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村庄:小岙

吴蓉辉

<p>小岙,位于洞头岛中部,西与大长坑相邻,东与风门毗邻,南原面向大海(现为南塘工业区), 隶属北岙街道风门行政村。</p> <p>沿城关一小向大长坑方向行进,风门村村部所在地便是小岙。小岙三面环山,早年面向大海,因坐落的山岙较小而得名。</p> <p>村子很小,在靠近联建房一带的田地里有一座孤零零的老房子。田地里种着各色时令蔬菜,几位老人在地里忙活着。田地一侧的平地上有一口大水井,井水很多,也很清澈。阿婆在这打水洗拖把。阿婆说这井是2008修建的,是村里的第三口井,主要供应附近的水泥砖加工厂用水。</p> <p>田地里这座孤零零的老房子成了人们回忆过往的触发点。阿婆说她家曾是村子里最靠近大海的人家了。那时,海水往往涨到离家门口两三米的地方。退潮时,便露出一整片的海滩。大概在300年前,村子附近与打水鞍隔着浅水道,涨潮时难以通行,后来随着后埭口堤坝的筑成,水道的泥沙随之推高,渐渐的两地相连了。上世纪90年代,南塘围堤成功合拢,滩涂也便消失在人们视线里。</p> <p>在这老房子不远处已开挖过的山体下,有一家水泥砖加工厂。那里车来车往,尘土飞扬,一副繁忙的景象。阿婆告诉我,就是用这座小山开挖下来的泥土与石块填埋成眼前这片平地,并在上面盖起联建房。我知道,其实当时开山填塘建的不只是这片地,还有现在的南塘工业园区。</p> <p>阿婆还说,过去在靠近滩涂的山边还有一座小庙,叫帝德宫,有170年左右的历史。后来由于开山填塘,庙搬到了现在的城关一小附近。我看过它,现在的它规模不小,只是疫情期间,它大多数时候关着。</p> <p>告别阿婆,继续漫步村庄。靠近村民中心一带的路边挡土墙精心处理过,贴上仿制的赤色大石头,远远看去,很有乡村味。不过我不喜欢这种娇柔做作的美,觉得还是用朴实低调的原生态的本地石块修葺更有乡土气息。</p> <p>在一座正面墙体石块十分精致的老屋门口拍照时,女主人远远的见我在她家门口,便结束暖阳下的拉家常,回到自家。她说这是早年她家老人盖的房子,那时盖房的石头都是就地取材的,想些平整的好方石真不容易,门面上的青石拼花更是来之不易。石头房很牢固,早年多次的强台风丝毫影响不了它。她说自己和丈夫都是残疾人,但祖辈的勤劳勇敢也影响着她,尽管年纪大了做不了更多的事,但自己常常四处收集人家丢弃的瓶子,洗净后再去卖,以补贴家用。难怪门口堆放着大量瓶子,不过并不是印象中捡破烂人家门口那种杂乱无章,这些瓶子摆得很清爽,院子也很整洁。</p> <p>在村子里漫步,一位在地里干活的老年男子热情的向我打招呼,原来是我以前工作单位的保安。他说尽管年纪大了,但现在还在别的单位做保安,今天正值休息日,在家闲不住,便到地里做点农活。是呀,在农村没有几个老人闲得住,他们总是很勤劳地做点农活,既能补贴家用,也是锻炼身体的好举措,更是与他人沟通交往,减少孤独寂寞的方式。</p> <p>他说他老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上,那房子很有特色,四合院,很大,可惜有部分已经倒塌了。他父亲早年盖的房子就在公路边,石屋很结实,也很精致。自己买了村里的联建房,住着很舒心。我笑说他是真正的“地主”,拥有这么多的房子。他说,都是政策好,老百姓才有赚钱的机会。旁边一位阿婆听了,说这几年的村书记很有能耐,带领大家一起干,才把村子打理得像模像样,一点也不输别村的。是呀,要想跑得快,还得火车头带,一个好干部往往能造福一方百姓。</p> <p>村部就在公路边,两层楼的院子,不彰显,很朴实。附近的阿公说村部成立于1980年,这院子的前身是南塘诊所,现在大家都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看病不仅实惠也方便。</p> <p>村部旁边有一块农田,田边有一条水沟,水沟从山上一路蜿蜒而来。水沟边有一口井,井沿很有沧桑感,井水很富足。不远处还有一口大井,井沿贴满鹅卵石,显得年轻态。不过我不喜欢这种打扮风格。</p> <p>一位阿公就近用井水灌溉农田,看起来十分方便。阿公说在没有引进自来水之前,村里用水十分紧张,大伙就靠这两口老井取水。直到1989年大长坑水库供应北岙城区的供水工程改扩建管道通过小岙,居住在路边的村民才顺便安装了自来水。</p> <p>沿木栈道上山,山路旁,有不少蒹葭。一阵疾风过处,它便匍匐向大地,风一过,马上又挺起腰身,向远处的大海与天空扬起手臂。这似乎很像淳朴的洞头人坚韧的性格。</p> <p>山上有不少老屋沿半山腰依山势而建。石屋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从山上俯瞰小岙,犹如世外桃源,安静而美好。山上的小路大多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古朴而韵味十足。路旁有几户依然有人居住着,生活气息浓厚,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似乎并没有打扰到他们按部就班的日子。</p> <p>一座四合院石屋尽管坍塌了部分,但依然让你感受到它当年恢宏的气势。正墙屋檐下活蹦乱跳的鱼形“雨漏”尽管已风化,但紧贴屋檐散发出浓浓的渔乡韵味,使人不由得想起早年小岙渔民利用自身沿海的优势发展渔业,过着海岛特色生活。大海就在山脚下,当渔季来临,人们在附近修理船只、补网,热闹非凡。见我围着老屋拍照,住在附近的一中年男子便走过来,和我聊起老屋的故事。他说,小岙村人全部姓许,这是他的老家。他家上一代有6兄弟,大家在一屋子里十分热闹。特别是围坐在八仙桌旁,吃着粗茶淡饭,就着鱼干白粥,父慈子孝的温馨画面,让平淡的日子,充满了欢声笑语。但老屋真的老了,想修护它得近千万元,便只能眼看着它渐渐老去。</p> <p>老石屋曾是风暴中渔民生存的堡垒。渔民在长期与风暴的搏斗中创造了石屋,也创造了自己生命的树。但,石屋也将成为一代人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