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市旗相关文件精神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要求,经我校班子会研究决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做好疫情常态化的同时,我校开展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专题培训活动。</p><p> 本次培训参加对象有18个班级,学生700多名。</p> <p> 八年一班肖清宏(生物)老师接到通知后对班级学生进行了课前培训,学生们认真备课,相互研究,分配好培训任务。</p><p> 中小学部政教处分管负责人及各班主任积极配合,提前到班级维持纪律,准备课件,使得本次培训活动顺利进行。</p> <p>下发通知</p> <p>各班负责培训学生名单</p> <p> 结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所学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对我校18个班级进行培训。</p><p> </p> <p>以下为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内容</p> <br> <p>“教师们”进入班级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教态自如,阳光自信,深入各班后与同学们针对传染病相关知识进行对话交流,解答疑惑。</p> <p> 两名“老师”一个操作课件一个讲解,分工明确,合作默契。课堂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效果显著。</p> <p> 负责培训的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锻炼了自己</p> <p> 在此次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形成自我学练,合作学习的良好气氛,从而加深了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和认知,同时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学姐学弟们,进一步强化了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重视意识,提高了对水痘、流感、诺如病毒、腮腺炎等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我校传染病及其预防方面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p> <p> 校园常见的五种传染病</p><p> 秋冬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这五种传染病。其中前三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后两种主要通过肠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以上五种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且传染性比较强,一旦出现传染源,很可能引起聚集性疫情。</p><p><br></p><p>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说起流感,估计大家不陌生,流感的潜伏期为1—7天。主要症状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流感患者会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病程多为3-7天。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等易并发肺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p><p><br></p><p> 水痘的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水痘的早期症状和感冒很相似,让家长不好分辨。但水痘患者从发热第一天开始,会在发际、耳后、肚脐周围出现皮疹。最初的皮疹为红色斑疹,然后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一两天后,透明的液体变浑浊,疱疹出现“凹脐”现象,然后结痂。此时,其他部位的皮肤上会再依次出现类似皮疹。在一个患者身上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等各期皮疹同时存在,所以戏称水痘的皮疹特点为“四世同堂”。病程2-3周,一般预后良好。</p><p><br></p><p>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8—30天,平均18天。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俗称“痄腮”。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腮腺炎最主要的症状是腮腺肿大加上疼痛。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先一侧肿,然后另一侧跟着肿,也有仅一侧肿,面部因为腮腺的肿大而变形。疼痛通常是酸痛、胀痛,在说话、咀嚼(尤其吃酸性饮食刺激唾液分泌)时疼痛加剧。病程10-14天,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可并发病毒性脑炎、胰腺炎等,引起较严重的后果。</p><p><br></p><p><br></p><p>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约2-7天。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溃疡等表现,部分可伴有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绝大多数病例为轻症,多在7天内康复,约有1%-2%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致死亡。</p><p><br></p><p>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病程一般1-3天,预后良好。</p><p><br></p><p>校园传染病如何防控?</p><p><br></p><p> ①【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p><p> 做好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直接用手接触眼、鼻、口。</p><p> 注意公共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挡、上医院或人多的地方戴口罩。</p><p> 提高自身免疫力,要加强户外锻炼,合理膳食,关注气温变化,合理增减衣物,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p><p> ② 【经常开窗通风,加强环境消毒】</p><p> 开窗通风是最简单的居室消毒方法。不论是居家还是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如发现病例,要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玩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p><p> ③【做好病例监测和隔离治疗】</p><p>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该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工作。家长们在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传染病疫情期间,学校要对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隔离期限进行隔离,患者隔离期满后,凭学校所在镇级或以上级别公共卫生所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复课。</p><p> ④【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p><p> 师生与家长要掌握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p><p> 接种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EV71肠道病毒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家长要积极给孩子接种相关疫苗,学校和幼儿园要做好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