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 <p>2020年12月11日,一场由兰州市文联、兰州市作协、《金城》杂志主办的文学作品座谈会在美丽的黄河之滨中山宾馆举办。会上研讨的作品主要是金城文化名家、榆中县文学届领军人才彭巨彦老师的小说《飘摇》,省作协会员、兰州市文联副主席张海明老师的诗歌集《大地》和理论著作《学习实践懂真知》。</p> <p>当天,全国著名作家、学者、理论家、评论家、编辑家莅临座谈会,他们是:甘肃省社科院文化所所长马步升,甘肃文化出版社原总编管卫中,甘肃日报评论部主任尚德琪,甘肃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张存学,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向春,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甄喜善,敦煌文艺出版社副编审尚再宗,兰州市城管委二级调研员成五龙,榆中作协常务副主席梁卫忠,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李生滨,兰州市作协副主席彭海林、冯玉雷、王琰、王晓诗等。</p><p>二十多名省、市作协会员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讲评,现场时不时爆出热烈的掌声,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学到了很多,激发了对文学创作新的激情。</p> <p>兰州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习习老师主持座谈会。</p> <p>彭巨彦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他表示,长篇小说《飘摇》的视角,是想通过一位多愁善感而百般忧郁的现代女性,去关联、延伸与她相关的一个个人物,进而去呈现现实生活,是发展、推进的主线。而另一条线索,则是副线,大幅度跳跃闪过黄河边上那个古镇的主体文化——水烟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几个历史工匠人物。他表示,小说《飘摇》的写作初衷是现实与历史两条线索交叉推进,想放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想放在西北黄河上游一个古镇复兴中,延伸、链接、发展,想着力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的生存状态、道德良知及价值取向。想将当代世俗生活与中国改革开放紧密结合,反映出人们面对现实生活的多元心态,塑造普通百姓的不同追求,想以小人物展示大情感,想用真诚的情感呼唤道德良知的回归。小说里,还想表现西部地域风俗的细节。水烟制作、软儿梨、羊皮垡子、山峁崾岘、窑屋碌碡、叱雀碾场、跳大神、挖山填沟、杀猪开膛……想让一个个人物在西部独特的地域中和鲜为人知的民俗风情里穿行游走。想以明快流畅、赏心悦目的语言和细腻见微的描写相结合,想营造一种全新的视觉及感觉享受。想要呈现的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实人物,他们都在白驹过隙般的生活中,一闪而过,飘摇在天地之间的,应该是他们深浅不一的人格魅力。</p> <p>张海明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他表示,自己爱好诗歌、文学,并一直为此而坚守和前行,截至目前,共创作各种文学作品作品总量达到6600多篇(首、件)、论文159篇、1250多万字。共发表各种作品400多件(首),出版专著8部,其中诗集4部(《赤子情怀》《环江神韵》《大河》《大地》)、散文1部(《大山》)、论文3部(《张海明论文选编》《修养与实践》《学习实践懂真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考》)。待出版诗歌、散文、论文7部。他说:“几十年岁月过去了,写作没有使我升官荣耀、发财致富,没有得到世俗者希望我得到的东西,但是她确实使我踏实自在、平静愉悦,淡定涵蕴、心灵强大,心胸宽广、善义常在,时刻帮助我化解不良情绪、固化正能量,时刻帮助我缓释压抑纷扰、浇筑精气神,时刻帮助我阻滞假丑恶、护佑真善美,时刻帮助我对抗困顿苦厄、建树坚强智慧。几十年来,我的时间、空间和精力、心血,都是无怨无悔的和文学、诗歌相融相系,就像知音、伴侣一样,每时每刻不能割舍,每天每夜不能相忘。尽管这样执守和努力,我在诗歌和文学上数量奇多,但是高原、高峰微乎其微;灵感潮涌,但是精品、尚品难得一见;赤子痴心,但是感人、动人非常之少。这也正是在这场座谈会上我的企图和愿望、初衷和意图:我企望从中得到各位专家和老师的开示和指点,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我得到收获和进步、力量和信念,使我的文学道路走得宽远和成功!”</p>我爱好理论(工作)研究,深感其中乐趣。长期如此,也是源于读书时代的机缘。我上小学、初中和师范期间,老师就把给学校的小总结、小材料、小公文、小报道交给我完成,慢慢的,就有些感悟,把一些道理、一些工作、一些思考、一些信息传达给外界,诸如好人为什么好、坏人为什么坏,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啥不足、今后怎么办,需要这样做、为什么需要这样做、怎么做,等等,把这些完整的合理的表达出来,就近似于论文吧。参加工作到具体岗位上、具体事情上,我把学习思考和具体实践联系起来,只要认真思考,踏实实施,就有许许多多的新感受和新想法,逐步积累,不断丰富,就撰写出了越来越多的理论文章、工作论文。尤其要提及的,我对毛主席的文章有着痴迷的崇拜和学习,给我无数的教育和感悟,我也写过一些有关的论文、诗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文章,给了我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学而有思,有感而发,我坚持研究撰写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的文章60篇、42万字,其中党建方向8篇、文化方向6篇、城管方向2篇、脱贫攻坚方向2篇、个人修养与做人做事方向40篇。发表12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9篇。去年,市文联把《学习实践懂真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考》(第一集)作为“传承繁荣兰州文艺扶持优秀艺术人才”工程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集列入文章36篇、27万字,目前第二集成文22篇、15万字。<br>不论文学、诗歌,还是理论(工作)论文,都是心灵的抒写。生活和经历,人物和事件,感触和激情,探索和思考,给了我诗歌灵感和文学力量,也给了我论文素材和倡导,这些都是来自心灵美好的东西,都是内心的执念和主张、宣示和倡议,几者一起加持、并行、融汇,都是告诉这个世界,我们的情怀是博大的、悠远的,富有高强的生命力、感染力。内心真实的流露和抒写,给了我快乐和赤诚,给了我自信和深沉。我一直将这些宝贵的财富铭记和释放,使我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br>不论文学、诗歌,还是理论(工作)论文,都是大爱的昭示。我们对这个世界真诚的爱与情,富有深厚的张力和持续,而且表达的方式也是多样化、丰富性的。适应诗歌、文学的时候,我们就拿起诗歌、文学的巨笔;需要论文的时候,我们就以翔实深刻的文笔来挥洒。这几者,都是要有真爱真情的,大家认同诗歌、文学需要爱,但是很少提及论文也要有爱。论文更需要爱的支撑,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观点和主张,就没有给他人的感染和触动。<br>不论文学、诗歌,还是理论(工作)论文,都是汉字的结晶。我们都是忠诚汉字的战士,都是通过神秘神圣的汉字来抒发心灵的。对汉字的正确理解和真挚心意,才使我们和汉字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和汉字彼此相助、呵护,才使我们更加绽放强大的生命力。同一个汉字,在诗歌、文学那里,在论文那里,赋予不一样的蕴涵和意象。汉字,多么丰富和活态,每一次,每一回,汉字都焕发出精彩和神韵。我们只有忠诚汉字,做好汉字的卫士,汉字才能够更加精准和生动的展示我们内心世界。<br>不论文学、诗歌,还是理论(工作)论文,都是思想的传播。我们的思想通过诗歌、文学和论文传播到世界上,给这个世界一丝一毫的涟漪,给这个人世一点一滴的触动,有时候甚至引起争鸣和辩论,碰撞和斗争,这都是我们的诗歌、文学和论文的价值所在。正确的思想都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先进的思想都会给社会、给大家美好的启发和熏陶!<br> 不论文学、诗歌,还是理论(工作)论文,都是大地的孩子。我们的诗歌,我们的文学,我们的论文,都是大地的孩子。我们站在大地上抒写,我们为了大地抒情立论,我们为了大地讲述心中故事,我们当然也时刻讲述着大地的故事。因为有真爱、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有真谛,诗歌、文学更精致更空灵更感人,论文不枯燥不呆板,而是蕴意深刻、有血有肉。我们来源于大地,诗歌文学和论文来源于大地,我们和诗歌、文学以及论文都是大地的孩子,所以,我们共生共荣、相融相助,力量无限、反哺大地!<br>不论文学、诗歌,还是理论(工作)论文,都是人文的内涵。我们和诗歌、文学、论文一道,共同弘扬人文的辉煌,共同修复人文的残缺,重塑更加美好的人性,绽放华丽的人文光芒,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在大爱的引导下,我们举起汉字的旗帜,顺着我们心灵的轨迹,通过不懈的融汇、重塑、嬗变,我们的人文内涵更加渊博和文明,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示范性、标志性的,这是我们最好的人生辉煌和创造成就! <p>马步升老师对彭巨彦的作品进行了概括性的点评,他说,彭巨彦熟知兰州黄河一带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在他的作品中去逐一呈现,从而使得他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厚重感。</p><p>马步升老师在谈到张海明的作品时说:“张海明不论在文学创作领域,还是理论(工作)研究方面,一直在勤勤恳恳的努力着,这种精神和信念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是最宝贵的,他对诗歌充满热情和激情,对理想充满坚守和奋斗,对工作充满热忱和责任。”<br>我给张海明的诗集《大河》作过序,那部诗集,我是受了感动的。他的诗歌独树一帜,简明、精炼,没有绕口的东西,没有隐晦的成分。他善于针对所见所闻,以正常人的感性认识,有褒有贬,有爱有恨,朴素的感情,诚挚的愿望,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充满真情。他的诗好读,可以朗诵,可以细品,很有感染力。他的几组长诗写的很好,采用集约化写作手法,给我印象很深,我早打算写个专论,但时间精力关系,一直没有动笔,但这不意味着以后不去写。那时候,他在城市管理岗位上工作,这个阅历大概有十年吧?我经常开玩笑说,他在繁忙复杂的城市管理岗位上一以贯之的写诗、写论文,可以说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管,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但他当时确实是城市管理领域的文化文学佼佼者。<br>他文化功底好,把创作、研究当做生活的常态,当做毕生的理想追求,他一直的默默无闻的坚守和奋斗。他走过十几个单位和岗位,当过老师、秘书、城管,搞过党史研究、农村农业、群众文化、皮影保护、城市建设、政务综合、文学艺术等工作,无论他工作多么繁忙,但是他绝对不会停止对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追求,读书、学习、创作、研究,是他永恒的坚持,从不放弃,从不割舍,正因为这种好的习惯、好的坚守,正因为这种热爱和执著,正因为这样的坚守和奋斗,才会有不断积累、不断提升,取得新的成绩。尤其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文艺的重要论述,真正是学思践悟,理论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眼前这本《学习实践懂真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想》文集,真是来之不易啊!据我了解,他还在坚持学习研究,第二部专著指日可待。学习研究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联系实际撰写论文,既是修炼、砥砺,又是自律、提高,增强了人生的厚度和高度。<br>当年他在环县文化馆任馆长,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省文化厅领导来调研,称赞这是全省最好的县级文化馆。他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开发、传承,把环县皮影做大做强了,现在,环县皮影驰名中外,是有海明当时功劳的,他策划组织的“首届中国·环县道情皮影艺术节”,把环县道情皮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育、农村、秘书、政务等领域都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尤其在城市管理机关党建方面,历时八年,创造性的把文化融于城管党建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在兰州城管党建,赢得了上级组织和领导的肯定好评。<br></p> <p>管卫中老师表示,21世纪初叶,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进入新世纪以来,一股城市化改造的热潮几乎席卷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市县。短短的十几年中,原本陈旧、凋敝的无数县城迅速脱胎换骨,变换成了像满天星星一样新鲜的小城市。西北、甘肃的县城变化尤其巨大。这种变化甚至令人惊叹不已。城市的衍变历来都是渐进的,缓慢的,就像树木的有序生长一样。以这样一种冲刺速度和超大规模急剧更新、扩张,这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绝无仅有的。</p>对于21世纪初这样一个醒目的现象,史学家、经济学家们必会以宏观描述、理性分析的方式写下重重的一笔。而文学的长项在于从微观处着眼,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场绝不简单的城镇改造是如何完成的?“各庄的地道,各有各的高招”,这里面一定发生了许多复杂的故事。换句话说,这是写实小说纵马驰骋的一方新天地,是一个能出大作品的宏大题材。<br>彭巨彦先生的长篇小说《飘摇》带领读者走进了黄河边上的一个贫困县,目睹了在这场庄、镇、县城改造过程中各色人物的表现。小说对县委书记王思明着笔不算多,但一个雄心勃勃、擅于擘画、机智化解种种难题的领军人物形象已粗具轮廓。基层干部中,镇党委书记牛得利是清水镇的“家长”,一个 “官场油子”。这个人的主要心思不在干事,而在掌控所有权力,把繁难吃力的事务都推给镇长潘怡心去干,一心只想借机攀援而上,“弄个副县长干干”。房地产开发商邵宝福像狗一样嗅觉灵敏,像狐狸一样精于算计,像泥鳅一样穿梭于各级官员、女人之间,见缝插针,兴风作浪,唯利是图。水泥厂厂长马厚忠一点都不忠厚,是个国企蛀虫、捕猎女人的老手。在这场改造浪潮中,这些牛头马面们借势而起,各营其私,是小说对现实的一种记录。女镇长潘怡心是一个尚未失去本心的基层干部,一面疲于应付,一面对种种现象心存怀疑,甚至想急流勇退。文化馆长程发旺是个有些呆气的地方文化学者。潘氏三姐妹个性各具。小妹潘姿娴大约是作者最心仪的女子形象。这个人物的出场是小说的切入点,她的“失联”多少有些虚张声势,但后来的行迹就比较平实可信了。一部小说,能够颇为准确地刻画出这么一串鲜活人物,就是一种文学成就了。<br>但直至小说落幕,我期待的镇、庄、县改造过程中矛盾迭起、环环相扣、大起大落的情节主线并没有出现。或者说,出现了,但如草蛇灰线,若隐若现,断断续续,并没有形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强有力的主线。有一些部位,形成情节高潮的契机已经出现,譬如由邵宝福暗中操纵、张罗锅带头的拆迁户群体上访事件,又譬如数次出现资金空缺的困境、王书记遭到攻讦面临危机等。这种矛盾激化的棘手时刻,正是一线基层干部们各自原形毕显、王书记大显手段的地方,也就是小说出“戏”的部位。但小说每到此种关节处,总是寥寥数语,简略交代即过。我觉得是放过了将各色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丰满一些的大好契机,有点可惜。比较起来,小说对张罗锅及其儿子张锁嗦、女儿谷香等一干人等琐细生活情景的描写却耗费了不少笔墨,不厌其琐碎。在我看来,将张罗锅等底层民众放置到关乎他们生计问题的大矛盾冲突中去刻画,可能比这种孤立、分散的琐细描写,效果要更好一些。总之是,小说缺少一条紧张激烈的有张力的情节主线,使得众多的精彩或不太精彩的底事描写显得有些松散,有一种缺少红线贯穿、珠子散落一地的感觉。如果不是这样,这部小说还可以再精彩一些。<br>再说说与小说这种文体有关的一个小问题。小说中如何处理与学术有关的问题?譬如这部小说中反复提到的当地水烟来源与诸葛亮的关系。不知道这件事是否有文献或者考古证据,抑或只是民间传说?如果是后者,小说中为了某种需要,也可以写,但最好把它界定在传说层面。因为写实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的目标是指向真实准确的。小说家须有学者式的认真与严谨,不可以人云亦云。 <p>尚德琪老师点评张海明作品。他表示,海明对家乡念念不忘,对文学一往情深,对理论情有独钟。</p><p>在环县工作期间,他写了许多关于环县的诗文,关于环县历史文化的文章和著作,同时也对繁荣和发展环县经济、环县文艺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因为环县而充实,而奔波,而成长,而成就。后来,他离开了环县,但对环县仍然念念不忘,对环县人、环县事业念念不忘。作为一个环县人,对他的这种情怀表示由衷的钦佩。</p><div>海明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诗歌。在环县时写了许多关于环县的诗歌,到兰州又写了许多关于兰州的诗歌。可以说,他走到那里,诗歌就尾随而至,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似乎成了他的一种日常习惯。他对马步升先生非常崇拜,几乎拥有他的全部著作。最可贵的是,他能近朱者赤,一步一步走进了兰州市文联,成了马先生的同行和同事。到兰州文联工作,是因为他的向往,也是因为组织对他的文学成就的肯定。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br></div>海明在环县的时候,他就出过两本理论文集。对理论专注的背后,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提炼。他是真正的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学一行,干一行钻研一行。在基层工作时是这样,在领导岗位上也是这样。最新出版的理论文集《学习实践懂真知》,是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其中有细致梳理,有深刻解读,有理性思考,有实践运用,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他不仅注重做好自己的工作,更注重对自己进行理论武装。一个被理论武装了的人,他的所有的人生也会比一般人高一个层次。<br> <p>张存学老师说,长篇小说《飘摇》在成书前我就读过,当时对这部小说的叙述感受较深。在此之前,我还读过彭巨彦的其他小说和散文,对他的书写有较全面的了解。应该说,彭巨彦在他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叙述是比较大众化的,也就是说,在叙述中更多地为读者着想,这样的叙述也是比较传统的。传统叙述是一种描摹性的叙述,它没有什么风险,也不必剑走偏锋求陡奇,它贴近地面,贴近乡土和市井。由此也能看出彭巨彦小说创作的来路。</p>小说创作的来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阅读路径决定的,有着什么样的阅读路径,就有什么样的创作来路,而一个地域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共性的。在甘肃这样一个地方,文学信息相对滞后,普遍性的文学阅读是大众共认和共知的阅读,也就是古典小说加建国以来的小说再加新时期的乡土小说的阅读,这个阅读模式在甘肃尤为突出。而处于乡土中的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大体上是在这个阅读模式内的,那么,从彭巨彦的文本叙述看,他作为甘肃地方性写作者,大体也是在这个阅读模式内的。新时期以前的文学大体上呈现着乡土气息的风貌,文学似乎就是以乡土内容为主导的,而此类文学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被意识性的东西所左右,文学内在的力量一般被扭向了另外的方向。尽管如此,乡土气息依然顽强地存活在这类文学作品中,它传递着对乡土执着粘连的力量。<br>从彭巨彦的小说能够看出,他的阅读有很强的当代小说的痕迹,而且这个痕迹中具有偏重于农村叙述的印记,彭巨彦从事文学创作更多是以这种阅读为基础的,他从这种阅读出发去认知文学,认知创作。而这种认知又圈定了他的创作视野。但难能可贵的是,彭巨彦在《飘摇》这部长篇中将他熟知的小说叙述推到了较熟练的程度。前面我已经说过,当代小说创作中,一些作家以可贵的力量创造当代中国小说别有洞天的叙述,这些叙述赋予了当代中国小说内在的艺术力量,小说中的一些人,一些场景已经成为经典,它们已经立于艺术的长河中。彭巨彦在《飘摇》中的叙述继承了这种叙述品质,使得小说在叙述中更注重叙述本身。注重叙述本身意味着让叙述语言显出灵动和鲜活性,同时又在叙述中注重情节的悬念的设置和人物个性的塑造。这种叙述看起来较传统,但它给予小说叙述本位的面目使得小说更具有小说的特质。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常识,意味一种艺术必须具有的因素。<br>《飘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将一个理想化的女性人物作为小说中心点。设置这样一个女性是要将小说内容提起来,这种提起来绝不是把女性人物作为噱头的而加以利用的,它更多的是要赋予小说一种内在情感和意蕴,如此就使得小说叙述就有了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女性人物命运的变化。在这里,体现了作者的意愿,作者要通过一个主要的女性人物来显现其理想的生活观,同时,又在审美上给予这样的人物正面的能量。<br>在读这部小说时,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部命题式的小说。也就是说,作者是领受了如此这般的写作意图来筹划和写作这部小说的。这样的写作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都是有难度的。这样的写作既要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又要体现写作者的自由度,这二者很难结合起来。<br>显然,小说最初的意图是要写一个古镇,通过古镇的风貌和人物宣传这个古镇。古镇有历史感,时间的跨度可以营造出有历史背景和历史积淀的人物,这样就使人物有了历史纵深感。古镇还是一个有着丰富民俗和手艺的地方,这些对人物和情节的设置都有极大的益处。<br>将小说写得不离题,要达到宣传古镇的目的,同时又要呈现出小说的模样,将二者结合起来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将有关古镇的一切素材化在胸中,让古镇自己通过书写之手自然地显现。《飘摇》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作者熟悉古镇的一切,对古镇了若指掌。对民俗也是熟烂于心。如此,在下笔时就能饱满地书写,能让人物鲜活起来。并且,在情节设置上也注重了小说的元素,情节有开有合。<br>《飘摇》对于彭巨彦来说是一部凝结了多年创作心血的小说,也是他的成熟之作。从中也能感觉到他身处县区进行文学创作的艰难。心怀理想,但不断地要在功利化的环境中求艺术之真难免要对创作的纯粹性打折扣。命题性小说创作可以说是高空走钢丝,弄不好就会跌落于深渊。那么,从这部小说中也可以看出,听命某种要求的写作与听命于自己内心的写作是决然不同的两种创作。<p><br></p> <p>向春老师表示,长篇小说《飘摇》作者洋洋洒洒地叙述一段往事或者一个故事,一个地域和一些人,一些浸润着烟火气的琐碎的苍凉的日子。这些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这一个。心思细密如针,语言严丝合缝。如果单独拿出来这一段,也是一个古典气息很浓的短篇小说。</p><p>她说:“第三部“增秀书院”中,插入一段民顺堂烟坊的往事,貌似追根溯源,讲了民顺堂烟坊张善人的女儿韭叶儿的故事,实质是一场特定环境中的民俗掌故与相匹配的民间俚语相互辉映的盛宴。”</p><p>在现场,向春老师还声情并茂的朗诵了部分原文美句佳段:</p><p>韭叶儿16岁嫁人,三天后守寡,与她有关联的每一个人个个都有绝活,她本人的出现倒只像是一个由头,是一副药的引子。</p><p>这地方的人太珍惜土地了, 一块青石板地,秋冬晾晒烟叶,春夏就把青石板一块一块搬开,种甜瓜,甜瓜的秧子,就搭在垒起的青石板上。收了瓜,再铺上青石板,晾晒烟叶。想必这块地要被累死了。</p><p>这个地方的人要出门,就说拉驴上镫。</p><p>教书的先生来到民顺堂,之乎者也地说明他的来意。</p><p>这地方的烟田浇头遍水的时候,水就显得比爹娘老子还亲。</p><p>体弱多病的人叫药罐子。不要命的人叫脑袋掖在裤腰上。</p> <p>甄喜善老师点评作品。他表示,张海明高度自觉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长期坚持理论研究和创作,着眼现实需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的理论作品充满着坚定的自信和崇高的情怀:理论研究能够充分自信,字里行间都充满着高度自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充满着一种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真情实感,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疾苦关心备至的深深情怀,充满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思想自觉,充满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充满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憧憬和不懈追求,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p> <p>尚再宗老师点评作品。他说表示,和海明认识已经有十几年了,最初记得他是在城管执法局上班的,因为彼此都忙,所以相互没有更多的接触。我知道他一直有很多论文发表,而且受到了很多的好评,后面又见到他很多的专著出版,同时,经常能够读到他写的诗歌。他已经有几部诗集出版了,但他的诗歌写作一直没有停止。他的诗歌总是那么有感而发,总是那么触动人思想,总是那么春风化雨。也就是从对他诗歌的阅读上,我才发现海明是那么感性,那么勤奋,诗歌中散发着才华。后来才慢慢知道他还写散文,还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都有专著出版,这很令人佩服。因为这些成绩不是一时来兴趣了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光靠时间的投入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学习,只有将外在的东西内化于心,学懂弄通,才能真正用来指导自己,才能影响别人,才能真正有利于工作。通过对他的作品的更多的阅读,通过后来更多的交流,我发现海明对文学创作并不是简单地出于爱好,他是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把更多的兴趣投入到了创作中,一部又一部的著作推出,他其实就是一个真正的作家。</p>最新出版的这部专著《学习实践懂真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想》更加的厚重,是一部理论著作,让人读来有很多的收获,通过仔细研读,还可以帮你解决很多的疑惑,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方法,甚至当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帮助,会让你的思维更加开阔,更有信心,更能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更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通过更深的领会来将工作做更好。<br>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单边主义逆潮流而动,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挑战很大,但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世界带来了繁荣。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唯有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谁也阻挡不了中国发展的步伐。中国必将不断前进,在各个领域不断成功,并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br>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人人都会人生出彩。美好生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发展规划,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为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此,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本领,在各行各业,要本职工作上,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应用新技术,多作为,善作为,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国家规划和个人价值是一个大目标和小目标的关系,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每个人也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就一定要咬青山不放松,发扬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从工作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沿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br>海明的《学习实践懂真知》这本书里,不光有一些大道理,也给了我们很多小启发,这让我们体会到了学习、领会、实践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学懂了,学通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同时也启发我们,作者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多的成绩,能在遇到问题时有办法,能在遇到困难时有思路,就是因为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地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他的学习文章不是枯燥的论述,而是跟很多具体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这本专著不光是一部学习、深入领会、创作的成果,更是一部在联系实际中学习,在通过更深入地学习来促进工作的收获,同时还总结出了一些学习心得,提出了通过建设学习平台来更好地巩固学习效果,让学习更便捷,更高效,更大地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可以说,这本书不光有很强的思想性,不光是理论的学习和解读,更是一本结合实际,学有所得,并且通过学习,也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用性很强。<br>通过阅读《学习实践懂真知》这本专著,我们会发现作者不光是在本职工作上勤于学习理论,并把学习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实际上他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他平常注意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各种知识,抓紧时间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这也是作者能写出这么一部有厚度、有深度专著的原因。所以,作为读者来说,不光要学习书中的内容,从书中得到收获,也要像作者这样,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在学习中拓展视野,在学习中获得方法,在学习中增强实现人生目标的信心。<br>海明的创作研究很丰富,他创作了很多散文和诗歌,各种创作都出了专著,这一部理论专著的出版更展示了他创作研究的深度和高度,可喜可贺。他的散文和诗歌的可读性也很强,这些成绩非常了不起。学无止境,作者的创作不但体裁丰富,题材也很广泛,这对广大读者来说是好消息,因为有这么多好的作品出现,读者的选择更多,受益也更大。最后,祝愿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p>成五龙老师点评作品。他表示张海明的文学创作有“因挚爱而敏锐、因勤劳而丰产、因坚守而高远”的鲜明特点。</p><p>第一点感受:因挚爱而敏锐。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汇聚了强大的民族力量,在世界多变、新冠肺炎防控的大背景下,彰显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众多的优越性,给我们赢得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宽广向上的人生舞台、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如何记录、凝练、宣传、弘扬时代精神,文化的作用、文学作品的作用、理论研究的作用、文艺工作者的作用显得尤为特殊、不可或缺。这方面,海明同志走在前面,为我和我的同事们作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海明常讲,“自己就喜欢写作”“每天写点东西,就会感到踏实”。在这种理念支配下,他非常关注生活,留心身边工作、生活、过往的点点滴滴,以至于常人看似平淡无奇的闲情琐事,在他那里却处处风景,总能发现潜在的文化和正能量,并且立见立行、即知即写,迅速形成一篇一篇文学作品、研究文章。从这个角度讲,挚爱是最好的动力,它使人敏锐、给人睿智,让人感悟生活、赢得灵感。希望海明同志不断拓展新的视野、挖掘新的素材、提升新的创作境界和创作水平。</p><p>第二点感受:因勤劳而丰产。文学创作、理论研究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可谓一人受累、众人受益,数量与质量并重,“苦衷”与“功德”同在。海明同志把创作当事业、当成每天的必修课,非常注重紧贴生活搞创作、结合工作搞研究、围绕重大任务搞创新,并且不拘一格、信手捏来、力求真情实感。至今进行文学创作6600多篇、论文159篇、多达1250万字,已发表作品4000多件,并出版了4部诗集、1部散文集、3部论文集,还有7部作品待将出版。这些众多的文学作品、研究文章非常难得、难能可贵,均包含着海明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熬夜和付出。希望海明同志更多更好地呵护健康,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p><p>第三点感受:因坚守而高远。文学作品、理论研究之所以影响人、鼓舞人、带动人、能够推动工作,源于作者良好的素质、过硬的品格、崇高的境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海明同志从环县老家到省城兰州,从诗歌爱好者到市一级文化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虽然历经9个单位、15个岗位,虽然工作转换、苦累交加,但始终坚持在创作中进取,在创作中升华,在创作中赢得工作效能的提升、文化资源的拓展、发展环境的改善,闯出了一条在职工作人员文学创作上的成功之路。《赤子情怀》《环江神韵》《大河》《大地》《大山》等诗集、散文集,均出于生活、反映生活、高于生活、为了生活、回馈生活,让我们读起来身临其境,从字里行间领略到革命老区的奋斗情怀、西北汉子的坚韧品格、陇原大地可喜的发展变化;《修养与实践》《学习实践懂真知》等论文集囊括的上百篇研讨文章,探索具体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举措,给我们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性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希望海明同志在今后文化创作的同时,对城市管理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研究,为建设“精致兰州”、巩固“创文”成果、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继续建言献策、发挥作用。</p> <p>李生滨老师点评说:《飘摇》作者孜孜不倦、爱热乡土,将深厚的中华民族更高层面的指引者的情怀融入到重大题材的小说中本身就是一种情怀、一种追求,文字细腻感性,看到了一个慢慢长成的人物潘姿娴,文中插入的诗词、散文让人也感受到了彭老师扎实厚重的文笔功底。</p> <p>著名作家、《丝绸之路》杂志总编冯玉雷对《飘摇》作品中呈现的关于历史的、现实的诸多文化事项,给予充分肯定。</p> <p>梁卫忠老师点评作品。他表示:</p><p>彭巨彦老师的职业生涯基本都是耕耘在榆中的文学土壤上,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作为榆中苑川文学社的发起人之一,到今天他退休之年,依然在为榆中文学、群众文化、社会宣传等各方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以说,彭老师是当之无愧的榆中文胆和文魂,是榆中当代文学的领路人,也是我们每一个榆中的文学爱好者学习的好榜样。</p><p>长篇小说《飘摇》的诞生地也在榆中,其中所刻画的人物、生活也都活在我们身边,因此,在读彭老师的这部长篇小说时,总会觉得特别亲切。从小说人物走过的人生历程中,隐隐约约能够窥见彭老师的文学之路,他所弘扬的人文精神、文化观点以及人性表达,也都在不同人物的身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显露。</p><p>在我读过的数量有限的长篇小说作品中,很少有作品能够忠实地反应出小县城里人们的生活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县城里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状态,大家时不时就会接踵或者摩肩,没几天似乎都能混熟了脸,政府部门的领导,卖菜的小商贩,房地产的开发商,以至于快递小哥,每一个人的脸总会让人觉得熟悉,很多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其实彼此都能叫上他们的名字,甚至知道彼此的家庭情况,只是缺乏一个相识的机会,等到某天碰巧在饭桌上遇到了,两人才恍然大悟道:“你不就是那个谁吗?”酒过三巡,两人已然亲密得像是刚刚结到一起的新亲戚,之后再碰见时,两人便都打起了招呼,成了真正的熟人。所以我觉得,小县城里的人,他们与生俱来地有一种亲密度,而他们同时也存在与生俱来的隔阂,这种隔阂可能只是一种人性深处的小自尊而已。</p><p>从《飘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中,包括从县委书记这个县一级最大的人物,到普通干部、人民教师,再到小包工头、张锁嗦、张罗锅这些鲜活的普通大众,他们之间总能很合理地扯上一种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一种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县城关系”:进,可以看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和贫困潦倒,退,可以看到农村的恬静幽美和困苦挣扎。生活在县城,少了些城市的冰冷,多了些乡土的热情。芸芸众生,社会百态铸就了县城的社会氛围。</p><p>这种社会氛围是有秩序的,秩序由少数精英人士掌握着,大多数人,似乎都是甘于平庸,甘于被“掌握”。但也总会有不甘平庸的人一直想着向县城所谓的上流层面靠近,要么就是能力出众,没几日便能鲜衣怒马,要么是才华配不上野心,在庸碌中压抑。在向这种“秩序”挑战的过程中,有些人被“秩序”所接纳,有些人在不达目的的情况下产生恶念,而这种恶念,也是一种仅限于小县城社会氛围的“恶”,显得薄弱而无力。一个人生活在县城,就像一只青蛙生活在温水中,而一只青蛙,又能跳多高呢?</p><p>我觉得彭老师在创作《飘摇》的过程中,一定是站在一种社会学的高度,来俯瞰我们小城榆中的,他对自己所在的生活有着深入的思考,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人文关怀。纵然这是一个缺乏信仰和诚信、缺乏拼搏与公正的小圈子,但小说总能为读者找到一个思想的出口,让我们看到光明和希望。也正是因此,我们才看到了我们所在的小县城能够拥有如此包容的情怀,而让我们刻骨铭心地恨着她,又义无反顾地爱着她。</p><p>彭老师常说,“诗赋小道,壮夫不为”,文学的小力量带给我们的,或许更多是心灵上的慰藉。他的长篇小说《飘摇》,让我们看到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看到我们所生活的小城里的小人物,他们一昂首,看见的都是兴隆山,走几步,就走到了苑川河边,他们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里,平平常常地爱着、恨着,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真善美却是最伟大的主题,也是慰藉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温暖,我想,这也是彭老师为什么会冒着一本书都卖不出去的危险,去写这部小说的初衷。</p><p>昨天,当我再次去翻阅彭老师的这部作品时,我试图从中找到一个人物,能够与我的性格和人生轨迹相吻合,但是很徒劳,我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当我合上书的时候,突然又想:潘姿娴、张锁嗦、牛得利、邵宝福、潘怡心、程发旺、吴柯平……这些主要的和次要的人物,不都是我吗?他们奋斗的艰苦卓绝,他们生活的摸爬滚打,他们得意的疯癫张狂,他们失落的黯然神伤,甚至他们的一颦一笑、装模作样,他们的真诚、欺骗、笃定、徘徊,这些不都是我吗?原来,我们都是温水里的青蛙,只是跳的高度和叫的嗓门大小有区别罢了。所以我释然地笑了,也对彭老师的《飘摇》有了另一个新的功能定位——这是一本有关县城的百科全书,生活在小县城里的人,一定得好好读一读。</p> <p>永登县作协主席郑有仁谈感受。</p> <p>红古区作协副主席蒋中华谈感受。</p> <p>当天,因有事未能到场的多名著名作家、评论家也发来短信点评作品。</p> <p>著有《大敦煌》《练习曲》《边疆诗》《叶舟诗选》《敦煌诗经》《引舟如叶》《丝绸之路》等多部著作的著名诗人、小说家,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宣部全国文艺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甘肃日报叶舟工作室主任叶舟发来短信:彭巨彦老师是我一直敬重的作家,几十年来,他始终倾心于文学创作,恪守着严肃文学的纯正品位与标准,佳作频出,只身孤行,令人记忆犹新。因为公务紧急,出差在外,我不能亲临现场,只好遥祝彭老师长篇小说新作《飘摇》研讨会圆满成功,问候大家!</p> <p>曾在《中华读书报》《文艺报》《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新华日报》及澎湃新闻等媒体刊发多篇书评的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文艺图书编辑部(《青春》杂志社)小说编辑孙海彦发来短信:《飘摇》,很厚重的一部作品。小说通过“石板老街”“武侯祠堂”“增秀书院”三个部分,叙述“梨花庄石板街”及生活于其中的几个家族的兴衰。历史与现实交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故事中套着故事,读者很容易被带进故事情节里,感受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缓慢推进、看似波澜不惊的情节,最后却总是出人意料,既有“山重水复”的曲折,更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 这样一部关注经济开发下的传统街区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小说,故事性很强,相关细节描写也展现了西北地区的民俗风情。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力以及他对文化遗产的熟悉与热爱。书中配的插图,为整部作品增色不少。</p> <p>长期从事文艺史论、古代文献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4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和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完成14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得第九届甘肃敦煌文艺奖、第五届甘肃戏剧红梅奖、文旅部第四届创新奖等多项奖项的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戏曲学会、中国说唱文艺学会理事,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周琪发来短信:彭巨彦先生的小说《飘摇》是一部非常有人文内涵精神的作品。做为他的老粉一看就知道写 的是青城。写那里跨越现当代的几个家族往事,写从奶奶口中听来的故事,写作为一个文化学者钩沉的文化,写这个百年古镇的变迁,写这里走在石板路,出没于老宅和书院的红男绿女。老彭的文字老辣而空灵,透着酒色才气,透着文人的骨气与“坏气”。他是个榆中的通硕大才,研究过历史,深挖过水烟,整过老宅子,折腾过七月官神。左左右右总离不了漂亮女人,心里坏坏的人确是好好的。他的文字是炼过的,很精到,找不到容易替换的词;他的构思是跨越式的,穿越古今,有大家气魄。小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变迁。在历史的洪流中,书中的人物是何等的无奈,但却都是真实的记录。潘家的三个女人和男人,新来的王书记,冒似闲庭漫步式的挥洒却曲笔揭示了今天的人间百态,不由得让我与当下的人与事一一对号,个个入坐。这是一个文学作家的使命吧。</p> 庆阳电视台总编室主任路岗发来信息谈张海明作品感悟:闭着眼睛,我也能历数海明的创作:《赤子情怀》《环江神韵》《大河》《大地》《大山》,还有他的三部论文集。如此海量的文字,如此繁盛的创作业绩,一直以来,令我时常思考,海明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在哪里,文字的尊严和意义有几何。<div>毫无疑问,海明是一个无比勤奋的人,勤奋之外,更有天资。在他睿智人生里,那些奇异的文字,经过他美妙的组合,顿时文采斐然,让人在惊讶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悟出了生命如光的哲理。<br>从十万大山的环县深处走来,海明风尘仆仆,衣衫素朴,赴千里之外攻读师范。那一段时光,让干旱缺水的海明看到了苍茫浩瀚的大海,他的人生无限开阔起来,他像一头渴极了的牛犊子,永远也喝不够海一样的墨水。每当他在夜晚的校园里仰望璀璨的星空,他的心底永远是宁静无边的大海,他努力寻找远方的光明,其实,他已自带光明,成为海的波光、光的闪烁。<br>师范毕业,海明回到环县芦家湾乡,那里的山比他家乡的山还要多还要大,比山更多更大的是难言的寂寞和惆怅。海明是老师,他用写作燃烧青春,他用文学的火焰点燃了一座山乡,照亮了一批山村孩子的心灵。他的不少学生学有所成,至今对他的文学引领记忆犹新。读懂文学,也许一生都不能;读懂海明,仅凭这一点,就能触摸到他的柔情和暖意。<br>我和海明结识在环县县委,因为共同的文学爱好,让我们惺惺相惜。海明不但有文学才华,还有组织才能,办着一份油印的诗报,聚集起更多更亮的文学火焰。那时候,不但环县的写作者,还有不少外地写作者都团结在这份小小的诗报周围。诗歌是美好的,经费筹措却是极不容易的;阅读诗歌是享受的,加班加点油印却是枯燥无味的;写作是兴之所至,编辑校对邮寄却要挤时间。这一切,今天想来,多么美好,多么青春,多么阳光。海明给了我们一段难以抹去的时光记忆,而且与诗相伴。我们感谢诗歌,更要感谢诗歌的精灵——海明。<br>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好朋友迟早要分离。海明从县委下到基层乡镇当了领导,难得再见一面。没多久,我调到市里。距离远了,联系更少。几年的乡镇生活,既丰富了海明的人生阅历,也积淀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诗情像海浪和波涛一般汹涌,每一句都浸透盐的滋味,每一首都充满真诚纯净,他的经历打动生活,他的诗心打动人心。<br>“英雄是在黑暗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海明是我的英雄,没有他,或许没有我几十年来在文学写作上的坚持和坚定,更不会有我女儿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写作成绩。在这条路上,海明是我的燃灯者,是我的领路人。这一生,在我的内心,他都属于那种沉甸甸的有分量的不可占据的存在,是一块含金量极高的重金属。<br>是鹰,就要飞翔。海明回到县城,一飞冲天,去了兰州。虽然我们聚少离多,即使有一年,海明的老人去世,他没有通知我,让我至今不能原谅自己,但是,他对我兄长般的情谊和文字上的鼓励、激励,让我们远隔千里却始终彼此守望。<br>每当想起海明在黄河边写下静水深流的文字,想起他孤灯烛照的文字岁月,在这个喧嚣的尘世,捧读他的那些或浪漫或朴实的文字,远方不再遥远,想象不再孤独,对于生命和写作,又一次了然于心。</div> 张海明的外甥、甘肃省卫健委人事处干部周宝峰夫妇发来短信谈读张海明老师作品感悟:最早品读小姨夫张海明的作品是在高中时候,那时候他给我的感觉虽然是平易近人的,但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见面多少还是有些胆怯,始终把他当做人生的榜样。后来在兰州上学以及工作以后,时常一起聊理想、聊时事、聊生活,却很少提及文学,此次想为他的作品做一个注评的时候,诚惶诚恐,久久不能下笔,因为平时忙于俗事,胸无点墨,仅有的文学素养就是书写公文。犹豫再三,觉得还是要写一点东西,因为读过他的作品后我的脑海中始终盘绕着一些情感,借机谨以拙见明心志。<br>深入了解小姨夫,还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不论是他最早的诗集《大河》,还是后来的散文集《大山》、诗集《大地》等等,都收藏在我的书架,闲暇之余读一读,受益良多。初读他的作品,感觉如作品的题目一般朴实无华,但其间浓浓的情感如小河般在诗句中流淌,借山河抒胸臆,借心路明远志,从中能感受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伟大理想,敬天地,仁爱人,爱万物。仔细品读以后,方才感觉到,褪去华丽词藻的句子却有大音希声之美,其中对天地人的仁爱如曲曲折折的环江,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如一把把黄土高原的土壤,凝聚成千沟万壑的大地,大河和大地承载着对家乡满满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正如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我的思绪从笔尖流淌到纸上的时候,我才明白我脑海中盘绕的,是和作品一样,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大地深深的热爱! <p>一起看看大家现场认真聆听、思考的样子。</p> <p>现场浏览、享受文化盛宴的专注时刻。</p> <p>辛苦的会务组织者,兰州市作协秘书长成志达老师为与会人员沏茶倒水。</p> <p>会后,大家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