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再次踏上去往普陀的行程,已是时隔十余年,久得记不确切都走过哪里,似乎不曾来过一般。</p> <p> 天蓝风也清,一切都是出行的模样。目的地渐近,心甚期待。</p> <p> 行经甬舟高速,印象深刻的是西堠门大桥。橙红色“佛光黄”主色调桥塔,线条明快而醒目,舟山群岛“海天佛国”的地域特色跃然而近。</p><p><br></p> <p> 弛行于群岛间,隔着车窗,傍晚的云彩很是震撼。天高云低,海风扑面而来。此行,说是陪母亲,放飞的更是自己。</p> <p> 安顿入住,就近隔壁的原制原味裹腹,离开时才庆幸去的早,不用排队等长长的号。天色已晚,随意溜达消食。传说中的普陀确是极有特色,这不,路边的绿化都别具一格,各种不同的石雕,特别喜欢这个可爱的小沙弥,尤是憨态可掬。</p> <p> 相比普济寺的热闹,法雨寺虽人也不少,好在还偶尔有这样安静的时候。譬如,有不被干扰的影子可自恋。</p> <p> 空气中满是浓浓的香火气息,有多少的期望和祈祷在这里堆砌,檐角青枝日日见证着……</p> <p> 放生池已不再许可放生,池里的乌龟很是自在。特别这一位,悠哉的趴在假山石上,晒着秋日暖阳,任周遭香客来来往往。</p> <p> 出得法雨寺,被光影迷离中的寺庙外墙吸引。是否心中有佛皆是悟?</p> <p> 始建于1996年的观音立像是海天佛国的象征。“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众多佛教信众的信仰核心。</p> <p> 开始并不曾留意,只觉得岛上四处都是浓浓的佛文化。通往南海观音的石板路可见雕刻着各不同莲花的地砖,据说正好每隔三步,时有虔诚礼佛的人一路叩拜前往。</p> <p> 进入普陀山山门,沿着海岸往短姑圣迹方向,便是南天门的地界。</p> <p> 沿着海塘边的小路,越过一段海堤拾级而上便到了南天门。崖下海岸边,有人在安安静静地垂钓,只有海浪不时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p> <p> 寺庙虽不大,观海的视野极好。坐听海浪和潮声,抱抱长长的“佛脚”……</p> <p> 这一日去往洛迦山的船已远,错过的未必都是遗憾,有时念想也是美好。</p> <p> 周末总是欢乐,梅岑雅集已就绪。喜欢这样的布置,看似随意,却也有更多言犹不尽的雅致。</p> <p> 这一日,小小的爬山。山不算高,一路欣喜不少。忽略传说中的千年古樟、心字石、磐陀石,这写着止步的小径落叶满被,虽独自寂寞,却也别有深秋韵味。</p> <p> 清晨上山的石板路很是安静,猫似乎也很是佛系,无视身边是否有人走过,顾自专注着。</p> <p> 山顶的小屋也成了藤藤蔓蔓的欢爱,恍惚间花花草草分明才是主人。</p> <p> 既是海岛,不见海鲜总是不完整的。好吧,这一日眼前的美食并不敢大快朵颐。连着两年的“不典型痛风”真凶未明,笑言只该舔舔过瘾。</p> <p> 时隔一月,忐忑中惶恐的痛楚终究不曾出现,委屈的梭子蟹也终于一洗冤屈。</p> <p> 偶然看到的普陀山推介很是独特:我爱普陀山。</p><p> 爱了,这世间所有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