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依据新郑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教学素养全员提升的实施意见》和教研室《新郑市小学梯级教师培养之“名师引领”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镇小学师资现状,提升我镇教师的教学素养,带动我镇名师、骨干预培养对象,特于12月10日邀请“1+X”教育共同体学校——新烟小学名师、教学标兵来我镇开展送教活动“新郑市第三届语文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梨河镇会场)”。</p> <p> 在中心校高志勇校长、业务主任刘二勇以及七里堂完全小学牛红伟校长、孟丽霞主任的精心组织下,早上不到八点的七里堂小学录播室,已经被热情如火的老师们坐满了教室的角角落落,大家渴望从名师的课堂实践和专家的引领中,斩获新知,受到启发,促成自己的专业成长。</p><p> 参与本次公开课分享的是七里堂完全小学的田志红老师、新烟小学的杨静老师和左方丽老师。莅临本次送教下乡活动的还有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陈慧和新烟小学的朱正艳主任,这无疑是提升了老师们学习的动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环节:听课学习</b></p> <p> 田志红老师分享的习作——《写信》,课堂目标明确,紧扣信的格式与内容展开,以生为主,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探索,在练笔环节,学生能够运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p> <p> 杨静老师分享的是绘本——《一只想当爸爸的熊》,整节课生动有趣,能够合理的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边读边想象故事的内容。最精彩的就是杨老师的范读,入情入境、角色转换到位,语调变换流畅。</p> <p> 左方丽老师分享的是《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左老师运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留心身边的声音。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由辅到放,切实的体现了以生为主,以师为辅。</p> <p>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节示范课,虽然风格迥异,但是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课程理念也在示范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三位教师的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学生朗读能力发挥,思维能力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发展,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环节:研讨交流</b></p> <p>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交流研讨环节,上课的三位教师首先介绍了各自的教学设计思想,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互动交流积极、热烈,教师们能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说亮点、说建议,说收获……思维在碰撞中提升,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在研究交流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span></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随后,新烟小学的朱正艳主任根据三位老师的分享课,将新烟小学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开展阅读教学方面的相关经验也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并提出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做到从阅读中学表达。</span></h1><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环节:专家指导</b></p> <p> 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陈慧对三位老师的示范课分别进行了细致、到位的点评,既肯定了老师们的精彩,也针对各自的教学给予了中肯的建议。最后陈老师向大家提出五个加强:①加强课标、教材、教参的研读,明确教学的目的;②加强教学策略的研究;③加强教学评一体化;④加强单元要素的学习;⑤加强语用意识,阅读与表达并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促教提质,引领可见荣光!</p> <p>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这次“送教”活动,如冬日里的暖阳,为我们送来了温暖,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p><p> 独行快,众行远,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让我们携手共进,勇攀高峰!最后,再次感谢为我们送来希望的教研室和新烟小学的老师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