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分会场报告

Zhu Jingyi

<p> 2020年12月12日(下午)</p><p> 分组报告3 亲社会行为</p><p> 时间:13:30-15:00地点:海口宝发胜意酒店中国厅</p><p> 本场大会报告共有5名报告人进行汇报,报告由王恩界、常保瑞联合主持。</p><p>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的王路宽作了《“直觉-理性”思维方式与助人情境对助人意愿的影响》的大会报告。他探究了助人情境中的代价与归因方式对助人意愿的影响,支持了直觉思维的人比理性思维的人助人意愿更高的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助人情境中的代价特征与助人者的“直觉-理性”思维方式对助人意愿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 <p> 中央财经大学王路宽汇报</p> <p>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王芳作了《校园欺凌情境中潜在保护性因素与风险因素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她探究了校园欺凌情境中潜在保护性因素与风险因素是如何具体地影响欺凌受害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欺凌行为的诱发或抑制,提出了未来研究应该考虑欺凌与被欺凌频率和强度的影响,重视多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果结合解释,探索构建多重因素对校园欺凌影响的整合模型以进一步验证和探讨校园欺凌情境中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观点。</p> <p> 海南师范大学王芳汇报</p> <p>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系的韦君姗作了《创伤经历影响亲社会行为:敬畏感的调节作用》的大会报告。她探讨了创伤经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敬畏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提出了创伤经历对亲社会行为的抑制作用随着敬畏感的提高而降低的观点。揭示了创伤经历的发生虽然会给个体带来痛苦,不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但敬畏感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有利于个体合作互助行为发生的重要结果,是促进个人成长幸福、使社会凝聚互助的有益资源。</p> <p> 广西师范大学韦君姗汇报</p> <p>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的王志航作了《贫困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轨迹:平均趋势与个体差异》的大会报告。他评估了贫困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轨迹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贫困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轨迹有显著差异,且在两个发展阶段均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的观点,并指出良好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可以缓冲贫困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整体下降趋势。</p> <p> 宁波大学王志航汇报</p> <p>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慧萍作了《社会阶层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道德控制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的大会报告。她探究了社会阶层基于道德认同和自我控制两个中介变量的链式作用对个体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三条路径顺序性地影响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对更好地理解阶级差异所导致的社会行为差异,厘清上下层个体独特的行为取向有着重要意义。</p> <p> 赣南师范大学陈慧萍汇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