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随州博物馆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随州市博物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98号,东临厥水河畔,南望白云湖,西依擂鼓墩古墓群(曾侯乙编钟出土地),北与炎帝神农故里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采用楚汉宫殿式建筑,一主四翼的结构,造型采用楚国建筑“一殿”“多台”的组成风格,外形体现出了“楚城”和“编钟”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来到随州博物馆,首先参观曾国迷踪-随(曾)国历史文化展。</p> <p class="ql-block">曾国迷踪:西周至战国中晚期,在以随州为中心的一片区域内,出现了一个有文献记载,但不见于青铜器铭文的随国;一个无文献记载,但在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大量出现的曾国,由于这两国在地缘及时限上互相重合,且同为“姬”姓诸侯国,研究者普遍认为历史文献中的随国,就是青铜器铭文中的曾国,随国与曾国应是一国两名。</p> <p class="ql-block">《曾国迷踪》展厅就以时间为脉,主要展出了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随州地区出土的“扉棱提梁卣[yǒu]”、“噩侯方罍[léi]”、“菱形勾连云纹敦”等种类丰富的青铜器,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主馆。</p> <p class="ql-block">在随枣走廊地区,考古发现有大量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但青铜器铭文不见”随国“之名,而”曾子”、“曾伯”、“曾侯”却频繁出现,表明这里确有一个曾国存在。</p> <p class="ql-block">曾国与随国是什么关系?这成了一个历史之谜。西周至战国中晚期,在以随州为轴心的一片区域内,曾、随同时存在:一个是文献有记载,但不见于青铜器铭文的随国;一个是文献无记载,但在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大量出现的曾国。</p> <p class="ql-block">由于随国与曾国在地望及时限上重合,且同为“姬“姓诸侯国,研究者普遍认为历史文献中的随国,就是青铜器铭文中的曾国,随国与曾国应是一国两名。</p> <p class="ql-block">这是簋 (gui)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礼器。特别在西周、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套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簋在考古发掘出土时也以偶数组合为多。出现在商代中期,消失于战国晚期。</p> <p class="ql-block">曾候乙墓:1978年夏,在随州市西北郊的擂鼓墩,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座2400年前的曾国国君墓葬-曾侯乙墓,该墓葬共出土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用具和竹简15000余件。</p> <p class="ql-block">《曾候乙墓》展厅位于博物馆主馆一楼北厅,展厅面积达615.13平方米,该展厅着重展出了曾侯乙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54件套,主要有青铜器、漆木竹丝器、兵器与车马器、金玉器和乐器等种类,其中包括了曾侯乙编磬[qìng]、曾侯乙铜鉴、曾侯乙尊盘等展品,揭示了古时诸侯国巅峰时期的文化与生活。</p> <p class="ql-block">《擂鼓墩二号墓》位于博物馆主馆,主要展出了1981年在距曾侯乙墓西102米处的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各种文物,该展览分为“青铜器”、“乐器”、“饰件、车马器及其它”三个单元,共有文物449件,其中包含神人操蛇兽面纹甬钟、蟠龙纹建鼓座等重要藏品以及与曾侯乙64件编钟构成百钟之势的36件青铜编钟等。</p> <p class="ql-block">神人操蛇兽面纹36件青铜编钟又称“擂鼓墩二号墓编钟”,于1981年7月在擂鼓墩曾侯乙墓西侧102米处的擂鼓墩二号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扉棱提梁卣2007年11月在湖北随州安居羊子山的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出土,通高49.5厘米、口径12.1-15.2厘米。</p> <p class="ql-block">扉棱提梁卣呈椭圆体,隆盖,盖顶立有一象首,高盖沿。器身为子口承盖,垂腹,高圈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半环钮与提梁相连,提梁两端及中部有四个对称的兽面。盖面、器腹饰四道对称的钩形扉棱,前后扉棱中各有一象首。盖面及腹部前后均饰兽面纹,盖沿前后均饰二对称盘兽龙纹,圈足前后均饰一首双身龙纹。盖内有铭文“乍宝彝”三字。</p> <p class="ql-block">战国菱形勾连云纹铜敦是1983年在擂鼓墩吴家塆[wān]13号墓出土的一件祭祀祖先的礼器,通高28厘米、口径20.5厘米。</p> <p class="ql-block">战国菱形勾连云纹铜敦呈椭圆球体,盖、身相同,通体饰菱形勾连云纹、三角几何纹、涡纹。盖口部有三个舌形扣钮,可扣合。中间合口处有三个玉璧状的爪钮,上下各有三个镂空龙形钮为足,因此无有上下,可颠倒摆放。它被考古学家称为“敦”,其实该文物不是“敦”,而是鸟蛋造型礼器。</p> <p class="ql-block">西周噩侯方罍是2007年在安居羊子山4号墓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西周噩侯方罍器身为母口承盖,盖为单脊四坡屋顶状,上有一对鸟形钮。器肩部两侧铸有对称的半环兽首衔环耳,前后肩部正中各有一张牙卷鼻的象首。器腹饰两层兽面纹,器盖饰兽面纹,口、部、足部饰龙纹。盖内铸有铭文“噩候乍厥宝(阝尊)彝”。</p> <p class="ql-block">蟠螭[chī]纹铜方壶是战国中晚期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蟠螭纹铜方壶有盖,盖呈花冠状,镂空,无顶,直口微侈,长方颈微束,颈部附一对称伏龙形耳,龙舌高扬,溜肩,在颈与肩交接处有一圈方形箍[gū],箍中部有一道凸棱,方腹外鼓下收,腹中部有一圈宽带凸棱,腹部四方中部由箍至足各有一纵向宽带,并与横宽带凸棱相交呈“十”字形格栏,长方圈足。器盖饰蟠龙纹,方颈上、下各饰一周蟠螭纹,龙形耳上饰三角带纹及三角云纹,腹栏格内及长方圈足上均饰变形蟠螭纹。</p> <p class="ql-block">1978 年夏,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西北郊2.5公里的擂鼓墩,发掘了一座2400年前的曾国国君墓葬一曾侯乙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用具和竹简15000 余件。</p> <p class="ql-block">其中有不少是罕见珍品,如包括“九鼎八盤(gui)”在内的完整青铜器礼器群,特别是已采用十二律的64 件(套)青铜双音编钟(不包括楚王送铺(bo)钟),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们所体现的精良铸造技术,一流的工艺成为中国先秦时代青铜艺术的顶峰。</p> <p class="ql-block">1981 年夏天,在距曾侯乙墓西 102 米处又发现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出土文物449件,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玉石器等。该墓相邻于曾侯乙墓,规模等级路次、时间略晚,应为战国中期曾国国君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中出土的三十六件青铜编钟,与曾侯乙编钟构成百钟之势,音律互补。</p> <p class="ql-block">乐器出有钟、磬、鼓、瑟、琴、笙、萧(排箫)、篪(chi)、调律器(均钟)九种 125 件,相配的演奏工具及各种附件千余件。绝大部分出自中室,少量出自东室。其中编钟沿中室南壁和西壁、编馨沿北壁立架安放,合于诸侯礼仪中的“乐悬”即“轩悬”之制(三面悬挂钟磐)。</p> <p class="ql-block">它们在墓内的分布情况,大体显现着古代宫廷乐队的建制和布局。这批乐器的乐律体系与钟磬乐律铭文反映了公元前五世纪我国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是中国音乐史研究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该墓乐器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制作之精,保存之完好,是我国考古史上所仅见,是音乐史上的一次空前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金银玉石器秦汉以后,随州几经兴衰更替,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积淀丰厚。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抑或是一个历史事件的符号。隋唐的金银器、宋元的瓷器、明清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在我心中,博物馆好像是书中精美的书签,展页之时,神秘和奥妙由此开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