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同型病毒又分为若干亚型,如甲1、甲2、甲3型等。流感病毒容易变异,每次流感流行常由不同种型的流感病毒引起。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室内注意通风。公共场所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 3%过氧乙酸喷洒,也可用食醋熏蒸。病人的用物可曝晒2小时或煮沸消毒。流感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尤其适用于老年、婴幼儿和体弱多病者及医务人员等职业人群。</p><p><br></p><p><br></p> <p> 幼儿园流感预防知识:流感的传播</p><p><br></p><p> 流感怎样传播?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流感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叉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p><p><br></p><p>(一)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日内均可有病毒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p><p><br></p><p>(二)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p><p><br></p><p>(三)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p><p><br></p><p><br></p> <p> 典型流感临床表现为:</p><p><br></p><p>1、起病急,畏寒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鼻咽部可见充血,肺部可闻干罗音。</p><p><br></p><p>2、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p><p><br></p><p>3、年老体弱者易发生肺炎型流感,剧烈咳嗽、吐粘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衰竭。</p><p><br></p><p>4、有些患者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p><p><br></p><p>5、流感亦可引起心肌炎、脑炎。</p><p><br></p><p>6、极少数表现为中毒型,出现高热、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p><p><br></p><p><br></p> <p> 幼儿园流感预防知识:预防流感小知识</p><p><br></p><p>1、管理传染源:病人应就地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不住院者外出应戴口罩。</p><p><br></p><p>2、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传播机会。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酸熏蒸。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p><p><br></p><p>3、主动免疫:家长可带幼儿至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下接种流感疫苗。</p><p><br></p><p>4、加强锻炼,增加免疫力。</p><p><br></p><p>5、家里空气要通风。</p><p><br></p><p>6、个人防护:外出或接触病人时需带口罩,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