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季节交替,手足口病开始进入高发期,学龄前儿童正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关注手足口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h3><p><br></p> <p> 手足口病就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就是出现发热症状的并且有疹子的这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以手足口这几个部位,有散发性的皮疹或者疱疹为主。基本都是通过消化道还有呼吸,或者是与人与人之间有密切的接触,这些途径来传播。初期的症状就会出现低热,食欲减退,然后还会有咽痛发热这种症状发生。</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临床特征:</span></p><p>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感染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隐性感染比例相当高,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摄氏度;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传播途径:</span></p><p>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并常造成流行。</p><p> 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建议没有接种过EV71疫苗的6个月到3岁以下易感儿童在流行初期接种该疫苗,这将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也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要预防手足口病,要坚持做到“一少二勤二早”。</span></p><p>🌼️少扎堆</p><p> 在人肠道病毒流行期(每年4-7月和9-11月),家长应该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p><p>🌼️勤洗手</p><p> 在人肠道病毒流行期,最经济和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勤洗手。孩子和家长都应该在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尽快使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婴幼儿的看护人在接触小孩前,特别要注意洗手。除了预防手足口病,经常洗手还可预防其它传染病,“勤洗手、正确洗手,做好手卫生”。</p><p>🌼️勤锻炼</p><p> 儿童要增加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人肠道病毒感染(如手足口病)。</p><p>🌼️早就医</p><p> 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不退等症状,以及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应及早就医。</p><p>🌼️早隔离</p><p>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应遵照医嘱及时隔离,避免疫情在幼托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中的扩散。手足口病自然病程一般不会超过1周,病例的隔离期限为2周。</p> <p> 横山区第十九幼儿园</p><p> 2020年12月9日</p>