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教学效率----崮山中学初中部教科研团队赴荣成25中学习体会

风雷星空

为促进崮山中学初中部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加强与“双助工程”学校的交流,12月10日上午,我校初中部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在郭校长、邵主任的带领下,一行九人走进荣成25中,通过学习分层教学先进经验交流、现场观评展示课等方式,在跨校教研中收获颇丰,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div><br></div> <p>  25中坐落于荣成市虎山镇,学校各方面的条件与我校极为相似,副校长王祖涛对我校教师团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为我们介绍了25中的学校发展历程、教学理念及所获得的荣誉,在2017年开始实施分层教学以来,25中的教学成绩逐步上升,连续几年成绩都稳居全市前4名,特别是2020年7月的升学考试,数学和物理学科更是达到了全市的第一名,荣获2020年荣成市教学进步奖。</p> 教导处主任毕文平老师以《引得源头活水 方得渠水清清》为题,以化学学科为例,为我校教师介绍了25中的分层走班教学经验。25中在几年前的教学成绩不够理想,学校开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最终确定要让学生最优发展和采用不同的激励体制。各教研组开展集体教研,以分层走班教学为突破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训练模式,明确教师的分工、学生的分层、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评价,力争达到双赢的目的。通过分层教学模式的落实,荣成25中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标,通过分层提高,让尖子生冒出来,让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的整体优化。通过学生的不同能力合理定位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授课,优化教学过程,落实不同层次目标,注重课堂引领作用,让学生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我校教师在毕主任交流的过程中认真聆听、记录和思考,并和毕主任就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操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对分层教学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校教师分组参与了初四数学和物理的分层教学展示课的听评课活动中。初四级部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和物理接受能力水平自愿选择A班或B班学习。初四数学组张老师和宋老师分别讲述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两位老师根据不同的学情,设置了相关的入门测:检测上节课学习情况;出门测:检测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以评定教,以评促学。课堂中采用兵教兵,小组合作学习,同组互助异组监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A班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迁移和拓展,节奏明快。B班更侧重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但无论A班还是B班都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通过达成目标,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与主动性。 物理学科的项老师和王老师在《比热容》复习课教学的环节同样中采取了“入门测”、“出门测”两种测验的方式。“入门测”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检测,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出门测”是对整堂课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验,学生能迅速梳理整节课的学习重点,也让老师和学生清楚本节课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加强。王老师指导的A层学生复习课共设置了四个模块,最后一个模块属于综合应用模块,采取班级竞争的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项老师指导的B层学生复习课共设置了三个模块,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项老师耐心地指导到每一位学生,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A层基本环节是“知识梳理—跟踪练习—能力提升”,B层基本环节是“知识梳理—跟踪练习”,授课的内容相同,学习深度、难度要求不同,这样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AB班转换时,就不会跟不上进度。<br> 课后,我校教师与荣成市25中的教师共同开展了跨校教研活动,针对这两节课师生的表现、分层教学的具体落实、课后作业的批改、激励手段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使我们对分层教学的实践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语文教研组长邹爱华:评价是目标达成的保证,只有“实”,才能有效。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用免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课堂上积极努力;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英语教研组长张志勤:分层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激励点和辅导点,刺激学生的成功欲望。让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并且在老师评价机制的激励下乐此不疲的学习。 政史地组组长邓杰:我们的B层学生学习习惯很不好,上课的时候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在能学习的学科上多学习一点。如果真能像二十五中那样,B层的学生不管什么样的课堂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 理化生信组组长周琳:分层教学就是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让学习成为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成就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都深感收获满满,毕主任的经验交流和25中教师的展示课,也让我校教师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此次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教学理念的更新,增进了学校之间的友谊,为扎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