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真实问题情景,落实计算思维培养”—— 海南省王连诚中学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工作室活动纪实

陌上,曼陀罗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根据《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的要求,为充分发挥卓越教师工作室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海南省王连诚中学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工作室根据文件精神于2020年12月10日~11日在东方市琼西中学开展了“创设真实问题情景,落实计算思维培养”主题研修活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风月疏朗的季节,依山傍水的东方市,气候温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0年12月10日晚上八点,</span>星空浩瀚,人间可爱。<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南省王连诚中学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满怀热情,齐聚维也纳酒店露天顶楼,借苍穹点点星光,开始了课题组的研讨活动。活动分集中研讨和分组研讨2个环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集中研讨环节活动由李舜锋老师主持,工作室负责人王连诚老师做了《教研结合,行知合一》主题讲话,对工作室课题研究提出具体建议。指出理论学习对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建议大家要积极研读教材,加强专业学习和理论学习,鼓励大家要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并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要求,提出工作室的成员必须要上研究课、公开课、展示课以及提交高质量的教学设计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理论学习为导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研讨活动分2个环节,在集中环节结束后,开展分组交流活动。这次分组研讨的课题主要有:“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应用研究”、“基于项目学习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虚拟机器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式学习(PBL)在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LearnSite教学平台辅助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基于微信的微资源制作与应用实践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最后,各个课题组分开活动、研讨,进行课题实施情况检查,直到晚上十一点结束本次课题研讨。大家交流热烈,收获满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0年12月11日,海南省王连诚中学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工作室在东方市琼西中学举行了“</span>创设真实问题情景,落实计算思维培养<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主题研修活动,三十位工作室成员、东方市信息技术教师一起参加了研修、观摩学习活动。本次研修活动共有七大环节,其中共有14人次分享课题讨论、课例研究、读书报告、教学主张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1日上午分2组开展活动:高中组在史丹楼五楼的计算机教室,初中组在恩民楼五楼的计算机教室分别进行课例展示和研讨活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活动环节分别是:高中课例研究(两节)、初中送课展示(两节);课例点评与研讨。</span></p> 高中课例研究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高中第一节研究课是李才鸣老师带来的《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及社会应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老师先让学生对自动驾驶汽车专题技术进行交流;展示视频片段,引发学生思考。接着通过网络搜索、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最后以学校恩民楼为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智能化教学大楼”的设计,提出“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将计算思维落实到生活实际当中,实现了学以致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节课是王朝阳老师的研究课《认识人工智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首先,王老师以向小度提问的方式引出人工智能。接着介绍人工智能的定义、图灵测试;并通过分析“人机博弈”、“三盘棋”介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及“吴氏方法”;最后让学生分组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和魅力,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社会责任感。</span></p> 高中课例点评与研讨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郑文云老师的主持下,课例点评与研讨有序进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首先是李才鸣老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从情景导入的设计,到以学校恩民楼为例做校园信息化建设,考虑到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和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但也认为自己课堂环节衔接得不够好,原本的预期目标没有得以全部实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次是王朝阳老师谈自己上课的思路:先是谈小度引入和四个活动,对人机交互、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的探究学习。接着谈学生观看视频时自己的引导没有发挥出效果。最后感谢王连诚老师、傅蕾丝老师在磨课时给出的建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舜锋老师对李才鸣的研究课作点评: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语言丰富。建议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分配,把握好课堂结构。要让学生真正地去做项目实施,使学生学有所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羊日敏老师点评:李才鸣老师课堂氛围轻松,给学生充分空间,敢于放手。王朝阳老师的课建议在看视频时给予充分引导会更好。李贵彩老师谈琼西的学生很活泼健谈,课堂有收有放,人工智能的视频导入很精彩。羊为安老师建议李才鸣的课如能以一个小项目或小系统来进行展示效果更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连诚老师点评:对比过去常规课和新课改后的教学环节,指出课堂环节不宜过多,提倡简约,要有侧重点,指出课的结构和时间安排都很重要,详细介绍了传统流行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项目学习的主要环节,建议大家关注教学实施环节。建议李老师再次尝试做《设计智慧办公楼》项目学习设计,做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习课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郑文云老师点评:李才鸣老师的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亮点是智能教学楼的设计。王朝阳老师的课,结构清晰,框架很好,上课效果很不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燕老师提出做项目实施可以先把项目问题、背景介绍清楚,让学生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八所中学的钟家声老师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提出引导学生时可以让他们去设想新的技术,畅想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陈春映提出体验活动后可以做习题加深理解;建议智慧教学楼的设计前可以先展示具体的情景会更好。王晨谈先体验后总结,建议以AI变脸之类的例子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学习会更深刻。周海华认为项目式学习可以先做课前探究,接着课堂展示、交流,总结提升,有成果呈现学习会更轻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最后,王连诚老师对人工智能教学做了点评: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对人工智能教学深度的探讨。我们已经不能尽满足与过去的感受体验,在必修一模块,我们可以通过代码编程调用百度或者其他平台的核心技术来实现自己的问题解决,建议我们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于教学。</span></p> 初中课例展示 <p>  初中第一节研究课是东方铁路中学张淑英老师的《解决温标转换问题》。</p><p> 张老师由海明威的小说《一天的等待》中的一个故事引出问题,通过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逐步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四个步骤将计算思维落实到课堂学习中。张老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总结和三色图的自我评价量化表非常值得我们借鉴。</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节课是东方铁路中学的张丹老师带来的《函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丹老师创设了为朋友编写生日歌的程序代码的学习情境,抛出问题:如何避免重复编写相同代码?并对什么是函数、如何定义函数及调用函数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结合图形化编程让学生逐步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span></p> 初中课例点评与研讨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淑英老师说课,通过对初中教材的研读结合思维导图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字符串转化为浮点数,在项目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以图形化编程从编程思想上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最后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并运用三色图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谢小鸿老师点评: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值得我们学习。提出应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整堂课的设计,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提高自己。刘芬老师点评:以问题情境主导整堂课、整个项目,用三色图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实现分层教学的做法非常好,建议注重与学生的交互。黄倩老师点评:分享了思维导图教学设计的优点,建议教学过程中学生多练老师少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吴敏老师认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一节课不好体现出项目式学习效果。建议教学想法一定要落实到课堂上,以问题思维导向去探究相应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不断地试错加深学生的理解。符美珍老师:琼西中学的学生基础较差,张老师的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值得我们学习。吴启明老师谈张老师整堂课的理论性和操作性很强,建议注重与学生的交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丹老师说课: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打印生日快乐歌歌词提出如何避免代码重复编写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函数和定义函数的方法。在编程过程中强调书写注意事项。反思在上课过程中,自己应变能力不强,导致上课设备出问题的时候实施步骤慌乱,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材料和问卷星没有打开,导致整堂课不够完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戴娇丽老师指出def关键字应先让学生认识单词,这样学生容易理解且印象深刻。张老师能在教师机瘫痪的情况下稳步的完成教学任务,值得学习。谢小鸿老师认为导入时间长,</span>任务二可以在任务一的基础上修改代码,节省时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议用生日快乐歌导入,让学生重复输入四句相同的歌词,如果想更快可以创设函数。如生日歌是送给不同朋友,还可以创设带参数的函数。吴敏老师指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解释清楚函数的作用和创设函数的目的,教学设计中对函数命名的说法不够严谨,自定义函数名时一定要区别开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午的活动环节分别是:教学主张阅读报告,教学主张阅读分享交流。</span></p> 教学主张阅读报告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王连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主张》报告,报告分3个部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首先,王连诚老师向我们推荐两本书进行阅读,一本是余文森教授的《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一本是《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 》。两本书代表了国内教学主张最前沿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成果。</span></p> <p>一、名师模型阅读分享</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连诚老师先谈名师模型和关于读书,接着对名师培养的四个阶段进行阐述。从工作室活动和自己带骨干教师的经验谈名师锻炼磨课的过程,指出做课、做课题研究和论文都有一个提炼、提升的过程,要带着思想去实践,在交流中成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教学主张阅读分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连诚老师分享了余文森教授关于教学主张的论述,强调教学主张是打开教师成长的“天眼”,优秀教师要走向卓越,成长点有两个:一要在多年的经验积累中,有自己的招数、看家本领;二要形成自己的看法、思考和见解。要从经验走向理论,从思考走向教学思想。王老师从教学视角、学科视角、学生视角三个方面挑选4个学科教学主张案例进行分享,从提出背景、内涵界定、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做详细解读,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帮助成员深入理解我们如何去理解教学主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教学主张,我们的行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连诚老师建议我们行动起来,提出我们的教学主张。同时为学员提出了我们的思考角度,希望学员结合从优秀教师走向卓越的名师模型6个方面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最后王老师提醒大家,在智能化背景下该如何提出教学主张?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可以写自己的教学主张。</span></p> 教学主张阅读分享交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这个交流环节里,李舜锋、刘芬、谢小鸿、傅蕾丝、王晨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和困惑,从名人故事、自己的课例、教材的探索、学习方向谈论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收获。</span>吴敏老师做总结,要我们立足教材,用教材、用方法,做教材化、教学化的研究。根据不同视角开展研究,从而提炼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做有温度的教育。</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至此,本次“创设真实问题情景,落实计算思维培养”的主题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但是,我们的学习从未止步。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那就让我们一起点燃这把火,以勃勃生机,造燎原之势,共同奔赴海南教育又一个崭新的明天!相信,不远的将来终有繁花似锦铺阡陌,桃李芳菲遍天涯!</span></p> <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后记</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上课前准备再磨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0日星期四下午4点到7点,工作室主持人王连诚老师,不辞辛劳一下动车便直奔琼西中学,查看活动的组织情况以及软硬件设施,组织上研究课的老师说课、磨课、并进行指导。工作室部分成员9位老师参加了此次的磨课活动。</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感受琼西人的教育追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活动结束后,在琼西中学林冠校长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参观了学校,林冠校长为工作室成员讲述了琼西中学历史和琼西人传承革命传统,开展教书育人的事迹,在校史馆里,我们感受到琼西红色文化和琼西人的教育追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感受着校园里的花团锦簇,书声朗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最后,感谢东方市琼西中学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活动的支持!感谢做课老师们的精彩演绎!感谢工作室主持人和所有成员的付出!期待下次相聚。</span></p>

教学

老师

学生

学习

王连诚

工作室

研讨

活动

主张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