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展‖石不能言笔墨有意

点画中林

<p class="ql-block"> 文/罗中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与彭展相识于八十年代考学的青葱岁月里,后来,他去了武汉而我到了景德镇,便从此失联。2017年我在长沙办水墨个展前,被朋友无意识提名串联,见面当初,彼此相互感叹,也回想人之往来总会在人生的某个时点再次投缘相遇...</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俩对当代水墨的关注点、认识与观念有所相近,故彼此互动也多了起来。时常深夜他发些近作让我提点意见,每次总让我深深地感受他的执念和追求。故我对他这个人与画有了更多的审视,特别是他近来所画的"太湖石"水墨系列尤其让我静读澄明、细品不厌、诚然耳目一新之感......</p> <p class="ql-block">  老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而历朝历代文者则乐石。文人对"山石"的喜爱源于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汉代"山型砚"已是山石盆景的发端。唐代阎立本的《职贡图》画中表露已把奇石列为贡品,反应了雅石颇受当时人们珍爱,且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白居易与石为友,留下了《太湖石记》、《双石》、《问友琴石》等诗篇,并提出"爱石十德",将赏石的益处扩展到衣食住行与怡情养性、相伴延年的精神层面。宋代米芾提出"瘦、漏、皱、透"的审石标准,"痴颠拜石"的趣事更成为后世美谈,苏轼也在米芾总结的基础上加了个"丑"字。至此,文人墨客完成了赏石藏石赋石到画石的美学高度,成就了宋代赏石文化的全胜时期。往后,元代倪瓒源物寄情,赋予了山石题材更多的隐喻和内涵,开启了明清两代玩石的新风尚。明人吴彬《十面灵璧图卷》表现出奇石的纹理形态,从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中脱离出来,不再是画的点缀而成为画面的主体或独立构成。除了清代"四僧"发扬光大外,苏州园林和满清皇家颐和园、圆明园更是把山石以小见大、迥出天机,成就东方美学的历史与文化的典范和辉煌。</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人赏石之气息,把冷峻的山石赋予了精神的温度正是文人墨客道法自然,倾注自己的理想人格,发抒心志、一寄幽情、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p><p class="ql-block"><br></p> <p>  在赏石文化中,太湖石可谓是文人墨客审美的完美结合,而 彭展的《太湖石》水墨系列则在前人的基础上赋予了其新的艺术分量和独特的品质深度。</p><p> 彭展放弃了传统的勾线与皱染,以没骨法用笔,在极难控制的生宣纸上施以微妙的淡墨让其自然生发和流动,时而浓墨提点,把笔墨藏于无形之中。外形掌控写实意念的表象,内形追求抽象之美,使山石流露出西画的某种光影、明暗、结构和层次,浓淡相宜、虚实结合、格调高致。在我看来,这种方式,扩散了墨的能量,追求水墨在极淡墨色中的微妙变化,获取通透感与厚重感的物质性。</p><p> 而更为重要的是彭展的《太湖石》水墨系列似乎借"物"的美学流淌着天地宇宙、洪荒变迁、鬼斧神工、自然雕琢的载体在时空翻转、生命之水的冲刷叠加中散落着、隐喻着历史、岁月和物道盛衰的记忆。</p><p> 因此,彭展的《太湖石》水墨系列实现了自我的心象,赋予了其新的美学维度,像一座隐秘的文化脐带,在人心中升腾......</p> <p>  "水墨"不只是一个画种,水墨不再是笔墨的境界,而是黑白的宇宙天地。在传统里不断出现的山石,自然有它对应的时代内容。自然的意象永远都在,但在今天,它又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今天你和自然遭遇,又是一种怎样的气息?回望传统形成现代意义下的审美认识和形式转换,才是画者揭示时代脉搏、指引未来的独特表达和追求。</p><p> 彭展,保持着固有的内敛和沉默,并在淡化的笔墨中,随行就势、因材施艺,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在心物合一的状态中自然而充分地把握画中神韵和墨游的审美契机,内在的坚韧、意念聚集在宣纸上,自得一种断壑沉云、空石挂雨、通透清新的画境内藴。</p><p> 清代石涛所云:笔墨当随时代,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我相信,假以时日,他的执着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p><p><br></p><p><br></p><p> 2020年12月10日</p><p> 随笔于长沙</p> <p class="ql-block">彭展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