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都说广东潮州古城很好玩,乘早班春秋航空飞了二个多小时到达揭阳机场</h1> <h1> 入住的观韩酒店,地理位置极佳,一早是菜市场,过后是商业街,晚上又是灯光观景街</h1> <h1> 站在窗前,就可以欣赏韩江,广济门城楼,及下面的商业街</h1> <h1> 酒店出门就是广济门城楼</h1><p><br></p> <h1> 广济门城楼【城里】白天和晚上的景观</h1><p><br></p> <h1> 广济门城楼【城外】白天和晚上的景观</h1><p><br></p> <h1> 登上广济门城楼</h1><p><br></p> <h1> 城楼左边一幢竖有观韩两字的那幢楼就是我们入住的酒店,酒店6楼有个观景平台,是这个酒店的特色,晚上在观景平台可以观看广济桥的灯光秀</h1><p><br></p> <h1> 广济门城楼外就是韩江。堤锁韩水,江宾揽胜</h1><p><br></p> <h1> 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 ,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h1> <h1>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明朝嘉靖九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h1><p><br></p> <h1>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h1><p><br></p> <h1> 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傍晚至第二天早上,浮桥撤出,开通航道。</h1> <h1> 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西边的梁桥上拍集体照留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晨,广济桥还有船只在通行</span></p> <h1> 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在此期间,太平路、东门街也渐次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并与明、清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国内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h1> <h1> 2006年,潮州市启动牌坊街修复工程。工程修复古牌坊22座,整修沿街历史建筑,同时实施沿街古井保护、路面和地下管网改造和公用设施配套。修复后的牌坊街,外接广济门城楼、广济桥、韩文公祠、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内连开元寺、己略黄公祠、许驸马府及以甲第巷为代表的古民居群落,形成一个反映潮州历史风貌、人文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古城文化旅游中心区</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十相留声”,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唐、宋两朝,先后曾有十位宰相到过潮州。潮州城中自明清乃至民国一直有“十相留声”坊,按“十相留声”坊上的排名顺序,他们分别是,唐代的常衮、杨嗣复、李德裕、李宗闵,宋代的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十相留声”,从最早的常衮于公元779年被贬潮州、到最后的文天祥于公元1278年转战潮州,距今分别是1230年和731年,“往事越千年”,历史文化之典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 榜眼排坊为南宋建炎二年(1128)廷试第二名、礼部尚书王大宝建,盛世元凯坊"又称"戊辰八贤坊",是"为崇祯戊辰进士同榜八人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李士淳、梁应龙、杨任斯、陈所献建"崇祯戊辰为明崇祯元年。他们就是被潮人尊称的"后八贤"</h1><p><br></p> <h1> 潮州古城里达官贵人真不少</h1> <h1> "'猷、灶、义、兴、甲',一句话概括了潮州城古民居的精华。这几条街巷位于古城中南部,成并列状一字排开,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古民居。而甲第巷又是精华中的精华,顾名思义,从巷名"甲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h1> <h1> 长不足200米的甲第巷,集中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倒流,触摸古代潮人生活的气息,细细品味那历史的余响。也因此,这些街巷宅院就成了研究古代潮州社会、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的宝库</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灯光照亮下的牌坊街,也依然有典故</span></p> <h1> 柱史坊是"为明御史许洪宥建" 许洪宥,字舜仁,海阳(即潮安)人,御史是谏(提意见)官,秦汉设御史府,东汉称为"柱台"以示重要。故也称御史为"柱史"</h1> <h1> 在酒店6楼观景平台拍的灯光秀</h1> <h1> 灯光秀视频</h1> <h1> 韩公祠;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专祠。韩文公词倚山临水,古朴清幽,庄重肃穆。1984年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潮州时,为韩祠题写“韩文公祠”四字</h1> <h1> 许驸马府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h1> <h1> 潮州西湖,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今天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也是名城腾辉一脉相承的纽带</h1> <h1> 潮州西湖公园内的"涵碧楼"(郭沫若书),始建于民国11年(1922),为洋式双层小楼房。1925年10月第一次东征时,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曾住在潮州。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转战入粤,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领导人,9月23日进人潮州,至30日撤退,前后共七日,史称"潮州七日红"。涵碧楼是当年起义部队领导人周恩来等同志的办公地点</h1> <h1> 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 唐代开元二十六年敕建开元寺,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成"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h1> <h1> 大悲殿的艺术装饰,风格古朴敦厚,造型秀美,色彩绚丽,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内涵以及地方传统技艺,<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北方庙宇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房脊斗拱之上,南方建筑的顶部檐口(房檐)翘的很高,是</span>古人智慧与现代智慧相结合的结晶。</h1><p><br></p> <h1> 叩齿古寺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於唐朝,原名“大隐庵”。唐元和十四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闻大颠禅师之名,乃三次致书请禅师至郡,殷勤问道 </h1> <h1> 己略黄公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己略黄公词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这些木雕装饰,在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雕、浮雕、镂空等不同手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在外形色彩上则充分运用了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使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因而被誉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h1><p><br></p> <h1> 儒学宫,先师孔子行教像</h1> <h1> 淡浮文物院,迎面是一座耸立的大石牌坊,三门歇山顶建筑,长约30米、高16米,气势宏伟磅礴,正中有大匾题四字,两侧匾额分别书"金声"、"王振",皆是饶宗颐先生的手迹。</h1><p><br></p> <h1> 牌坊到院殿是三进石阶,在三进的石阶中间,有一宛如游龙出水的巨幅石雕,长约9米,宽3米,由十几块花岗岩石精雕成老龙头吐水,栩栩如生</h1><p><br></p> <h1> 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间。明、清为发展的盛期,是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仍保存着100多座古建筑,堪称"潮汕古建筑博览"<br></h1> <h1> 在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的寨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h1> <h1> 到潮汕旅游,吃当地的美食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当天中午就在这家潮州老字号阿斌牛肉火锅店品尝火锅,牛肉嫩而鲜美,味道真的不错</h1> <h1> 第二天一早就到当地的网红韩上楼打卡,吃早茶 </h1> <h1> 椰汁红豆糕,金沙鲜虾红米肠,窝蛋牛肉粥,韩上楼虾饺皇,香茜牛肉肠,xo酱炒萝卜糕,豉油皇风爪,香煎暖胃姜汁糕,招牌鲜虾炸春卷,等等</h1> <h1> 到潮州就要吃潮州菜,古城里的潮膳楼是不错的选择</h1> <h1> 虾仁石榴裙,鹅肉拼盘,卤水拼盘,小吃拼盘,薄壳米,等等</h1><p><br></p> <h1> 潮州的砂锅粥很有名,一锅鲜虾粥100多元,虾很多味鲜美,粥店老板给我们看了煮粥的米,新米浸到有桨出来,客人点好后,当场熬20多分钟,这样的粥,当然好吃。图中的笋粿,鸭母捻都很好吃</h1> <h1> 蚝烙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道特色小吃,外地人来潮汕总要尝一尝这-美食。在潮汕城市乡村小市集,常有这种小店或摆摊小贩。这种蚝烙,是用地瓜粉溶于水,拌葱珠,在一个平底的铁锅上煎,加上海蛎,再下蛋花,蘸鱼露吃</h1> <h1> 礐石风景名胜区是风景绮丽、丘峦簇拥、怪石奇峭,古朴的民居与殖民地洋楼并存,海湾环抱的亚热带植物为特色的滨海自然风景名胜区。</h1> <h1> 汕头礐石风景区与汕头市隔江相望</h1><p><br></p> <h1> 汕头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是汕头市老市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h1> <h1> 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文化区。</h1> <h1> 老妈是潮汕人对海神妈祖的尊称。这也就是在中国沿海普遍见到的天后宫。老妈宫又称天后宫,是历史博物馆,与毗连的关帝庙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其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2年重修开放</h1> <h1> 大峰庙与观音庙比邻共存,屋脊及檐角等装饰有极富潮汕特色的神仙人物雕塑</h1> <h1> 南澳岛素有"粤东海上明珠"、"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山、史、庙"文体交叉的特色。是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古渡灯塔留影</h1><p><br></p> <h1> 南澳岛海滩</h1> <h1> 宋井建于南宋景炎元年,为躲避元军追迫,当时的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忠等护宋少帝退经南澳,驻扎在澳前村,并挖有供皇帝、大臣和将士兵马饮用的“龙井”、“虎井”、“马井”三口宋井,井前是怪石、沙滩、小屿和大海。这些井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宋井曾被海水淹没,但在清朝时期又复出,历年来时隐时现。其水甘淡,久存不败,为南澳之一奇迹</h1><p><br></p> <h1><br></h1> <h1> 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广东汕头市 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的。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h1> <h1> 明清两朝,到南澳上任的总兵副总兵共有157任147人,他们都为国家的海防建设作出过贡献。现在衙署已辟为博物馆,保存有许多重要海防资料。总兵府前有两棵大榕树,据说已有410年的树龄,其中一棵树围达14米,枝叶繁茂,生机旺盛。据说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招兵去收复台湾。所以这树后人又称"招兵树"。1997年树下又增置郑成功花岗岩雕像一座</h1> <h1> 总兵府前现遗存有八千斤,六千斤土炮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铸造,两尊炮原分别架设于深澳草寮尾和深澳东门外,1984年移放于此。总兵府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南澳保存的古碑,其中一块是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一块税务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h1> <h1> 由于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所以一个小小海岛竟划分由广东和福建共管。中间由雄镇关做为分界线。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h1> <h1> 南山寺。南山寺位于古城之南,地处“独鲤朝阳”,后枕金山,面向梅花村,古树参天,坑泉潺潺,井水甘甜,幽深清雅。</h1> <h1> 在南澳岛上的妈祖庙。头戴珠帘的妈祖</h1> <h1> 庙前的妇女在清理牡蛎壳,并把它用绳子串起来后放到海里去,进行人工养殖,牡蛎一般需养殖15-18个月可收获。怪不得现在的牡蛎这么多,牡蛎粥,蚝烙都是潮汕美食</h1> <h1> 立于海岛,遥呼远山。中国内陆唯一建设在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雕塑“自然之门”,是汕头第二座北回归线标志塔</h1> <h1> 南澳岛山巅有风车阵,与蓝天大海,组合成一幅壮丽的南粤山水新风景线。这里是亚洲第一大海岛风电场</h1> <h1> 南澳岛金交椅三囱崖灯塔 ,是南澳岛网红打卡地,是南澳县它安静地屹立在山海交界之处,守护着附近的海域,和周遭的环境融成一幅绝美的风景</h1> <h1> 石潭寺系清末隆澳(今后宅镇)生员吴中和等创建,黄登瀛等重修。释纯参和尚(1880-1966)在1926年再修。"文革"前任潮阳成田镇城前梵音精舍住持,1986年其徒释妙胜与徒孙释通莲等筹资重修石潭寺</h1> <h1> 南澳岛吃海鲜,价格有些小贵</h1> <h1> 潮汕游结束,乘高铁到达福建泉州,晚上泉州宾馆中餐厅晚餐</h1> <h1> 潮汕菜品尝完了,再吃福建菜</h1> <h1> 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h1><p><br></p> <h1>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中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h1> <h1> 孔子问礼老子</h1> <h1> 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h1> <h1> 1952年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弥陀岩西侧兴建"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着大师的舍利子。石塔建筑材料取材于驰名的泉州白花岗岩,经过精雕细作,使整座石塔具有闽南地方仿木石构的建筑特色,塔内顶部为蜘蛛结网的藻井仿木斗拱结构,层层叠起,以增大塔内的空间效果;正面壁上,镶嵌的辉绿岩雕刻"弘一律师遗像",系丰子恺先生悲切时所作的"泪墨画"。</h1> <h1> 站在山上俯瞰泉州市</h1> <h1> 泉州南少林寺始建于唐,毁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咸丰年间(1851~1861年),山门竖有"少林古迹"匾额。1992年,遗址仅存一小庙,为二进深三开间砖木结构的近代建筑。</h1> <h1> 历经"三兴三废"的泉州少林寺复建工程于1992年10月13日在古少林寺原址奠基。整个复建工程依照北宋文献记载,将建有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达摩祖祖堂、十三僧墓、罗汉堂、玄女堂,藏经阁,还将增建宋太祖祠,郑成功祠、俞大猷祠和其他配套设施</h1> <h1> 泉州关岳庙,道教庙宇,俗称关帝庙。因主祀关圣帝君,附祀岳王,故名。始建于宋代</h1> <h1> 该庙由主庙和左右的三义庙、崇先殿三座并列,各有前殿、大殿三进深,后进新建仿古楼房一幢。庙内香火终年旺盛,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h1> <h1> 泉州经济飞速发展,晋江、石狮等县市经商致富的人常到通淮关帝庙来烧香捐钱。而关帝庙也将这些香火钱的一大部分拿出来作善事,救灾办学<br></h1> <h1><br>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br></h1> <h1> 承天禅寺环境清幽,颇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闹市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h1> <h1> 弘一法师化身地景观在泉州承天寺落成</h1> <h1> 泉州状元街是条步行街环境幽雅,是条步行街。这条街西接中山路,北临东街,中段处是玄妙观,建有独具泉州特色的牌坊,被誉为八闽第一街</h1> <h1> 泉州玄妙观是道教传入福建后修建的第一座道观,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八闽第一观”。此观规模极为宏大,延续并改进了闽南传统建筑,集漆金、瓷雕、木雕、石刻于一身,灿烂至极,华丽无比。元妙观历来是泉州道教活动的中心,每年各大庙观都要到元妙观举行「晋表」「领旨」仪式,据称历史上曾有不少著名道士来此修炼</h1> <h1> 开元寺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东西双塔<br></h1> <h1> 泉州文庙又名府学,始建于唐,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格局宏伟,殿宇壮丽,为江南较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h1> <h1> 金鱼巷在宋代时被称作谢衙,因福建转运使谢仲规曾在此建宅。年久宅废,他的后裔在原地建造祠堂,造了一块匾,上书"金鱼世第"</h1> <h1> 在临家闽南菜品尝正宗闽南菜。安溪咸笋包,鸡汤捞面线,红菇鸡汤炖盐豆腐,闽南花生汤配芋包,翔安姜母鸭,脆皮头水紫菜豆排,白灼东山小管绣球菌,小锅萝卜饭,土笋冻等等</h1> <h1> 西街小吃街。油条包麻糍。一星期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日子太开心了,祝愿我们天天开心快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