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万尼奥里和他的名著《斯巴达克思》

C-J-G

<p>公元前78年11月10日早晨,古罗马城,十多万人涌进大斗技场。退休的罗马执政官、大奴隶主、独裁者苏拉因罹患白斑病烦闷不堪,花巨款让罗马市民观看角斗士的血腥表演。</p><p><br></p><p>一百个角斗士,个个年轻、英俊、魁伟、强壮而勇猛,其中最耀眼的一位名叫斯巴达克思。在角斗的最后阶段,他眼看就要死在四个角斗士的剑下,但他机智地猛一转身,扑向最前面的对手,将他们杀死。</p><p><br></p><p>到只剩两个对手的时候了,斯巴达克思再也不忍伤害与自己同命运的奴隶角斗士兄弟了,只轻轻地碰了一下就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他把他们按倒在地上,附耳轻声说道:“不要怕,我要救你活命。”</p><p><br></p><p>照规矩,失败者的生命将由观众决定。斯巴达克思半跪在角斗场上向观众请求,饶了这两名对手的性命。苏拉的妻子范莱丽雅向苏拉建议,赐给斯巴达克思自由……</p><p><br></p><p>——这是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Raffaello Giovagnoli 1838~1915)的代表作、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里的一个血腥的角斗片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乔万尼奥里对古代罗马有深刻的研究,他从古代奴隶起义的事件和材料中挖掘有重大意义的题材,精心塑造了斯巴达克思这一英雄形象。</span></p><p><br></p> <p>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出生于罗马的一个律师家庭。他自幼丧母,父亲是律师,也是一位自由主义战士,参加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争。</p><p><br></p><p>乔万尼奥里从小受到父亲进步思想的熏陶,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意大利遭受异族蹂躏和封建压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兴起的岁月中度过的。风雷滚滚的革命时代、家庭的反封建传统,很早就在他身上培育了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p><p><br></p><p>青年时期,他投笔从戎,参加了民族英雄加里波第领导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加入到志愿军的队伍中,由于作战勇猛顽强,多次受到加里波第的嘉奖,从战士提拔到连队指挥官,后擢升为总参谋部军官。</p><p><br></p><p>加里波第的儿子回忆说:“他的声名品行,他的刚毅无畏,始终是任何赞美之词都难以描述的。”</p><p><br></p><p>乔万尼奥里同加里波第的战斗友谊和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涯,对他的世界观和创作发生很大影响,《斯巴达克思》中渗透的现实生活的气息是同这段经历直接有关的。可以说,没有这段丰富的战斗生活经历就不会有这部享誉世界的辉煌名著。</p><p><br></p><p>乔万尼奥里退役后,便致力于古罗马历史的研究和文学创作,一生著有六部历史小说、两部现代题材长篇小说、两部剧本、一部诗集和两部文艺评论,其中以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最为著名,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它的传世也为乔万尼奥里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名著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学艺术,它往往还是最自然、最真实的社会发展史教科书,因而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以浓墨重彩全景式展示了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思起义的壮丽图景,阅读这部书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奴隶社会的风情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是很有帮助的。</span></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代罗马是一个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国家。它在长期的对外扩张战争中,常常把被征服地区的民众都掠夺为奴隶,加之横行于地中海各地的海盗又经常把抢掠来的人卖为奴隶,使大量奴隶流入到罗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同时,在奴隶主贵族的残暴压榨下,国内许多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也不断沦为奴隶。当时的罗马城里有公开的奴隶买卖市场,奴隶数量之多、价格之便宜,在古代历史上是空前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奴隶主贵族把奴隶看成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如同牲畜一样都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主不仅可以无限制地剥削奴隶劳动,还握有生杀予夺之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奴隶们终年承担苦役,却得不到温饱,还经常遭受拳打、鞭抽、铁烙,甚至被残忍地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当奴隶被榨尽血汗,生病或衰老不能再从事非人的繁重劳动时,就会被奴隶主当作废品一样抛弃。</span></p><p><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古代罗马,奴隶主贵族还有"观赏"角斗"的风习。他们强迫奴隶进行野蛮的角斗表演,自相残杀,或者同饥饿的老虎、狮子等猛兽搏斗,情状惨不忍睹,而那些灭绝人性的奴隶主则以此为乐。</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种野蛮的娱乐当时遍及整个意大利,小说的主人公斯巴达克思就是这样的奴隶。可见,古罗马奴隶主的所谓幸福和快乐,就是奴隶的苦难、流血和死亡。</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笔下的奴隶主头子苏拉,是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典型代表。这个"万恶的统治者"占有着大量的奴隶,搜刮来数不清的财富,过着纸醉金迷、骄奢淫逸的寄生生活,死了还要奴隶们在葬礼上表演角斗,而且不许一个人活下来,全部要为他殉葬,这有多么地残忍狠毒啊!</span></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压迫,就会有反抗,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广大奴隶虽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但他们决不愿意永远过着牛马般的生活。为了争取自由和解放,他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着反抗,而斯巴达克斯起义的爆发正是历史的必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斯巴达克思本是色雷斯人,在一次罗马入侵的战争中受伤被俘后,被卖到加普亚城的角斗士学校当了一名角斗奴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角斗奴隶的境遇比一般奴隶的境遇还要悲惨十分,他们不仅受到奴隶主贵族的残酷虐待,还可能随时惨死在角斗场上。</span></p><p><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思与两百余名不堪虐待的奴隶同伴们一起密谋逃亡。不料事泄,结果只有七十八人在斯巴达克思的带领下脱离虎口,逃到了附近的维苏威火山上。</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们推举斯巴达克思为首领,高举起义大旗,不断袭击奴隶主贵族庄园。各地奴隶和破产农民、贫民纷纷投奔前来,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连续打败罗马官军的围剿。</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起义军的胜利鼓舞了四面八方的民众,队伍日益壮大,一年后已经扩大到十二万人。斯巴达克斯率领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北战,攻打奴隶主庄园和城市,所向披靡。</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罗马奴隶主贵族统治集团万分恐慌,调集兵力前堵后追,结果屡遭败北。公元前71年春,罗马军队出动了全部兵力,与起义军在阿普里亚发生决战。</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斯巴达克思奋勇当先,起义者英勇不屈,殊死拼杀,但因力量悬殊,终遭失败。斯巴达克思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自由万岁!"深深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斯巴达克思战死沙场,奴隶起义被镇压了。但他们四年多的英勇业绩却像震天撼地的滾滾惊雷,不但震撼了罗马城头,也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其不畏强暴、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谱写了奴隶解放的光辉诗篇。</span></h1><p><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斯巴达克思领导的大起义,无疑是古代被压迫人民最光辉的一次解放斗争,它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严重地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谱写了奴隶解放的光辉篇章,其历史功勋是不朽的。</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家热情讴歌了这一伟大斗争并塑造了斯巴达克思高大感人的英雄形象。</span></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人类战争史中,反抗阶级压迫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这种战争中涌现出的军事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不英勇悲壮,可歌可泣。</span></p><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家笔下的斯巴达克思,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顾大局、识大体,不计较个人恩怨与得失,胸怀博大,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政治眼光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勇敢无畏,视死如归……这些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是可信的,对读者有着较大的认知作用和鼓舞作用。</span></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说还从现实生活与艺术的高度上描写了主人公斯巴达克思与苏拉的遗孀范莱丽雅在战火中的真挚爱情,反映了革命者在战场上的悲欢离合与人情世态,使作品充满一种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相映成趣的情调。</span></p><p><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克思曾经说过,他在青少年时期是把斯巴达克思当作自己的偶像来崇拜的。他称赞斯巴达克思是"伟大的统帅,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克思并同时总结了斯巴达克思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起义军缺乏训练,罗马军队实力太强大。</span></h1><p><br></p><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列宁也赞誉斯巴达克思“是大约两千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span></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斯巴达克思领导的奴隶大起义,对奴隶解放与自由运动是一次巨大推动,在世界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也是作品最重要的文学性意义和历史意义以及巨大的艺术价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