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赤坎因埠而兴,其经济贸易可上朔到汉代,宋明时初具规模,故有“金芷竂,银赤坎”之称,清乾隆年间赤坎已经形成10个阶梯式码头,商贾云集,盛极一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口岸。如今,十个码头依稀残存,被时间洇染的地方。走进赤坎古埠,悠悠古韵中,让人忘却浮华与喧嚣,沉浸在历史的静谧里……为了更好地拨开一个个古埠面纱,在繁华之中感受厚重的文化底蕴,探寻它们的故事与传奇,四小老师的教研开启一段“忆流金岁月 品古埠文化”的“古埠”探究游。</p> <p>百年古商埠,渡头遗址在,居民聚居处,每天踏石阶。这种奇特的情景,不是电影的镜头,而是现实生活所见。赤坎区中部大通街,这条总长650多米的老街,共有古码头遗址10处,个别旧址,清代石砌踏跺式渡头台阶,保存得很好,青石裸露,踩痕可辨。</p> <p>历史的变迁,使赤坎商埠的繁华荡然无存,只有那不断衰败残存的街巷、码头仍在低声述说着它那曾经辉煌的历史。我们得到了中山街道社区主任蔡主任热心的带领导说下,穿越百年历史时空,探寻了古埠文化。</p> <p>原码头均用青石条叠砌成踏跺,宽度、长度、高度依坡坎而定,各不相同。但现存的码头在历经了沧桑后基本没有了原来的模样,已涂抹上现代的印记。</p><p><br></p> <p>1号码头:位置可能在民主路上晨光小学大门处,已没有半点码头的痕迹了,那就把这校门前的几级台阶权当为当年的码头台阶吧。</p> <p>2号码头:大通街北端斜坡出口,已没有青石台阶,只有被水泥覆盖着的拐了个弯的斜坡。</p> <p>3号码头:看到时已经密封。资料上说,因弯曲过甚,今已废弃不用。</p> <p>4号码头:平安街与大通街交叉路口向下。高6.5米,长46米、宽3.6米,分3段,每段台阶9-11级不等。北侧是广州湾商会馆。</p> <p>5号码头:在大通街中段,高5米,长20.5米、宽2.35米,踏跺36级,在台阶尽处有一已弃用的枯井,整条通道两旁皆是以坚实红砖砌成的楼房,台阶上野草滋生,井前有棵木瓜树。这5号码头是目前青石踏跺保存最为完整的渡头遗址,是这10座码头经典代表,这里最具有沧桑感,但它的找寻却最为困难。</p> <p>6号码头:高5.6米,长51.6米、宽2.3米,踏跺55级,入海引道长22米,码头出口处有个高大的门楼,这个巷子叫染房街。</p> <p>7号码头:位于东兴街尽头。高8.5米,曲折入海,全长93米、宽3.4米,踏跺2排,各51级。</p> <p>8号码头:为水仙街。高8米,长45、宽2.5米,散存踏跺25级,坡度缓和。街边有井,井上有座庙,称炎河帝庙,俗称水仙庙,可以想象挑夫在井旁捧一口水滋润干渴的喉咙,远航的水手到庙里烧一炷香保佑平安的景象。水仙井有两口,位于水仙庙两侧。左右两井相距仅五米,然而水质迥异。左井水质甘醇,宜于饮用;右井水质混浊,只能用来洗衣。井旁有一榕树,亭亭如盖,荫蔽井上。据说水仙井前至民主路处原为空地,在法国殖民时期曾有八角亭,八方共有八个涌泉出水口,昼夜不息,今已不存。</p> <p>9号码头:为南兴街口。高11.5米,长16米、宽4.8米~.6米,上窄下宽,现存踏跺14级。</p> <p>10号码头:为泥水街口。高5米,长33米、宽3.6米,现已成为坡道,踏跺没有了。</p> <p>这里曾经是记载着老湛江上世纪初期商业繁荣时期的历史建筑:“明德钱庄”,</p> <p>“古埠十座古码头”,是赤坎古街老巷的重要见证,是研究湛江历史的实物参考,是开发人文旅游的重要载体,找寻到传说中的10处码头,说不出那是什么一种感觉。站在大通街上的码头处向下望着下面的民主路,那就是舟船曾经可以抵达的港湾吗?那街边的店铺所在就是曾经的海洋吗?低头看着脚下不知经历了多少代人踏过的踏跺,摸着长满了青苔古渡头的门楼,感慨的是:时间都去哪儿了?</p><p>。</p> <p>“我们期望:1号码头遗址,竖立标志;3号码头旧址不再沉睡,早日修复,恢复原貌。进一步擦亮“大通街十座古码头”的品牌,焕发光彩,造福民生。</p> <p>“忆流金岁月, 品古埠文化”。古埠老街鲜有人走,但这里的典故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感谢这次教研以探究古埠文化为旅,我们在古今云烟中漫步,身心丰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