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太阳

农民的女儿

<p>看到二姐的微信上发着她家邻居在暖阳下做米酒,此时的我与老公正在阳台匍太阳。我们绍兴人,把冬天晒太阳叫“匍太阳”。一个“匍”字,道出了“暖”的目的,也表达出了人们对这一休闲消遣方式的向往和喜悦之情。比之于晒太阳,匍太阳更贴切,更生动,更形象。我们不得不佩服蕴藏在民间的聪明和智慧。</p><p>曾经的乡间,匍太阳既是冬日里一件乐事,更是一件美事。冬天天气寒冷,忙碌了一年的农民,这时候也进入了休闲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人们在天气晴朗,冬阳高照之时,走出家门,选一向阳背风之地,或蹲或坐,或站或躺,尽情接受阳光的沐浴,怡然享受太阳赐予的福份。</p><p>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匍太阳难免孤单。最热闹的是女人,她们三人一伙,五人一群,一边匍着太阳,一边让手不停下,挑毛衣,挑花(纸上织花编),也有嗑着瓜子。她们的手忙着,嘴也没闲着,王家快添小子了,李家老人快过八十大寿了,张家小儿要结婚了……她们东家长西家短地拉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与女人相比,男人们则轻松多了,匍太阳就是匍太阳,什么也不用干。他们不慌不忙地出门,找一个向阳的稍宽敞的墙角坐下,然后从口袋里慢悠悠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支,互相递着,点燃,在吞云吐雾中吹牛。吹着说着,手痒痒起来,于是找来纸牌争上游、玩对家(红五),时不时发出嬉闹的吵吵声。没扑克可玩的,则就站立边上,静静地看着,当然也有忍不住指手画脚的。本来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的游戏,耍着耍着,身边就聚起几十个人围观。他们才不管什么观棋语不语的,就你一言我一语,不由自主地为各自支持的人支起招来。当然,也有眯着眼专匍太阳不说话的,那大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头戴乌毡帽,双手揣在棉袖筒里或捧着搪瓷茶缸,斜倚在椅子上,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打着甜香的盹,享受着纯净的暖阳和冬日午后静谧时光。那惬意的神态,就是给个皇位也不愿座。</p><p>匍太阳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小孩天性好动,在大人们匍太阳的时候,孩子们则在不远处相互追逐着、打闹着、嘻戏着。有时,男孩子还会玩一种叫打弹子的游戏,选一平地,一群小孩匍匐着地,然后弹子放好,看谁先进洞,有点像现在的高尔夫球。女孩子们就跳绳,抓老鹰。</p><p>匍太阳,暖的是身,传递的却是信息,是和谐。记忆中,旧时的乡村,文化落后,信息闭塞。而匍太阳,正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匍太阳时,左邻右舍围坐在一起,叙家长里短,议对错是非。上至国家,下到家庭琐事,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于是乎,匍太阳处便成了议事中心,乡邻们在这里获取信息,传播知识。</p><p>如今,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一拨拨出去打工了,乡村中匍太阳的人也越来越少。即便是那些留守老人,虽也有人仍喜欢匍太阳,但由于空调、电视的普及,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匍太阳的意义较之从前有所不同,人们在享受温暖阳光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一种悠闲,一种放松。</p><p>我虽居住在钢筋水泥包裹的城里,但庆幸的是,我家的房有一个不大但可以很好匍太阳的阳台。每到冬日艳阳高照,休息在家的时候,我和老公就会在阳台匍太阳,唯恐浪费了这美好阳光。可以一本书也可以是眯眼。一坐就是老半天。那种舒坦,那种放松,那种惬意,那种满足,简直让人觉得就在蜜罐里。</p><p>如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美好时光。那么,沐浴在冬日的阳光里,宠辱皆忘,尽享这来自老天的暖,何尝不是人生的幸福时光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