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简 报</b></p> 与“巨人”同行,领略高处风采 <p>2020年12月7日,刘芳老师请来了李晓东老师为我们授课,作为思政学科泰斗级别的人物,有幸能目睹他的风采,聆听他的课程,令我们兴奋不已。</p> <p>李晓东老师有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平台中学政治教育研究共同体指导专家等等多重身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晓东老师业务的专精以及博学。</p><p>本次培训李晓东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的教法与学法》的讲座。</p><p>李晓东老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原因角度分析了思政课统编教材改革的背景,让我们了解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前世今生,又以此过渡到我们思政教材实施的必要性。</p> <p>同时在操作层面上分别从教学者和学习者两个不同的层面来对使用统编教材的具体实施提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再结合高中《坚持新发展理念》和初中《延续文化血脉》两节不同的课例让我们明白教材如何更灵活的使用,使我们获益匪浅。</p><p>(此部分由成梅、徐玉芝提供照片;董爽撰稿;陈晶、刘艳梅编辑)</p> 紧随专家指点,牢记教师使命 <p>2020年12月8日上午,刘芳教授首先进行了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刘芳教授将152名学员分成三个班,并为三个班分别任命了班主任负责三个班的日常工作,进行各班级各项工作的总体统筹。开班仪式上,刘芳教授同时介绍了由民主的方式选出的各个班级的班委,为各班级日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p><p><br></p> <p>随后刘芳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专题培训。培训中,刘芳教授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方向以及面临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通过这节课开阔了视野,了解了5G时代、“后疫情”时代、“无界”学习时代等,以此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与机器的关系?”也由此我们更为清楚,人类与机器相比更具思想性、创造性、社会责任感等。面对着这样的时代,刘芳教授引导我们,作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应把握六个“要”,八个相统一,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要让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丰富自己。</p><p><br></p> <p>刘芳教授的专题培训,为我们新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也通过这次培训,受益良多,知道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突破自我。</p> <p>2020年12月8日下午,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以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肃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与使命“国家认同”》专题培训。</p><p>培训由2007——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与2007——2018年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做对比,这一数据分析的方式进入本次专题培训,学员们直观地感受到“政治认同”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对新时代的推进的重要性。培训从“认同意识”的时代内涵、“认同主体”的培养目标、“国家认同”的政治立场、“培养认同”的职业担当四个方面做了主要介绍。培训中强调新时代不等于新的时代,新时代有新的内涵,“认同意识”的时代内涵体现在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以及文化认同。习近平说“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告知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培训中还强调“国家认同”的政治立场要从历史文化传统,共同理想信念,道德价值标准、国家主权观念四方面考虑。学员们纷纷与桓旭老师进行交流。</p> <p>通过本次培训,深刻感受到“认同”的重要新,也重新认识到思政教师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带有本次培训的印记,完成好自己的使命。</p><p>(此部分由曲丽、杨树娟提供照片;孙秀宇撰稿;李薇、李明编辑)</p> 精彩不断 <p>2020年11月9日上午我们请来了美丽、开朗、热情、博学、“俭丹”的卢丹丹老师为我们做讲座。卢丹丹老师是吉林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室主任,受聘担任人教社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专家</p><p>卢老师以《德法兼修 铸魂育人》为题,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及价值、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事实现状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策略、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概览这四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思政课一体化。提高我们对思政课建设的整体性认识。让我们站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及发展现状。</p> <p>对这些理论前沿的了解使我们一线教师清楚了思政课发展方向,开拓了思路,提升了对思政课一体化的认识,明确思政课教师在新时代的任务。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勇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推进思政课一体化进程。</p><p>让思政课鲜活起来,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真懂、真信。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发挥好思政课育人的功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能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p> <p>2020年12月9日,八十五年前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度,一个百折不挠的民族,奏出最美的青春序曲,今天下午,我们在尽享无数先辈们流血牺牲、砥砺前行换来的祖国的大繁荣及思政课堂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改革和煦春风之际,又有幸享受到了域界名师郝淑霞教授带来的《如何经营好自己的课堂》的一桌精神大餐,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思政教师前行的方向。</p> <p>自习主席“3.18”讲话精神,让思政教师暗暗窃喜“春天”来临之时,郝教授的一下午亲切温暖、充满正能量又接地气的培训,让我们重新审视,做为思政教师,“春天”该如何播种才能在秋天有所收获。 </p><p>郝教授的《如何经营好自己的课堂》讲座让我们明白了,做为思政教师要:练就脚力-实践力(有底);神力-共情力(有魂);嘴力-表达力(有词);心力-感召力(有场);脑力-思考力(有才);眼力-洞察力(有数);笔力-思想力(有料)。 </p><p>要经营好自己的课堂不仅要有基本功,还要打磨你的课程内容,让它既是满汉全席;又是特色小吃;又可以是中西融合的营养美餐。 </p><p>要经营好自己的课堂不仅要有基本功,还要打磨你的课程内容,让它既是满汉全席;又是特色小吃;又可以是中西融合的营养美餐。经营好的课堂一定是,学生需要的、学生喜欢的、适合学生的、激励他们成长,能让他们走向创新型人才的铸魂育人的课堂。 </p> <p>教育是成就人,具有创造生命发展魅力的工程。按郝教授的寄语,思政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的路上祝福我们每一位思政人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向幸福的自己!</p><p>(此部分由胡连珍 、刘丽提供照片;丁欲晓、李海兰撰稿;宋佳蓉、邢立伟编辑)</p> 守护精神家园 <p>2020年12月10日上午“省培计划(2020)”-S101中小字思政课教师专项培训2班迎来了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威教授。姜教授的授课主题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姜威教授从一个更为宏大的体系,用一个更为严谨的逻辑帮助我们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本专题设三目,一是宗教的起源及发展。在这里我们明确了宗教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二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们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宗教问题,宗教本质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的消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是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我们理解了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姜威教授深入浅出,高屋建瓴,构造了完美知识框架,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定能在理论上讲清楚宗教问题,准确回应学生及身边人关于宗教的困惑,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p><p>(此部分由胡王斌、李东提供照片;崔胜德撰稿;陈晶编辑)</p> 思政教育,任重道远 <p>2020年12月11日上午,真诚、实干、帅气的宋绪光宋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专题培训。宋绪光老师是东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高中部政治教研室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吉林省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长春市兼职教研员。</p> <p>宋老师通过《一体化背景下的思政学科建设》专题培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让我们更加有底气地、更加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培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3.18讲话开篇,让我们明确了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培训中宋老师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分析、论证为我们明确了和平演变对一个国家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带给我们警醒,生活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有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要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智慧。理论与实例的冲击是直接和有效的,宋老师在校园中的“附中印象”等实践与创新,也带给我们思政教师以思考,引导,让我们清楚,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落到实处。</p> <p>改革春风吹满地,思政一体化培训真给力!外面寒风真凛冽,屋内学习的气氛真热烈!虽然我们来自全省各个地区,但是我们却有着共同的目的。</p><p> 12月11日下午我们很荣幸的迎来了姜远才校长,为我们进行培训讲座。</p><p> 姜远才校长,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青华学校校长。吉林省德育名校长,吉林省高考讲座专家,吉林省教育学院青年政治教师培训教研员,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兼职教授和“国培计划”特聘专家。</p> <p> 《坚守思政课教育阵地 深耕一体化课堂》姜远才校长分别从国家教育战略定位和思政一体化的基本理解,分析了思政课的重要性和一体化的核心。思政课对人的教化是无可替代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这才是真正的核心。</p><p> 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思政教师重任在肩。一门成功的思政课,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就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生活,走进真实场景,用眼睛去观察,用语言去对话,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读懂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p><p>思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责任意识,要把学科的学术研究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我们的符号,选定好课程方向,从而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效度,要想办法成立新型的小初高思政联盟,打造新型思政课一体化活动。</p><p>“经师易得,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p> 聆听了姜远才校长的培训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不虚此行。让我们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让我们对思政一体化教学以及学校德育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我们充分意识到立德树人之路任重道远,思政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p><p><br></p> <p>同行们,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思政一体化教学能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也让我们使出洪荒之力,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国之栋梁!</p><p>(此部分由胡王盼盼,王淑霞提供照片;徐旭、于恒波撰稿;孙京华、丁红艳编辑)</p> 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p>12月12日上午,培训接近尾声。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三个班级共有10位教师分别进行了“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同上一节课”活动分享。刘芳老师分别做了精准点评,并对此次培训做了精彩总结。</p> <p>几天的培训时光里,耳畔始终回响着各位教授的声音。最要感谢的,还是一直陪伴我们的刘芳老师。开班前的精心准备,培训间的温馨提示,课余时间的细心照顾,让我们感受到冬日里的温暖!再次对刘老师以及所有授课老师表示衷心感谢!我们定会努力前行,不辱使命!</p><p>(此部分由成梅提供照片;孙秀宇撰稿;陈晶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