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闻道意尤余味长</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磨研慧生笔花香</b></h1><p> </p><p> <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20年12月11日,伴着漫天大雾,我们奔赴美丽的泉城,参加聊城市水城名师工作室培训班的开班仪式。</span>本次培训自12月11日至16日,为期六天,全市小学、幼儿园名师领航工作室90余名教师参加本次培训。<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我们将在这里进行充实而又忙碌的“充电”学习。</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闻君言</b></h1> <p> 开班仪式上徐荣琪主任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使我们对济南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其浓厚的学术氛围所感染,对培训内容充满期待。这次学习一定是改变认知的教育盛宴。</p><p> 田局长对本次培训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殷切的希望。他表示:聊城市领航工作室是基于山东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总体规划,全体工作室成员是全市范围内精心遴选出的优秀教师,希望每个团队做出特色,全体成员虚心学习,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促进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以辐射带动区域教育发展。最后田局长对疫情防控及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兴味长</b></h1> <p> 开班仪式结束后,我们聆听了济南大学张素玲教授关于《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改革》的讲座。张教授利用交互式软件进行授课,与我们进行在线互动,资源全员共享,令人耳目一新。大数据的应用,让我们的学习可见,真正做到了为未知而教。张教授说,教育如悟道,是一场修行。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的发展。如何从职初教师成长为经验教师,进一步成为卓越教师,张教授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p><p> 12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曾继耘教授给我们做了《学生研究与有效教学》的分享。曾教授着重阐述如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曾教授从课堂改进,学生研究,教师发展等方面,讲述了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又结合她个人生活经验,讲述怎样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p><p>学员们听的津津有味,乐在其中。</p><p><br></p> <p> 下午,林丰勋教授为我们解读了《高效课堂——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组织教学》。原本高深枯燥的的理论,通过林教授声情并茂的讲解,令人感觉如入桃花源地。林教授从高校改革谈起,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而去思考如何培养人。立德树人,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本。课堂中,要挖掘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融洽的亲子、师生和生生关系。增强成功体验,最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磨其砚</b></h1> <p> 精彩纷呈的讲座,热火朝天的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休息时间,我们依然沉浸在教授们高屋建瓴的讲解中……</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笔花香</b></h1> <p> 两天的学习,紧张而忙碌,但收获满满……</p> <p> 一天半的讲座,感触颇深。一是明白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区别。作为老师的我们,平日里急于让孩子提高成绩,忽略了孩子思维模式的培养。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用成长型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变好。不是在某个问题上打败孩子,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第二,我们要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老师。破除安全的“魔咒”,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做一两件让孩子一生受益的事情。我们要做一名心中有爱、胸中有墨,有温度、有高度的好老师!(常媛媛) </p><p><br></p><p> 今天上午,静心聆听了曾教授的报告《学生研究与有效教学》,深受启发。“以儿童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研究学生,有效教学是我们潜心研究的目标。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应该潜心研究学生,并阅读各类书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浸润在自己学科独特魅力中,乐学,好学,共享其乐,乐意无穷。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习掌握各类知识要素。</p><p> 研读脑科学书籍,了解学困生障碍区域,有针对性的对学困生指定有效的可行方案,助力学生愉悦轻松地发展。研读心理学书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策略。研读教育学书籍,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法,高效引领教学。阅读经典文学书籍,丰厚自己的语言底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自己学科教领域学展现独特的魅力。(冯延芝)</p><p><br></p><p> 今天曾继耘教授和林丰勋教授都提到加强孩子的劳动教育,让他们有生活体验,在家要有参与感,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我深以为然!</p><p> 从家庭看,有些家长较少让孩子做家务,间接导致个别孩子轻视劳动。从学校看,有些学校追求分数之上,劳动教育被边缘化。我国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基础课”。</p><p> 两位教授都以自家孩子和生活中的教育为例,说明以“劳育”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重要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学校家长会上,我曾要求:家长不要太勤快,做个“懒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其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同时,也能体会家长的不易。有了体验才有感想,才能有素材。正如曾教授说的隐性的知识(缄默知识、默会知识)它来源于生活—劳动教育。(窦爱营) </p><p><br></p><p> 寒冬时节,静坐修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1.教育是一种修行。除了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品格的塑造。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基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多元的学习经历。面对不同层次学生,尝试实施梯度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2.教育是一种推动。做好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课堂上自主探究,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3.教育就是悟道。教学离不开实践性反思,做好教前反思和教后反思。知行合一,教学相长。(吴彩霞)</p><p><br></p><p> 曾继耘教授讲到,学生研究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一切高效教学从研究学生开始。这里所说的研究学生并不是指学生的群体差异,而是根据班级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到哪个学生在这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针对这个学生设计教学环节,解决好个体问题。在每个活动每个环节中,回扣教学目标,整体的教学目标就落了地。相对传统的教学设计来说,这种针对个体的研究学生,需要教师更细致更全面的观察了解学生在知识层面的薄弱环节,从而做到对症下药,使学生得到提高。这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曾教授丰富了我的理论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将曾教授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我的课堂实践中。(周晶晶)</p><p><br></p><p> 古语有云“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这次培训,意义非凡,因为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得以智者的点拨,教育理论的引领,可以更有方向的服务于一线教育。</p><p>例如,北师大博士曾继耘教授提到:不管是智慧教育、项目式学习、还是大单元学习、翻转课堂等教育方式,对教师的要求都提高了。</p><p> 现在的孩子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大环境之下成长的,他们的教育需要老师有足够的努力与水平,只有这样,以学定教的方法,才能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孩子质疑的权利,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p><p> 另外,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需要思考"教学目标合法吗?合理吗?落地了吗?”。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逻辑,进行基于课堂标准的课堂改进。同时,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人,所以我们也要注意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改进,强调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那这些目标和素养如何落地?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p><p>林丰勋博士在《基础教育高效课堂----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组织课堂教学》的讲座中,向我们阐明了:心中要有学生,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这是高效课堂的根本所在。</p><p> 林教授还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东西有三个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其中亲子关系以及学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最核心的问题。所以一线学校的“家校共育”的理念非常重要。家长的理念的与时俱进,除了父母自己的觉知,还需要学校向家长群传递最新的教育理念,而不是仅仅只是批评家长。如果学生家庭有融洽的亲子关系,那么很多孩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p><p> 这仅仅是点滴收获,这次学习一定是改变认知的教育盛宴。明日继续聆听智者的启迪.....(付广云)</p><p><br></p><p> 针对曾教授关于学习动动机的讲述,我有几点浅显的认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就是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应对学生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尤为重要。外部动机是指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比如物质奖励或者躲避惩罚。</p><p>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可相互转化。如何让学生有这样的转化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这样的智慧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反思,读书以及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教育机智源于实践,源于反思。因此,一定要勤写反思,多读书,多思考。</p><p> 无独有偶,来参加培训之前,我刚刚跟班里的孩子讲了关于理想、读书、生活之间的一些内容,正是做着由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的努力。我想,通过学习,通过教授们的支招,我可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让孩子们喜欢语文,热爱学习!还有个冲动,一定要带孩子走遍聊城,去听,去看,去体验美好的风景!努力,幸福前行!(孔辉) </p>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书不觉已冬深,一寸光阴一寸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心中有爱,胸中有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们在路上……</b></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