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仰的科学家(3)

丛中笑

<p> 中国导弹和航天之父</p><p><br></p><p>1955年9月17日,科学家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六岁的儿子永刚,五岁的女儿永真,登上了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美国政府无理扣留、没收钱学森在美国20多年间积累下来的研究笔记。钱学森一家,于10月8日到达香港,然后探望在上海的老父,于10月28日抵达北京。</p><p>1956年2月16日,周恩来总理接见钱学森,并委托他起草一份导弹研究方案。次日,他完成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意见书》,主张先发展导弹。</p><p>2月22日,将《意见书》送毛泽东主席审阅。</p><p>1956年,钱学森与钱伟长、郭永怀等创建中国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任所长。</p><p>​1956年的一天,周恩来满面笑容地走进菊香书屋:“主席,我把你久盼的贵宾请来啦!”</p><p>“啊!钱学森同志”,毛泽东走上前去,紧握着站在周恩来身旁有点拘谨和紧张的钱学森双手,“盼了你好久了!我们的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和火箭专家!”</p><p>“我也早想来拜会主席了”,钱学森激动地望着紧握着他双手的毛泽东,“怕您太忙,不敢来打扰”。</p><p>“你说反了!是我考虑到你才回国,要处理的事太多,不敢过早相约。”毛泽东主席诚恳地说。</p><p>“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毛泽东伸出五个指头,“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了啦!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呢!”</p><p>共和国主席的平易近人,减少了钱学森初来时的拘谨和紧张。</p><p>“学森同志”,主席望着钱学森,“你那个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我仔细看过了,写得很好呀!”</p><p>“主席”,钱家森谦和地笑了笑,“我刚刚回国,对国内情况不甚了解,我只是根据我的工程控制论,对我国的国防建设特别是航空工业的建设提出了不少很不成熟的意见,其中错误一定不少啊!”</p><p>主席摆了摆手:“学森同志,提出了这么多好建议,怎么是错误啊!这是十分难得的呀!这些精辟独到的建议,只有你这位工程控制论创始人才提得出呀!”</p><p>主席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国家决定根据你的工程控制论,组织各个学科各个部门一起奋力搞导弹。学森同志,我想请你这个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来牵这个头,有信心吗?”</p><p>钱学森有点紧张:“主席,这么重要的任务,我怕干不好。”</p><p>“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主席挥了挥手,“你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的开山鼻祖,还怕干不好?”</p><p>在毛主席磅礴气势感染下,钱学森终于坚定地点了点头:“主席,我一定努力工作!”</p> <p>钱学森一家人</p> <p>1956年,在庆祝国庆的宴会上,毛主席亲自改动座次,把钱学森安排在自己身边。</p><p>钱学森从此决定放弃自己钟爱的理论研究,全身心的投入中国导弹发展事业中来。​</p><p>1956年10月8日,成立了中国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院长。1957年3月,中央军委的导弹管理局并入五院。​</p><p>1957年,钱学森穿着天蓝色的将军服,以中将军衔参了中苏关于军事尖端技术谈判。</p><p>1964年6月29日,钱学森组织研制的东风——2号导弹发射成功,飞行1300公里,准确击中目标。</p><p>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在发射现场,直接领导了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获圆满成功。</p><p>东方红一号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p><p>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中国应发展载人航天,并提交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报告。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同意”。</p><p>在他的主持下,成功发射了东风五号(射程1万多公里)的洲际导弹后,立即启动了载人飞船“曙光一号”的项目。</p><p>钱学森又是一位实事求是、敢于面对、敢于探索、无畏艰难、身体力行的实践者。</p><p>80年代,重启载人航天863计划。当时在众多提案中,选出五套设计。其中四套是采用航天飞机,一套是飞船。</p><p>已退休的钱学森把关键的一票投了飞船项目,使我国少走弯路,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p><p>2003年,92岁的钱老在家中看到了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天空。</p><p>航天员返回地面回京后,都要到钱学森家中拜访钱老——中国的航天之父。</p><p>2008年,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发射,景海鹏实现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钱老又一次收看了我国的航天飞行。</p><p>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导弹和航天之父。</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