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1月的最后一天,毛毛细雨中,我和同伴走进李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位于四川宜宾市东部,紧靠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距今已有1480年历史。全国古镇不少,但与文化抗战融为一体的古镇,中国李庄却是绝无仅有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由于日军的轰炸,原位于上海的同济大学被迫万里跋涉迁往内地。1940年下半年,同济工学院迁到李庄办学。我爸爸1937年考入同济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因此也随学校内迁6次,最终来到李庄继续学业,在李庄读书、生活了多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爸爸曾经对我讲起在李庄读书的点滴,我就存下愿望,有机会一定要到李庄,实地了解爸爸当年学习生活的情况。“李庄情愫”已经成为我的梦,魂牵梦萦十几年。今天,我终于来到李庄,梦想成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进古镇,一块石质影壁立在镇口,两面各写四个大字:“千年古镇”,“文化脊梁”,道出了李庄的不同凡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的李庄,人口不足3000,却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文学研究所、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数所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的近万名文人学子。李庄人民腾民房、匀口粮、搬神像、挪牌位,为师生们提供一张平静的书桌。李庄因此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从国内外寄来的信件,只要写上“中国·李庄”便可准确送达。著名大师学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等云集李庄,他们与李庄人民共同铸就“青灯黄卷苦读,热血挚情坚韧”和“开放,和谐,融合”的李庄精神,谱写了抗战救国的文化抗战壮丽诗篇,李庄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和“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大师学者的第二故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乡绅欢迎同济大学入驻李庄的电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东岳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供奉东岳大帝。后东岳庙重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由大山门、炳灵殿、玉皇楼、岱宗殿、十二阎罗殿等建筑组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中(1940-1946)同济大学工学院、法学院入驻在此,这是一座复合式四合院落,占地面积3046平方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爸爸曾对我说起他在东岳庙听讲上课,做工学实践(车工、钳工、铣工、刨工、磨工、木工、电工、测量…)。爸爸曾经学习实践过的东岳庙,我要仔细地好好走走、看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在东岳庙里开办了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展览,展示了同济大学的发展历程、师生在李庄的生活、学习情况,并对一些著名学者进行了介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我找到的爸爸19岁考入同济大学时的照片,剃寸头穿长衫,一副青葱毛头小伙子样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在东岳庙山门前、同济工学院旧址碑前留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同济大学当年的西迁路线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1937年9月开始,同济开始被迫万里跋涉迁往内地。1937年10月到浙江金华;1938年年初迁至江西赣州和吉安;1938年10月迁至广西八步(现贺州);1939年年初经越南河内迁至云南昆明,40年下半年日军轰炸昆明,只好再次搬迁,迁到贵州贵阳;1940年下半年,最终迁往李庄。教学、科研活动在李庄度过了相对安定的五年时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爸爸1943年从这里毕业,同济工学院的五年学业,在李庄三年多,其余都是颠沛流离在内迁路上,边走边学,艰难困苦可想而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东岳庙爸爸当年的教室。木桌木凳,每张桌上有一个砚台,猜测当年的学生多是用毛笔写字。教室里还立了一些师生的蜡像,展现他们的群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坐在课桌前,体验爸爸刻苦读书的环境,感受爸爸的气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冬季,木格窗连窗户纸都没有,川南阴雨连绵,屋内冰冷刺骨;夏天,江边蚊虫叮咬,室内暑热难耐…触景生情,我不由得感慨万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展出的三角板,计算尺我看了真感亲切,爸爸也有这些工具!他一直用这些工具制图,计算,还曾经教过我使用计算尺。他在世时为他热衷的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拼图中上图是一台柴油发电机,工学院师生利用实验室发电机为古镇居民发电,使李庄镇比南溪县城通电还早了两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图是工学院做实验用的滑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工学院师生的到来,为偏僻的李庄开启了现代智识之路,他们用所学工程技术服务李庄,改善李庄人民生活条件,促进了李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李庄人民欢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43年6月,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访问李庄,为同济师生用德语作了几次专题学术演讲报告,受到学德语的同济师生的热烈欢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听爸爸说过,同济大学是德国人创立的。同济学生入学后先要学习德语,工学院学生必须先到实习工厂学习一年,然后才可进入后阶段学习,这是秉承了德国严谨的教学方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国民政府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青年学子投笔从戎,抗战救国。同济全校总人数2423人,有师生近700人报名参军,学生实际从军数364人,报名和参军总数列全国高校第一。抗战后期,同济学生远征印缅战场配合盟军对日作战,不少人牺牲在战场。我听爸爸说过,他的同济好朋友到印缅战场做德文翻译,就此再也没有回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东岳庙工学院内当年同济师生种下的一棵桂圆树,八十多年过去,树长得比房顶都高了,枝繁叶茂。想想当年的青年学子,大部分已经作古,我作为后辈,此刻看着茂盛的桂圆树,思绪澎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爸爸1943年从同济工学院毕业后的照片,他后来去到重庆的50兵工厂工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展览中说,八年抗战,工学院办学规模不缩反增,是同济规模最大、师生人数最多的学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期间,工学院共计培养了1300多名学生,不少学生毕业后补充到抗战后方重庆兵工厂继续为抗战出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工学院在李庄的六年,六届毕业生在此毕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人材,这里面就有我爸爸,我为他感到自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徜徉在东岳庙-同济工学院的每一个角落,两个多小时舍不得离开,这里的每一间房屋,每一个院落,每一张课桌,每一株树木,都与爸爸息息相关,我在这里似乎感受到爸爸的脉搏跳动,看到爸爸的音容笑貌,听到他慷慨激昂的声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确实,李庄的精神留给他力量,使他在解放初的1951年能毅然离开妻子女儿,舍去上海优渥的生活条件到山西榆次,投入当时远东最大的经纬纺织机械厂的建设直至投产。六十年代末,他又去支援三线咸阳纺机厂,完成了该厂铸造车间的总体设计和实施。七、八十年代,爸爸又具体参与组织化纤设备的技术攻关和设备国产化,为当时上海金山,辽化,天津,四川等四大化纤厂的建设提供锦纶、涤纶、维纶和晴纶配套的抽丝设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爸爸后来担任纺织部纺机总公司总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88岁还一直为我国的纺机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退而不休的工作,直至病故。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永远活在我的心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出东岳庙,正对着同济纪念碑广场。广场是2006年李庄人民为同济大学即将建校100周年、1940-1946内迁李庄纪念而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纪念碑似风帆状,喻同济如乘风破浪的航船,胜利远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济的校徽镌刻在纪念碑上,“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世济天下”,这是同济的校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济1907年建校,至今年已走过113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同济的100年,是与祖国科教事业心手相牵的100年;同济的100年,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100年。”~~习近平主席在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场上镶嵌的铜牌从1907年起,每隔5年镶嵌一块,直到2002年,18块铜牌一直铺到长江边。预示着同济大学正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东岳庙隔壁,现在是李庄中学。当年叫宪群中学,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曾在此校读书,1949年后改名“李庄中学”。现在同济大学每年会派师资到此任教,极大提升了该校的教学水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济与李庄,世世代代薪火相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岷江、金沙江、长江在宜宾合江门三江汇合,长江航运从宜宾开始。李庄是宜宾长江始流的第一座古镇,李庄长江码头抗战时期除了运送物资还迎接了大批内迁李庄的同济大学师生和多所科研单位人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来到李庄码头,层层叠叠的台阶从江边起直到大街上,很有川南码头特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在渡口台阶上,不由得想到爸爸,当年是否也是从这里走向东岳庙-同济工学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原来的禹王宫,现在叫“慧光寺”。慧光寺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由山门、戏楼、前后殿、厢房等组成两个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位于长江之滨,李庄中轴线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40年迁来李庄的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就设在慧光寺内。2010年8月同济大学再次授牌“四川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祖师殿,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由民间帮会组织天灯会集资兴建,又名真武宫,供奉玄武祖师。为前后四合院式布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中内迁的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设于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这里设有同济医学院旧址陈列馆,主要介绍医学院的发展历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吴孟超院士,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就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被誉为“李庄之子”、“中国肝胆外科之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华宫,位于李庄下河街中段。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22年(1896年)重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中同济大学理学院设于南华宫。</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华宫损毁严重,目前四周围档严密,正在维修中,只露出“同济大学理学院旧址”字样,期盼修好恢复原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家祠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宗祠主体为四合院式木结构为主,上为正祠,下为厅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时期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当年博物院所属三千箱国家级珍贵文物迁驻此地达六年之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5年8月建成“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馆名由著名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央博物院旧址陈列馆展览内容主要为中央博物院的发展史、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博物院文物分三路内迁的情况介绍、中央博物院著名人物及其研究领域介绍和李庄期间的生活情况介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迁驻在张家祠的中央博物院三千箱珍贵文物蜡像复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暨梁林旧居在李庄郊外,我们步行前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沿途竹林傍路,风景十分秀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营造学社于1929年由朱启钤先生在北京创办,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民间学术团体。1940-1946年间,梁思成、林徽因在此写作完成《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等一批建筑领域经典著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梁、林旧居于2002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馆内陈列的梁思成、林徽因照片与介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营造学社内梁思成(后)在工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另请特别关注一下照片墙上的“保护文物古迹”说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旧居院内梁、林的雕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罗哲文16岁到中国营造学社做练习生,后来成为中国古建筑学专家。这是馆内陈列的罗哲文青年时期照片、介绍,院内罗哲文的雕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人类学体质研究所旧址位于李庄郊外的栗峰山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庄离李庄古镇较远,占地不小,风景十分优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期间,甲骨文之父董作宾在此历时20个月完成其扛鼎之作《殷历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胜利后,史语所迁离时立下“留别李庄栗峰碑文”,以兹纪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还有许多值得参观的古迹旧址,如:长江航运陈列馆;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旧址;中国古镇首套邮票上的文昌宫,等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巷深处矗立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梁思成先生还将李庄的四处建筑、木雕、石雕称为“李庄四绝”。让我们来看看哪四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奎星阁,建于清光绪年间,全木结构,通高三层。位于长江边,上下航行的船只十里开外即可看见,因此奎星阁具有导航的作用。梁先生评价它:“李庄奎星阁是从上海到宜宾沿长江二千多公里江岸边上建造得最好的亭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旋螺殿,位于李庄镇南2.5公里的石牛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初名文昌宫,后更名为旋螺殿。殿呈八角形,高25米,进深、面阔均为8米,外为三重檐,内室二层,全木斗拱结构。整个建筑以不用一颗铁钉为特点。1956年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战中迁驻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刘敦祯、莫宗江、卢绳、罗哲文等多次到旋螺殿考察,梁思成先生评价: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梁先生在1945年参加联合国会议大厦顶部设计中,借鉴、传承和创造性地运用其力学原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可惜旋螺殿在维修不对外开放,我们没能进去参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张家祠百鹤祥云窗。位于张家祠厅房上50扇木窗,每扇长2米、宽0.6米,均采用上等楠木精雕,有不同形态栩栩如生的仙鹤、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每扇窗上雕刻2只仙鹤,共100只,谓“百鹤祥云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九龙碑,位于慧光寺内,高2.7米,宽1.3米,雕刻有九条穿梭遨游于云海中的神龙,除正中的一条外,其余八条均呈对称状分布的左右两边,每条龙均可从中仔细分辨出头、身、尾,龙口中还含有一颗可以转动而不脱出的宝珠。寓意为大禹和河之龙制服,疏民天下九河通大海,天下从此没有水涝灾害,造福万民、二说有九州江山一统之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的羊街、席子巷,或为民居四合院小宅,或为木结构穿斗青瓦小楼,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徜徉在青石板铺就的巷子内,观文房四宝陈列,看油纸布伞制作,还有那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九宫十八庙,你一定会洗去繁华都市的喧嚣,静领清净宜和的欢愉,实为一大快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还有许多好吃的特产,来此一定不要错过:俗称“一花、二黄、三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花”就是李庄花生;“二黄”就是李庄黄粑、黄辣丁;“三白”就是李庄白酒、白肉和白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品尝了李庄白肉,必须用猪的二刀肉,水中放姜和花椒煮适当时候捞出,用特制大刀片成极薄透明的肉片,蘸以特制佐料,奇香不腻。我们遇到一位特地从重庆火锅店来此学制作白肉的年轻人,告诉我们白肉制作三诀窍~肉好、刀好、功夫好。只有在李庄这里方能三好齐全,白肉飘香,誉满全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字号白肉店,师傅片白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归属宜宾,这里的宜宾燃面也是一定要尝一下的,很好吃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站在高处俯瞰李庄,“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名不虚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初冬的雨,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回到李庄同济纪念碑广场,心中满满的“李庄情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会踏着同济的脚印👣,也踏着爸爸的脚印👣,继续前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环球徒步安排“渝见你~重庆七日”活动,让我有机会来到川渝,来到李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同伴不离不弃的陪伴,预先策划,一路照顾,助我圆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庄,永远在我心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