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昌黎二中

CL老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忆中的老昌黎二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昌黎二中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是一所初中六轨,高中两轨的完全中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是63年到的昌黎二中。68年毕业,和我一起毕业的还有64.65年入学的学生,初中,高中各三届,这批人就是昌黎二中的“老三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68年到现在,时间虽已过去半个世纪,但闲暇时还会常想起在昌黎二中的那些往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当年的校长兼书记是吕靖,校长是当年有资格佩带手枪的老革命,据说吕靖是化名,他实际姓郭,曾经访问过苏联。老校长高高的个子,给学生的印象稳重,微笑中带着智慧,不爱出头。都说他老实,但他领导的学校却办的有声有色。他能很长时间当学校一把手,后来基本没有受到冲击,必有过人之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副校长是李育民,战争年代曾经在县城外东北一带打过游击,也是一位有资格佩带手枪的领导,他中等偏瘦的身材,战争年代的奔波落下了胃下垂的毛病,人朴素,实干,常在校园中见到他的身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学校有办公室,总务处,教导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教导处主任杨建中,学校教育教学基本他管,他有朝气,有能力,有威严,有个性,穿着讲究,皮鞋擦的铮亮,经常给我们训话。听说后来调回老家遵化一中当了领导,硬是把文化底蕴一般的遵化一中办成了唐山地区升学率名列前茅的学校。他弟弟杨国梁曾在昌黎上过中学,后来参军,晋升为解放军上将,当过第二炮兵司令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副主任张维三,北大毕业,给我们讲过129运动,兼高中数学课,讲话必说“特别是……”,是位富有涵养,令人尊敬得老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董希胜老师是教导处干事,这是一位认识学生最多的老师。不知他是否有特异功能,看你一眼,问清姓名,以后不管到哪只要见到就点你的名,毕业多年后碰到他还能喊出你的名字。他当教导员不知是屈才还是因材施用,一千多人的学籍他管,学生会他管,纪律卫生他管,学生的饮食起居他管。上学时最怕他熄灯后查宿舍,只要有人说一声董老师来了,宿舍立马安静,因为你违纪只要让他看见马上就点着名批评你。董老师干着最普通的工作,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90年代,昌黎二中的老毕业生,原外经贸部长石广生,暑假期间自己开车从北戴河来昌黎想看看母校,在校门口被值班的政教处赵主任认出,老部长怕给学校添麻烦想离开,赵主任热心挽留,问老部长有什么要求,老部长说,那就看看董希胜老师吧,这就是董老师的人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65年高中没有毕业班,我在二中上学期间就见到过64年的高考。那年代不讲升学率,毕业下乡务农和升学一样光荣,不准招复课生,没有高考状元的说法,不张榜公布录取名单,但谁都知道这年考的好,考出去了一批人。后来我认识的县教育局原副局长刘文波,何万仁,县政协的胡广礼,团林乡的郭凤翔,安山镇的万友良都是这年考出去的本科生。最出名的是安山街的郑继欧,他考上了清华大学。那年头清华全国才招多少人,往前算几年昌黎有几个能考上清华的,只有两个班的二中就能有人考上清华。当时没有高收费的家教和辅导班,能考上大学靠的是本人的天赋和努力,靠的是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整体实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考每年二中都有人考上号称江北第一校的唐山一中,我县原教育局长焦林就是65年考上唐山一中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记得那时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特别多。数学竞赛每年都有。外语的活报剧每个班都有节目登台。理化老师演示的微薄气体发光,会有上百人自愿观看,参与演示。县政协委员历史老师李子昌,参观北京人民大会堂回来,举办一场报告会也能吸引上百人自愿来听。学校运动队常年训练,竞技体操的跳箱,鞍马,吊环是强项,每年都会为全校师生表演。篮球更不用说,教工篮球队本县唯一竞争对手是唐山地区人民医院(现在的秦皇岛二院)职工篮球队,每周六晚上去县城唯一灯光球场看两队比赛成了爱好者的享受。学生篮球队十分活跃,在三中工作过的张文明,刘学兰两位老师都是当年主力队员。各班歌咏比赛,学校文艺演出定期举行,刘文波(64年高中毕业生)的表演唱《逛新城》,魏利群(65年初中毕业生)的快板,马青云(66届初中毕业生)的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节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每一项活动的背后,都有老师无私的付出;每一项活动的成功,都显示了教师的水平:每一项活动的举行,都向社会展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想起老昌黎二中有说不完的话题。有时候坐车西行,透过车窗向母校的校园方向看去,会发现爬在山坡上那高高的院墙,那是我们几届校友利用课间操,课外活动时间从山上背来石头垒起来的。那是二中防贼防流氓的“长城”。每当抬头远望仙台顶(娘娘顶),总会想起为建好山顶上的信号塔,男生轮流上阵,怀揣两个馒头和用输液用过的玻璃瓶子装的一瓶水,背上沙子沿着没有台阶的山路缓慢爬行的情景。春季登山远望时,总会遥望一下,那曾经为支援“三夏”(“三夏”指夏收,夏种,夏管三项农活)停课劳动过的田野,因为那里不仅有我们的汗水,还有我们那个年代的理想和希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高树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8</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