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宜兴之行——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展评观摩实录(一)

流水一舟

<p>  浩荡离愁三日半,刚过一日半,已觉时光匆逝。满满的六节干货,详实的听课实录,陶都之行,所来非虚。</p> <p>  宜兴中学的银杏黄叶🍂洒满两道,蜿蜒曲折的梦溪桥畔处处也是落地无声,整个校园闹中取静,曲径通幽。</p><p> 上午我们品鉴了烛之武迂回婉转而又智勇兼备的外交艺术,洞察了《变形记》里虚荣趋利、精神迷失的荒诞人性,触情了民族大义与儿女缱绻的凛然抉择。在不同的文本解读里,我们观摩到了相同的课堂构思,那就是任务情境的主任务和次任务的衔接创设。</p><p><br></p><p><br></p> 《烛之武退秦师》 <p>  我们听的第一节课是来自南京二十九中的王悦老师的《烛之武退秦师》。王老师将文言文上的古韵横深,而又古史新读,充满新意。用南京教研室徐晓彬老师的评价来说就是兼具了语境、意境和深境。</p><p> 地图展示直观便利,文言方法的文本解读,以读史的方法来教学生学习文言,真的很赞。这是今天我听到的最有深度和连贯紧凑的优质课,受益匪浅。</p> <p>主体任务情境:</p> <p>子任务的环环设置:</p> <p>  最令我佩服的是王老师穿插在其中对于烛之武退秦时年龄的引导和推断,她将冯梦龙《三言二拍》中有关烛之武的外貌特征“须眉其白,佝偻其身,蹒跚其步”的描写以及史上2次记载、郑文公年龄的对比推论、春秋时期的大事件一一加以引导启发,课堂妙趣横生,以史讲史,整个环节紧凑而显实效。</p> <p>活动四中王老师展示自撰对联:</p> <p>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展示,层层深入推出了烛之武临危受命的四大原因:基于势、激于义、感于礼、出于利。</p> <p>延伸任务:</p> <p>  总而言之,王悦老师的课高端大气上档次,娓娓动听的声音,温柔亲和的微笑,旁征博引的学识,淡如幽兰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了我,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向优秀靠拢,我们一直在路上。</p><p> (记录:杨园园)</p> 《变形记》 <p>  第二节课,我们聆听了来自宜兴中学的邵然老师的《变形记》,邵老师将本课设定于“文学作品与写作”任务群,精准制定教学目标,以大情境带小活动的方式串联整节课。</p> <p>主体任务情境:</p> <p>子任务设置:</p> <p>  邵老师的子任务设置精巧,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邵老师围绕作品的荒诞的风格进行体味,在颜色的牵动下带领学生对文本的基调、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以及环境形成学生自己的冷静思考。</p><p> 其次,从学生的活动来看,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大段大段逻辑严密的语言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展示,这就是一种成功,是语文老师的成就。</p><p> 最后,从教师的教学动态看,从头到尾邵老师都只是设计的组织者,推动者,当学生思维处于一个平面难以深入时,老师聚焦语文本身,将甲虫这一带有隐喻性的事物以及工业设施中可能遇到的要素进行讨论,深入人物与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呈现了一些出色的作品:</p> <p> (记录:许雅琼)</p> 《与妻书》 <p>校园内的书店,处处彰显书香气息。📖</p> <p>“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将青春定格战场上,将青春定格在炮声里。……”激情导入之后来自徐州侯集高级中学的杜芬老师带我们走进“寻访英雄记忆”的研学活动现场。</p> <p>杜老师紧紧围绕语文课堂的育人价值体现,着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巧妙设置了三个情境任务,在一个个任务的逐一解决下层层深入研习文本。</p><p><br></p> <p>  子任务呈现</p><p> 随后杜老师让学生深入思考🤔,三个矛盾真的矛盾吗?在思考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林觉民烈士在英勇就义之前内心的苦痛挣扎。</p><p> 虽然课堂任务布置得略显制式化,老师语气偏硬,给人一种紧迫感,授课过程中话筒贴得太近全程呼吸声干扰学生听课,但瑕不掩瑜。正如徐州市教研室孙峰臣老师所言:这节课尽力契合徐州教育局提出的“学讲计划”,新课改并无固定模式,一切都是探索。</p><p> (记录:尹修艳)</p> <p>12.10日的下午,我们领略了赤壁风光,沉思于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永恒话题;鉴赏了人虫共生共存的社会成因;还沉浸于荡气回肠而又旧文新解的革命情书……任务设置需要放设总体情境,教师要变成课堂的观察者,今天下午的三节课都侧重于学生的作业及语言展示,环节的层层深入和情境感反倒没有上午三节课那么明显。</p> 赤壁赋 <p>下午第一节课,我们聆听了来自常州市第二中学赵锋老师的《赤壁赋》。赵老师将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千古名篇至于“趣味解读微信朋友圈”的生活情境之下,拉近了学生文本之间的心理、情感距离,形式新颖,活化了课教学。</p> <p>主体任务情境:</p> <p>子任务的环环设置:</p> <p>  赵老师教学情境的设置,让人眼前一亮。苏轼朋友圈发文:“夜游赤壁,不亦快哉!”林语堂评论:“真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回复道:“呵呵……”。小小的情境,将课文的主体问题囊括其中,即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感及其走向。接着,赵老师带领学生围绕苏轼是否是个“乐天派”来解读文本,从文中找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设置了两个子任务:一、探究苏轼是否是乐天派?二、其性格中“乐天”的一面形成的原因。</p><p> 通过个学生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和教师适时点拨,结合对课文具体句段的品读,师生共同感受了苏轼被长江、清风、明月等自然美景治愈后的旷达乐观,得出了“变”与“不变”的哲理。</p><p> 赵老师的课堂不仅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也能落实到实处,在带领学生分析具体文本的过程中,找准合适的时机补充关于作者生平和文体的知识,穿插自然。</p> <p>延伸任务:</p> <p>赵锋老师的课堂生动且有力量,形式来源生活,内容紧贴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见贤思齐,心向往之,行必能至。</p><p> (记录:胡雪梅)</p> 变形记  促织 <p>  第5节,我们聆听了来自江苏省震泽中学刘丽华老师的《文学作品中的变形及其力量》(以《变形记》《促织》为例),刘老师以这两篇课文为例,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及其内涵。</p> <p>主体任务情境:</p> <p>文本分析:变形记中甲壳虫的特点有哪些?请从三个角度加以思考。</p> <p>区别异同:两篇小说在描写各自变化场景时,视角有何异同?</p> <p>讨论得出结论:《变形记》红色文本是来自作者笔下人物内视角的观察,而《促织》则更侧重外视角的观察描写。</p> <p>再次深化对比讨论:两篇小说的结局有何不同?造成虫性人生的各自成因是什么?</p> <p>联系时代背景:</p> <p>合成结论:《变形记》西方文学是悲剧结局,而《促织》东方文学是喜剧结局,你更喜欢哪种结局?试说说理由。</p> <p>补充资料,提升认知:</p> <p>  刘老师的课堂结构设计完整,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刘老师围绕两部作品的相似点进行体味,带领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以及环境进行探讨和分析,层层进入。</p><p> 其次,从学生的参与度来看,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探讨两篇课文的不同结局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这既是一种成功的体现,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p><p> 最后,整堂课,从头到尾刘老师都只是设计的组织者,推动者,引导学生层层进入对文本的理解,循循善诱,让学生逐渐深刻理解两部作品的悲剧性意义!</p><p> (记录:汤雅利)</p> 与妻书 <p>第6节是来自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杨彬老师的《与妻书》。杨老师用四个任务贯穿课堂,让学生通过任务深度解读林觉民的英雄气概、儿女情长。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现自己的风采。</p> <p>任务一:课前的阅读批注展示。</p> <p>  杨老师通过批注式阅读方式,让学生课前就认真研读文本,记录下自己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再展开探讨,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的才华得到一个展示。</p><p> 其中一位学生给文章第一段的批注是:奈何桥磊,彼岸花美,饮一碗孟婆汤水,问一句生死为谁?赢得了台下老师的一阵掌声。相信这次的赞赏会成为这个学生以后继续热爱语文的动力。</p><p> 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语文课堂上每位同学都有话说,都有所收获。这应该是每位语文老师都想追求的境界吧。</p> <p>任务二:探讨林觉民为何要赴死。</p> <p>  杨老师采用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的方式。每个小组都展示了不同的观点。学生的答案来源于课本同时又高于课本。杨老师适当点拨,课堂呈现效果很好。</p> <p>  任务三:思考为什么林觉民愿意相信鬼。</p><p> 师生共探讨,让答案变得明晰。</p> <p>  任务四:给自己定一个身份,可以是林觉民的妻子、孩子、同志或者是现代中学生等等。基于这个身份给林觉民写一封信。</p> <p>  杨彬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任务群为驱动,让每位同学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后进生有话说,让中等生有思考,让优秀生有突破。通过这堂课有国才有家的这个概念一定会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种下种子。</p><p> (记录员:朱澍)</p> <p>优秀听课记录,用心学习的我们</p>

学生

老师

任务

文本

情境

课堂

变形记

林觉民

展示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