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少年之教研

长桥镇中心校

<p>前言:</p><p> 每天感动于这样一群人,很早就忍不住将其书于笔端,可是,每每下笔,便觉不能描绘出一二,然而,越接触,越感动于这样一群人,一群真正立足本职,躬身耕耘,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基层教育人。他们虽处农村,却如高山,使人敬仰。他们年虽半百,但是仍具少年精神,仍然少年模样,满身光芒……</p> <p>  总是这模样,带着一副花镜,执笔伏案,消瘦身影里挥发着稳健、沉静、缜密、谦容的气息。</p> <p>  也常常是这种模样,在校园里,检查教案、作业、方案、计划,细致入微地指导,身影里蕴含着认真、细致、专业、专注和投入、沉静。</p> <p>  他,就是长桥镇中心校58岁的半世少年刘国顺。</p> <p>  他负责全镇普教、教研、学籍、残疾生工作,每一项都工作量大且琐碎,更重要的是需要沉静思考、精细理顺,特别是普教和教研还要有厚实的专业内涵才能完成。</p> <p>  他,每一项工作都出色完成。当你觉得他可能还在工作进行中时,他却常常已经完成。像深水静流,别人不知不觉,而这深水已静静流到远方。</p> <p>  今年突逢疫情,年假还没有过完,他已经提前思考探索和谋划。</p> <p>  正月初五,他跟我通话:孙主任,各科教案假期全部备好收集齐,开学就能用。</p><p> 正月初九,和我通话说:孙主任,咱得提前考虑假如开不了学,怎么开课?</p><p> 正月十七,和我通话说:“孙主任,钉钉群可以做网络教学,我正在学,马上就能推广给全镇教师。”</p> <p>  我能想象这样的画面:近六十岁的他,带着老花镜,一遍一遍尝试这层出不穷的各种软件,不会操作,就去问小孙子,或者打电话问年轻教师,不倦怠地找出最适合实际的软件。而这,并没有领导催促,也并非上级要求。</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nbsp;”说的分明是这样一位立足本职、不停不懈、躬身耕耘的农村教育人,可是又似乎不是,因为从他的身上,看不到一丝暮气,永远洋溢着沉静又积极的少年意气。</span></p> <p>  思政教育、研学活动、网络教研、线上教学……无论是面对驾轻就熟的日常教育工作,还是面对与时代政策、与信息技术接轨的教育改革新课程,他从未说:“以往就是这样做的”“我老了,做不成”……各种纷至沓来的工作,他总是提前谋划,一丝不苟又想方设法又尽善尽美完成。</p> <p>  疫情期间,在他的安排下,长桥镇中心校和学校网络教学工作甚至早于上级安排一周,提前安排,提前教老师使用软件和网络课程,各校各级网络教学有条不紊。</p> <p>  疫情,既是灾难,也是契机,怎样充分利用全体教师隔离的机会,刘国顺专干早早考虑,悉心安排。每天下午,雷打不动,组织全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疫情期间,从未间断,一直持续到五月份开学前才结束。全镇教师在长达两多月的集体教研中,精心备课,深入研讨,整体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研能力。</p> <p>  而刘国顺专干,同中心校其他五位专干一样,每天下午全程参与网络教研,并且每天对六个年级不同学科的教研情况认真总结反馈。</p> <p>  这是刘国顺专干每天的教研反馈,每一个字,都是透过花镜认真打出;每一句话,分明是走在教育改革前沿专家的引领;每一个反馈,都充满着善思善学、意气风发、阔步向前的教育人朝气蓬勃的气息,也满含这深沉的教育情怀。</p> <p>  </p> <p>  教研月,每节课他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不放过每个细节。</p> <p>  评课时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一番深入浅出下来,在座哪一位不暗自佩服?</p> <p>  每一天的工作,每一项安排,都如此,无声无息闪耀着动人的光华!</p> <p>  这,就是半世少年,俯身教育,一路向前。这就是长桥中心校的半世少年刘国顺。</p> <p>半世倚杏坛,木铎金声远。</p><p>但为长桥故,珞珞初心坚。</p><p>白首少年在,不道桑榆晚。</p><p>行行复行行,无悔亦无言。</p> <p>后记:</p><p><br></p><p>很早就想为这几位教育界、</p><p>长桥教育界的半世少年笔书,</p><p>他们是郏县教育不显眼的星星,</p><p>闪烁不停。</p><p>无论有没有人将其擦亮,</p><p>他们都安然地闪烁着光芒,</p><p>这光芒,</p><p>也许并非万丈,</p><p>可是,</p><p>却让我们后来者敬仰。</p><p>他们年过半百,</p><p>心如少年向上,</p><p>他们是郏县教育界的平凡映像,</p><p>不停不懈地自然而然地释放着光芒。</p><p>而不自知,</p><p>而不求誉,</p><p>而无言诠释着教师的含义和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