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12日,靖远县柳林书院名誉院长蔡振民老师广东讲学归来,与儒踪天下的学员及县艺术界部分朋友等36人相聚柳林书院,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学,且与之交流国学心得,蔡老师儒雅温尔,颇得国学真谛,博学宏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心学浑厚,闻者醍醐灌顶,思悟有得。互动自然,气氛和谐。蔡老师宣讲国学,给书院带来了新气象。弘扬国学传统,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方针,国学文化会历久弥香。热烈欢迊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大儒学者光临靖远县柳林书院指导学习,愿书院越办越好!</h3> <h3>蔡振民先生简介<br><br> 蔡振民先生,1966年生,祖籍福建,后迁居广东。出身世儒之家,代代以儒治家,弘儒济世。祖辈曾与朱子合注儒家经典,独自疏注《尚书》十余年而成《书集传》。先祖蔡元定还自悟失传已久的洪范之数,在天文、律吕、易经等方面也具有极深的造诣。蔡氏在历史上有“四世九大儒”之美誉,家族至今仍保留“万古儒宗”之楹联。<br> 蔡先生自幼继承家学、深研经典、以道濡身。年少时秉承游学之传统,身不带分文行走于祖国的山河大地,遍访明师隐士,增长见闻,磨砺心志。成年后有感于世风流变,毅然辞去公职,穷究《易经》天人之极旨,潜心于儒门心法修炼,以期拯救人心于迷茫。先生舍去私业财富、尝尽世间百味,跨过生死门槛,历经种种劫难,终在祖德福荫下得恩师亲授儒门“传中”心法。上溯羲皇,中承孔孟,下至宋明,心学理学一脉贯通。自此又坦荡在世间名利中潜修默炼十余载。国学兴起之际便开办书院,巡回全国各地开展数百场儒学讲座,宣讲古圣先贤法脉。<br> 蔡先生讲经典、谈修身、玩诗歌、论礼乐,不拘泥于书本,因人、因时、因地而随宜说法。先生常说:儒学无他,只是学做人做事而已。人但能回到真如初心,一切本具足,无需外求。</h3> <h3>蔡振民老师<br> 广东雷州人,1966年出生,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大学。受家学影响,年轻时即遍读儒家经典,现专职从事儒宗的教学与传播工作。蔡氏家族曾因四世出九大贤而荣膺“万古儒宗”的美誉。<br> 蔡老师正是在这种浓厚儒宗家风中成长并走向求道之路的。他外出游学并隐修了十几年后,于2012年才出来讲学。他的吟诵咏唱继承了家学传统,独成一派;对儒家经典的讲解,深入生活,义理透彻,深受听众的好评。老师的劝学箴言: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br> 现担任儒踪天下靖远县柳林书院名誉院长。<br><br></h3> <h3>蔡振民老师家族的经学成就<br><br> 1.公蔡发是南宋巨儒。他通晓天文、地理、星象、河洛,他当时发表的《天文星象总论》,精确地阐明了地球月亮围绕太阳运转的规律,比西方哥白尼领先四百年。<br> 2.公蔡元定在易经、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更难得的是,元定公还悟得了失传已久的洪范大数之秘。<br> 3.蔡沈公,疏注《尚书》十余年而成《书集传》。这本注疏代表了注解《尚书》的最高成就,被元、明、清三代指定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br> 4.蔡老师家族有多人在京城当皇室老师,如蔡世元公曾经担任过乾隆皇帝的老师等。<br> 5.蔡氏家族所著的《地理发微论》如今仍是世界风水大师争相学习的一本风水名著。历史曾如此评论蔡氏儒学:"蔡氏四世九大儒,道宗孔孟,学衍周程,注经卫道,功在圣门。</h3> <h3>如何修身<br><br> 我们住在人、我、寿、命,依止着虚妄的现象,追求着所喜爱的,缠绕着六根作用,贪嗔痴三毒始终就没有真实地脱离;而贪嗔痴这三毒如果没有脱离的话,你是不可能出离三界的,绝对不可能。那么你在世间到底看破了没有?年老气衰了,青春不葆了,不能常安无病,都会有衰老、病苦的一天,你们有真的看到这一点吗?再加上生灭无常,寿命不能掌控,我们随时可能就离开了。<br> 能够慢慢地经历,慢慢地看透,我们生病的时候很苦,死的时候也很苦,什么都不能够保留住的。所以修学就是修掉我们在心性、个性上的执着,有“我”,你就有执着放不下来;有“我”,就是出离三界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障碍。<br> 我们要能够接受不顺我心意的、我看不惯的、我厌恶的、我排斥的;又要放得下来我所喜爱的。我们要懂得接受世间所有现象,这些现象本来就一直存在;这都是在帮助我们不住在世间虚妄,帮助我们脱落这个“我”,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放下执着。我们不能够放下,也就无法与本来自性清净相应,出离不了三界外。<br> 见过一篇偈语“依次行深,明心见性:身口意安守正道,言思行切莫越矩,若染浊福祸自招,受折磨必定有错;积功德远胜造恶,要行善不因有求,依正念可破邪心,以悲心来悯凶恶;见人过是己之过,若分别自寻烦恼,谈修行舍欲离见,正定净莫再出离;生活中无私奉献,意念中唯有感恩,境界中皆是如来,心田里寂静光明;所见相无一实相,所知理亦非真理,若攀缘只因有求,一念生不识本心。”这是在引导大家由浅入深地在练习,我们先从不知到知,先善护身口意业,革除自己的错误,安守本分做好自己。我们不要一直被境界所迷失,起心动念都以自我为中心,你自己都没有看到,你在依靠着世间的名利,你在追求自心的欲望,你老实不了,你的进步绝对有限;这样你是了脱不了的。修学就是看清楚自身的毛病,明心见性。<br> 崇圣敬贤,遵道礼儒,以真治学,弘扬国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br><br></h3> <h3>蔡振民老师养成年制计划(部分内容)<br><br> 《易经》《黄帝内经》等传统文化与 《自由的哲学》的中西互为参悟;太极、站桩等传统文化的身心神实修与优律司美、人智学体系下的四元转换的实修互为强化;探索人与天地及自我的关系及内在转化,悟道人的精神高度。<br> 四书五经的人文底蕴,书法坐禅的静心之旅;在关系与冲突中修行爱的语言,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中融汇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感性与理性,系统思维与逻辑思维,在社会现实中行走出中道,成为身心神合一的社会服务者与自由的个体!</h3> <h3>蔡振民老师讲解《诗经》<br><br> 经学是中国文化之根,确立了华夏文明的大本大源,塑造了华夏族群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塑造了我们祖先共同的生活方式。但在文史哲的学科体制下,《诗经》变成文字,只能探讨诗经中的艺术特色,考证《诗经》中的鸟兽虫鱼,而三家诗、毛诗所体现的诗教精神,三百篇之所以成为“经”的精神,则基本上被排除在外。请蔡振民老师导读、精讲《诗经》,目的在于正本清源,恢复《诗经》本来面目。<br> 《诗经》精讲课程信息<br> 课程介绍<br> 课程将从风、雅、颂三大部分中选讲30首。通过选讲,引导大家对《毛诗正义》的重视,掌握解读《诗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将来系统地研究诗经打下良好的基础。<br> 《诗经》解读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br> 1.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民俗民情以及礼乐教化的意义。<br> 2.诗歌的主题大意。<br> 3.诗歌里疑难字、词、句解读。<br> 4.引导大家从正性情的高度感悟诗经,理性看待诗歌所表达的悲、喜、怨、赞、斥,感受诗歌情感所反映的现实和折射出来的教化意义,尽量把诗经解读到“经”的高度。<br> 5.诗歌的咏唱(蔡氏家传古调)。<br> 讲解的《诗经》篇目如下:<br> 关雎、葛覃、汉广、麟之趾 、甘棠、鹊巢。<br> 采蘋、羔羊、野有死麕、驺虞、柏舟、绿衣。<br> 凯风、淇奥、黍离、子衿、鸡鸣、东方之日。<br> 伐檀、蟋蟀、蒹葭、鸱鸮、东山、常棣。<br> 鸿雁、蓼莪、大明、生民、丰年、酌。<br><br> 弘扬国学,任重道远!崇德向善,博学致远,尊道守正,儒踪天下!</h3> <h3>再思而行<br> /平之<br> <br>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无过矣",三省吾身,再思即行,见贤齐思,终有大得。<br> 立身修德,当为学第一。学即思,思即行。学是无知的意识对真理的热爱!思是理性对可思事物的执着!执着是我们行生命之路的命运。<br> 命运是应然。命运要求我们用一种超越而严肃的精神来尽人生的应然。 <br> 学、思、行是我们之为人行人之道的根本的方式,是惟一可行、可嘉的方式。学那应学的。思那可思的。行那必行的。学习所能获得的是灵魂的生长。<br> 沉思所能获得的是灵魂的恬美。行动所能获得的是灵魂的和谐。学习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精神转变的世界,在其中,我们发现了真正的伟大和崇高,学会了对伟大事物的崇敬、仰慕、爱恋的态度。<br> 沉思引我们上升到了一个精神归属的世界,在其中,我们领悟着自然正当的生活秩序,养成面对永恒事物、神圣之物的虔敬、无知和希望。行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精神超越的世界,在其中,我们不仅审慎地治理我们的生活世界,而且也伦理地治理着自我,形成了关怀、正义、节制、勇敢和明智的精神品质。<br> 我们过一种学习的人生,在这种人生中,我们具有一种理智的谦逊,永远意识到自己面对整全的理念世界的绝对无知,惟有如此,我们才获得了一种敞开状态,向着永恒、超验和未来开放和期待,向着那些精神的巨人开始一种思想的历险,惟有无知和敞开,我们才能接纳,惟有谦逊和敬畏,我们才能瞻视和接近存在的真理。<br> 我们过一种沉思的人生,在这种人生中,我们进入了一种理性的无畏,永远意识到理性面对自然的职责——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获得了理性的觉解,意识到沉思总是为了人,我们在沉思中需要、召唤他者,惟有如此,我们才能进入一种独特的生活的状态,我们获得一种神圣的癫狂,在现实迷思的洞 穴中理性地上升,又审慎地下降。<br> 我们过一种行动的人生,在这种人生中,我们进入了展现我们精神的公共领域,意识到自由具有的审慎和节制的责任品质,意识到人生是一场伦理的实践和精神的奋斗,是价值的承当,在行动的人生中,我们通过言与行展现我们的精神品质,从而也在对自我的伦理的治理中追求精神的优异性。<br> 这三种人生是合一的,即在我们终身的生命历程中,三种人生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我们都要经历三种人生的洗礼,三种人生,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此消彼涨,而是在美善的生活中同时完满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学,就要思,就必须要行,而我们思,是在学中思,在行中思,我们的行陪伴着学和思。三种人生交互牵连,构成我们真正的完满的幸福生活。<br> 学、思、行是真正想以哲学为生活方式的人即未来的潜在的哲人的成长方式:“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对于学、思、行,在人生中,“吾见其进,未见其止。”<br> 为学行道者,再思即行,三立修身,智慧明性,滋润人生!<br> 晨起刷屏,赏永恭兄之书法作"再思即行",加之昨日靖远县柳林书院听蔡振民老师讲座,心有触动,行文述论,与众文友分享,切磋互进!<br> 2020.12.13</h3> <h3>见贤思齐,俊才相聚,崇德向善,博爱诚信!</h3> <h3>与君一席话,甚读十年书。志同道合,阔谈古今!</h3> <h3>崇文修德,三省吾身,<br>尊道礼儒,弘扬国学,<br>乐山乐水,仁智行法,<br>耕云得云,心怀大爱, <br>立身为国,全心为民!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