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葱岁月

夏日的风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我的青葱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1969年3月,随父母从大郑线芳山镇车站来到通让线,那年我15岁,今年已经66岁了,要回忆记录51年前的岁月确实显得有些朦胧零散的感觉。究竟是哪年哪月来到通让线的曾经几度恍惚过,但是来的那一年正好是要召开“九大”,原车站的小孩们已经排好了忠字舞等节目,要在学校和候车室演出来庆祝“九大”的胜利召开,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却要离开家乡不免有些遗憾,实践证明人对感到遗憾的事情记忆是深刻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记得刚来的时候是我农村一个舅舅送我们来的,什么通让线、宝龙山、乜吐硕一概没有印象,只知道搬家到内蒙,傍晚时分落脚于科尔沁草原上再小不过的一个小站—乜吐硕。这个小站的地理位置颇有一些特色,座落在草原与沙坨的接合处,真可谓是左手一指是无边沙地,右手一指是茫茫草原,车站建在路基旁堆积起来的土堆上,站在远处看多少显得有些高崇和孤独。车站到家属小区中间隔着一段约500米长的低洼湿地,为了方便通行家长们特意修筑了一条土埂小路,雨雪天气小路总是一哧一滑的很难走,家属区座落在沙坨子上,有三栋土房两栋瓦房,鼎盛时期共住了20户人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就在这种环境中开启了我的青葱岁月人生之旅。刚来那几天没有上学,父亲上班,舅舅带着我们去草甸上检干牛粪、搂大耙,拾柴禾,妈妈在家做饭。因为一时半会还买不到煤,所以,先自力更生解决一下烧柴的问题,牛粪还能用来烧火做饭,真是颠覆了我对新能源的再认识。另外,刚来这个小站时没有电,照明只能靠煤油灯,所以我还有一项光荣的任务,就是提着一个大号玻璃瓶子到坨南蒙古人开的小商店去买煤油,语言不通,只能靠肢体语言和瓶子的气味来确定是要买煤油。差不多在家帮着大人忙活了一个礼拜,舅舅也回辽宁了,我也该上学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宝龙山是一个铁路站区,设有站区党委,负责管理沿线各小站。地方行政级别为公社所在地。站区两侧的铁路子弟都得要乘坐火车到这里上学。上学的第一天一下车,高高的水塔首先映入眼帘,沿着铺有炉渣的小路,途经职工食堂,独身宿舍,铁路卫生所等部门和单位,很快就到了学校。因为没有见过太大世面,感觉宝龙山这个地方很大。学校占地面积很宽阔又很空旷,整体布局结构有一趟瓦房,南有土围墙,东有一条壕沟,中间是一个简易操场,这就是学校的全部资产和布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就是在这么艰苦落后的环境中却集结着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几十名热血青年,履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当时我的第一个班主任是赵秋芝老师,提起赵秋芝老师我却有着一段暖心的记忆,那就是后来在我生活困难的时候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夫妇渡过难关的有恩之人,真是天赐缘分,慈母之心终生不忘。后来又有薛锁全、程荫杭、谢宝友三位老师相继担任过我的班主任。通过将近四年的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除了同学以外就是班主任了,薛老师严谨认真、精明能干,程老师学识渊博、菩萨心肠,谢老师春风化雨、德才兼备。还记得教过我们物理和俄语的王成武老师,了解了枪的构造,曾经还真用木板做过一支步枪模型。教过我们语文的李秉正老师,到现在课堂上学习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的一些片段还记忆犹新,带着些许的南方口音朗读着“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场面仍然历历在目,一看到这首诗词时就想到了秉正老师挥鞭执教的生动画面。还有教过我们几何的邹老师,第一次听说以O点为圆心划弧,南方口音较重,不知这位老师现在生活在哪里,还有虽然没有教过我们但仍然很熟悉的一些可亲可爱的老师,师生情情深意重,恩师意教泽绵长。总之,在那么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集结了一批特殊的人,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热血青年,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全身心的培养和教育着一批特殊的孩子们。这批孩子们的特殊所在,就是他们的父辈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四面八方来到内蒙,建设和运营通让线这条铁路大动脉,风餐露宿,昼夜不停地值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工作在繁忙的铁路运输第一线上,而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就交给了这批有志青年,他们不仅秉承着教书育人工作,同时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让父辈们更加安心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记忆中对宝龙山铁路学校这些老师们的印象犹为深刻。在我青葱岁月那个年代里,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诚信可靠,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感染着我教育着我,他(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光荣的人民教师,他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他们的光荣称号,光荣的集体,这些老师们永远值得我尊敬和爱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16、7岁时正是长知识的最好年龄段,可是却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那几年提倡的是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就是不能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只能是半途而废,大势所趋老师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上,也得想着法子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种劳动,在学校的那几年,修过路,托过坯,烧过砖,挖过战壕,垛过大墙,检过煤核,更有意思的是按照学校的安排和几名同学还到彰武小学学过造地雷,历害吧。一提起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就想起了在南坨子挖地道的场景。确实,通过劳动磨炼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积极参加学校的文本活动也是我的常规选项,体育方面受到班主任程老师的影响较深,程老师在学校跑、跳、投、蓝球样样强项,动作规范,是我心中的偶像,我喜欢蓝球、乒乓球,乒乓球在学校时没有发展起来,没什么造就,72年念九年级,属于学校最高年级了,在教室外面无盖的耳房里砌成一个水泥乒乓球台,高梁桔当球网,一下课疯跑去占拍,打不了几下就上课了。蓝球方面,因为青春年少有使不完的劲,虽说水平一般,但也是球队成员之一,有时做个替补,那时的班队基本就代表校队了,但这项活动中更多是裁判,那时学校著名裁判是李向阳老师,曾经属于民间行为,代表宝龙山铁路学校和坨南地方中学打过比赛,还曾到太平川铁路中学进行过友谊赛。还有和同班的几个男生一起和师哥于子山学过二胡,师哥于子山也是平易近人,低调谦虚,对侍师弟诚恳热情,耐心细致,可惜时间太短,刚刚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师哥就毕业了,看来学艺起步要早,否则很难收获成功。尽管琴艺没有学成,但从师哥身上学到了奉献爱心,诚恳待人的优良品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1972年,我们是应届毕业生,也是唯一的毕业班,这一年数理化算学到了一些东西,同学们知道要毕业了,学习都很用功也很刻苦,在校完不成的作业回家接着做,时常也是挑灯夜战。但是毕业离校的日期一天天临近,老师就开始宣传有关今后的去向,我们上届也就是70届,他们毕业分配时是四个面向,即面向工厂,农村,机关和学校,可是到我们这届除了几个参军的外,基本只有下乡这条路,由于当时的大气候所致,也没有感觉有多大压力,积极面对就是了。毕业前夕班主任谢宝有老师为了让亲手教出来这批17、8岁的孩子,能尽快的适应农村生活,特意联系好自己曾下乡的地方进行感性认识,方知原来我和谢老师也曾经是一个公社,真是缘分啊。按照计划我们如期到达科左中旗海力锦公社五七大队,见到了很多谢老师的老同学还继续在农村,感觉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对我们这些学生特别热情,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的对待我们,真诚相见,热情相待,融洽相处,记得相互还演了节目.第二天带领我们到果园还摘了苹果。这些和蔼可亲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在世界观定型之前,总是在这些正能量的熏陶和影响下对正确的树立三观肯定会有帮助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1972年12月10日高校长,班主任等几位老师陪我们一起在通辽照了毕业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前排左起:李桂莲、杨淑芹、潘彩霞、杨俊英、苏玉兰。二排左起:王淑青、李春荣、张桂荣、马安敏、苏 娟、孔庆杰、刘健芬。三排左起:胡学义、庞永清、欧阳老师、谢老师、高校长、李老师、程老师、李建国、林学臣。四排左起:于子和、刘凤贤、靳凤琴、张桂书、刘春香、林桂英、李艳平、邹长发。五排左起:邵树义、彭春德、杨升权、项日华、张子刚、马新安、鲁 耀、周 瑞、赵德贵。最后一排左起:陈长海、杨振全、贾英伟、刘进忠、刘本忠、于长江、白立志、张久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共计41名同学,5名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宝龙山母校渡过了我三年零九个月的青春岁月,尽管有苦涩,但更多的还是收获,收获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懂得了如何尊重师长,收获更多的是浓浓的师生情、浓浓的同学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再见了我的母校,再见了我亲爱的老师们,您的学生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奔向远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项日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写于2020年12月1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