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人说,“补钙”是一生的必修课:生长发育时、怀孕生子时、上了年纪后……不同时间节点都少不了补钙。</h3></br> <h3>但你有没有想过,明明一直都注重补钙,为什么还会缺钙,甚至骨质疏松?</h3></br><h3> <h3><strong>其实,答案可能在你的饮食习惯里。</strong></h3></br>01口重的人骨质疏松风险高<h3>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促进钙的流失,过量钙流失会增加机体缺钙的风险,比如<strong>口重的人缺钙风险比一般人高</strong>。</h3></br><h3>钙是骨骼“支撑者”,当钙摄入不足时,骨密度会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h3></br>为什么口重会导致钙流失?<h3>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和钙在机体中会随血液来到肾脏,肾脏将其贴上“有用”的标签后,这两种矿物质会被重新吸收回循环系统供机体利用,这个过程叫肾的重吸收。</h3></br><h3>在重吸收过程中,钙和钠是竞争关系,大量钠会制约钙的重吸收,而无法回到循环系统中的钙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h3></br><h3>研究表明,每摄入500毫克钠,尿钙排泄会增加10毫克。</h3></br><h3>因此,“少吃盐≈多补钙”绝非虚言。</h3></br><h3> <h3><strong>因此,好吃咸的人不仅要改变饮食模式</strong></h3></br><h3><strong>尽量做到“盐不过5克”</strong></h3></br><h3><strong>还要注意膳食钙的补充</strong></h3></br>02中老年人缺钙的信号 王全健<h3>不同年龄段的人,缺钙的表现也不同,中老年人缺钙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h3></br><h3> 中老年人缺钙的表现<h3>1. 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h3></br><h3>2. 易过敏、易感冒、牙齿松动;</h3></br><h3>3. 患有老年性皮肤病痒;</h3></br><h3>4. 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h3></br><h3>5. 牙齿松动、脱落;</h3></br><h3>6. 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h3></br><h3>7. 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h3></br><h3>8. 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h3></br><h3>以上自测只是参考,要确诊应该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项目包括钙平衡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如血清钙浓度(正常值2.25~2.75mmol/L)、骨矿物质含量测定和骨矿物质密度测定。</h3></br> 王全健<h3>需要提醒的是,缺钙可能导致很多问题:<strong>老年人</strong>,尤其是老年妇女缺钙的话,骨质丢失加快,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随之增加。但是,预防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补钙哦~</h3></br><h3>骨量从出生后开始增加,在35岁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便会不断流失,因此35岁以后便要开始关注骨骼健康了。</h3></br><h3>科学补钙,牛奶是含钙丰富且吸收率又较高的食物,成年人每天饮用250-500ml牛奶才能保证机体对钙的需求,鱼虾类、豆类、坚果类、绿叶蔬菜中富含钙,也可以作为饮食补充,有需要者也可以适量补充钙片。<h3>要学会适当晒太阳,避开正午时间,<strong>选择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数分钟至半小时的“阳光浴”。</strong></h3></br></h3></br><h3>此外,<strong>坚持运动也很重要,科学运动不仅不会骨折,还可以缓解疼痛、强筋健骨、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strong>;适当的运动还能减少焦虑抑郁,促进心理健康,让生活更有质量。</h3></br> <h3>(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c5W845J4CWJaxIfjFQwj8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