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寸山河一寸血,</p><p class="ql-block"> 十万青年十万军。</p><p class="ql-block"> 用这句话来讴歌中国国民远征军的悲壮历史再恰当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一来到极边地区云南德宏芒市,美女导游就告诉我们,腾冲之行实为红色之旅,来到腾冲会受到红色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学生时代历史老师就给我们讲过中国国民远征军的历史故事。说心里话,到现在我只是模模糊糊记得“远征军”这个词,具体的有关远征军的历史故事,我似乎封存已久;亦似乎全还给老师了。</p><p class="ql-block"> 此次腾冲行,听两位导游都重点聊到了中国远征军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历史课堂,激发了我要了解这段历史的浓厚兴趣。可惜我们的行程没有安排参观“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虽然我提出了要求,但因时间原因和导游的顾虑未能成行。我表示理解,同时也有点遗憾。</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我查阅了有关中国远征军的资料,很认真地读了读。为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云南滇西近二十万妇孺老幼为主的筑路大军,用他们苍老、稚嫩、柔弱的双手和肩膀,在茫茫群山之中,历时十月有余,创造了世界路桥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上千公里的滇缅公路(中国段)的全面贯通。无数英雄的边民倒在了这条用生命和鲜血铺成的公路上,这是一条抗战中唯一的国际救援通道。</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民远征军十万大军两次通过滇缅公路前往缅甸与英国军事合作,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这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运输线,争取外援的最后生命线,远征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远征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中国远征军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中国人不可忘却的历史,是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惨痛!</p><p class="ql-block"> 腾冲行虽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但腾冲这极边地区的南国风光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11月27日,我和其他5个姐妹乘晚上的飞机前往云南德宏芒市。次日凌晨2点到达芒市,入住宾馆。</p><p class="ql-block"> 早餐过后,我们乘车前往瑞丽游览莫里瀑布。</p><p class="ql-block"> 莫里瀑布又称扎朵瀑布。位于潞西、陇川、瑞丽三县市结合的莫里峡谷。藏于山峦叠翠,万木峥嵘,双峰对峙的广弄山和广马山之间的热带雨林深处。</p><p class="ql-block"> 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进入峡谷前,导游让我们每人身上暴露处都涂抹了青草膏,说是为了防备蚊叮虫咬,以防染病。导游的细心让我有了小小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峡谷的青石路向上攀登。因为好奇,我兴致勃勃地东瞧瞧,西望望,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热带雨林植物。我的家乡已进入草木枯黄的冬季,可在南国的极边瑞丽却依然是树木葱郁,生机盎然。奇花异草随处可见,一眼的绿意目不暇接。抬眼望去,巨大的芭蕉叶遮天蔽日;直入云霄的棕榈树冠似在云层中撑开的雨伞,树干挺直细长。我没有见过这么高的树,很是惊奇!有的棕榈树很有趣,树冠顶在空中,下面的树干却被一种藤草缠绕着,伴生着,像傣家婷婷少女穿上了绿筒裙。这儿到处可以看见一种名贵的中草药——铁皮石斛,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草,不禁让人想到这南国的山里是草药的王国。</p><p class="ql-block"> 峡谷两侧山上密林层叠。峡谷清幽寂静,迂回曲折,溪水哗哗。走在路上一眼望不到峡谷的尽头。</p><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还未见瀑布,就先闻其声轰隆巨响。循声继续前行,抬头遥望,泉水从60米高的悬崖峭壁倾泻而下,似一匹巨幅白绸在空中飞舞。高峰悬崖间雪飞云涌,响声雷鸣。走近瀑布,碎玉飞花,水雾弥漫,完全是“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的景象。一道美丽的彩虹悬于雾帘之上,闪闪发亮。瀑布下面有温泉涌出,冒着热气,与雾气汇合,景观十分奇特。</p><p class="ql-block"> 峡谷两侧的山间有直入云霄的树种;有粗壮得几个人合包不过来的树种;有“树抱石,石抱树”的奇观;有倒垂几米的藤状植物……千奇百怪,目不暇接,只恨只有一双眼看不过来。</p><p class="ql-block"> 中午就在山脚阿妈家吃了一顿山里菜,虽谈不上美味,但有家的味道。午饭过后,我们乘车前往“一寨两国”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寨两国”位于瑞丽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叫银井;缅方一侧叫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方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中生蛋是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穿越国境而浑然不觉。</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寨前,大门是一座尖顶粉红的门楼,很有傣族风味。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高立起来的蓝色球形建筑,特别显眼,不知道那叫什么,也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跟着导游往右走,一路看下去,所有的景点都是围绕横跨两国设计的,有:一树两国、一桥两国、一井两国、一塔佑两国等。最有趣的是寨中边境树了一座秋千,叫一荡两国。我和陈美女都荡了秋千,空中出了趟国。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陈毅写的诗《赠缅甸友人》。我站在碑前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边境线边走边看,铁丝网是新的,据说是疫情期间,缅甸人越境跑到中国躲避疫情,为保护国人,不得已拉起了铁丝网。中国银井的国门也用铁丝封死了。</p><p class="ql-block"> 来到一座水井前,看着想笑,水井的一边写有“中国”二字,另一边写有“缅甸”二字。当初中缅两国人民共饮一井水,不过,现在水井完全在铁丝网内。</p><p class="ql-block"> 寨子的小路上镶有翡翠,真正的豪华通道。据说寨中的小桥是用玉石做的,因为封住了路,没法去走走玉桥过把土豪瘾。有趣的是小路的石板上刻有常用的中缅文字和缅文的中文音译。</p><p class="ql-block"> 寨中的中缅两国人民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传,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从“一寨两国”出来,到对面的傣家小寨走了走,没有看见印象中的傣家竹楼。时代在发展,傣家也与时俱进,现在都改住钢筋水泥楼房了。寨子里唯一留存了一座竹编楼,已经算是古老的了。参观寨子里的“傣相银器”店后乘车返回芒市。</p><p class="ql-block"> 晚餐品尝孔雀宴,餐桌上立了一只孔雀头,菜肴精致好看,也好吃。晚餐后乘车去参观大金塔,感受夜幕下大金塔的金碧辉煌。</p> <p> 勐焕大金塔座落于芒市城区的雷牙山顶上。整座塔造型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空心大厅中心柱东南西北塑有4座佛像,既有释迦摩尼,又有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既有药师佛,又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外平台建有16座造型别致的群塔,基座之上的主心柱最高点是大金顶。大金塔堪称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p><p> 勐焕大金塔属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是芒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傣族人民的佛教圣地。</p><p> 我们到达大金塔时天色已黑。沿着台阶往上走,远远地望见大金塔金光闪闪,在月色和灯光的双重辉映下,美妙庄严。</p><p> 走近大金塔,正门两旁各立有一座气宇轩昂的大象,像两位威武的战士守卫着大金塔。来到大金塔的平台上,只见平台宽阔整洁。我们与其他游客一样顺时方向绕塔走三圈。塔的四周都有造型别致的稍小一点的群塔。最有神韵的金鸡阿鸾流露出刚毅与勇气。最高的塔柱子直入云天,要想看到柱顶,需抬头仰望。站在平台环顾四周,芒市的星辉夜景似银河落天。与大金塔遥相辉映的银塔银光闪烁,仿佛月宫落入人间。</p><p> 姐妹们可能累了,不愿动。我独自一人脱鞋进入空心大厅。宽阔的大厅铺着鲜红的地毯,大厅内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我绕着大厅中心柱转一圈,面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慈眉善目的大佛鞠躬祭拜,祈求佛珠保佑平安。</p><p> 从大金塔出来已经很晚了,我们乘车返回宾馆休息。在车上听导游说电视连续剧《捉妖记:人妖殊途》是在梦幻大金塔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29日,我们赶早吃完早餐,乘车前往勐巴拉西珍奇园参观游玩。</p><p class="ql-block"> “勐巴拉西”为傣语译音,有神奇、美丽、富饶的意思。勐巴拉西珍奇园位于芒市城区,是一座古朴、自然、珍奇的高品位生态园林,被誉为“天堂的珍宝馆”。</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珍奇馆大门前,一座具有傣族风格的门牌矗立在眼前,穿过大门就进入园区。 </p><p class="ql-block"> 走过一段长廊,远远地就看到“周恩来总理纪念庭”,汉白玉的周总理雕像栩栩如生。碑文用汉、傣、景颇三种文字撰铭着1956年12月周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巴瑞在芒市组织两国人民联欢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往前走,进入美丽的凤尾竹林,青竹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展现一派傣乡风情。在这又看见金鸡阿鸾,那神采奕奕的样子好讨人喜欢。</p><p class="ql-block"> 再深入园区,里面真是千奇百怪,应有尽有。珍奇园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树化石。这儿真是奇珍异宝归集地,亚热带植物的基因宝库。</p><p class="ql-block"> 园内设有两个展馆和八个园区。有珍藏馆、世界濒危名木馆和竹园、三角梅园、榕树园、紫薇园、鸡蛋花园、桂花园、木沙椤园、盆景园。我们漫步在这些园区,尽情地浏览园中的奇花异草,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漏掉一个景点而留下遗憾。每个园区都各有各的特色,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尤其是榕树园,每棵榕树都是树形奇特,根部怪样,让人仍俊不禁。隆冬季节,三角梅园却似春天,五颜六色的三角梅绚丽夺目,置身其中像处在花海中。</p><p class="ql-block"> 八个园区珍稀树木齐聚,奇形怪状的树木比比皆是。放养的绿孔雀、蓝孔雀在园区内悠哉悠哉,自由嬉戏,见到游人也不躲避,展现一幅人鸟和谐的美好画面。</p><p class="ql-block"> 园内一亿年前的树化石,2.5亿年的树化玉世界罕见,在这却可以看到,不得不让人惊叹!这些宝物从何而来?</p><p class="ql-block"> 园林中处处摆设玉石,翡翠。其中有一块大玉石,两个人合抱不过来,导游用电筒照,确定是玉石,据说此玉石值两个亿,老板放出豪言谁搬得动,送给他。谁有这能耐呀?除非超人!陈美女抱着这块玉石照相,一脸幸福地说了一句:我要把它抱回家。</p><p class="ql-block"> 园中放了不少水石桌子和化石凳子,游玩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悠然自得地过把土豪瘾。</p><p class="ql-block"> 在勐巴拉西珍奇园看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奇石根雕,硅化木玉。真是大饱眼福,叹为观止!勐巴拉西珍奇园真不愧为中国园林奇葩,华夏景观一绝!</p><p class="ql-block"> 我们沉浸在珍奇馆的奇特中,忘记了时间。多亏导游提醒,我们才急匆匆从珍奇馆出来,乘车前往腾冲。听导游说要经过龙江大桥,并会在桥上停留片刻。</p> <p> 车在龙江大桥观景台停下,我们下车还没有抬头,就感觉一种气势环绕身边。抬头望去,忽然被大桥的宏伟气势所折服。大桥仿佛连接着天与地,亦像一位钢铁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此刻龙江大桥近在咫尺,矮小的我们、川流不息的车辆更衬出桥柱的高耸入云。我突然想起毛主席的诗句: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此诗句形容龙江大桥再合适不过了!</p><p> 大桥不仅巍峨雄壮,更是与高黎贡山的秀丽景色融为一体,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导游告诉我们,龙江大桥创造了横断山脉的一个奇迹:峡谷跨径世界第一,海拔高度亚洲第一。为双塔单跨钢箱悬索桥,是云南宝腾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及标志性建筑。其意义极其远大,创造了“历史文化之旅,自然景观之旅,国际通道之旅”。</p><p> 上车后我们继续赶路,前往腾冲。</p> <p class="ql-block"> 腾冲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是中国第二大热田。沸泉遍布各地,热海最有代表性。 听导游说电视连续剧《出发吧我们》和《我们十七岁》都是在热海景区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到达腾冲已是午餐时间。午饭过后,我们乘车前往热海风景区游览。</p><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来到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的另一端立着一块高大的门牌,上面有“一泓热海”四个大字。穿过门牌大门,一眼往远处望去,里面都是山,有别有洞天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就一条路,且路标明确,我们几个选择步行游览。走过一段砖石路,穿过一段壁画长廊,看见一块石碑上刻有“徐霞客游记”几个字,其背面是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往前走几步路,一座像翻开竖放的书本似的建筑立在眼前,到近处才看清是“热海地质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走,远远地看见山谷中蒸腾弥漫,如烟如雾,仿佛仙境一样。阵阵轰隆声远远地传入耳中。我们越走越近,慢慢靠近温泉区了,轰隆声夹杂着嘶嘶作响的喷发声。绕过青山,眼前的景象蔚为壮观:一领热气腾腾的瀑布从山上跌落下来。周围处处可以看见热泉呼呼喷涌,整个景区散发着浓烈的硫磺味。</p><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走,小河绕山蜿蜒,小路拾阶而上。沿途看见十几个温泉,如:珍珠泉、姐妹泉、鼓鸣泉、怀胎泉等等,每个泉都有介绍牌。最高点也就是大滚锅了。</p><p class="ql-block"> 这名字真形象,这个泉眼比较大。围绕泉眼修了一个大水池。泉水在水池里清澈见底,不断地冒水泡,发出“咕隆咕隆”的声音。水池的周围水汽弥漫,朦朦胧胧地看不清身旁的人长什么样。水池就像一口大锅,锅里的水烧开了,翻滚着,蒸腾着……</p><p class="ql-block"> 大滚锅旁边有两个蒸笼,是用来蒸鸡蛋的。“云南十八怪,鸡蛋串着卖”就来自此。我嫌麻烦,没有买鸡蛋串,看看就行。</p><p class="ql-block"> 旁边放了很多小木凳和泡脚桶,是供游客泡脚用的,泡脚的水就是从大滚锅里舀出来的。据说用温泉水泡脚、泡澡能治病,是否是真暂且不管,看看就行,我们也没时间享受。</p><p class="ql-block"> 腾冲热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实属罕见,此行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 从热海景区出来,我们乘车来到市区。晚饭过后前往“腾冲梦幻剧场”观看演出。</p> <p> 梦幻腾冲由5个篇章组成:火山热海、古道马帮、碧血千秋、和顺家园、丝路之光组成。真实的马、鹅都上台了,让观众身临其境。整场演出配合声、光、电,大创意、大制作,美轮美奂地展示了腾冲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魅力,是荡气回肠的边境史诗。</p> <p class="ql-block"> 30日,早餐过后,我们乘车前往翡翠工艺店体验翡翠文化。店里大大小小的翡翠制品琳琅满目,精致闪亮,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 在翡翠店观看了古老的赌石娱乐活动。所谓赌石,就是游客在一堆石头中挑选看中的石头,交给专门的工作人员现场切割。运气好的花不多的钱买了块翡翠,运气不好的就买了块真正的石头。这种赌石游戏十赌九输,我只观看,没有参与。</p><p class="ql-block"> 午饭过后,我们上车发现换了导游,是一位帅气的小伙。而后乘车前往银杏村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需乘坐电瓶车才能进入村子,当然也可以步行进村,那样太浪费时间了,我们选择坐电瓶车。</p><p class="ql-block"> 来到村口,看见一块牌匾立在村头,上面有“银杏村”三个字,还有游览路线图。我们沿着村道边走边看,一路金黄,一路风光。</p><p class="ql-block"> 银杏村仿佛就是一个童话世界。被银杏树包围的村子像一座金色的城堡,地面是银杏树叶铺就的黄色地毯,满地的银杏叶如同金色的毯子铺落村里的大小院落。</p><p class="ql-block"> 古老连片的银杏树使得村子完全是一派“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景象。小巷子、墙头上、瓦房上、水沟边,眼光所及之处,无不是一片金黄。村民们在这一片金黄中摆上小桌、小凳,喝茶聊天、吃饭,烟气十足。</p><p class="ql-block"> 我们姐妹几个漫步在金黄中,不知不觉来到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下,树兜挂有一块木牌,木牌上写有“银杏王”三个字。据说这棵银杏树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棵真正的银杏树爷爷。村里人告诉我们,村子里像这样古老的银杏树还有很多很多,几乎每家院里都有。</p><p class="ql-block"> 村道两旁可以看到很多古老的小木屋,木屋门框上晾晒着齐整整地悬挂于门框之上的金黄的玉米。玉米的金黄和银杏树叶的金黄相融相依,衬托得这儿的天空更加蓝得纯净。</p><p class="ql-block"> 整个银杏村美得就像一幅油画,难怪电视连续剧《武侠》选择在这里拍摄,导演的眼光都是很独到的。</p><p class="ql-block"> 从银杏村出来,我们乘车前往云峰山,入住宾馆。这是一座五星级宾馆,比较豪华,设施齐全高档。晚餐为自助餐,食物品种丰富,美味可口。</p><p class="ql-block"> 晚餐后,休息片刻,我们就穿上泳衣,在楼下的地热水池泡温泉。这可是真正的地热温泉。泡在温水中,我感觉全身都放松了,很是惬意!</p> <p> 12月1日,早餐过后,我们乘车前往黄龙玉店体验黄龙玉文化。据说黄龙玉是中国第二代国玉,只有20年的历史。店里黄龙玉制品样式精巧、璀璨夺目,非常漂亮。</p><p> 午饭过后,我们乘车前往享誉中外的和顺古镇参观游览。</p><p> 进入和顺古镇需走一段笔直的马路。快到镇前,一块洁白的石碑立在镇前,上面书有“腾冲”二字,旁边是古镇游览图。站在石碑前,远远就看见高大的牌楼立在镇口,上面刻有“和顺顺和”四个蓝色大字,背面是“仁里”二字,经查阅:仁里是仁者居住的地方。和顺顺和即为:平和顺意,风调雨顺。光看此牌楼就能感觉古镇的书香雅气。</p><p> 穿过牌楼大门,前方是一座拱桥。上拱桥又要经过一道牌楼,牌楼上书有“文治光昌”四个蓝色大字,下方左右两边书有“士和”“民顺”四个蓝色大字。拱桥的另一端也有牌楼,上方书有“鸢飞鱼跃”四个蓝色大字,下方书有和顺古镇小镇命名评语:有一种味道叫和顺,温润如玉,上善若水……</p><p> 古镇真是不一般,进村镇需要穿过三道牌楼,光看牌楼上的文字就已经是书香气十足了。</p><p> 走过拱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名的“和顺图书馆”,古香古色的,充满书香卷气。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一个小小的村镇,居然还有图书馆。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没有进入图书馆内参观,失去了一个深入感受古镇书香人文的机会,有点遗憾。</p><p> 我们左拐来到一个小巷口,一道古老的翘檐门楼出现在我的眼前,上方书有“和顺小巷”四个字。往里看,别有洞天。里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银杏树黄,鲜花烂漫。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p><p> 我迫不及待地跨过门楼,进入小巷中,沿着小巷里的河沿漫步。边走边贪婪地左瞧瞧,右看看。小河的两岸一幢接一幢古老的木制房屋,其门窗多为木雕,雕刻造型栩栩如生。</p><p> 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古朴典雅的祠堂、月台、亭阁、石栏、店铺比比皆是,疏疏落落围建在小河的岸边。镇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残荷映日,桂树闭羞,树水交错。小舟穿梭于弯曲的河道,游客静静地享受着林中的静谧。安静祥和的古镇让人流连忘返。真不愧为“绝胜小苏杭”!</p><p> 古镇的建筑风格是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有徽派的神韵,也有西方的元素。宅院墙基和台阶都是以火山石堆砌的,所以房屋非常坚固。</p><p> 据说古镇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兵马交融的边陲,古镇却能完好地保存当年的昌盛氛围,可见其底蕴的丰厚和实力的相当,此镇真的是“顺”呀!一顺就是六百多年了。</p><p> 和顺古镇可不是一般的村镇,这里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p><p> 和顺古镇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来此参观,不虚此行!</p><p> 从古镇出来,我们乘车返回芒市,入住宾馆。</p> <p class="ql-block"> 12月2日,是我们返昌的日子,上午早餐后没事,就去芒市街上逛了逛,领略了边陲小镇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午餐后乘车去德宏机场,乘机回家。</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芒市!再见了,腾冲!我已把你的厚重与美丽装进我的行囊,背回我的家乡——南昌。</p><p class="ql-block"> 归来调侃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一百又八零,</p><p class="ql-block"> 腾冲梦幻行。</p><p class="ql-block"> 去时忐忑心,</p><p class="ql-block"> 归来喜盈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