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皖南行

蔡幼生

<p>“皖”是安徽省的简称,省名“安徽”取自于当时安庆和徽州两府首字。皖南是𡽪州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流派——的发祥地,也是我国红叶观赏胜地之一。</p><p>11月20-22日,笔者与四位摄友一起跟团行摄于皖南的宁国、西递、塔川、宏村和阳产。阴雨伴随了三天行程,给摄影带来不小影响。</p><p><br></p><p>【手机摄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宁国西津河畔红杉林</b></p><p>旅游大巴于早上6时半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中午到达宁国,在农家乐饭店吃罢午餐直奔皖南川藏线东入口。</p> <p>西津河畔的皖南川藏线东入口景色</p><p>大巴到了皖南川藏线东入口,我们必须在这里换乘两辆面包车,然后沿着西津河逆流而上,盘山绕行于原始森林、断层崖壁间。</p><p><br></p> <p>下午两点多钟到了目的地,先从公路居高临下地拍摄红杉林。</p> <p>接着冒着滑坡坠落的危险下到河边,为了近距离拍摄红杉林。</p> <p>回到公路上再拾级上到至高点,在观景平台俯瞰藏于深山的两千多亩水中红杉林,蔚为壮观,只可惜天公不作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西递</b></p><p>西递是一个由胡氏家庭几十代子孙繁衍延绵而形成的古村落,建于北宋,兴于明朝,盛于清初,距今近千年。从1565-1826年间,胡氏家族出了130多名宦吏,数位商人、文人。他们发财致富,衣锦还乡后,购置土地,大兴土木,留下的古建筑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一大流派——𡽪派建筑。</p> <p>景区入口外一景</p> <p>进入古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池塘。</p> <p>池塘外侧是青山。</p> <p>池塘边另一侧有一排建筑,门前的小径直通村子入口。</p> <p>池边中央立着胡文光刺史牌楼,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朝廷为表彰胡文光为官23年的政绩,恩赐其在自己的家乡建立功德型牌坊。(明朝刺史相当于现今的省部级,系监察官职。)</p> <p>牌坊高12.3米,宽9.75米,三间四柱五楼,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黟”念yi第一声),牌楼立面刻满了花卉和动物,它是中国石筑牌坊的瑰宝。</p> <p>步入村落</p> <p>青石板铺就的99条窄巷蜿蜒曲折,游客行走其间犹如置身于迷宫。</p> <p>沧桑古朴的老宅,层层叠叠的马头墙。</p> <p>高墙深宅</p><p>民居四周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釆光主要靠天井。</p> <p>高墙内的天井和花格门窗</p> <p>在另一家的天井内有一块“耕读人家”石碑。</p> <p>面朝天井的客堂——书香门第。</p> <p>门罩</p><p>主要功能是防雨水顺墙而下流到门上,其次才是装饰功能。门洞采用石条边框。规模大的门罩称为门楼,它是徽派建筑的Logo 。</p> <p>该门洞上方镶嵌着一块烧制的青砖,上面凹刻着篆体“化得一步想”。看了下图,你就能领会房主或造屋者的用心。</p> <p>门前的黑色台级由直角削成圆角,图左边的房屋立柱由90度直角削为半直角,都是为了方便过路人通行。</p> <p>敬爱堂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族人间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p><p>牌坊、民居和祠堂都彰显徽派建筑特色,它们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结构为主,砖墙维护,砖雕、木雕、石雕丰富多彩。</p> <p>敬爱堂内的木雕。</p> <p>后厅正中挂有祖宗遗像,上方的匾额上写着“百代蒸赏”四个大字,表示世世代代都要来祠堂祭祀祖宗。</p> <p>追慕堂大门</p> <p>堂内天井里陈列着古石雕原物。</p> <p>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穿村而过。</p> <p>西递有明清民居224幢,其中124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塔川</b></p><p>塔川隶属于宏村,是美丽富饶的山间村落,塔川秋色尤为诱人。我们没有进村,只是在公路旁拍摄塔川的美景,值得欣喜的是,此时太阳破云而出,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离开塔川时又下起了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宏村</b></p><p>宏村地处黄山市黟县,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画里乡村”美名。</p> <p>宏村风景区入口</p> <p>柿子树</p> <p>南湖</p><p>宏村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它的的选址、布局、美景都与水有着直接关系。因人口繁衍,村中心月沼的蓄水巳不夠用了,遂于1607年建起了南湖。</p> <p>仿照杭州西湖,南湖上垒起了带有单孔拱桥的中堤,因而获得“黄山脚下小西湖”的美称。</p> <p>远峰近宅,倒影浮光。徽派民居在平静如镜的湖水反射下更显出其皖南小村的娟秀,宛若人间仙境。</p> <p>南湖边的枯树</p> <p>一座豪宅佯装嵌入高墙的牌坊作为门楼,标新立异,独具匠心。</p> <p>四合院式的建筑内陈列着各种牌匾。</p> <p>一大户人家的客堂</p> <p>精雕细刻的木窗,样式罕见。</p> <p>月沼全景</p><p>宏村有近千年的历史,始建时开凿了半圆形池塘,引入山泉水,供村民饮用。池塘边的中心位置上建有祠堂,村内民居和巷道都以祠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p><p>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早上8时前月沼里的水为饮用水,过了8时村民才能在此冼涤。奇妙的是,月沼的水位总是保持在一定的高度。</p> <p>水圳(zun第四声)</p><p>1403-1423年,用石块砌成水渠,引水入村,通入家家户户,总长度为1200多米。</p><p>宏村的村内外人工水系规划设计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p> <p>宏村景区外的秋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阳产</b></p><p>阳产位于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p> <p>村口</p> <p>色彩斑斓的山坡</p> <p>阳产山村地势高,交通不便,山民数百年来就地取材,用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和木材建屋,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山村土楼群。</p> <p>驴友漫步在山寨里,观景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