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陇剧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耿家庄小学五年级三班(白杨中队)“观陇剧”主题活动纪实

<p> 陇剧从董志塬走来,</p><p> 带给我们朴实感动;</p><p> 陇剧从黄土坡走来,</p><p> 带给我们温暖喜悦;</p><p> 陇剧从史册典藏走来,</p><p> 带给我们崇高敬意;</p><p> 陇剧从心灵深处走来,</p><p> 带给我们美好希望。</p> <p>  陇剧是甘肃独有地方戏曲,原名陇东道情。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陇剧表演艺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唱方式比较自由,曲调流畅,节奏明快,近似说唱。</p> <p>  为传承和发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陇剧艺术,让孩子们了解甘肃本地特色的传统戏剧,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娱氛围。2020年12月11日,耿家庄小学五年级三班(白杨中队)小分队走进甘肃陇剧院,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p> 前期准备 <p>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白杨中队对活动时间、主题、地点等进行了认真商讨,制定了活动方案和活动安全应急预案。</p> <p>  老师重申观影活动注意事项</p> 参观陇剧展览馆 <p>  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剧展览馆。</p><p> 展览分为“陇剧起源、陇剧诞生、陇剧发展、扎根人民”四大篇章。馆内陈列了40余件陇剧历史发展的实物和200余幅陇剧发展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p> <p>  陇剧院艺委会主任贾延老师热情的为同学们做了讲解。</p> <p>  展览馆陈列有陇剧独有的高髻燕尾头饰、乐器水梆子、老剧本,还有使用了60余年泛黄的象牙笏板……,这些实物见证着陇剧60年的发展历程,让同学们无不惊叹陇剧这朵“陇上奇葩”的变迁史。</p> <p> 高髻燕尾头饰</p> <p> 象牙笏板</p> <p> 水梆子</p> <p> 《枫洛池》剧本</p> <p> 陇剧头帽</p> <p>  听了剧院老师详细而认真的讲解后,同学们对陇剧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家都对此产生了浓烈的兴趣。</p> 观看陇剧经典唱段 <p>  翘首期待的演出终于开始了!</p> <p>  此次演出是聚集甘肃省三家陇剧院团,陇剧三朵“梅花”、陇剧国家一级演员及中青年优秀演员齐上阵齐发力的首次演出。</p> <p>  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拉开了演出的序幕。</p> <p>  陇剧开山之作《枫洛池》选段首先登场,紧接着《旌表记》、《山城堡儿女》、《哑女告状》、《假婿乘龙》等一系列精彩节目接连上演,这些精彩的演出处处彰显着陇原特色文化,凸显了陇剧的魅力。</p> <p>  </p> <p>  三位“梅花奖”得主演员窦凤霞、佟红梅、雷通霞的名剧名唱段陇歌《咏梅》、陇剧《清风亭》和陇剧《官鹅情歌》有机穿插进来,给人无限的回味与遐想,把演出一次次推向了高潮。</p> <p>  袅袅陇音、声声弦乐在演出大厅回荡,精彩表演不时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喝彩。</p> 合影留念 <p>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演出结束了,同学们个个意犹未尽。最后,大家上台与两位”梅花奖”得主雷通霞、窦凤霞合影留念。</p> “小白杨”观影心得 活动总结 <p>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地观看了陇剧表演,了解了戏曲常识,感受到了陇剧的魅力,而且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开拓了视野,使孩子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p> <p>  每一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老师、家长以及孩子们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感谢史舫瑜爸爸为大家提供这次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感谢两位老师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之后为孩子准备的一次次感受生活、体验艺术的机会,还要感谢为活动默默付出、忙前忙后的爸爸妈妈们。</p> <p>  希望每一次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得到收获与成长,也希望每一次的体验与实践能在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上留下美丽的印记。</p><p><br></p><p> “小白杨”们,快乐、茁壮成长吧!</p>

陇剧

演出

白杨

活动

同学

孩子

道情

带给

剧院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