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冬日的海岛依然是春意融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来自远方的良师益友们!2020年12月8日上午,省内外的学者同行,欢聚一堂,参加我校教学节课堂展示活动,令滨九校园格外生机勃勃,暖意无限!</p> <p>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学永远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我校一年一度的“崛起杯”教学节,今年是第九个年头。这是教学竞技的擂台,是锻炼自我的讲台,是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展示风采的舞台。研课磨课,课堂比武,专题沙龙,课题研究……借教学节的春风,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p><p> 今天的展示活动主要有两个环节:第一项同课异构课堂展示,第二项专家评课教学沙龙。</p> <p><b>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有:</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关心凤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培训部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南省卓越教师关心凤工作室主持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林尤雄 文昌市小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南省卓越教师林尤雄工作室主持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唐芳盼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教育学会专注力培养研究中心成员 。</span></p> <p><b style="color: rgb(1, 1, 1);">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三位副校长和主任们:</b></p> <p><b>万宁小学唐会洲及团队成员;昌江三小陈家英、章豪校长及他们所带领的团队。</b></p> <p><b>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是美丽、智慧的魏敏老师!</b></p> <p><b>为我们展示两节交流课的分别是:</b></p> <p> 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 王秀玲老师 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2018年进入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曾获得“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验收赛课一等奖。个人教学主张:最是课堂能致远,只是征行自有诗。</p> <p> 马田老师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教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马老师的教学理念:基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教学贯穿于统一的情景中。</p> <p><b>两节交流课的精彩瞬间:</b></p> <p>王秀玲老师的精彩课堂</p> <p>马田老师的精彩课堂</p> <p> 两位老师都上出了自己的特色,学生被老师的魅力深深吸引。同课异构,同放异彩,教无定法,学有所获。</p> <p><b>分享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b></p> <p>王秀玲老师的《比尾巴》教学设计</p> <p>马田老师的《比尾巴》教学设计</p> <p><b>接下来是本次活动的重量级环节:教学沙龙</b></p> <p>主持人:魏敏</p><p>交流专家:关心凤 林尤雄 唐芳盼 </p><p>老师: 王秀玲 马田</p> <p><b>首先,两位老师说自己的上课感受,总结得失:</b></p> <p>王秀玲老师</p> <p> 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在语言上面稍微童趣一些,采用一些比较贴近孩子的语言,比如魔法棒、小火箭、小魔蛛……这样的词汇理解起来比较浅显;第二点是PPT上也用了很多的特效,孩子们看起来会比较直观,更容易吸引他们学习,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p> <p>马田老师</p> <p> 我的教学流程很清晰,确定三个教学目标,一个个去突破并落实到位。课堂中运用有趣的多媒体渲染氛围;教给学生们丰富的识字方法,让孩子更好的在生活中学习应用,因为学习语言最终是为了运用。</p><p> 遗憾的是,课前课件的音频播放不出来,比较着急,后面临时做了一些改变。此外,南、北方的这个方言基础不同,设计也应不同,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基于学情,为学而教”,这堂课上我是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感谢这次的学习机会!</p> <p><b>接着,专家点评:</b></p> <p><b>林尤雄主任:</b></p><p> 两节课都有以下特点:</p><p> 第一,情节创设做到位。</p><p> 第二,语文活动的形式多样化。</p><p> 第三,能做到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字。</p><p> 第四,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p><p> 第五,教师的语言动作状态都很亲切。</p><p> 两节课有几点不一样:</p><p> 识字的方法不一样。王老师的课是随文识字,马老师的课是先识字再识文,王老师用归类识字法,马老师用字理识字法。</p><p> 上课的节奏不一样。王老师的课活泼轻快,马老师的课有条不紊。</p><p> 王老师的课堂朗读多样,课件有序;马老师的目标清晰,落实到位。</p><p> 建议:</p><p> 王老师在朗读和引导学生朗读时,节奏要缓一点,不要太着急;教与学的目标要一致;马老师少了点评写字的环节,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侧重点应该是识字和写字,所以识字、写字的力度要再大一点。</p><p> 提出疑问:</p><p> 学情在哪?我们的教育要走向哪里? </p><p> 识字教学与读文哪个是重点?</p> <p><b>唐芳盼老师:</b></p><p> 两个老师的课有三个相同,两个不同;</p><p>三个相同:</p><p> 第一,理念相同,都把学生当“人”看,学生有话语权;第二,能够把握学情,发挥心理特点(关注到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以形象思维为主等特点);第三,注重潜移。</p><p> 两点不同:</p><p> 1、实际实施的路径不同。</p><p> 2、侧重点不一样,王老师注重语文的工具性,马老师注重语文的人文性。</p><p> 在这两节交流课上,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基于学情”——南北方教育的不一样;“为学而教”——教是设计,学是实践。</p> <p><b>关心凤主任:</b></p><p> “基于学情,为学而教”,要了解学情,更要深入解读教材。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要达到5个目标:</p><p> 1.重视识字写字</p><p> 2.强调朗读指导</p><p> 3.积累语言(为了运用和表达)</p><p> 4.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p><p> 5.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p><p> 点评王老师的课:</p><p> 整节课支架清晰,课堂有趣,语言充满童趣,课件形象直观,能渲染氛围,听的人觉得有趣,孩子也乐在其中,课设计得很出彩。</p><p> 一年级“有感情朗读”这一项,课标是没有要求的,朗读指导不要拔高;一年级的朗读要做到三点:读好长句、停顿、读好问句。</p><p> 点评马老师的课:</p><p> 马老师的课在落实目标上有高招,能够有效的落实目标,主要有三点:</p><p> 1、学习全部生字</p><p> 2、朗读全篇课文</p><p> 3、指导整篇背诵</p><p> 如果能够迁移,顺势学好第三、第四节,那么整堂课的结构就更加完整了。</p><p> 关主任还提出,要实现深入学习,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清晰,三个即可,而且每个目标都要有活动,一般有三个特点:</p><p> 1、要有挑战的情境</p><p> 2、要有有趣的活动</p><p> 3、要有多变的形式</p><p> 总而言之,低段的教学要分析学情;研读教材;要有五大目标;要关注课后习题的设计目标;设计多层次的学习活动。</p><p> 识字的方法、能力比识字数量更重要。我们的目的是培养终身的阅读者。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p><p> 1.态度素养(喜欢汉字、主动识字,有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p><p> 2.语言素养(思维和情感要伴随)</p><p> 3.文化素养(读懂汉字背后的故事、规矩、美学、智慧……)</p><p><br></p><p><br></p> <p> 本次的交流活动是一次难得的“教育饕餮盛宴”,碰撞出教育的激情和智慧的火花!现场的“同课异构”和“教学沙龙”的专家点评,给在场的老师们带来满满的干货!老师们意犹未尽,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p> <p>现场认真倾听的老师们</p> <p> 上山千条路,共仰一月高!今天“基于学情,为学而教”的教学沙龙主题活动,可谓抛砖引玉,激起浪花一片!在教育路上,在识字教学的路上,我们华山论剑,孜孜不倦,为最终培养孩子独立、快速阅读,培养孩子主动识字,喜欢汉字的民族认同感,培养终身的阅读者,而努力奋斗着!</p> <p>美篇制作:齐晓杏</p><p>图片:吴怡妲 黄花艳</p><p>审核: 王光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