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12.10南校区历史组于务本楼历史活动室举行了“第二届历史学科研讨会”,全体历史教师准时参加,尤其是王淑明校长、贾云涛校长和教研室韩乐福主任的参与,让我们历史组的研讨会既有温度又有高度。本次学科研讨会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p><p>1.基于新高考综合改革谈如何更好开展高中学科教学——教科室主任:徐建伟<br></p><p>2.第二届历史学科课堂大赛点评与反思——王梦杰<br></p><p>3.第一届历史学科说题比赛总结与反思——田德梁<br></p><p>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山师大孟伟老师讲座——李晋川<br></p><p>5.新课程标准学习与“唯真课堂”打造方案讨论——袁满<br></p><p>6.校长总结发言——王淑明<br></p><p>7.包组校长总结发言——贾云涛<br></p> <p>一、有高度接地气——记徐建伟主任讲座</p><p>为正确把握高考方向,合理调整教学方向,拓宽教师视野,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徐建伟主任分享了“基于新高考综合改革谈如何更好开展高中学科教学”的讲座,本次讲座徐主任立足于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通过具体详实的课例,介绍了8个“日常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和12条“高中教学建议”,向老师们展示了高屋建瓴的理论导向和实地落实的指导建议。</p><p>(一)日常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p><p>1. 拓宽学生的时政视野。学生的视野如何拓展,关键是教师的视野拓展,老师要利用好手中的“学习强国”APP,阅读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渗透于教学当中,拓宽学生的时政视野。</p><p>2. 加强学生的学科知识储备。培养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如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关键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让课堂有落地有落实有实效。</p><p>3. 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有学生丰富了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面对生活情境问题时有思路有抓手,日常教学也应关注这一点。</p><p>4. 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精准记忆和全面记忆。课堂上重点问题就要让学生准确理解、精准记忆,同时还要纠正学生“必考”“必不考”的错误观念,做好全面应考准备。</p><p>5. 重视学科模块教学和单元教学。面对新高考命题的综合性,教学应重视课本体系、单元体系的构建,让学生把握学科知识的综合性。</p><p>6. 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徐主任从高考命题阅卷亲历者的角度,提醒老师们“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重点线上下的学生成金学科不理想的第一杀手。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教师不厌其烦的去解构试题设问和材料。</p><p>7. 修正学生的不良答题习惯</p><p>8. 规范学生的答题语言。</p><p>(二)对高中教学的建议:教师要做好足够的迎接困难的准备;关注学生演绎式问题的训练;提升学生审设问和材料能力;规范学生的答题布局;关注教学中的漏洞;时刻保持严谨治学的态度,立足新课标,深挖新教材;处理好教学与高考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p><p>徐主任的讲座角度新颖,实例丰富,能够在立足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让老师们能够快速理解,同时又回味无穷,为下一步课堂教学调整和高考备考提供了切实的抓手,对于指导历史教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p> <p>二、韵味、温度、风格——王梦杰老师“第二届历史学科课堂大赛的点评与反思”</p><p> 会议第二项是王梦杰老师对刚刚结束的课堂大赛的点评总结,整个发言就如王老师的发言题目一样充满了韵味、温度和风格。首先对决赛五位老师的课例做了精彩到位的点评,尤其点出了五位老师的不同风格、特点和优势。重点就课堂大赛后对教学的启示和反思进行了分享:她指出日常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要注意知识的前引后连;课堂探究要重视实效性,探究不应重在形式和数量,而是应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过程,收获探究中的思维碰撞、收获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更深刻探讨到了教学中“概念教学”“时政教学”的合理方式。整个发言引发了老师们的共鸣和深思。</p><p>三、咬定青山 立根破岩——田德梁老师“第二届历史说题比赛总结反思”</p><p> 会议第三项是田老师对于说题大赛的总结反思,他提到,本次比赛形式成熟、贴近实际,选手们各有千秋、风格鲜明,展现了南校区历史组老师们的优秀素养。田老师还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一是把基本概念给学生讲透,而且要树立学生“理解大于记忆,读书大于背书”的观念。二是针对说题比赛中“拓展训练”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旧题改造,让老师们更能注重自身的素养拓展。</p><p> 李晋川老师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山师大孟伟老师讲座和袁满老师分享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由于时间原因未展开讨论,相关学习成果已发布到学校内网,供老师们学习。</p> <p> 最后王淑明校长和贾云涛校长对本次那次研讨会作出了总结。王校长对历史组的发展寄予厚望,这也是促使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王校长指出当前及未来学校的发展,要以“精品课堂”为立足点,形成科学的课程管理体系,在开展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多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注重学生的素养培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双基知识的落实。教师要关注历史教学的改进,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的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方针,提高课堂实效性、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助理贾云涛对老师们就如何落实研讨会成果、落实王校长“课程管理”改革精神作出了具体指导。</p><p> 本次研讨会在王淑明校长、贾云涛校长、韩乐福主任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圆满结束。本次研讨会聚焦新高考改革、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调整、教师素养发展等方面,老师们真诚分享、学习、探究、反思、落实,真正体现了研讨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教研是探讨教学方向,帮助教师发展,助力教师教学的重要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研讨成为教学的指导,把成果落实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它的价值。</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