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行梅州(1)大埔围楼

飞狐

<p>  计划许久的梅州之旅,在年近岁末之际终于成行。</p><p> 梅州行的第一站为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大埔县,首访的为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保、广东省级文保单位-泰安楼。</p><p> 泰安楼,位于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是中国少见的一栋三层的石方楼,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楼中有屋,功能齐全。</p><p> 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楼高11米,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米,三层墙宽0.44米,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p> <p>  围楼前的简介。</p> <p>  围楼的周边环境。</p> <p>  高空俯瞰围楼。</p> <p>  围楼大门为一门三楼牌楼,按古规制,围楼应为官楼,但地堂也没有夹杆石(旗杆石)之类的官家标志,有僭越之嫌。</p> <p>  牌楼没有灰雕,只有壁画,应为假官楼。</p> <p>  “泰安楼”右图为负荆请罪图,据围楼工作人员介绍,泰安楼建筑规格的确是僭越违制了,在建牌楼时画负荆请罪图是向朝廷请罪,以规避朝廷的处罚。</p> <p> 围墙为石头,三合土,米浆的垒墙。</p> <p>  围楼为三层建筑。</p> <p>  祠堂面朝围楼大门,位于中轴线,为两进建筑。</p> <p> 从围楼二楼俯瞰,祠堂非祠宅合一结构。</p> <p>  祠堂与围楼🈶过道相隔,既为了方便行走,也有防火的功能。</p> <p>  二楼房间为土木结构,房门间铺设木板前走廊,连接二楼各家各户。</p> <p> 二楼与三楼以木梯连接,方便上下往来。</p> <p> 三层内围房间为木结构。</p> <p>  三层木制搁房与围墙铺设木板后走廊过道,围墙开窗户既有利于以采光,也有出于防御的考虑。</p> <p>  三楼设立储物的二层阁楼。</p> <p>  三楼设公共储物间,阁楼门顶安装滑轮,用于大件,大重量物品吊升搬运。</p> <p>  三楼后走廊窗户。</p> <p>  围屋底层围拢之间铺设鹅卵石,方便行走,排水。</p> <p>  围拢间打井,方便生活取水;井头供奉井神,放置石盘,供水洗肉食、青菜食物。</p> <p> 祠堂位于围屋中轴线正中央上,是家族的灵魂,族人的精神支柱,地位崇高,蓝氏宗祠大门前为三级石阶,石阶没有石鼓装饰,屋脊没有灰雕,非龙船脊、博古脊等作为大脊梁。</p> <p>  上堂往外看,天井🈶比较大的空间。</p> <p>  上堂为三开间,四周支撑柱为方形青石柱。</p> <p>  上堂,书“祖功宗德”,家族圣地,家族核心,供奉蓝氏先祖神主牌,为族人参拜祭祀,其四周没有悬挂牌匾,没有壁画;横樑,木拱,没有精美的木雕,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这是一个普通的围楼,民祠。</p> <p>  夜幕下的泰安楼,夜深人静,勾起无限遐思。</p> <p> 花萼楼</p><p> 第二站为花萼楼。</p><p> 花萼楼,为土楼,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nbsp;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近400年历史。因圆形楼形似花萼,又取兄弟邻居乡村相爱之意,所以取名为“花萼楼”。2002年7月,联丰花萼楼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nbsp;&nbsp;2019年10月7日,联丰花萼楼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花萼楼的建筑借鉴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土楼整个呈八卦形,整体构造像是一个被剥开的橘子,外大内小,双环相套,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210个房间。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楼高11.9米,楼的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1.3米,楼顶为木梁灰瓦,内外环形相套,内低外高。</p> <p> 土楼建在河边,既方便劳作,也方便日常生活。</p> <p>  土楼周边也修建了一些平房,可能与家族人口增加有关。</p> <p>  高空俯瞰,土楼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p> <p>  土楼地基主要由鹅卵石,大石块铺设,且高于路面。</p> <p>  土楼外生土夯墙地基旁挖水沟,用于排水,以防积水浸泡土墙,危及土楼安全。</p> <p>  文保部门在土楼前设立的围楼简介。</p> <p>  土楼原居民林老伯向访者介绍围楼历史,围门的功能。</p> <p>  以及枪眼等防御布设。</p> <p>  围楼门旁立有一块奠基石,既是风水信物,也是家族一种牢不可破的信念。</p> <p>  门楼架🈶木梯,可达二、三楼。</p> <p>  门楼与一层围顶间设有天井,既排水,也聚财。</p> <p>  门楼往里看,鹅卵石与木楼搭配非常壮观。</p> <p> 土楼横面图。</p> <p>  地堂使用河滩鹅卵石铺成。</p> <p> 在地堂中央,鹅卵石铺设一个“大金钱”,“大金钱”也是一个发音点,围屋犹如回音墙声音,站在发音点发出的声音可达围楼各处,声音悠长,清晰。</p> <p>  地堂挖🈶一口水口,为人畜提供饮用水源。</p> <p>  观音庙位于土楼中央,C位,按常理C位一般营造家族祠堂,据土楼长者林老伯说,关于在C位营造观音庙,一说,可能是开山祖先得观音娘娘托梦取银而修土楼,为感恩观音娘娘,也希望娘娘保护族人子孙后代平安,在C位营造观音庙,表达对观音娘娘的尊敬,二说,开山祖先从福建莆田迁移此地,开基,利用水路便利跑生意,先建祠堂,发迹聚财后再建土楼,由于祠堂的风水缘故,不便搬迁,故修建土楼时,在C位营造观音庙,以求观音娘娘庇护。</p> <p>  土楼设观音庙内堂,供众人参拜礼佛。</p> <p>  各家各户是独立的,一房为一家,一楼到三楼形成独立的单元。</p> <p>  既有储物间。</p> <p>  也有厨房。</p> <p>  当然少不了还有冲凉房。</p> <p>  木梯将各楼层相连。</p> <p>  二楼房间房门与连廊相通。</p> <p>  二楼透过窗户看围内。</p> <p>  二楼看内环。</p> <p>  三楼连廊连接各房间。</p> <p>  三楼走廊过道方便衣物晾晒。</p> <p>  三楼围墙开设窗户,用于采光,防御。</p> <p>  花萼楼旁的林氏祭祖祠堂。</p> <p>  大埔之旅,行色匆匆,只参观两座围楼及老镇,没做详细田间调查,对所见所闻简单做了一下记录,留点遗憾,期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p><p> 感谢刁哥,梁广与笔者结伴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