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p><p> </p><p> <i> 都说当下骑行多乐趣,实际往日骑行乐更多。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自行车盛行的年代,它成了我们珍爱的坐骑,也演绎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i></p><p><br></p><p> <b>公社门前的车技展示</b></p><p><br></p><p><br></p><p> </p> <div><br></div><div><br></div> 七十年代的自行车,都是黑颜色的,牌子不外是“永久”、“飞鸽”、“红旗”以及“东方红”(后又改回“白山”)。只有党委副书记王志民的车子特殊,是绿色的,本是邮政专供自行车,他曾在邮政部门工作过。由于工作需要,公社的干部职工好像每人都有自行车,且大多是加重的:下乡需要带行李。“五七战士”王东骑的东方红自行车更架壮,后架比别的车子宽了许多。他说,车子虽然骑着沉,但带东西多。真是那样,有次他骑车去街里领粮,后架摞得老高老高。<br> 那时我是公社秘书。夏天,太阳还没有落山,不回家的职工们吃罢晚饭,就聚拢在公社办公室门前闪嗑玩。有时闲着无事,就推出自己的坐骑。或端出边上搭着抹布的一盆水,或直接拿出抹布擦自行车。擦完后,再骑着兜上几圈。还觉不过瘾,就互相进行挑战比赛。赛快,好理解。赛慢,就难了。不向前踏车停住不动人会掉下来;踏快了,就输了。卫生院有个大夫,五十多岁的人了,一米八几的个子,人称“刘高手”,也来凑热闹。他表演的是“八步赶蝉”,将车子推过来,双手松开,车子前行微微晃动的当口,只见他“唰唰”追上几步,双腿一跃,不偏不倚,恰巧跨落车座包上,骑着车子继续,令人拍手称绝。邮政所郑所长,表演的绝活是用右手擎左车把,另只手撒开,惬意蹬车前行。大家都效仿去做,但谁都没成功。不服气的再试,还是挨摔。<div> 我也有强项,捡地下的东西。虽没有刘备那样双手过膝,但我的手臂还是比别人长些。凭借这一优势,或包,或手绢,我都能人骑在行进的车座上,一手扶着车把,另只手伸出去捡。布类东西好捡一些,捡钢笔或带塑料皮笔记本类物件的成功概率就低了。</div> <b>披星戴月的“夜袭队”</b><div><br></div> <div><br></div><div> 七十年代文化生活枯燥,看电影就成了年轻人的一大乐趣。我是公社秘书,理应是在家守铺值班的第一人,可一听说附近邻村放电影,心里就刺痒,总是惦着去看。于是,就向公社领导请会儿假,或求年龄大些不愿动弹的老同事帮助看会儿家,我则同另外几个电影爱好者骑上自行车出发。<br> 总有七八个人吧。带队的依然是党委副书记王志民,依然骑着他那独特的绿色邮政专用自行车。他的知识渊博。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他倒背如流。戏剧行当的生旦净末丑,他如数家珍。从他身上,我学了不少知识。这也是我愿意和他夜间出行的原因。<br> 披星戴月,上坡下梁,唠着嗑儿,聊着剧情,说说笑笑,好不惬意。不知谁说“我们像不像《敌后武工队》里的夜袭队呀?”“不像,”顿时有人反驳,“我们没有带礼帽,也没有扎腿带子” 。又有人接过话题:“最重要的,我们没有枪”。又是一阵笑声。<br></div><div><br></div><div> <b>我将马叔扫落车下</b></div><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我在旗里上班,星期六下午回新民家里。因周一早晨上班有会,周日下午就要返回单位宿舍。听说我要回天山,对门来女儿家刚住了两天的马叔赶了出来,也要搭我的自行车去街里。马叔的女儿夫妇俩因上着班暂没房住,就与我们住了对面屋。马叔要随我进街到另一个女儿家。我让他在这儿多呆几天,等有方便车过来再走。可他执意要与我同行,没办法,只好由他坐在车后架上。<br> 路上,一开始,爷俩你一句我一句的唠着嗑。走过一半的路儿,话儿少了,我就嘴儿哼着歌儿,奋力蹬着车子前行。突然有了尿意,望一望围前左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就放慢了车速,想将车子停靠路边。可习惯性地一扬右腿,只听“扑通”一声,赶紧回头去看,只见马叔已然坐在地上,急忙放下车子去扶。那时还没有砂石路,路边又是暄土地,问问马叔,活动活动胳膊腿,人没事,我才松了一口气。可他老人家却提出要方便一下,让吓得尿意皆无的我哭笑不得。<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b>我让人生生掀翻在地</b></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那是八十年代的事儿了。年初,我新买了一辆凤凰28轻型自行车。车子是当时最抢手、最热门的奇缺货。黑的瓦盖,亮的钢圈,一按就连续发出响声的“转铃”,显得十分大气,骑起来特别轻快。<br> 车子成了我的最爱。单位的自行车棚是南北向的。上午,我要将自行车放到西侧;下午,我再将车子放到东侧,防止风吹日晒车子掉漆褪色。下雨天,我冲下楼将车子放到棚中间。没有了放车子的地儿,我就毫不客气地将那德高望重的老牌车挪向一边,让我的座驾占据合适的地方。整个旗委大院当时有此类车子的人也就两三人,人们都熟,也就没人计较。<br> 秋天的一个周末,我骑车到一个亲属家。在回来的路上,迎面遇见两个女人,说说笑笑地走了过来。她们只顾说话,没有注意对面的车子。待我按动转铃,放慢速度,继续前行的时候,一个女人不仅没有躲闪,反而直直地迎向我,嘴里“哎呦哎呦”地叫着,双腿下意识地并拢,两只手紧紧抓住我车子的前轮往外掰,车轮离地,我失去平衡,顿时跌下车来。可尽管这样,我仍然坚持宁可人挨摔,不让车受伤,努力托着车子。我站起身来,要和她们理论:我正常行驶,都按铃了,你们逆向行走,怎么还不躲开。可我发现,两个中年女子是蒙古族牧民,根本不会说汉语。正在这时,一个年轻女子跑了过来,急忙向我道歉,原是大院的职工。她说她离开办了点别的事,返回时已远远看到这儿发生的情况。她们本是她的亲戚,没进过城,又不懂汉语,急忙之中摔了我。我自认倒霉,嘱咐同事,千万保密,别惹人笑话。对方连连点头,信守承诺,真的没有向外透露。<br> 回家仔细审视了几遍自己的爱骑,基本无恙,只是脚蹬子有一处蹭伤。虽然感到心疼,但也无奈。<br><div><br></div> <b>大杨树下巧栖身</b><div><br></div> <div><br></div><div> 实际上,车子骑常了,骑旧了,也就不那么珍惜了。老Z便是。他原在一个公社当秘书。他的车子是十几年一贯制,已经看不出是什么牌子的了。除去铃不响,其余什么都响。通体斑驳的车身不知被刷了几遍黑漆,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座包裂开了纹,三角架下的齿轮干脆摘掉链盒,裸露着油腻腻的车链子。尽管那年头自行车还是稀罕物件,可老Z的自行车就往大树上一靠,也不上锁,往日里基本上没人使用。他就扬言,我这自行车最保险,小偷都拿了都嫌没面子。可就这么一辆破车,那一天却偏偏丢了。<br> 那天中午下了班,老Z就急匆匆奔向大杨树下。家里有客人,他要赶回去陪客。可习惯性地去推自行车时,那物却不见了踪影,急得老Z在树下转圈打磨磨。满院四处也找过,可就是找不见。直待在食堂午餐完毕的人们陆续走出来,见老Z还在院里打转,就问老Z在找什么,回答在找自行车。人们都热情地帮助寻找。还是勤杂员眼尖:车子在这儿!人们顺着手指望去,不禁喷笑:原来车子被人用绳子横吊在大杨树的一个大树杈下。老Z只顾低头在地面上寻找,哪曾想车子被升了空,大杨树下暂栖身。<br><br><br></div> <div><br></div><div><br></div> 后来,我又换过自行车,叫捷安特吧?再后来忘记落锁,易了主人。打车公交都方便,索性不用自行车了。<br> <i>那个时期,自行车做为交通工具,曾做过杰出的贡献,演绎出许多动人的趣事。如今,早期版的车子已成了人们珍藏的“老物件”,她留给人们的曾经美好,留给人喷笑的往事,仍令人难以忘怀。</i> <h1> 图片取自网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