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坚守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泾明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3个,组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130支,打造“五心”实践服务品牌,全力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见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b>一是理论宣讲同心。</b>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文明实践所(站)的宣传阵地作用和资源平台优势,通过村村响、微信群、发放宣传单、绘制文化墙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推送宣传信息300多条,让群众了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紧贴农民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组织政策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通过“小板凳”“拉家常”、宣讲培训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宣传活动50多场次,把党的理论讲透彻、党的政策讲清楚,把群众的疑问解答明白,廓清迷雾、坚定信心,教育引导群众在参与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把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强大合力。 <b>二是利民服务连心。</b>以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重点,发挥各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志愿者服务队作用,组织开展秸秆禁烧、扶贫帮困、卫生保洁、村屯绿化、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形成邻里互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健全完善乡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办事规程,坚持“代理代办制”“限时办结制”“村干部坐班制”等民主管理和便民服务制度,严格落实“一窗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机制,聚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道。扎实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将无职党员编进环境卫生整治岗、社会治安维稳岗、理论政策宣讲岗等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带头参与农村改厕36户、环境整治96次、调节矛盾纠纷32起,组织开展困难群众生活关怀慰问,进村入户听民意、解民忧,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p><b>三是传承文化贴心。</b>充分发挥乡文明实践所(站)统筹整合、指挥调度作用,进一步整合乡文化站、图书室,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组织开展“爱国孝亲知足感恩”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实用技术培训、“读书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等主题活动30多场次。深度挖掘牛角沟历史文化资源和白家山水旅游资源,依托乡风文明建设,组建民俗文化展演队,广场舞队,腰鼓队,皮影戏协会等民间文化队,节假日期间在各村进行巡回展演20多场(次)。全力推动扶贫与扶智扶志融合开展,积极开展“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多方营造“自主脱贫光荣,安于贫困可耻”的良好氛围;紧盯清明、五一、国庆等旅游黄金时段,组织举办“陇上花开、乡约甘肃”、“寄情四月天、浪漫赏花季”、“寻梦最美乡村、乡约山水白家”、第六届“情系学子·筑梦起航”高考中考颁奖晚会暨全乡“培树文明新风·助力脱贫攻坚”精神文明评选表彰大会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p> <b>四是优化环境舒心。</b>坚持以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按照节点式打造、一体式推进的思路,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志愿者服务队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村庄清洁行动。带头实行农村卫生改厕,进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引导全乡建成分户水冲式厕所528户,旱厕121座;参与村屯绿化、荒山造林、道路林网建设等绿化美化工程500多人次,整修道路林床50多公里、实施村屯绿化40多亩、栽植补植绿化苗木5万多株。坚持全民动员,深入开展卫生爱国运动,志愿者服务队利用闲余时间,清理农村四乱,整理农家院落,在庄前屋后种草种花种菜,“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家家有果”的花园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现。发挥村级公益性岗位保洁员职责,大力推行“户积存、村收集、片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形成常态长效保洁机制,村庄环境持续优化,全乡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提升。 <b>五是弘扬道德暖心。</b>坚持把典型引领作为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用村民自治规范引领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最美家庭”“十大孝子”“泾明好人”等典型模范评选活动,连续六年举办高考中考颁奖晚会暨全乡精神文明评选表彰大会,制作好人榜,成立先进典型事迹宣讲小分队在全乡各村进行巡回宣讲15场(次),通过树立典型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在全乡形成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以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教育人,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鼓舞人,形成践行道德规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村风、家风,不断树立新风正气,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