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百家

多彩人生

<p class="ql-block">  目 录</p><p class="ql-block">1、梅兰芳</p><p class="ql-block">2、尚小云</p><p class="ql-block">3、程砚秋</p><p class="ql-block">4、荀慧生</p><p class="ql-block">5、伶界大王谭鑫培</p><p class="ql-block">6、谭富英</p><p class="ql-block">7、谭元寿</p><p class="ql-block">8、马连良</p><p class="ql-block">9、奚啸伯</p><p class="ql-block">10、楊宝森</p><p class="ql-block">11、四小名旦张君秋</p><p class="ql-block">12、李少春</p><p class="ql-block">13、裘盛戎</p><p class="ql-block">14、方荣翔</p><p class="ql-block">15、“冬皇”孟小冬</p> <p>戏说百家</p><p>1、梅兰芳</p><p> 文/多彩人生</p><p> 梅兰芳 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之首。他创建的梅派艺术,影响中国一百多年。至今梅派艺术作为京剧之魂广为流传。</p><p> 梅兰芳生于1894年,卒于1961年。代表剧目有《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贵妃醉酒》、《打漁杀家》、《宇宙锋》、《霸王别姬》等。</p><p> 梅兰芳解放前唱响中国、美国、日本等,抗战期间曾留须罢演抗日。1949年获美国波莫拉学院和南加州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和李少春等创建中国京剧院,梅兰芳任院长,李少春任一团团长。他的艺术成就是中国京剧的一座伟大丰碑。</p><p> 当今梅派艺术复盖了中国京剧。他的儿子梅葆玖、杜近芳、李炳淑等属梅二代领军人物,如今梅派领军人物李胜素、胡文阁、董圆圆、史依弘、张慧芳、丁晓君、窦晓璇等属梅三代传人。</p><p> 梅派艺术方兴未艾,堪称京剧的脊梁。</p><p><br></p><p>戏说百家</p><p>2、尚小云</p><p>文/多彩人生</p><p> 尚小云 尚派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生于1900年,卒于1976年。</p><p> 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尚派演巾帼英雄居多,诸如《三娘教子》、《乾坤福寿镜》、《昭君出塞》、《楚汉争》、《战蒲关》、《卓文君》、《绿衣女侠》等,最见功力。</p><p> 尚派阳刚见长,表演大开大阖,大起大落,棱角分明,唱腔高亢刚健,气力充沛,一气呵成,刚柔相济,刚中带</p><p>媚,刚则至刚,柔则至柔。</p><p> 尚小云经典剧目《失子惊疯》、《昭君出塞》,1962年录制彩色艺术片搬上银幕。</p><p> 其子尚长荣,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花脸演员,曾仼两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现为荣誉主席,二度梅花奖得主,获两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大师级人物。</p><p> 尚派第三代传人,天津京剧院王艳堪为领军角色。</p><p><br></p><p>戏说百家</p><p>3、程砚秋</p><p>文/多彩人生</p><p> 程砚秋 程派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生于1904年,卒于1958年。</p><p> 程派唱腔,悦耳动听,如行云流水,娓娓婉转,跌宕起伏,激扬顿挫,令人陶醉,创下了历来全国票房神话。</p><p> 程砚秋集创作、演出、导演三者为一身,编创出了许多脍炙人口剧目,诸如《文姬归汉》、《荒山泪》、《春闺梦》、《亡蜀鉴》、《窦娥冤》、《碧玉簪》、《梅妃》、《锁麟囊》、《梁祝》等。</p><p> 1956年由北影拍摄了电影艺术片《荒山泪》搬上银幕。解放后,程砚秋出席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由周总理介绍入党。</p><p> 程派第二代传人陈丽芳、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李蔷华为有成就。</p><p> 第三代程派领军者张火丁、迟小秋、李海燕、李佩红、吕洋。</p><p> 张火丁被誉为程派张韵,创下当今票房神话。她的《梁祝》、《白蛇传》、《江姐》、《锁麟囊》堪称经典之最。</p><p><br></p><p>戏说百家</p><p>4、荀慧生</p><p>文/多彩人生</p><p> 荀慧生 荀派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有“无旦不荀”的美誉。艺名白牡丹,一生演戏三百多出。生于1900年,卒于1968年。</p><p> 荀慧生 出身贫寒,卖身沦为家奴,吃尽苦头,苦练功夫,唱念做打,无一不精。</p><p> 他塑造许多少女、少妇艺术形象,娇雅妩媚,清秀俊美,乖巧活泼,窈窕玲珑,风格各异,令人耳目一新,誉满春申,名震沪上。</p><p> 早期代表剧目:《赵玉娘》、《劈山救母》、《九曲桥》、《杨乃武与小白菜》风靡上海。</p><p> 代表作《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钗头凤》、《十三妹》、《玉堂春》、《金玉奴》、《卓文君》等。</p><p> 建国后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等职,遵照周总理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改革作了大量工作。收徒不计其数,知名者有李薇华、童芷苓(智取威山杨子荣扮演者童祥苓的姐姐)、李玉茹、赵燕侠(沙家浜第一位阿庆嫂,唯一一位被周总理称赵派创始人的女性)、宋长荣(当代活红娘)等。</p><p> 荀派二代掌门人刘长瑜(红灯记饰铁梅)家喻户晓,她与孙毓敏执掌荀派大旗,当今全国戏曲指导委委员四位大师,荀派占两位,他们是刘长瑜(荀派)、叶少兰(叶派 少将军衔)、李维康(无派)、孙毓敏(荀派)。</p><p> 荀派第三代管波、耿巧云、唐禾香、常秋月等皆为姣姣者。</p><p> 荀派俏花旦,桃李满天下。荀先生的《红娘》火爆了一百多年,至今长盛不衰,誉冠梨园,据说荀先生当年的《红娘》场场爆满,喝彩不断,散场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等待荀先生卸完妆后,排队与荀先生握一个手,方肯离去。这就是观众与演员的魚水之情,大师的经典艺术魅力。</p><p><br></p><p>戏说百家</p><p>5、伶界大王谭鑫培</p><p> 文/多彩人生</p><p> 谭鑫培 生于1847年,卒于1917年, 谭派创立者,被尊为京剧界鼻祖,又称伶界大王。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p><p> 谭先生籍贯湖北武汉江夏,幼随父亲谭志道进京,1905年拍摄了我国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p><p> 谭先生年轻时演武生、文武老生,如《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八大拿》等武戏,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先生是唯一武生演员。</p><p> 以老生享名剧坛是光绪十年以后,演出剧目有《定军山》、《珠帘寨》、《竹帘寨》、《教子》、《马鞍》、《魚肠剑》、《乌龙院》、《捉放曹》、《朱砂痣》等。</p><p> 谭先生师从程长庚等,博釆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一一谭派创始人。</p><p> 光绪十六年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清制供奉赏四品。</p><p> 谭鑫培 《同光十三绝的人物》,65岁提携19岁的梅兰芳,同演《桑园寄子》、《汾河湾》、《四郎探母》等,没有谭鑫培,就没有梅兰芳,传为佳话。</p><p> 为纪念京剧界鼻祖谭鑫培,在武汉江夏区建造了一个谭鑫培公园,公园内耸立谭鑫培铜像,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词:一代宗师。</p><p> 谭派至今传承七代,他们是谭志道、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七代传人,是京剧界唯一一家一派香火相传的例子。</p><p> 谭派创业定军山,谭派长盛定军山。</p><p><br></p><p>戏说百家</p><p>6、谭富英</p><p>编文/多彩人生</p><p>谭富英 四大须生之一,生于1906年,卒于1977年。北京京剧团副团长,中共党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谭派第四代嫡传人,“新谭派”创立者。</p><p> 1934年领衔主演,与雪艳琴合拍电影《四郎探母》,是我国第一部完整情节京剧电影艺术片。</p><p> 解放后,他主持整理改编《将相和》,与裘盛戎(裘派创始人)合作,1952年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奖。</p><p> 与张君秋(张派创始人四小名旦之首)、裘盛戎合演《大探二》,三位国宝级人物合演《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堪称绝唱。</p><p> 1956年,与众多艺术大家珠联璧合,携手合拍京剧电影艺术片《群英会》、《借东风》。</p><p> 建国十年,与众多名家合演《赤壁之战》,饰刘备,大获成功。</p><p> 与马连良(四大须生之首)合作,演《十道本》,相得益彰,观众叹为观止。</p><p> 谭富英以唱工取胜,武功见长, 演出谭门本派代表剧目:《失空斩》、《捉放曹》、《鼎盛春秋》、《南阳关》、《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击鼓骂曹》、《洪羊洞》、《搜孤救孤》、《四郎探母》、《珠帘寨》、《秦香莲》、《群英会》、《借东风》、《赤壁之战》、《将相和》、《大保国》、《探阴山》、《二进宫》、《十道本》等等。</p><p> 谭富英逢梨园盛世,一生灌唱片许多,是谭派第二座丰碑。</p><p><br></p><p>戏说百家</p><p>7、谭元寿</p><p>编文/多彩人生</p><p> 谭元寿 谭派第五代嫡传掌门人,生于1929年,卒于2020年9月,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人,全国戏曲指导委员会首席大师级人物。他们是谭元寿(谭派)、李世济(程派)、刘长瑜(荀派)、叶少兰(叶派)、李维康(无派)、孙毓敏(荀派)。</p><p> 谭元寿嗓音高亢,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全面传承谭派艺术风格,又博学多长,借鉴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拜李少春为师,具有丰富的创造。</p><p> 演出传统剧《定军山》、《桑园寄子》、《问樵闹府》、《南阳关》、《打金砖》、《战太平》、《秦琼卖马》、《黑水国》、《龙凤呈祥》、《群英会》等等。</p><p> 1964年,谭元寿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饰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家喻户晓,唱红中国近代六十多个春秋,成为现代京剧界泰山北斗。 谭元寿饰郭建光,北京京剧院没有B角,全由谭元寿一人担当,在上海演出《沙家浜》,谭元寿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连续唱了四十多天,获得巨大反响。</p><p> 为拯救国粹京剧,改革开放后,谭元寿先后为20多部老戏录音进行了音配像,为京剧发展作出巨大贡献。</p><p> 谭门世代作慈善事业,拿出百分之七十积蓄捐献给慈善事业,谭门爱国,根在中国,有加拿大戏迷要为谭派办移民手续,被谭元寿一家拒绝了。</p><p> 谭元寿 现代京剧大师,谭派第三座里程碑。斯人仙逝,留下了永不凋谢的郭建光艺术瑰宝臻品!</p><p><br></p><p>戏说百家</p><p>8、四大须生之首马连良</p><p>编文/多彩人生</p><p> 马连良 “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生于1901年,卒于1966年。</p><p> 马连良与梅兰芳齐名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京剧大师,他沿袭谭派大师谭鑫培,开创马派艺术影响超越京剧界限,是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p><p> 他的代表剧目:春秋笔、临潼山、串龙珠、甘露寺、群英会.借东风、清官册、四进士、梅龙镇、御碑亭、十道本、坐楼杀惜、清风亭、汾河湾、武家坡、桑园会、白蠎台、盗宗卷、断臂说书、宝莲灯、珠帘寨、打严嵩、三顾茅庐、定军山等等。</p><p> 苏武牧羊、将相和、赵氏孤儿、三娘教子、海瑞罢官、现代京剧杜鹃山更广为传承。</p><p> 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四位京剧国宝级大师联袂组建北京京剧团(后北京京剧院),马连良任团长,兼北京戏校校长,谭富英任副团长。但马连良仕途遭黜。</p><p> 马连良演《海瑞罢官》饰海瑞,文化大革命开始初期,马连良被关押,1966年12月含冤致死。</p><p> 改革开放后,马连良平反昭雪,恢复了在京剧界的里程碑地位。</p><p> 他的经典剧目得到如冯志孝(京剧红色娘子军党代表洪常青扮演者)、张学津(张君秋之子)等众多马派弟子传承。</p><p> 四大须生,即京剧老生行当,京剧前四大须生即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前三位大师去逝后,后四大须生是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p><p> 梨园界关系微妙,马连良与谭富英台上相互晖映,马派源于谭派。马连良与梅兰芳关系密切,马连良的小女儿马小曼是梅兰芳的干女儿,中国京剧院梅派大青衣,女婿燕守平是当今京胡圣手。</p><p> 马连良的艺术成就,得到传承,告慰了一代大师的在天之灵。</p><p><br></p><p>戏说百家</p><p>9、四大须生奚啸伯</p><p>编文/多彩人生</p><p> 奚啸伯 是马谭奚楊后四大须生之一,生于1910年,卒于1977年。老生,宗谭派,自幼习书画,11岁拜前四大须生言菊朋为师,唱功委婉细腻,清新高雅,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衣齐”发音,深沉科学,辙升华到新的高度,他的演唱有“洞箫之美”,四声音韵,吞吐收放准确适度。念白清晰,铿锵成节,入情入微,形成自己独特悦耳、韵味醇厚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后四大须生之一。</p><p> 解放后先后任北京京剧四团团长,石家庄京剧团副团长。</p><p> 代表古装剧目:范进中举、白帝城、失空斩、杨家将、十道本、四郎探母、空城计、上天台、击鼓骂曹、法门寺、苏武牧羊、二堂舍子、红鬃烈马、二进宫、乌盆记、三娘教子、调寇准等。</p><p> 现代京剧有白毛女、霓虹灯下的哨兵、奇袭白虎团等。</p><p> 奚派传人:欧阳中石、孟筱伯、李伯培、杨志刚、张建国、张建峰、王小蝉等。</p><p> 张建国现为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为奚啸伯多个剧目音配像。</p><p><br></p><p><br></p> <p class="ql-block">  戏说百家</p><p class="ql-block">10、四大须生楊宝森</p><p class="ql-block"> 编文/多彩人生</p><p class="ql-block"> 楊宝森 老生,宗谭派余派,创立楊派,生于1909年,卒于1958年。</p><p class="ql-block"> 楊宝森嗓音宽厚,圆润苍劲,韵味浓郁,中低音醇厚,形成楊派风格。</p><p class="ql-block"> 唱法 以曲折深邃取胜。</p><p class="ql-block"> 唱速 节奏高度稳定又变化多端。</p><p class="ql-block"> 行腔 饱满充沛,富有力度,连绵不断,层层推进。</p><p class="ql-block"> 字韵 高度讲究,继承了谭余湖广音韵。</p><p class="ql-block"> 他是老生味派的新典范,创造性地继承谭派、余派艺术,又从博雅精深再求发展,形成了高品位的楊派演唱风格。</p><p class="ql-block"> 代表剧目:文昭关、朱砂痣、上天台、断密涧、定军山、汾河湾、游龙戏凤、四郎探母、洪羊洞、红鬃烈马、搜孤救孤、失空斩、伍子胥、打金砖、骊珠梦、雁门关、击鼓骂曹等。</p><p class="ql-block"> 楊派传人有程正泰、马长礼、梁庆云、汪正华、武正豪、朱云鹏等。</p><p class="ql-block"> 楊宝森从艺四十年,受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熏陶、砺炼、合作,形成楊派独有风格,并列于马谭奚楊后四大须生。1956年吸纳天津京剧团任团长。1958年49岁英年早逝。他一生演唱百来出戏,被后人音配像传承。</p><p class="ql-block"> 马长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沙家浜》饰刁德一,留下了经典艺术。他既是马连良(马派)义子,又是谭派弟子,艺术上得天独厚,但他又钟爱楊派,马谭又将马长礼推荐于楊宝森名下为徒。由此窥见楊派的艺术品味。</p><p class="ql-block"> 老艺术家们德艺双馨的精神风范,更值得后人缅怀、效仿、传承。</p><p class="ql-block"> 《搜孤救孤》音配像,录音楊宝森,配像马长礼,演绎了老程婴为救忠良之后,舍其了亲生儿子的性命,拯救了忠良后代的故事,留芳千载。</p><p class="ql-block">戏说百家</p><p class="ql-block">11、四小名旦首之张君秋</p><p class="ql-block">编文/多彩人生</p><p class="ql-block"> 张君秋 “四小名旦”之首,1920年生,卒于1997年,旦角张派创始人。</p><p class="ql-block"> 1936年,北京《立言报》公开投票选举“四大童伶”,张君秋、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选中“四小名旦”。</p><p class="ql-block"> 张君秋 丽质天赋、雍容华贵、嗓音亮脆、圆润饱满。</p><p class="ql-block"> 扮相 如窈条淑女似梅派(兰芳)华丽。</p><p class="ql-block"> 唱功 有一条好好嗓音似尚派(小云)刚劲。</p><p class="ql-block"> 腔调 婉转多音似程派(砚秋)轻柔。</p><p class="ql-block"> 做工 稳重大方似荀派(慧生)婉约。</p><p class="ql-block"> 他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融合了梅尚程荀于一身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主要作品有: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打漁杀家、苏武牧羊、春秋配、诗文会、状元媒、白蛇传、刘兰芝、西厢记、三娘教子、芦荡火种等。</p><p class="ql-block"> 他主演的秦香莲、望江亭等剧目被搬上电影屏幕。</p><p class="ql-block"> 张君秋更多的从事教学传承后人,桃李满天,全国各地有近百名学生。</p><p class="ql-block"> 主要有楊春霞,京剧杜鹃山饰党代表柯湘。</p><p class="ql-block"> 李炳淑,《龙江颂》饰党支部书记江水英。</p><p class="ql-block"> 王蓉蓉,《沙家浜》阿庆嫂二代扮演者。</p><p class="ql-block"> 薛亚萍,中国八大名旦之一,享有国务院津贴者。</p><p class="ql-block"> 京剧名家蔡英莲教授。国家级传承人。 </p><p class="ql-block"> 众多名家、梅花奖获得者赵秀君、张萍、张学浩董翠娜儿、媳等。</p><p class="ql-block"> 张君秋有子女12个,大儿子张学津是马派老生名家,张君秋祖孙三代有三十余人从事京剧艺术。</p><p class="ql-block"> 张君秋历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1990年被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纽约美华艺术协会授予终身艺术成就奖,林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 后世纪念张君秋,为他青铜塑像,在天津青年京剧团落成揭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戏说百家</p><p class="ql-block">12、李少春</p><p class="ql-block">编文/多彩人生</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 生于1919年,卒于1975年,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文学余叔岩,武学杨小楼,融合发展成为自己体系,文武全才世称“李派”。</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扮相英俊,嗓音好,唱唸做打样样皆精,是京剧舞台全才型艺术代表和典范,他的榜样力量,召唤几代人学习效仿。</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表演艺术博而又精,杂而又纯,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继往开来,极具创造。老生戏、武生戏、红生戏、猴子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历历可数,推陈出新。</p><p class="ql-block"> 传统戏,内行心悦诚服。</p><p class="ql-block"> 新编历史剧,一脉相承,如出夙构。</p><p class="ql-block"> 创作现代戏,更如九曲黄河,万里长江,波谲云流,脉彻源明。</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主要经历:1934年15岁与梅兰芳合演京剧四郎探母,得到梅兰芳的提携。</p><p class="ql-block"> 1945年创编剧目文天祥,1946年在百战兴中唐剧中分饰三角色。1948年创编京剧野猪林。1949年当选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委员,他领衔主演的野猪林进中南海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演出,受到毛主席称赞。同年应邀在上海天蟾剧场演出连满66场,场场爆满。</p><p class="ql-block"> 1952年凭借宋景诗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表演奖。</p><p class="ql-block"> 1953年赴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闹天宫、雁荡山获集体表演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1954年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印度、缅甸,被印度总理尼赫鲁誉“中国猴王”,获缅甸总理吴努赠金质奖章。</p><p class="ql-block"> 1955年任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主演的京剧唱腔,基本全是自已创作,如京剧满江红、野猪林等剧目。1962年他主演的电影戏曲片野猪林搬上银幕。</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又是现代京剧的改革者,在红灯记中饰李玉和A角,钱浩梁为其徒弟饰B角,还担任唱腔设计。在京剧白毛女中饰杨白劳,智取威虎山中饰少剑波。</p><p class="ql-block"> 代表剧目主要有:野猪林、将相和、响马传、白毛女、水帘洞、满江红、红灯记、搜孤救孤、上天台、打金砖、大战宛城、古城会等等。</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老生靠把戏有:战太平、定军山。</p><p class="ql-block"> 安工戏:四郎探母、击鼓骂曹。</p><p class="ql-block"> 武中长靠戏:长坂坡、挑滑车。</p><p class="ql-block"> 短打戏:三岔口、武松。</p><p class="ql-block"> 红生戏:灞桥挑袍、华容道。</p><p class="ql-block"> 猴戏:闹天宫等。</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艺术造诣,京剧史上罕见。</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的弟子有谭元寿(沙家浜饰郭建光)、钱浩梁(红灯记饰李玉和)、裴艳玲(女文武老生)、李光(平原作战饰抗日排长赵永刚)、耿其昌、马少良、董文华、长子李浩天(央视戏曲频道艺术总监)、四子李宝春(台北京剧团团长)等众多大家。</p><p class="ql-block"> 再传弟子有当今名家于魁智、王立军、王平、李阳鸣等。</p><p class="ql-block"> 后世纪念李少春:李少春大剧院于1999年在李少春袓籍河北省霸州市市中心落成。李少春纪念馆,于2006年在霸州市市中心创建。</p><p class="ql-block"> 李少春的野猪林是京剧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文武老生、猴王戏至今无人超越,一代京剧大师,谱写梨园春秋,享誉梨园业界。</p><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 戏说百家</p><p class="ql-block">13、裘盛戎</p><p class="ql-block"> 编文/多彩人生</p><p class="ql-block"> 裘盛戎 生于1915年,卒于1971年,净角表演艺术家,“裘派”创始人,北京京剧团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1951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擅演剧目姚期、将相和、铡美案等。</p><p class="ql-block"> 裘盛戎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博釆众长,扬长避短,务实突破,紧扣脉搏,推陈出新,是京剧史上最出类拔萃以净行挑班的花脸演员。</p><p class="ql-block"> 裘派唱功为“四功”之首,嗓音高亮醇厚,技巧高超,唱腔绝妙,挂味好听,浑然天成,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裘盛戎集各门派之长,形成铜锤、架子融为一体新风格,创造了裘派艺术。以声传情,以柔衬刚,寓情于声,声情并茂,人称“金嗓铜锤”。</p><p class="ql-block"> 裘盛戎代表剧目有:长坂坡 ,裘先生16岁饰曹操,</p><p class="ql-block">汉宫惊魂饰姚期,</p><p class="ql-block">将相和饰亷颇,</p><p class="ql-block">取洛阳饰马武,</p><p class="ql-block">盗御马饰窦尔墩,</p><p class="ql-block">法门寺饰刘瑾,</p><p class="ql-block">打严嵩饰严嵩,</p><p class="ql-block">芦花荡饰张飞,</p><p class="ql-block">铡美案饰包公,</p><p class="ql-block">现代京剧杜鹃山饰雷刚等。</p><p class="ql-block"> 裘派传人众多,裘先生26岁就开始收徒,爱徒如子,桃李满天。如方荣翔(奇袭白虎团饰王团长)、吴钰章、李长春等大家,弟子遍及全国。当代净行名角邓沐为、康万生、杨燕毅、孟广禄(天津青年京剧团团长、全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皆为再传弟子。</p><p class="ql-block"> 梨园有趣之事:裘盛戎是方荣翔的老师,方荣翔是孟广禄的老师,孟广禄又成了方荣翔的孙子方旭的老师。裘派香火一代一代传承。</p><p class="ql-block"> 裘派艺术被誉为“瑰宝”,遍及海内外,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铜锤花脸,大多是裘派弟子或再传弟子,“十净九裘”正不断扩大延伸,正是裘派艺术魅力真实体现。</p><p class="ql-block"> 裘先生的小女儿裘芸,文革期间14岁参军,从小耳濡目睹裘派,全凭天赋与自悟,五次获北京国际京剧票友大赛金奖,她的裘派功力受到业内赞扬,她的包龙头嗓音被誉为裘盛戎唱腔的原版。</p><p class="ql-block"> 裘派艺术正发扬光大,方兴未艾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戏说百家</p><p class="ql-block">14、方荣翔</p><p class="ql-block">编文/多彩人生</p><p class="ql-block"> 方荣翔 生于1925年,卒于1989年,出生北京,山东省京剧院著名裘派花脸。</p><p class="ql-block"> 16岁拜裘盛戎为师,工裘派花脸。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抗美援朝,1956年入党,1958年回国担任山东京剧团副团长。</p><p class="ql-block"> 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理事,山东分会副主席,文联名誉主席。</p><p class="ql-block"> 擅演剧目:群英会、审潘洪、姚期、打龙袍、铡美案、将相和、赤桑镇、盗御马、黑旋风李逵等。</p><p class="ql-block"> 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饰志愿军王团长,他慷慨激昂、大气磅礴的气势余音迥荡。</p><p class="ql-block"> 方荣翔转业到山东京剧团工作,清白做人,精心演戏,传承裘派,唱腔遒媚舒朗,空灵剔透,被誉为“方氏裘韵”,外国朋友赞之“东方瑰宝”。</p><p class="ql-block"> 方荣翔德艺双馨,坦诚待人,即使在文革时期,裘盛戎身处逆境,方荣翔仍不背离师长,不放弃对传统艺术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1971年裘盛戎辞世前,亲自摘下仅存的手表和陪伴了一生的“行头”传赠给了方荣翔。</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方荣翔很快把裘派含蓄深沉韵味,美妙声律再现于舞台。他演出的十多出裘派名剧,被中央及各家电视台播放。</p><p class="ql-block"> 他整理、主编出版的《裘盛戎唱腔选》所得报酬,全部寄给了师母。方荣翔本身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经常给师母寄生活费,不忘恩师教诲之恩。</p><p class="ql-block"> 方荣翔1988年参加央视春晚后,次年与世长辞。他的亲传弟子孟广禄和李胜素、于魁智、袁慧琴是历年来春晚的四大名家,孟广禄现为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扛起了传承裘派的旗帜。方荣翔的谪孙方旭现为北京京剧院裘派花脸演员,又成为孟广禄的弟子,梨园佳话,传承裘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戏说百家</p><p class="ql-block">15、“冬皇”孟小冬</p><p class="ql-block">编文/多彩人生</p><p class="ql-block"> 孟小冬 著名余派女老生,1907年出生于上海,卒于1977年。她从小随父亲学唱老生,十二岁就唱京剧出了名。随后又独自北漂北京等地打拼,拜师余叔岩,成为三四十年代一位屈指可数的余派女老生,报刊上称之为“冬皇”。</p><p class="ql-block"> 孟小冬堪称余派真传,她扮相威武神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明眸隆准,星眉剑目,端庄儒雅,英俊潇洒。</p><p class="ql-block"> 她唱功有嗓,五音倶全,四声具备,膛音宽厚,没有䧳音。</p><p class="ql-block"> 她念白准确,咬字清晰,抑扬顿挫,徐疾有致。</p><p class="ql-block"> 她做表有戏,善用眼神,不瘟不火,妙造自然。</p><p class="ql-block"> 她是千千万万个女人中难得一求的,天赋好,女无雌音的绅生。</p><p class="ql-block"> 1</p> <p class="ql-block">  她的代表剧目有:乌盆记、四郎探母、捉放曹、逍遥津、桑园寄子、翠屏山、黄鹤楼、击鼓骂曹、徐策跑城、武家坡、失空斩、珠帘寨、乌龙院、二进宫、梅龙镇、狸猫换太子、上天台等等。</p><p class="ql-block"> 孟小冬有两段婚姻史,一段是1925年孟小冬顶替师傅余叔岩与梅兰芳唱堂会戏,演出剧目是《游龙戏凤》,孟小冬饰微服私访的正德皇帝,梅兰芳饰村姑凤姐,皇上见凤姐天真无邪,玲珑乖巧,呼茶斟酒,调侃挑逗,皇上拿出玉玺,册封凤姐为嫔妃。</p><p class="ql-block"> 梅孟从此成为舞台上的最佳黄金搭当,日久生情愫,在朋友的掇合下,1927年,以梅兰芳曾过继伯父为由,梅孟在朋友家私密结婚,立为伯父家的儿媳正室。</p><p class="ql-block"> 1930年梅兰芳的祧母去世,孟小冬以媳妇身份为婆婆吊孝,遭到梅兰芳的妻子阻拦,引发了矛盾,孟小冬最终提出与梅兰芳正式离婚。</p><p class="ql-block"> 上海滩黑帮大亨杜月笙是上海租界华人最大的金融巨头,在孟小冬人生低谷,对孟小冬穷追不舍,情有独钟。终于1950年杜月笙在香港与孟小冬举行婚礼,次年杜月笙病逝。</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的孟小冬在香港从事教学,吃斋信佛,有民主人士章士钊,京剧演员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受周总理委托,邀请孟小冬回大陆观光,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孟小冬孤独凄凉,爱唱梅兰芳的旦角唱段,室内存放着与梅兰芳的合影照。于1977年带着思念与悲伤之情离世。</p><p class="ql-block"> 电影和京剧剧目《梅兰芳》,尊重历史,描写了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情故事插曲。梅兰芳的唱腔配音,由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配唱,孟小冬的配唱由当今“小孟小冬”王佩瑜配唱。</p><p class="ql-block"> 一代舞台上的最佳黃金搭当,一段夫妻名份,最终选择了劳燕分飞,上演了梅孟氍毹之梦,演绎了一段京剧史上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2</p> <p>京歌/梨花颂</p><p>文/多彩人生</p><p>日期/2020年12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