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读书有感

时俊

<p class="ql-block">2020年春节,原本打算年初五赴上海去外甥女家,庆贺其乔迁新居的。1月29日的高铁车票早就提前预订好了。无奈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告急,1月23日国家采取了紧急的封城措施,全国各大城市相应地也出台了些防疫举措。鉴于此,我们遗憾地取消了去上海的计划。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自春节期间至今二个多月,基本上是宅家避疫。除了购买日常食物用品外,很少出家活动。说实话,除了身体少了些适当的步行锻炼外,并无大碍。亲朋好友之间的餐饮、娱乐活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一笔勾销。本来老来退闲,容膝易安;松菊相依,琴书自乐,应是老年人期盼的绝佳人生境界。当然,这也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是必须自己尽力修身养性方能争取修得的正果。读书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所谓乐在其中,其乐无穷之谓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渊明的田园之趣,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亦自得其乐;况复寄生大自然中,放浪形骸之外,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极视听之娱,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正所谓元好问所吟“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不过,这其实首先是回归自我“慎独”的境界,必须耐得住寂寞。琴书之乐,与古为徒,可以穿越时空默默地与古代的贤哲相互晤言,做到“无友不如己者”,见贤思齐,不断地鞭策自己进步。同时,也于无人处丰富了生活的内涵,如能如此,哪里还有什么孤独寂寞可言。博大的外部社会,浓缩成了通过文字隔空沟通,与古代贤哲相互进行思想交流的奇异世界;疏远了现实的世界,退缩、回归自我虚拟的桃花源仙境:诗书满架,琴书自乐。其实,这应是一幅现实的虚拟历史画面;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代贤哲当时挥毫创作时的情景,吸取养料,从中学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代动辄耗资数十亿元制作的电影大片,常喜欢搬弄些穿越时空的场面和镜头,其实很多都是败笔,毫无创意可言。最好的时空穿越,其实是在书斋里完成的。不信你不妨试试:任选一首词牌名,如“水调歌头”、“沁园春”等,录选此词牌自唐宋至清代诸名家脍炙人口的佳作品玩一下,上下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不就晃动在眼前:历代的兴衰败亡;名臣学子报国无门的无奈;贬官退居山林违心的闲适,等等。在国破山河碎的惆怅中,申诉黍离之悲的同时,又展现了故国山川形胜令人憧憬的无限美好!这些被人千古吟诵的名篇佳作,百读不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就拿“水调歌头”来说说。中秋佳节,人们都会想到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名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欢饮达旦,大醉,欣然命笔作此词,兼怀其弟子由。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月圆人不圆的怅恨,自古难全的憾事,退一步想,只有遥祝亲人“千里共婵娟”以慰情。他潦倒一生,长时间受贬外放,但性情豁达,处逆境中,自求宽慰,随缘自娱。该词落想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色彩。一篇借月抒怀,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不乏触处生春的韵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他赠谪居黄州快哉亭张怀民的同牌词章,更是自有其独到之处,妙不可言,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风格雄奇奔放,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以后其弟苏辙又写了《黄州快哉亭记》一文,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快哉亭”周围的山光水影,与苏轼此词堪称姊妹篇。“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作者把长江之滨黄州“快哉亭”水天一色的胜景,与扬州平山堂高远空濛的江南山色比肩,融为一体,营造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同时寄托了对老师欧阳修的无限思念。作者不同凡响,以散文、议论入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其中寄寓着对人生的探索,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因而“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这样,读此词时,不妨再看看苏辙的文章,顺便品读一下欧阳修的“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一词:“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春风几度。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把几位同时代相关诗人间的名篇佳话一起重温一遍,也是一种乐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大画家米芾,中秋赏月,自娱自乐,抒发感怀的同牌篇章也曾名噪一时,享誉词坛。“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浮萍。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该词通篇都是抒写自己心灵的感受,开头泛写秋声,内心秋意的感受;月到中秋分外明,以后赏月,有横玉笛的雅兴、倒金瓯的豪情、倚阑干的遐想、欹枕卧江流的意想,整个词境如空中之色,镜中之像,用笔空灵迴荡,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南宋范成大的“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写于暮年淳熙四年(1177年)因病辞官返乡,乘舟东归途中,八月十四日至鄂州,十五日赴黄鹤楼南楼赏月宴会,抒发登览赏月的感怀,也不失为值得一读的佳篇。据说当夜“天无纤云,月龟甚奇,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作者回忆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更凸显了此夜赏月的良辰美景难能可贵。况且此地曾是东晋庾亮镇守武昌时,曾与僚属吟咏谈笑、共赏明月,传为佳话的知名历史遗迹,则更是“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垣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敞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庭坚贬官后,描写神游“桃花源”情景的这篇“水调歌头”很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祗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辛弃疾受贬赋闲带湖时作的“水调歌头—盟鸥”一篇,并不是写什么优游之趣,闲适之情,而是抒写被迫隐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孤愤之慨。“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盃。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好问描写龙门和三门峡的二首写景抒情词,也很值得一读:“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饮。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鵠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祕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林正大的“水调歌头”词,大有阅读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感觉!“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去极潇湘。骚人与迁客,览物尤长。 锦鳞游,汀兰香,水鸥翔。波澜万顷碧色,上下一天光。皓月浮金万里,把酒登楼对景,喜极自洋洋。忧乐有谁知?宠辱两皆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以宁的“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洲。”写景抒情俱佳,朋友之间,情谊深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炎正的“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把抽象的离愁量化了,难怪暮江千顷中,竟然无征鸿落脚之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过的“水调歌头”一篇,“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刘过性格狂放,布衣终身。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此词表面看很潇洒、飘逸,万事无可无不可,实则仍希盼那一个等不来的伯乐,即“识鸮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京镗的“水调歌头—伏蒙都运、都大、判院以某新建驷马桥落成有日,宠赐佳词,为郡邑之光,辄勉继严韵,以谢万分。” 此词为驷马桥落成,答谢地方官员致贺的奉和之词。此类词不多见,很值得品味!“百堞龟城北,江势远连空。杠梁济涉,浑似溪涧饮长虹。覆以翚飞华宇,载以鱼浮叠石,守护有神龙。好看发源水,滚滚尽流东。 司马氏,凌云气,盖群公。当年题柱,从此奏赋动天容。果驾轺车使蜀,能致诸蛮臣汉,邛筰道仍通。寄语登桥者,努力继前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葛长庚的这首“水调歌头—别情”“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作者有云游四方和道士生活的熏陶,作品清隽飘逸,将别情写得愁肠百转,深沉郁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昴英的“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溯斋韵”:“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该词想象神奇,充满浪漫主义的精神。作者站在斗南楼上,万顷海涛,千仞云山,尽收眼底,将广州黄埔港的雄伟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值得推荐细细品读的佳作,实在太多,不胜枚举。通过作品的欣赏和时代背景的了解,总可以体会到一点人世的艰辛、历史的沧桑。更主要的是可以深入地探究中华文化的无穷宝库,吸取养料,提高自我的修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4月6日星期一</p><p class="ql-block"><br></p> <a href="http://zx.sina.cn/abc/middle.d.html?type=blog&link=http%3A%2F%2Fblog.sina.cn%2Fdpool%2Fblog%2Fs%2Fblog_5fc6c8840102z1kq.html%3Fsinawapsharesource%3Dnewsapp"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zx.sina.cn,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