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西汉彩绘雁鱼铜灯是一盏两千多年前的青铜灯具。 高53.8厘米,长31.3厘米 ,宽17厘米。1985年出土于山西省朔州市城西古墓地。据考证,该灯铸造于西汉末年,约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其主人是西汉晚期的一位贵族。根据史料记载,朔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汉朝以后,朔州被设立为县置郡,逐渐发展为经济发达、豪族林立的历史重镇,朔州因此成为雁门地区官吏与富豪的聚居地,身后他们也大多葬于此地。目前,雁鱼铜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雁鱼铜灯为一只鸿雁伫立回首衔鱼的形状。雁的额顶有冠,眼圆睁,颈修长,体宽肥,身体两侧铸有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在汉代,鸿雁是传递思念和祝福的吉祥鸟,鱼是“余”的谐音,寓意生活富足有余,而“衔鱼”又代表着“获胜”的含义,古人将这份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熔铸在这件作品中。鸿雁衔鱼的造型栩栩如生、逼真动人,既体现了汉代人的美好生活愿望,同时又将中国古代灯具柔美典雅、巧夺天工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雁鱼铜灯又是一件环保杰作。该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带曲鋬[pàn]的灯盘四部分套合而成,也就是说可以自由拆卸又可以自由组合,充分考虑了易拆装、易清洗、易携带这些功能。每一部分单独铸造,并通过榫槽结构组合。当这四个部件组合到一起时,雁鱼铜灯便组成了一个能够控烟吸油、奇巧实用的环保灯具。雁鱼铜灯的雁是环保结构的主体。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都是中空且相通的。当灯火在鱼身内点燃后,烟雾和废气便会上升至雁颈,并导入雁体之中。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点燃雁鱼铜灯之前,还会在灯的体腔,也就是大雁的肚子里放入一些水。这样一来,燃灯后所产生的烟雾、废气,进入雁体后,经过水的稀释作用,减少或消除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这样就实现了铜灯的环保功效。减少油烟污染保护环境,这“零排放”的理念竟早已孕育在古人的器物设计之中,人类最早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居然就这样举重若轻地体现在了这盏小小的灯具身上,忍不住为古人的匠心智慧赞叹。据专家考证,该灯是中国环保第一灯,比西方足足早了1700多年。</p> <p> 西汉彩绘雁鱼铜灯更是一件风格独特的艺术珍品。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铜灯全身依然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尤其是绘制在鸿雁身上的图案花纹,更是艳丽如初。雁鱼铜灯的雁和鱼,都是通身施翠绿彩,而鸿雁的雁冠,则是鲜艳的红色。如果点燃灯火,温暖的橙色光芒便会透过鱼身照亮红色的雁冠,格外耀眼。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发现雁鱼铜灯器身上,用墨线勾勒出的柔美线条。这些线条,恰到好处地描绘出雁身上的翎羽、鱼身上的鳞片,以及灯罩屏板上的夔龙纹。这些花纹图案,笔笔精准到位,为这件造型奇巧的灯具,增添了细节之美和迷人的神韵。</p> <p> 西汉彩绘雁鱼铜灯就像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灯,向后人展示着两千多年前中国工匠的智慧与巧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