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冀南区地处华北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要夺取抗战胜利果实,实现其先占天津,再占东北的野心,把冀南视为必争之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邯郸是平汉线上的重镇,华北的南大门,是古代赵国的国都。当时赵国“东邻燕、齐,西边秦,南界韩、魏,北迫匈奴,数拒四方之敌”,被称为四战之国,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且文化底蕴深厚,有颇多的历史典故,如“邯郸学步”、“黄粱美梦”、毛遂自荐、围魏救赵、将相和、梅开二度、九鼎大吕、待价而沽、胡服骑射、三寸之舌、挺身而出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日本投降前冀南军区所属军分区管辖区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为了抢夺地盘,向北突进,为了先敌控制要点,闭锁战场,保障平汉线战役的顺利实施,晋冀鲁豫军区决心集中冀南三、四、五、六等分区的部队和太行一支队迅速夺取邯郸,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王宏坤、参谋长雷绍康、政治部副主任刘明辉等组成冀南指挥部,下达了解放邯郸的作战命令:“攻字第4号”。冀南军区第3、第6分区和太行军区一支队的主力部队投入了战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5年10月1日夜,天穹墨黑,伸手不见五指,冀南部队在夜幕掩护下,悄然而至。10月3日,秦基伟带领太行一支队加入战斗。至此,冀南和太行部队近万人,将邯郸城包围了个水泄不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0月4日黄昏,三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顿时枪声鼎沸,火光闪烁,我军发起总攻。 1945年10月5日解放邯郸,成了解放后国民党军队从未进入的城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全国的解放战争只打了3年多,而解放永年广府城却历时两年多,500余名将士为此献出了鲜血和生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4日日军退出永年。当时伪军利用八路军忙于打邯郸战役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以王泽民,“铁磨头”为主,麋集在永年城的土匪、汉奸、伪军2500余人,9月5日进入永年,被蒋介石集团收编为国民党“中央军”,两人封为少将军衔。他们挖开了当地滏阳河的水坝,向永年洼里放水,把永年县城方圆十多里全部弄成了一个大水泊。永年城刚好位于水洼西北的一个高地上,城墙高11米,城底厚8米,城外又有水深5米,宽20米的护城河围绕,易守难攻。1945年9月日军投降两月后,原冀南三分区附近的十多个县城都已经相继被解放。只有永年一个孤城, 永年城却如同一个钉子般,钉在我军后方。</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日本人修建的炮楼</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5月上旬,国民党第十五专署保安司令钟毓麟(国民党中央委员)、特务郭玉芳化装成理发师由西关潜入永年城内,担任指挥官和参谋长,直接指挥王泽民和“铁磨头”。1946年5月底,特务盛功俊携一部电台潜入永年城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面对永年县这个钉子,晋冀鲁豫军区两次派兵要打掉但都没成功,第一次是在1946年1月初,部队希望靠着冬天永年县外的水泊结冰发起进攻,但是当年冬天气温却反常的温暖当地没有结冰只好作罢。第二次是1946年6月,在地方民兵的配合下,部队拿下了永年东西城关和城北冰凌窖,打死了伪军的参谋长李全辅。6月15日,部队准备发起总攻,炮兵先行对城墙进行轰炸,但是因为炮击点离浮桥太近,将浮桥震断突击队无法前进,攻城两次损失惨重的攻城失败后。部队改变了既定策略,调动了当地5万民工,在永年城外围起了一道城外城。架设大小炮楼59座,地堡170个,修盖作战房164间,在靠近城外城的深水处还竖立了1万多根木桩,并布下各式地雷1万多颗,开始进行围城作战。</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当时的方针是:把敌人困死在城里,消灭在城外。</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把永年城围的水泄不通,从围城图中看,永年城在一片水洼之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冀南三分区副司令员李大磊为围城司令员,李大磊与我父亲是一个村的沾点亲,如果算辈份他还要叫我爸为叔呢。</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围城的三分区部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国民党一架飞机救济永年蒋匪军,在空投时发生故障,降落在永年马庄村,机组人员全部被俘,图为我指战员登上敌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12月15日,司令员杨得志、副司令员曾思玉接到了留在晋察冀的命令,崔田民则随政委苏振华率一纵部队继续南下回归冀鲁豫建制,在保定与石家庄之间越过平汉铁路,12月下旬,路经永年地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时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已围困永年城500多天了,他们希望一纵能帮助打下永年城。苏振华看了永年地形后,说,可以打,但需要时间,需要付出很大伤亡,不如去打蒋军的主力,永年继续围困就好,反正敌人跑不了。而这时,晋冀鲁豫军区正在组织巨金鱼战役,军区电令一纵火速南下参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军修的阻击防线</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主战场,解放大军拉开战略进攻的序幕,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顾不上永年了,自47年9月17日起停止了对用年的空投。</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永年西门城楼解放时,上面被攻城炮火轰的弹痕累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的西门城楼</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永年城全过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围困永年广府城时人民的支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人民的支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老百姓支援围城部队送物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讲永年就不能不说韩荫亭,他是永年的关键人物:韩荫亭(1912-1979),永年田寨人。1931年任永年县第一仼县委书记,1932年夏任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中共永年县委军事委员,邯永第一任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3支队营长和营教导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39年5月和赵海枫偷袭广府城日军时韩荫亭受伤,后脱离部队在家乡组织自卫团(组织同意当了“伪军”大队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5年8月带队从回八路军任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独立3团团长,率部歼灭日伪军,45年解放临洺关,配合主力解放邯郸。47年10月解放永年城、1947年为10纵90团团长开赴中原、挺进大别山、转战豫南鄂北、进军华南作战。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歼灭了大批敌军,解放了很多城市村镇,为新中国建立立下了功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韩荫亭的家乡有他的铜像,纪念这位永年1931年的第一仼县委书记。韩老与父亲同在三分区,在广州、省农垦厅时又在一起,在沙面住时与他家两次成为对门邻居。</b></p> <p class="ql-block">韩阴亭(左三)七十年代在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任上去湛江垦区检查工作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47年10月5日,从战场调回来攻打永年,韩荫亭率第10纵队第90团抵达永年广府城东大堤边。战士们进到城墙根下,架上云梯,在顽匪尚措手不及之时,爬上城墙并翻墙进城,干净利索地解决了守卫城门的伪匪,打开了东门,向城内发起了总攻。城里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肉搏战,伪匪被打得四处奔逃。部队分别进占四关及其四门,到5日晨6时,城内100多残敌全部肃清,共缴获飞机1架,电台2部,重机枪6挺,轻机枪25挺,步枪1300余支,短枪158支,子弹30余万发。至此,被日寇蹂躏八年,王、许二匪又盘踞了两年多的冀南地区最后的一个孤立据点——永年广府城宣告彻底解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45年8月开始围城到47年10月解放永年城在围困解放永年的战斗中,我军伤亡副团长赵朋富以下干部战士共计466人(不含六纵、二纵和地方干部、群众的伤亡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从永年城突逃出来的王泽民、许铁英残部10月6日在成安县吕家庄被独立6团全歼,图为被俘的伪官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被俘虏后的国民党第十五专署保安司令钟毓麟(国民党中央委员)</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为解放永年城,从1945年10月15日到1947年10月5日,我军与这股顽敌共进行大小战斗156次,最终将其全部消灭。永年洼的鲜花,曾经过先烈们鲜血的浇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永年故事,用冀南三分区司令员高厚良同志的一首诗结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庆永年城解放</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易守难攻永年城,城高水宽且又深。伪匪三千踞城里,军民共筑城外城。工事前摆地雷阵,老鼠也难逃出城。被围伪匪粮断绝,突围被歼快人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时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的高厚良写的《围城日记摘抄》,和他编著的《一个特殊战例》这本书,可以了解那段历史。</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1月10日,第6纵队奉命攻打永年城,因无法涉水攻城,停止进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6月10日,第2纵队奉命消灭永年敌人,解放永年城,攻城未遂。</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12月下旬,第1纵队路过永年,没有打,南下参加巨、金、鱼战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7年4月24日晋冀鲁豫军区大军正在豫北发动攻势,我军已取得节节胜利,冀南三军分区南面形势好转,分区可以集中力量围困永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军进驻永年城,受到群众的欢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永年解放后的70周年纪念日2017年10月5日永年解放纪念馆开馆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的三分区司令员后空军政委的高厚良和解放永年功臣韩荫亭</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的永年广府古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分区的部队解放永年城后向豫北地区进军,歼灭华北最后的国民党部队,1948年4月,冀南全境已无敌人,冀南军区撤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48年5月1日三分区的部队在河南安阳、东洋泛正式成立改编成晋冀鲁豫军区第14纵队后归华北军区14纵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4纵成立时团以上干部配备人员</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4纵在太行、冀鲁豫地方部队的配合下,不断拔除敌军据点,扩大解放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8年10月8日中原解放军先后解放了郑州、开封,14纵乘有力战机,发起了攻打新乡的战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为打新乡的战前动员</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新乡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的新乡城,城高水深</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新乡城内原国民党40军军部旧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张真实解放新乡现场的照片,照片里的是原14纵42旅122团二营教导员黄先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残余的敌人被压缩在路家祠堂内,因敌居高临下,火力猛烈,我军组织数次攻打,均未成功攻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新乡中打路庄时被子弹打中头部牺牲的121团团长信仁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路庄战斗中牺牲的有名字指战员,有多少无名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5月1日第四野战军13兵团47军在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带领下挥师南下,上级命令,由东野10纵负责解放新乡。新乡这时已被围城半年之久。经历了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的第四野战军的部队兵强马壮,抵达新乡前,四野10纵改为47军,就这一个47军就有6万人,并装备有重型火器。47军到达新乡前线后,该军军长梁兴初当时已接到调任38军军长的命令,因执行解放新乡任务,仍留47军工作。到即与已经改称第70军政委的原14纵队政委甘渭汉等领导研究战况,决定把新乡四面包围起来,通告国民党守军将领,两条道路任其选,一是北平道路,和平解决;二是天津道路,自取灭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5月1日至3日李辰熙派新提升的副军长赵天兴出城,到达47军军部驻地陈堡村,向解放军正式请求和平改编,于五月五日签定了投降和平改编协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5月5日,李辰熙作为新乡国民党守军代表,在陈堡村与中共代表签订了《关于处理新乡国民党守军的协定》,新乡宣告和平解放。签字遗址就在陈堡村小学西侧。</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双方签字代表为:解放军方面是13兵团政治部主任刘道生、47军军长梁兴初,70军政委甘渭汉国民党方面是40军李辰熙与英博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新乡和平解放签字的大块陈堡村当时房间里的桌和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5月7日上午由70军为主组成的人民解放军新乡军事管制委员会及其他党政军机关全部人员入城,发布军管会一号令,公告新乡已获解放,确立革命秩序,统一全市军事、民政管理等事宜。由甘渭汉和刘刚任正副主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1949年5月5日,新乡市和平解放后,新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公告。</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5月6日解放军开进新乡城,受到群众夹道欢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华北全境完全解放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5月26日部队举行庆功大会,图为群众欢迎人民功臣。</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军从功勋门进入庆祝会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人民立功光荣</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庆祝新乡解放大会会场的14纵部队(70军)</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人民解放军70军的番号加上第14纵队,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年半的时间。新乡解放后解放军缩编,部队开赴北京郊外涿州改编,一个师划归67军,一个师改为空军和高炮部队执行国土防空任务。父亲所在团归入华北军区特种纵队,成为了高射炮部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部队从步兵改编为炮兵原战友调不同部队与战友分别时</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新乡看下父亲所在部队全程参与解放的城市,悼念曾经为了解放这个城市而牺牲的先辈们!</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新乡烈士陵园没有纪念碑是这样的纪念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