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刻骨乡愁

芳草

<p>  我 出生成长在上世纪40年代初,甚至有些网友出生的年代还要更早或更迟,尽管那些年代物质十分匮乏,但那些年代确实也充满了很多美好。那时没有电视机、没有游戏机,更没有智能手机,但那时同样也有很多天真、单纯、质朴的快乐。</p> <p>  那时陪伴乡村孩子成长的,除了父母之外,就是一群可爱调皮的小伙伴,还有鸡鸭牛羊和可爱的小猫小狗,每天都在父母的提醒或者公鸡的叫声里起床,身处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中,尽管生活清苦,但如同跳六格、用作用过作业本贴制孔明灯、执石仔、光着屁股到河里摸鱼捉虾拾柴火烧烤来吃、夏天到河里游泳等欢乐也时常伴随在身边。</p><p> 我幼小就生长在农村,尽管童年过得十分清苦,但却对乡村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乡村的天真的童年和浓浓的、刻骨的乡愁。有很多网友听了都非常好奇,也有不少网友看了为之感慨:“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p> <p>  那个年代乡村质朴自然,真实而又美好,从出生满月井始,我就是在摇篮里或母亲的背上躺着睡,长大了点,往往也在田间地头的草丛中玩耍休息的学行车;再长大到一岁父母就会带上你到田边地头的树旁石头上,这就是儿童游乐场。再长到三岁后,父母出工就不带着去,而是留在或锁在家里,就和狗狗小猫在屋檐下的大石块上渡过半天,困了就陪着小狗猫仔睡上一觉,往往也就挨着门槛睡得照常很香。朴素生活和天真美好的童年,总会勾起人们对乡村的无尽回忆,这些场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难以忘怀。</p> <p>  到长大到四五岁,山里的清晨格外清新,谁家的毛小孩不是一大早就起来去割草,或去放牛,稚嫩的小脚丫上不小心扎了一颗刺、划破了皮,自已坐在石阶上小心翼翼地拔着脚上的刺,身边的小黄狗也努力地探起脑袋,看着她的小脚丫。爸爸妈妈去田里务农了,家里只剩下姐弟俩,俩人一起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弟弟缠着姐姐讲故事,讲着讲着姐弟俩就一起睡着了。往往姐姐烧火做饭,弟弟在一旁添加柴火,往往饭粥烧开了,要一条腿踏在灶台上才可把锅盖打开,一会还会拿来碗勺盛半碗兄妹俩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特别到了冬天因衣服少,村里三五个小孩便到外拾来柴火,生起火堆,再到家里拿来红薯放在火堆里,也烤火取暖,边吃烤红薯,津津乐道。</p> <p>  那时候,家的男人出去打工,留下孤单的小媳妇独自在家,在那个年代,书信成了小夫妻和热恋中的男女青年唯一的表达工具,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年轻的妻子都期盼着远方的来信,往往一年到头,甚至好几年,夫妻们才能好好地团聚。</p><p> 穿着衣衫褴褛的男女小孩童,上学一回到家,父母爷爷奶奶们早已吩咐要去干什么。独自牵着大牛,她一边放牛一边割草,累了就直接躺在了石头上,手里还拿着一把小锄头,大水牛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她,自在地摇着尾巴。或有时拿着长竹杆赶着一群三五七个的鸭群到村边河里去放牧。女孩一般都是邀上二个伴拿着镰刀扛上竹枪上山割草打柴,天快黑了,才挑着二三十斤柴火沿着铺满乱石小路回家。</p> <p>  爸爸妈妈们忙着农活的时候,就轮到哥哥姐姐们来照顾弟弟妹妹,姐姐的小手端起一碗热乎的饭,院子里的石阶上,姐弟俩并排坐在一起,姐姐一边吹着凉一边把饭喂到弟弟嘴边,石阶下,几只小鸡也在欢快地觅食。</p><p>午后的阳光下,几个小伙伴一起围着打谷房上或屋檐下石板上,大家一边学习一边说笑、打闹,很快一个下午就在就在愉快的打闹中溜走,转眼就来到了傍晚,于是各自回家各找各妈,一起乖乖地回家吃晚饭啦。</p><p><br></p> <p>  啊那个时候,乡村的时光过得很快也很慢,快到一个午觉睁开眼就到了傍晚,慢到放了一下午牛羊天还没黑。时光就这么静静地流淌,小伙伴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上小学时是由哥哥姐姐点上火把清晨五点半就起床,到厨房喝二口盛粥,往往也没有吃,书本夹在腋下,一手拿着火笼,不论寒冬腊月依然光着脚,上学,晚上在暗淡煤油灯下,读课文“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父母崔促下才去睡觉。转眼间大家突然就一起长大,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初中,还是每周从家里挑着柴米红薯(国家每月补助12斤排价大米)到学校去读书;到了高中才领到国家的商品粮(红米簿),有的小伙伴开始了漫漫求学路,更多的小伙伴到了城里去打工、成家、娶妻生子。</p><p> 家乡也开始慢慢地隐没到了回忆之中,只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才会引得心头猛然一颤:“原来我已经长这么大了!”,“我的童呢?”,“童年再也回不去了!”、“我的乡村呢?”、“乡村?恐怕一样再也回不去了!”</p><p><br></p> <p> 我一直生活在农村,甚至工作也在农村。对农村生活的变化和热爱真是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内心深处一直依恋着曾经的乡村童年和那份浓浓的乡情,乡村的记忆仿佛刻在了自已骨子里,渗入了灵魂深处,处处都吃充满了美好的人性和真挚的爱。</p><p> 自己现在已经是耄耋之年了,在这努力追溯过往的那段艰辛而又有趣童年趣事,自然是希望传播人性与爱的生活价值,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p><p> 借此,让浓郁的乡村气息跃然纸上,使生活在盛世时代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在蜜罐里的当代年青人,了解领略到了我们这辈子人的幸福的童年。或者对他们的成长、立志、对待前途和事业、特别是如何培养呵护自已的小孩,会找到方向和方式。可惜了啊,我辈童年已经离我远去,乡村也不是童年时的乡村了,只有在夢里才能回到那个时代,让岁月静好,一切随缘吧!</p><p> 2020年12月11日</p><p>(图片转载此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