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初到鲁甸支教,看着美丽的太阳湖(也称朱提<shú shí>文化公园)、借用的崇文中学,我不禁暗想:这样美丽的地方,需要我们来支教吗?</p> <p> 卯家湾的学生全都是建档立卡户,且80%以上是留守儿童。在工作中,当一天天的碰撞着这些无助、无光、无乐、胆怯、桀骜不驯的眼神,它们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我很想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p> <p> 随机约了两位同学,让他们在家等候着,我们要进行一次所谓的“家访”。于12月12日星期六早上十点,同来支教的四位老师相约来到了卯家湾新区(来自昭通五个县的搬迁安置区)。</p> <p> 学生A,昭通彝良人,家庭还算幸福。一家四口,爸妈在昆明打工,他和妹妹在家读初三。该学生小学、初一初二都跟随父母在玉溪市红塔区就读,后来父母到了昆明,兄妹俩就来到卯家湾续读。一家人分得10楼居室约80多平米,平时只有两兄妹在家,显得有些简单、空荡冷清,但家里该必备的电视机、洗衣机、饮水机等家具也还是有的,只欠网络和电视信号的接通。周末回家,哥哥就负担起了煮饭、照顾妹妹的职责。</p> <p> 敲开学生B的家门,一双浓眉大眼迎接了我们,但嘴唇紧紧的抿着。一家七口人,分得约100平米的12楼四居室,但只有一个姐姐带着读初三的B学生和一个读初一的弟弟在家,陪伴他们的还有沙发上的“叮当猫”。他们的爸爸在大理打工,一年或几年回来一次。妈妈带着另外两个孩子不知在外什么地方,B学生已经好多年没见妈妈,只通过几次电话。当提到妈妈,她眼圈红了。姐弟三人住在四室一厅的简陋室内,厨房简单的炊具无序地摆放着,客厅除了一沙发、茶几、两支水烟筒、杂乱的充电线,已经别无什么……一直到我们起身告辞,她都一直嘴角下垂,紧紧地抿着嘴,与她那双浓眉、明亮的眼睛、花季的年龄极不协调!</p> <p> 走出学生家,我不禁自问:我们是来家访吗?!</p><p> 除了学生A、B,我们谁也没见到。他们的同胞还在睡觉,父母连他们自己也难于见到!我们此行,只是和学生换了个地方谈话而已……</p> <p> 在卯家湾学校,类似的学生很多很多……</p><p> 在初一某班上课,当无意识地问道:“过中秋节,没有哪位同学没吃过月饼了吧?”可是,有两位同学诺诺地举起了手!当今年代,已经十多岁了,还有没吃过月饼的,不可想象啊!</p><p> 有一学生,父母离异,一个人居住在安置区,生病打电话给父母,两个都互相推脱而不来见孩子。</p><p> 另一学生,把父母的姓刻在手臂,恨父母入骨!因爸爸每次醉后都会和母亲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最后是四个孩子也受皮肉之苦、心灵创伤重重。当该孩子痛苦时,只能自残:刻手臂、深深地剪指甲……</p><p> 现在总在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这群孩子,连起跑线在什么地方都还没找到!</p> <p> 走到楼道,一家搬迁安置户正在高兴的往新家里搬着柜子及老照片,兄妹两人欢快地跑上跑下。看着这幸福的一幕,我真希望父母能够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直到他们羽翼渐丰!</p> <p> 国家为搬迁户建起了高楼,铺设了宽广的马路,设立了相应的卫生服务站点、公交车站点,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卯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为搬迁户解决了居住、就读、出行的问题,但望着一幢幢高大的、没多少人在屋内的空房,好心酸啊!</p> <p> 在安置区,招短工的年龄降低到了16岁,但还是无人问津,青壮年早已远在他乡打工,留下的只有老人和学生!</p> <p> 党和政府建楼房,安置了这些孩子的身体,那么他们的灵魂,需要我们老师无怨无悔、有温度地去安抚。虽我仅只是短暂的支教,但我也要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即使就像一粒糖投入太平洋,也心甘情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