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图选自网络•文为师鸿原创】</p> <p><br></p><p>老单位同事在微信里发了篇回忆文章,开篇登载了年近花甲的学子们在铁路五小和铁路二中校门口的留影。怀念学生时代的拳拳之心跃然屏幕之上。文中还提到普善路,铁路公房,大洋桥,平民村,太阳山路,大统路,老旱桥、新旱桥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着实令人心潮澎湃倍感亲切!同时晒出了当年的中兴剧场、烽火电影院原貌图片,当我浏览到陈旧昏暗的大统路老旱桥照片时,不尽思绪万千,想起了陈年往事……</p> <p>老旱桥南端,桥下就是秣陵路</p> <p>老旱桥横跨大统路道口的南北两端,将闸北区铁路南和铁路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南来北往,必经这里通过。遇到道口开闸时,就紧走几步,经道口匆匆而过。多数时候是登上旱桥的阶梯,爬上约二、三层楼高的桥面,进入半圆形的铁网,由桥面穿过铁道,行色匆匆地赶路。桥下火车机头喷着巨大的蒸汽,轰隆隆而过。每每经过道口时,总要鸣笛几声,似乎告诉人们:一切平安!</p><p><br></p><p>故事发生在我六~七岁的童年时代。</p><p><br></p><p>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弄堂里的大妈一起上街去买布。我们翻过了旱桥,走过了一条马路(应该是广肇路,现今的天目中路),经过了大统路闸北区公安局向南的那条马路(当时公安局还没有设立),来到了一家布店门口。布店门框的墙上挂着一只饭盒大小的收音机,正在咿咿呀呀的唱戏。我抬头观望着:这么小的一个东西里面还会唱戏,那人蹬在什么地方呢?童年好奇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疑惑。我一面听,一面看,一面想,店门口的人进进出出。突然我发现妈妈不见了!我赶紧奔进店里看了看,没有妈妈;又奔出来,还是不见妈妈。心里好急啊,来回奔了二趟,没有看到妈妈。这时,我想着如何找到回家的路。按照来时依稀的记忆,我走过了一条大马路(应该是天目中路),而后慌乱地走着。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猛然间听到火车“呜”的一声,一下吊起了我全身的神经,我屏住呼吸又听到“呜,呜”的第二次叫声,我确定了火车叫声的方向,朝着这个方向走去。心想,只要走到老旱桥,我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了。果然,沿着这条路朝着火车叫声的方向走了不久(这时我应该在秣陵路由西向东的路上),就看到了老旱桥上面的铁网。是,是老旱桥!我心里那个激动啊!我爬过了旱桥,穿过大统路,拐到了太阳庙路(太阳山路的原名)上。到了弄堂口,迎面碰到了隔壁的大妈,她惊呼:“**,你回来啦,你妈妈呢?”我说我不知道,我自己回来的。妈妈前面已经回来过,说我走丢了,弄堂的邻居们都惊动了,左邻右舍随我妈妈急着找人去了。隔壁大妈见我平安回来,忙叫我到她家房间里去。然后出来正好碰到我妈妈,还逗她,说,你儿子找到了吗?妈妈急啊,风风火火又要出去,大妈说,你先到我家房间里看看吧!妈妈到了房间里看到了我,一把将我搂进怀里。</p><p><br></p><p>多少年过去了,老旱桥早已不见了它的踪影。由于当年有火车的呼唤,老旱桥的指引,让童年的我及时找到了回家的路。老旱桥,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整天守候在铁道口,给人提供方便,为人们默默的奉献着。它的仪表虽不出众,然而它刚劲、憨厚,从不炫耀自己。最终在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它被淹没了,默默地无声无息。如今大统路地下隧道代替它让南来北往的人流、车流通行更加顺爽。然而,让我始终心心念念的,仍旧是老旱桥!老旱桥,在我心中永远抹不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