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这寒冷的冬天,却阻挡不了热爱学习的九江小学老师们的脚步。2020年12月11月,九江小学全体数学老师共聚一堂,品尝这次盛宴。</p> <p> 今天的活动是由双峰小学副校长涂俊珂校长主持</p> <p> 双峰小学副校长张建广校长致欢迎词,分别介绍双峰小学悠久的历史、今天活动特邀嘉宾、学术标杆人物以及活动流程。相信今天一定是愉快的一天。</p> <p> 活动伊始,九江教科所教研员朱菊老师致开幕词。朱菊老师提到:教师是永远的学习者,21世纪的教师,必须是学习的专家。请大家珍惜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我们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p> <p> 上午场,我们有幸聆听了陈洪杰编辑带来的文武合一的专题讲座。</p> <p> 陈编辑首先带来的是《基本策略和注意事项---谈小学数学教研文章的写作与投稿》。事无巨细,倾囊相授,教我们如何写作与投稿。比如:怎样投稿,更有可能成功?首先,文要对刊,不要天女散花;其次,栏目可用,不能似是而非;接着,了解流程,才能合理安排;再次,注意细节,避免无端失分;最后,关注动态,提高用稿几率。</p> <p> 怎样的文章,编辑喜欢看?首先,宜小处入手,忌论题过大;其次,宜辨析源流,忌形式主义;接着,宜案例鲜活,忌理论冗长;再次,宜说理贴切,忌泛泛而谈;最后,宜简畅实,忌繁复八股。</p> <p> 重建教学细节,追寻教育真谛。平时在教学中要留下素材,形成习惯,锤炼思考,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p> <p> 做一个有课程的老师,以课程超越课堂,把课程还给老师,把学习还给学生,把知识还给生活。</p> <p> 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后半部分---“之乎折也”。一张4×4的纸,蕴含着教育的艺术和无限的乐趣。老师们一个个从“一头雾水”到“恍然大悟”。其实后半部分的讲座是《数学可以如此“游戏”---做数学,玩数学体验》,让在场的每位老师都参与“折纸”活动,更是让我们脑洞大开,大家不断地尝试、观察、实验、调整。在折中学,折中思,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如果我们也用这样的方式:将学与游戏相结合,突出“学中玩”,“玩中学”,孩子们是否记忆更加深刻呢?</p> <p> 感谢双峰小学的热情招待,茶余饭饱后,大家都不忘记在研究怎么折纸,真正体会“之乎折也”。</p> <p> 下午,有幸聆听李丽娟老师的研讨课《分段计费》,由这节课引发我们思考,引起我们大家研讨。</p> <p> 李老师是通过“早上出门打的士车”情景再现的方式,带动孩子一起来研讨计费标准。本节课是围绕“分什么”“怎么分”“如何收费”“为什么”这四点在进行展示的。知识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晰,值得我们学习。</p> <p> 紧接着是观摩中心组成员数学沙龙《聚焦运算教学背景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评课。</p><p>图:</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台上的几位中除了宋显庆是省教研员(中间),都是九江市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朱菊(左一)是九江教科所教研员,周海燕(左二)是实华小学教务主任,彭莹(左三)是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代表,涂俊珂(右三)是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雨(右二)是九江小数人老师代表,上课教师李丽娟(右一)是长虹小学教务处主任。</span></p> <p> 九江小学科研处主任彭莹主任说到:“这节课首先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理解计费收费究竟是什么意思?再让孩子认真读题目,帮助孩子理解题意,如果阅读理解都没过关,那么后面就无从下手。李老师在这方面下足功夫,值得我们学习。其次李老师充分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画图、线段、列表等记录信息,都是出自孩子之手,而不是老师代笔。这点需要耐心等待,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最后这节课渗透函数思想,突现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凸显它应有的价值。”九江小学办公室主任陈雨主任说到:“李老师是一位在非常敬业的老老师,一直扎身教学一线,一直在研究如何上好课做出了一些成果,同时表达了对李老师敬意。接着谈谈感受,李老师思路清晰,围绕“分什么”“怎么分”“如何收费”“为什么”这四点在进行展示的”。知识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晰,值得我们学习。”</p><p> 其他专家也对这节课进行了剖析。如有的说: 这节课首先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理解计费收费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从起步开始,0---1km,1.1km分别是怎么收费的?经过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时地追问:“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还可以怎样记录信息?”“是这样子的吗?”等等,引起孩子们出现了线段图,折线统计图,渗透函数思想,凸显数形结合思想。有的说,这节课培养孩子应用意识,要培养孩子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方式表达生活。帮助孩子理解题意,除了在重要信息中筛选自己有用信息,如何筛选?这不仅仅与语文知识有关,还跟他的生活经验有关。学生遇到的梗是不是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是否可以提前让孩子经历一些生活经验。</p><p> 总之,李老师这节课得到台上老师及专家的肯定,让我们参与培训的老师明白了:一堂真正成功的课其实就是一堂平实的课,切记夸张,而李老师的课做到了真实地思考,真实地问,真实地算,真实地演示。我们受益良多,深受启发。</p><p><br></p> <p> 瞧!这是一群小学数学教学教研的领头人。九江小数人会在他们的引领带动下队伍越来越强大,脚步越来越坚实,我相信大家今天一定是满载而归。</p> <p> 通过这节课,不光是台上老师的研讨,同时引发台下我们思考,引起我们研讨。看,我们九江小学数学群里聊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p> <p> 看看我们九小老师的表情,多么认真!相信大家回头一定会内化今天所学知识,实践到自己的教育中来 ,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p> <p> 下面登场的是我们大家期待已久的宋显庆老师。</p> <p> 宋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首先讲的关于计算主体知识教材编排结构顺序,其次讲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要“法”“理”并重,接着对竖式的教学关键要从运算意义,本质上加以理解。最后强调计算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同时要体现学生主体性,自主探究算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迁移类推思想渗透。</p> <p>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对于如何教,如何写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爱上教数学,让孩子幸福地学数学。</p> <p> 通过此次培训,教学方向得到指明,教学策略得到落实,教学理念得到提升,相信我们九江小数人在朱菊老师的带领下越走越远,越走越稳,越走越辉煌!</p> <p>文字编辑:余双荣</p><p>图片:吴芳老师和九江小学参训老师们</p><p>审核:彭莹 戢玉苹 胡恺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