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宝,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国博中这件小虎节

博物馆学文化

在国博众多青铜器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在我十几次的参观中均被遗漏,今天只因多看了它一眼,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br>我们先看一下展品的外观:卧虎状,虎目圆睁,作圆穿状,虎首、身、尾刻有纹路。虎腹一侧有铭文。<br>再来看展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绝对是国博无数展品是最简单的一种,只有四行,每一行的字数也极节约。第一行展品名:“王命传”青铜虎节,7个字;第二行展品年代:战国·楚,3个字;第三行出土地:传安徽寿县出土,7个字;第四行功用:此节是出入关驿的一种凭证,12个字。<br>展品不大,展签上的文字加起来也只有29个。想不被人遗漏都难,但我深知,能进国博的都是国宝,背后一定有故事。这也激起了我对它一探究竟的欲望。<br>在国博的官网上,对它的介绍多了一点,名字叫“王命=传”铜虎节。展品的规格是长12.4厘米,高7厘米,厚0.5厘米。说是战国楚王发布的印章符号,用于交通凭证。并注释说:节是调动军队、出入关驿及征收赋税的凭证,同时双方各持一节,合符验证无误才能生效。此节整体成虎形,正面背上刻“王命=传赁”5个字。大意是:王命令各驿站,凡有人持此节过站,可借与车马及饮食。寿县曾是楚国的首都,因此在这里出土楚王亲自发展的符节是不奇怪的。<br>看了这个注释,我没有觉得不奇怪,反倒有点更奇怪。<br>奇怪的焦点是这件青铜器上铭文,究竟是4个字还是5个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4期,刊发了一篇闫志的署名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王命传遽”虎节考》。标题明确显示,铭文是4个字“王命传遽”。文中也专门分析了为什么是4个字而不是5个字。5字说是源于国内其他馆藏的“王命,命传赁”龙节和虎节,那些节的铭文中“命”下均有重文符号,而国博这件没有。且最后一个字不是“赁”,而是“遽”,四字铭字可读作“王命,传遽”。<br>既然是国家博物馆自己出的刊物,应该就是认可这种说法的。<br>文中还说明,“传”字和“传遽”一词带有燕、齐文字特点,但从形制和铭文语言环境看此节当属楚器,应是战国晚期楚灭鲁后,与齐、燕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br>“遽”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遽,jù,从辵( chuò)从豦。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从《春秋》《左传》等书的一些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通信之方式有三种:一是驾车传递的“传”;二是由人步行传递的“邮”;三是由人骑马传递的“驿”。这三种方式统称为“传遽”,后因车递费用太大,步递速度太慢,渐渐不再使用,只剩下了马递。出于保密的考虑,信使通常换马不换人。马毕竟不是机器,时间长了就会劳顿不堪,信使就需要在沿途的驿站换马,自己也可以吃点东西,喝点水,补充一些干粮和饮水。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情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br>再回头看这个虎节的铭文,它的意思就是说持此虎节者,是受王命传达官方信息的信使,各驿站必须为他提供可更换的快马和饮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