蓑子身世的不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此,李开先在《传》中说“独得其实”。意思是说,只有他了解雪蓑子的真实来历,才写了《雪蓑道人传》。然就是由于这个“独得其实”,其他人一概不知,他才敢于伪造雪蓑子的籍贯出身,以平息舆论,阻止猜测,保护这位流落民间的前朝皇帝!须知,写此《传》时是嘉靖四十四年,继位者仍在执政,前朝皇帝的存亡自然关系到现皇位的巩固与否,至少在位者及其党羽有这种担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凡云游四方、受宗教界推崇的,都是些深谙儒释道真谛的高人,这些隐士素养,久居深宫的正德皇帝具备吗?带着这个疑问,我搜索了有关词条。据史料记载,明武宗正德皇帝博学多才,对各宗教都有研究。这也成了他流落民间后走访名胜、结交名流的资本。更令人玩味的是,正德皇帝曾留句:“一教玄玄众教迷,其中奥妙少人知。”此诗虽说是尊颂清真教而作,但也不能排除,当他流落民间,来到棋山观面对道家圣地、书写“之玄又玄”时,心中的“一教玄玄”,应该蕴含的是道教的奥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其说雪蓑碑上的“之玄又玄”四字意在宣示道教的高深莫测,不如说书写者暗喻了自己身世的扑朔迷离!两处“玄玄”,玄机幽深!金銮殿上的龙袍,演化为雪蓑碑前的蓑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雪蓑子就是正德皇帝”的说法,在我的心目中已经基本立了起来。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要件,就是传说中的雪蓑子与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出生年代重合吗?哪怕是大体一致!检索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史料记载,雪蓑子大约生于明朝成化末、弘治初,即公元1483年—1492年之间,而正史记载,正德皇帝朱厚照就生于1491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雪蓑子为什么“见人长揖不拜,即居上坐,虽王公长老亦不让”了!世人不明真相,自然视其“狂妄简傲”,而曾是一朝天子的朱厚照,“自负有独得处”,岂能乱纲、甘拜自己的臣民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人的“癔语”,理平先生的考证,本人的琢磨,这桩突起的历史疑案在我的思索中自以为已划上了句号!即截止于目前我所能知道的的资料,大体能自圆其说了!不过我还是希望有新的发现!比如说当地有正德皇帝的遗迹更好,哪怕是一种传说也让人兴奋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原本是一种奢望,没想到,真还有了“新的发现”。在我圈里村河流的上游,有一个村庄叫东下马泉村,据说古时一个皇帝巡幸路过此地,在山泉旁驻足饮马。以后此泉便被乡民称之为“下马泉”,旁边的村子取名“下马泉村”。然由于此村地处偏僻,相距不远的我从未踏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自有了上述考证题目后,我对这个村子有了兴趣。心里不免瞎想,古时那个在泉边下马的皇帝是不是正德啊?若是,我对雪蓑子身份的判断就更有信心啦!于是我约友人在棋山观再次瞻观了雪蓑碑后,沿乡间公路第一次来到了东马泉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村头,道旁的村碑吸引了我们,下车后我迅速来到碑旁,阅读碑阴的文字。读到第二行,“正德皇帝”四字赫然在目!此刻我别提有多兴奋了!在此停留饮马的正是我们考证的对象正德皇帝朱厚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古时的皇帝多了去了,为什么民间传说在此驻足的单单是正德皇帝?此地距离“雪蓑碑”不过六里路,这种短距离的呼应,不能不使我浮想联翩:正德皇帝既然路过此地,对各类宗教均有研究的天子能不到当地著名的道教圣地棋山观看看吗?如果正德皇帝巡幸了这一鲁中道教圣地,是否为他流落民间云游到棋山观埋下了伏笔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种猜测尽管不能当做“雪蓑子就是正德皇帝”的直接证据,然联系上述,确实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探讨这个历史“新案”!使棋山风景区的人文历史文化展示新亮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这篇考古心得算是结束:然我还是用理平先生的话作为本片文章的结尾:作为正德皇帝的的明武宗朱厚照是死了——是心死于豹房;作为涅槃中的朱厚照复活了,那就是雪蓑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5年7月写于金鼎花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凡加引的均引自《雪蓑道人传》</p> <p>【按】史载:明朝武宗朱厚照多次外出纵游,内阁首辅杨廷和先后多次上疏谏阻,都不被采纳。此时政治腐败,朱宸濠见武宗昏庸无能荒淫误国,从正德二年(1507年)就萌生取代皇位野心。直到正德十四年(1519年),江西巡抚孙燧见形势日益严重,提出率军强防而遭拒绝,曾七次上书揭发宁王宸濠密谋,均在中途被劫,孙燧因此辞职。结果宁王宸濠起兵被叛朝廷被捉杀。平叛后政治上却毫无起色,宸濠余党仍是腐败主流。</p><p><br></p><p>在上述背景下,皇太后和杨廷和为了挽救朝廷政治日渐败落的局面,是否密谋制造了武宗朱厚照假死换位的事件?</p><p><br></p><p>史载:武宗朱厚照无子继位,他“死”后由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策,以武宗遗诏名义,让武宗堂弟朱厚熄继帝位,是为世宗,改下一年为嘉靖元年。世宗即位时十五岁。武宗在位期间,刘瑾专权,杨廷和难以进言。武宗一“死”,他为太后设计,以武宗名义下诏罢掉威武营团练诸军,把武宗所经营的皇店一概关闭,豹房里成千上万的香僧、少林僧、戏子唱妓、专供游乐的南京“快马船”船夫,从全国搜罗来的美女等一概遣返,把宣府行宫金宝收归国库。还借改革之机裁汰了锦衣卫、内监局旗校工役148700人,减少糟粮1532000石。</p><p><br></p><p>从上述清理的武宗时期游玩逸乐项目人员资金看,武宗政治无能,玩乐误国。让他假死是明智之策。若雪蓑子真是武宗正德皇帝化身的话,雪蓑子那琴棋书弈无所不能的才艺和他狂放的性格,与武宗如出一辙。可见,武宗不愧为皇家精心培育出的一代艺术大师,他在隐居岁月里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墨迹和美谈,播撒着高超艺术的种子。</p><p><br></p><p>——编者:周慎宝</p> <p>顾 问:贾平凹王永利 王西京 王良瑛 许 晨 王耀东 李远山 王建明 耿庆力李 伟 桑恒昌 何群仓 李树宝 谭 杰 相国军 倪进祥 余新志</p><p>总 编:周慎宝</p><p>总监:齐鲁芽</p><p>副总编:陈钦成 许如亮</p><p>执行主编:齐鲁芽</p><p>执行副主编:党继鑫 于菊花</p><p>本期编辑:齐鲁芽 党继鑫 周益慧 韩翠芬 于菊花 张守平</p><p>美术编辑:周仁康 王 晶 曹淑豪</p><p>校 对:徐勤国 陈艳丽</p><p>小说投稿邮箱: </p><p>(1)604624960@qq.com</p><p>(2)2665867891@qq.com</p><p>散文投稿邮箱:</p><p> 447006231@qq.com</p><p>诗歌投稿邮箱:</p><p>(1)1508987393@qq.com</p><p>(2)1098930347@qq.com</p><p>诗词投稿邮箱:</p><p>81462543@qq.com</p>

蓑子

正德

皇帝

蓑碑

朱厚照

理平

山观

先生

武宗

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